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无极桩的无极桩练法
功架: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横开与肩同宽,成11字形。头正身直,二目垂帘向前下方斜视,周身放松。两手自然下垂,贴于大腿两侧。舌抵牙龈。请务必重视预备式。
心法:身体放松后,观想自身与茫茫宇宙合为一体,天地元气自头顶百会穴进入身体,缓缓流入丹田,进入忘我境界。
时间:10-15分钟 功架:接上势两腿微微弯曲,将身体的重心放在涌泉穴上,双手由身体两侧向前旋转,手心向后外方向,指尖向下。两臂略有弯曲,保持自然松弛的状态。
功架要点:身体放松一动不能动。眼睛向下不可闭。下巴略略抬不可里收。
心法:1、三点一线:将百会穴与会阴穴、两脚的两个涌泉穴连线的中点,三点成一线。
2、松肩转肘:放松两肩,转肘。(肘外展,手内旋,)
3、两手下垂:两手自然下垂。
4、意守丹田:想着丹田。
心法要点:每个心法 2分钟,1-4为一循环,连续做。做一个扔一个,如做3扔2。
时 间:时间选择的安排要根据个人兴趣来定:可以选择20分钟一个档次,40分钟一个档次,
还有60分,120分。若养生而言40分至60分就可。若想为练武打基础则可站上120分钟。
增加时间方法:应循序渐进为宜,如每周固定增加五分钟。则二月就可以合格了。 功 架:起身,两手向丹田处合,左手内掌心贴住丹田,同时右手内掌心贴住左手外掌心,这样丹田与两心一直线,意守几分钟,等身体气感渐渐恢复平静,就可放下手,自由活动了。
心 法:意想周身内气回归丹田
时 间:2-5分钟
㈡ 站无极桩时要诀
其实 孙禄堂对于 站桩 从无极桩 开始的见解 很是精辟,无极桩不考验体力,有 心静入手,出功夫破快, 一开始 想入静最简单的方法 是 专注, 就是 精神集中,想一件事情,气功中常见的 意守某个部位就是这个意守。
㈢ 杨氏太极拳无极桩怎么站
无极桩也称自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桩法之一,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拳理说:“太极者,无极而生也。”练习此桩时身体处于高度放松状态,意形合一,阴阳相调,无形无象,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内在养生运动。
(一)、预备式
预备式功 架: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横开与肩同宽,成11字形。头正身直,二目垂帘向前下方
斜视,周身放松。两手自然下垂,贴于大腿两侧。舌抵牙龈。请务必重视预备式。
心 法:身体放松后,观想自身与茫茫宇宙合为一体,进入忘我境界。
时 间:10-15分钟
(二)、无极桩功
功 架:接上势两腿微微弯曲,将身体的重心放在涌泉穴上,双手由身体两侧向前旋传,手心向后外方向,指尖向下。两臂略有弯曲,保持自然松弛的状态。
功架要点:身体放松一动不能动。眼睛向下不可闭。下巴略略抬不可里收。
心 法:
1、三点一线:将百会穴与会阴穴、两脚的两个涌泉穴连线的中点,三点成一线。
2、松肩转肘:放松两肩,转肘。(肘外展,手内旋,)
3、两手下垂:两手自然下垂。
4、意守丹田:想着丹田。
无极桩心法要点:每个心法 2分钟,1-4为一循环,连续做。做一个扔一个,如做3扔2。
时 间:时间选择的按排要根据个人兴趣来定:可以选择20分钟一个档次,40分钟一个档次,
还有60分,120分。若养生而言40分至60分就可。若想为练武打基础则可站上120 分钟。
增加时间方法:应循序渐进为宜,如每周固定增加五分钟。则二月就可以合格了。
(三)、收功
功 架:起身,两手向丹田处合,左手内掌心贴住丹田,同时右手内掌心贴住左手外掌心,这样丹田与两心一直线,意守几分钟,等身体气感渐渐恢复平静,就可放下手,自由活动了。
心 法:意想周身内气回归丹田 时 间:2-5分钟
无极桩的作用
能使使习练者可有效地调节自律神经,增强大脑皮质的健全,使运动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得到改善,同时还使人反应灵敏,是训练高功能神经系统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还能培养元气,放松身体,稳固身体重心,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
注意:
无武术基础者或者身边无师傅指导者不建议自己练习!练功时切忌用力,须用意导气!须严格按照要求练功,否则不但收不到成效,还会导致岔气甚至更严重的疾病!
㈣ 站桩的正确做法
如何练习站桩?
1。首先找个静处,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且平行。
2。臀部微微向后下方坐,同时带动膝盖微屈,膝盖尖不超出脚尖。
3。上身自然中正挺直,不要挺胸。
4。头部自然中正。
5。眼睛微闭。
6。双手自然垂直。
以上动作做好后就静静站10分钟左右。
按照以上方法练习就可以了,每次10-30分钟,坚持一个月效果必会显现出来。
㈤ 有谁知道太极功的无极桩怎么做!
无极桩练法
(一)、预备式
预备式
功 架: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横开与肩同宽,成11字形。头正身直,二目垂帘向前下方斜视,周身放松。两手自然下垂,贴于大腿两侧。舌抵牙龈。请务必重视预备式。 心 法:身体放松后,观想自身与茫茫宇宙合为一体,进入忘我境界。
(二)、无极桩功
功 架:接上势两腿微微弯曲,将身体的重心放在涌泉穴上,双手由身体两侧向前旋转,手心向后外方向,指尖向下。两臂略有弯曲,保持自然松弛的状态。 功架要点:身体放松一动不能动。眼睛向下不可闭。下巴略略抬不可里收。 心 法:1、三点一线:将百会穴与会阴穴、两脚的两个涌泉穴连线的中点,三点成一线。 2、松肩转肘:放松两肩,转肘。(肘外展,手内旋,) 3、两手下垂:两手自然下垂。 4、意守丹田:想着丹田。
无极桩心法要点:每个心法 2分钟,1-4为一循环,连续做。做一个扔一个,如做3扔2. 时 间:时间选择的安排要根据个人兴趣来定:可以选择20分钟一个档次,40分钟一个档次, 还有60分,120分。若养生而言40分至60分就可。若想为练武打基础则可站上120 分钟。 增加时间方法:应循序渐进为宜,如每周固定增加五分钟。则二月就可以合格了。
(三)、收功
功 架:起身,两手向丹田处合,左手内掌心贴住丹田,同时右手内掌心贴住左手外掌心,这样丹田与两心一直线,意守几分钟,等身体气感渐渐恢复平静,就可放下手,自由活动了。 心 法:意想周身内气回归丹田
(详细内容:见 网络----网络----无极桩)
㈥ 女性站桩的正确方法
你好,女性站桩跟男性没有区别。姿势都不一样。
我们站桩一般以养生为主,站桩也叫养生桩,养生桩是一种以“养”为目的的中国传统养生站桩功,它的练习要求是要做到精神内敛。当做到精神内敛了,注意力也会开始变得集中,由于站桩的特定姿势,通过肌肉的不断收缩,内气推动血液加速循环,平时藏在脏腑里的血液也会参与进循环,体内血红蛋白的供氧会大幅增加,而对于大脑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进而促进身体健康。
养生桩的练习计划
初学者每次站桩10分钟左右,每天1-3次,坚持1-3个月。效果自会显现。
练习站桩功的注意事项:
1。练习前排空大小便
2。不要吃太饱
3。穿宽松的衣服
4。不带电子产品
5。练习完后请轻拍头顶,按摩四肢和轻搓脸部
6。练习完请勿马上碰冷水
站桩什么时候都可以练习。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1、心态:如果你觉得心情好,想站桩那就站就可以了。情绪波动过大时请勿站桩,平复后再去练习。
2、一天中:一般早晨练习会比较好,阳气初升时,站一站,头脑也会格外清醒。
3、一年中:以春夏练习最好,春季阳气初升,很多人都会感觉到精神饱满,这个季节练习也是比较好的。
祝你身体健康,这里是正气站桩学堂。
㈦ 求陈氏太极拳无极桩的正确练习方法
陈氏无极桩
打陈氏太极无极桩时首先两目平视注远方,凝神片刻返神光,意领气从祖窍降,一下涌泉四梢畅。
无极桩在动作上的要求为:
自然站立,两脚分开同肩宽,脚尖朝前,两膝微屈,两胯微坐,两脚踏地踩实,脚趾自然抓地。头正项竖,下颏内收,舌贴上腭,两目平视。脊柱竖直,松腰下塌,尾间微向下、向前收敛。会阴内收,裆开圆,后腰命门处松开,虚心实腹,胸空微含,身体中正安舒。两臂放松垂于体侧,沉肩坠肘,松腕垂指,手心朝里,周身内外上下松弛舒展。
大无极桩意念:
(1)两目平视远方,可以找一目标物例如:树木,人,只要是一件不动的东西就好,然后凝视片刻。这是为摒除杂念,让心态放松求安静。
(2)目光缓缓收回到眉间祖窍处视为一线,然后两目轻闭,同时以意封闭双耳,也就是听而不闻。此为收视返听。
(3)以意引气从祖窍逐渐下降,经中丹田至下丹田,再分向两腿下降到达脚心涌泉穴,同时全身骨节自上而下地循经窍节节放松并松开,周身筋肉皮肤毛孔也自上而下地放松松开,犹如一团气水自上而下、经体内体表潺潺流淌到四梢。
(4)然后,开始入静,进入无物无我、无形无象、无声无息、空空洞洞的无极之境。
对于无极桩时间上的要求:一般整套功法练习时约10分钟左右,单练此桩时应该在30分钟以上,单练后收功。
陈氏太极拳的无极起势
(1)无极势
①姿势:自然站立,两脚距离同肩宽,两臂自然松垂于体侧,两手心朝内,指尖自然下垂,头正项竖,两目平视。
②要点:顶劲虚虚领起,舌贴上腭,脊柱竖直,腰部放松下塌,尾闾微向下、向前收敛,命门自然松开。胸廓松空微含,虚心实腹,意沉丹田;两胯松开微微下坐,会阴内收自然圆裆,两膝微屈,两脚沉稳踩实,两腿节节放松下沉,脚趾自然抓地;两肩松开下沉,两肘松开下坠,两手松腕舒指,气自然到指梢。其中,应有意识地做到两肩和两胯、两肘和两膝、两手和两脚上下相合,内外相连,意、气、神、形融为一体,则周身自然内外六合。
如此默立3~5分钟,在念止、心静、神宁、平和、体舒、形顺之中渐呈一片无物无我、无形无象、无声无息的空洞觉明景象,四肢百骸感到荡然无存,即进入无极虚灵之境,以静待动。当静至极时,气机一动,遂太极生焉。此时练拳最妙。因为此时你的内心是处在一种完全无外物的状况下,也就是太极拳中所说得:无极。
(2)起势
①外形螺旋路线
动作一:随心意后引,两手先领臂微内旋略朝身后蓄引,再随着心意前上,以腕领臂徐徐地向前上方弧形上掤至腕背高与肩平,舒指自然下垂,两目平视前方。此为“掤劲”,掤点(此点是内劲在该势该处的落点,由意注而显现)在腕背。
动作二:两手十指随跟神心意前趋的引领,渐渐向前平展伸挤。此为“挤劲”,挤点在指梢。
动作三:两腕下坐,十指自然向前上翘,以肘领臂斜向后下方沉着虚灵地掘引至腰两侧,手心朝下,指尖朝前,目视前下方。此为“捋劲”,捋点在掌心。
动作四:随心气下沉,重心下降,双目下垂,松胯下坐,两手沉稳地按落于两胯外侧,手心朝下,指尖朝前。此为“按劲”,按点在掌根。
随即,心气放松,周身放松,两手松腕舒指下垂,复归无极。
要点:
①上掤时,两肩松沉下塌,身体隐隐沉坐,形成对称相开、充满弹性的掤劲。
②两臂前挤时,腰背隐隐后倚,形成“前去之中必有后撑”的沉稳而有弹性的挤劲,同时体现出上肢“梢领、中随、根催”的三节劲。
③后捋时,目光缓缓收回,两肘圆活虚灵,两膝微屈,两胯微坐,形成伸屈自如而有弹性的捋劲。
④下按时,两腿继续屈蹲,两胯继续下坐,身体带动两手下按,意仍在掌根;放松时,要体现出心气一下无不俱下、心气一松周身皆松的松虚之势。起势要连贯圆顺。
意气运行路线:心意后引时,内气由下丹田蓄引至后丹田,手随意动,同时后引;心意上掤时,内气由命门出发,循体后督脉上行至两肩两肘两腕,两腕领气虚虚上掤而形成掤劲;心意前趋,气贯指梢伸挤而成挤劲;心意回引,气从梢端返回两肘形成捋劲;随心意下沉,内气降至丹田,两手领气下按而形成按劲;最后心气一松,气归丹田
陈氏中环混元桩
在练习陈氏中环混元桩是要双手环抱抱腹前,三性归一,一气连,丹田内吸贴于命门,静极生动见真元。
混圆桩动作要求:
双手自体前缓缓上升环抱于腰腹前,指尖相对.相距约一掌宽,手心朝里,松肩沉肘,双臂要圆,背要圆,裆要圆,故而又称三圆桩。再加上无极桩的:(自然站立,两脚分开同肩宽,脚尖朝前,两膝微屈,两胯微坐,两脚踏地踩实,脚趾自然抓地。头正项竖,下颏内收,舌贴上腭,两目平视。脊柱竖直,松腰下塌,尾间微向下、向前收敛。会阴内收,裆开圆,后腰命门处松开,虚心实腹,胸空微含,身体中正安舒。两臂放松垂于体侧,沉肩坠肘,松腕垂指,手心朝里,周身内外上下松弛舒展。)就是混元桩的动作要求。
意念上的要求:
(1)以意引气由祖窍下降,经体前任脉下行至中丹田。再由命门上行至体后夹脊处,分行左右肩井,经两臂贯注到两手劳宫和指梢,两手心与中丹田相对相连。
(2)意气到达中丹田后,三性归一,即内视丹田,内听丹田,内想丹田。静守片刻后,意领肚脐极为轻缓地往里往后吸引,直到吸得不能再吸时(意想中觉得肚脐与命门相贴),腹部自然向前放松(也就是呼),这一吸是有意的,呼是无意的,以后就不再管它了,动就动,不动就守着它,也就是不管动与不动,三性归一仍守着中丹田,忘却鼻息。
时间要求:整套功法练习时此桩约练l0分钟左右,单练此桩时需30分钟以上。单练后收功。
混元桩练功说明:意守中丹田主练气。中丹田的位置在脐内深处,是一个空窍,是先天元气所在之处,婴儿出生,剪断脐带,真阳归于脐内,集中在中丹田。古人云:“真阳在,人命在;真阳散,人即亡”,故称脐为命之蒂,可见中丹田是人生命的根源。古人又把中丹田比土,可生万物,“中央戊己土,万物由此生”。意守中丹田,就是培养先天元气,所以又称“筑基功法”、“入门功法”。丹田呼吸也就是“窍呼吸”,即先天呼吸法。三性归一是本功法的入静方法,内视、内听、内想合一而守丹田,易于入静,效果明显,功夫容易萌动。
㈧ 我想知道无极桩的站法
常练无极桩气功,可增强人体的健康,推迟衰老,为四化多做贡献。
一、无极式气功与其他气功的区别:
1、调身:三点对成一直线(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三点)。
2、调心:意守脐中。
3、调息:自然呼吸。
二、无极气功的特点
1、动作简单、易学易练(男女老少皆宜,体弱也能练)。
2、中正站立,外静内动,无副作用,无偏差(此功不适宜舞手动脚)。
3、练功时不受地点时间限制(室内、卧室也可以练),不受别人影响。
4、要练就连、要停就停。
5、对慢性病有疗效。
三、无极气功练法:
无极气功站桩姿势是自然站立,身体中正不偏,头正、目正,两眼目视前方,两手下垂,手指松开,中指轻轻贴住‘风市穴’,身体稍微前倾一些,两膝微微弯曲,含胸拔背,腹部放松,跨松开,裆要虚圆。轻轻闭目,自然呼吸,意守腹中。 杨家无极式气功站桩,姿势看起来简单、易学,但实际上站好这个桩,对每个具体动作是要研究的,现将主要动作分述如下:
1、足(脚),先把足摆成四平八稳(两脚分开平行)与肩同宽,两两足跟平齐。注意不可摆成外八字。一般站立足的外测受力会大一些。但战无极桩则要求内侧与外测受力相同。足指与足跟要自然站在地面上。涌泉穴涵空先把足指稍稍向内缩,然后再向外延伸,使足底务求前后左右平衡。
2、‘涌泉’连成线的中点。由下向上对正‘会阴’,‘会阴’再向上对正头顶的‘百会’穴(涌泉-会阴-百会)
3、腰,主宰在腰。所以腰要松而直。即轻轻的放松之后,逐渐把要挺直,要松了内气才能易于发动。
4、胯,胯不松不收,肚和臀部自然向外凸,中线就不能对正。因此要放松胯,故胯要微向内收。使裆自然提起。肚和脐就自然不向外凸。
5、含胸拔背。也就是松胸,轻轻的呼一口气,胸松,背自然拔起。
6、舌抵上腭。微微闭口,舌尖自然抵住上腭,不要用舌头有意顶住上腭。
7、百会虚灵顶劲,就是做到百会朝天,头的姿势才能摆的正确。站立。把头稍抬一些(即水平位置似贴在枕头上一样)颈部要放松。
8、双手自然下垂。初学站桩,双手随自然放下,待练到一定时间,则要求双手摆正位置,即手指(中指)轻轻贴在风市穴处。
总之要做到松、静、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