㈠ 如何从阶跃响应的输出波形中测出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
用示波器的“时标”开关测出过渡过程时间t(即98%UO时的时间),由公式T = t/4计算时间常数
㈡ 在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试验中,如何根据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波形,确定积分环节和惯性
对积分环节,积分时间常数T的数值等于输出信号变化到与输入信号的阶跃变化量相等时所经过的一段时间。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上就能确定。
对惯性环节,时间常数T就是当输入信号为阶跃函数时,输出信号以起始速度变化到最后平衡值所需的时间。从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起始点做切线与最后平衡值相交,则起始点到此交点所经历的时间就是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T。
对于 n 阶线性定常系统,由线性性和叠加原理,在零初值条件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的导数为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
(2)惯性环节的上升时间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针对零初始状态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的响应情况,定义了一系列动态性能指标,用以评判系统的动态性能,如超调量、衰减比、上升时间、调节时间、峰值时间等等。
已知一个n阶线性定常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c(t),则其传递函数推导如下:
1、首先根据c(t)得到系统的阶次,假设为n阶系统;
2、判断c(0)、c'(0)、... 是否为0,假设c(t)在t=0处的m阶导不为0(m<n)。
对于典型的输入信号,如冲激信号、阶跃信号、斜坡信号等,都建立有响应模型(在此即单位阶跃响应模型)。根据模型,可以快速判断出实际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参数,只需要代入实际系统的相关测量参数,就可以定量分析其性能指标。
㈢ 如何根据其输入阶跃响应的波形算出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
惯性环节:找出最大波形的0.632倍的点,此时对应的时间为时间常数T.
㈣ 谁能给我一个关于惯性的计算公式
你想法有问题,偏了,多听听老师是怎么说的,别死扣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以上是建议,不喜欢就当我没说。
惯性没有公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1、一切物体具有惯性。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3、.质量是惯性大小唯一的量度。
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不是一种力。所以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由于惯性”或“具有惯性”。
你上面说的那个题,算的时候根本就不用什么惯性公式
1,加速度 a=-umg/m=-ug=-10u
初速度100公里,加速度是-10u,然后算滑行的距离,很简单,略
2,反作用力?你是说地面对车轮的作用力?摩擦力?F=-umg
跟功率有什么关系?你想太多了
3,冲击力,这要看车和墙的作用时间是多少,时间越短,力越大,根据动量定理可算。如果时间是趋近于0,那么力是无穷大
你理解的惯性很有问题,去网络一下什么是惯性吧
补充
1,如果你要公式,那就是用摩擦系数u(无单位)乘以重力加速度g(N/kg),这就得到加速度a(m/s^2),然后算停止时间t=v/a,再然后就是1/2*V*t。整理出来就是你要的那个所谓公式,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公式……
2,对你的腿的冲击力就是umg,向后的。u是摩擦系数,m是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3,算了
㈤ 上升时间tr计算公式
上升时间tr计算公式:Tr=0.35/BW,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是指脉冲瞬时值最初到达规定下限和规定上限的两瞬时之间的间隔。除另有规定之外,下限和上限分别定为脉冲峰值幅度的10%和90%。
在控制领域中,上升时间是指响应曲线从零时刻到首次达到稳态值的时间,通常定义为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稳态值90%所需的时间。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是指脉冲瞬时值最初到达规定下限和规定上限的两瞬时之间的间隔。除另有规定之外,下限和上限分别定为脉冲峰值幅度的10%和90%。
㈥ 自动控制原理题目,急求
你这道题直接做本科生是很难做出来的,因为是三阶,一般本科生用的教科书讲到是与分析的动态和静态性能是通常都是做的二阶的题,连清华的考研题都是出的二阶的时域分析题,因为二阶的题可以用现成的公式来计算动态和静态的参数只要有传递函数就可以算出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超调量等动态性能,可是三阶的我翻的各种教科书参考书都没有明确的做题方式,连胡寿松第五版(有七百多页)的那个版本讲到三阶的时域分析时都是直接用的MATLAB来做,所以,唉,只能说楼主不用太纠结于这种偏题了,我把对数幅频特性图和时域图发出来吧,都是用MATLAB做的,时域图的输入是单位阶跃,但是有点振荡,不知道是不是有问题哈,幅频都一定是对的
㈦ 惯性环节的过渡过程时间确定,加上一个比例环节后,这个过渡过程时间变成多少了
如果系统是一个线性系统,过渡过程时间不变,只是幅值变化了
如果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时间会改变,是多少只有仿真了,或者实验了才知道。
㈧ 惯性环节时间常数怎么算
测定惯性环节时间常数的方法:用示波器的“时标”开关测出过渡过程时间t(即98%UO时的时间),由公式T = t/4计算时间常数。
惯性环节:找出最大波形的0.632倍的点,此时对应的时间为时间常数T。
对积分环节,积分时间常数T的数值等于输出信号变化到与输入信号的阶跃变化量相等时所经过的一段时间。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上就能确定。
惯性环节
惯性环节的输出一开始并不与输入同步按比例变化,直到过渡过程结束,y(t)才能与x(t)保持比例。这就是惯性的反映。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就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凡是具有惯性环节特性的实际系统,都具有一个存储元件或称容量元件,进行物质或能量的存储,如电容、热容等。由于系统的阻力,流入或流出存储元件的物质或能量不可能为无穷大,存储量的变化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这就是惯性存在的原因。
㈨ 在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实验中,如何根据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波形,确定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
测定时间常数T的方法:用示波器的“时标”开关测出过渡过程时间t(即98%UO时的时间),由公式T = t/4计算时间常数
惯性环节:找出最大波形的0.632倍的点,此时对应的时间为时间常数T。
对积分环节,积分时间常数T的数值等于输出信号变化到与输入信号的阶跃变化量相等时所经过的一段时间。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上就能确定。
(9)惯性环节的上升时间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对惯性环节,时间常数T就是当输入信号为阶跃函数时,输出信号以起始速度变化到最后平衡值所需的时间。从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起始点做切线与最后平衡值相交,则起始点到此交点所经历的时间就是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T。
最简单的积分环节可由一个电容充电过程来表征.实际使用时,常由宽频带放大器经过电容器反馈而构成。
㈩ “惯性时间常数”是什么意思
惯性时间常数是 表征系统的阶越响应时间的一个时间常数,这个时间常数的意义就是当输出达到输入63.2%,但其主要是针对一阶惯性环节而言,表征一般系统的响应快慢时间常数是用上升时间来说的,即输出达到输入从10%到90%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