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健康管理师常考计算方法

健康管理师常考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02 23:44:38

① 健康管理师能量消耗计算公式是什么

每日热量消耗=基础代谢(BMR)*行为代谢+食品热效应(TEF)。

基础代谢(BMR):是人体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最低能量需要。占一天热量消耗的60%-75%。

行为代谢:分为运动与非运动,运动即为健身等活动,非运动为上班、弯腰等行为。占一天热量消耗的15%-30%。

食物热效应:人在进食过程中,咀嚼、消化吸收等行为促使能量消耗。占一天热量消耗的10%。

注意事项:

根据活动等级计算总代谢,久坐不动的(一点点运动或者没有运动):卡路里= BMR×1.2。

少量运动(每周1-3天轻量运动):卡路里= BMR×1.375。

中等运动量(每周3-5天中等程度运动):卡路里= BMR×1.55。

高运动量(每周6-7天高强度运动):卡路里= BMR×1.725。

超强度运动:卡路里= BMR×1.9。

② 必看!健康管理师常考的知识点汇总

1、生活方式指导的基本内容(掌握)


对生活方式的管理是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和重要方法,生活方式的管理是慢性病预防与健康管理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①营养指导②体力活动指导③控烟指导等。



2、营养指导的原则(掌握)


营养指导的原则可以简化为“一多三少”,即“摄食种类多、量少、盐少、油少”。


3、体力活动水平的测量方法(熟悉)


通常用能量消耗量表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一次运动的身体负荷量,也可以是一段日历时间里,各种强度、持续时间和频度体力活动的加和。


4、体力活动测量的主要类别(掌握)


体力活动测量的主要类别有:①有氧和耐力运动量的测量②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测量③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的测量


5、心率的概念及测量方法(了解)


运动时的心率作为训练时运动强度的监测指标,成为目标心率或靶心率。


运动中的心率可以通过颈动脉或四肢动脉触摸直接测量,时间可以为10秒,更方便的方法是采用有线和无线仪器设备监测心率。


最大心率按年龄估算。中等强度的心率一般定义为60%-80%最大心率


6、代谢当量的概念及计算(熟悉)


代谢当量METs,指相对于安静休息时身体活动的能量代谢水平,1METs相当于每分钟每千克体重消耗3.5ml的氧,或每千克体重消耗1.05kcal能量的活动强度。


以上就是关于健康管理师常考的知识点的相关分享,希望对正在备考的考生有所帮助,更多考试资料、备考技巧相关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

③ 健康管理师计算公式:比例、比、率的计算

1、比例(构成比):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

P=a/(a+b)构成比的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

2、比:也称相对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或*100%)。

3、率: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率:必须包括受累人群数量(也可以是某病的临床症状、死亡、残疾等)、被观察到的受累人群所处的总体数量、规定的时间三方面才能构成率。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k

(k=100%,1000‰,10000/万或 100000/10 万)

以上就是关于健康管理师计算公式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

④ 健康管理师理想体重怎么

标准体重和肥胖
人有胖瘦之分,体重过轻则为瘦,过重则为胖,那么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是胖还是瘦呢?这当然必须有个参照值,这个参照值,我们就把它称之为标准体重。目前在我国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体重数据。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成年:(身高(厘米)-100〕*0.9= 标准体重(千克)
另一种是:男性:身高(厘米)-105= 标准体重(千克),
女性:身高(厘米)-100= 标准体重(千克)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
另外,军事科学院还推出一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50,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48,这一计算方法,似乎比较适合南北地区中国人。 儿童标准体重的计算,简便的方法是: 1~6个月: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0.6= 标准体重(千克);7~ 12个月: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 X 0.5= 标准体重(千克);1岁以上:8十年龄x2= 标准体重(千克)
但是,由于人的体重与许多因素有关,不同人体之间有差异,在同一天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加之所处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节、气候、自身情况的不同,对体重也有一定影响,因而很难完全符合标准体重。也就是说,难以用一个恒定值来表示,而应当是一个数值范围,我们把这个数值范围称之为正常值,一般在标准体重+-10%以内的范围。超过这一范围,就可称之为异常体重。 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超出部分< 20%者称为超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 20%以上,并有脂肪百分率(F%)超过30%者则可诊断为肥胖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 %一50%,F%超过35%一45%者称中度肥胖病;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F%超过45%以上者称为重度肥胖病。

⑤ 2020年健康管理师常考知识点(五)

1、按日常活动的身体活动类别


①职业性身体活动;


②交通往来身体活动;


③家务性身体活动;


④业余休闲身体活动。


2、按能量代谢的身体活动类别


身体活动、根据肌肉活动的能量来自无氧代谢还是有氧代谢,分为有氧代谢运动和无氧代谢运动,简称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3、按生理功能和运动方式的身体活动类别


①柔韧性活动(伸展性活动);


②强壮肌肉活动;


③平衡性活动;


④健骨运动;


⑤高强度间歇训练。


4、绝对强度的衡量


物理负荷测定称为绝对强度,通常以单位时间能量消耗量衡量(每千克体重每分钟耗氧量)有氧运动常用的指标是代谢当量,是指相对于安静休息时身体活动的能量代谢水平,单位梅脱。


代谢当量1梅脱(MET)=3.5ml/kg/min (每公斤体重每分钟耗氧量)= 1.05kcal(44kJ)(每公斤体重每小时耗能量)= 3个千步当量


身体活动强度分为高强度、中等强度、低强度、静态行为四个等级。


静态行为是指坐躺姿势的阅读、看电视、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活动。


5、相对强度的衡量


(1)最大心率百分比,一般认为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5%时身体活动水平达到了中等强度,


①粗略计算最大心率=220-年龄。


②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和体能的的成年人群的最大心率计算公式为:207-0.7×年龄。


(2)伯格量表:按照主观疲劳程度分级(6-20分级)。中等强度通常在11-14区间内。将主观疲劳程度6作为最低水平,20作为最高水平。


6、制定个体活动计划应包括的内容


①收集基本信息;


②确定身体活动目标量;


③活动形式;


④活动强度和时间;


⑤活动进度。


7、身体活动的健康益处


①强度: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病、糖尿病、结肠癌和乳腺癌等慢性病的风险和病死率。


②时间:每天30min中等强度活动对心血管病、糖尿病和相关症预防作用证据充分。


③坚持: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有赖于长期坚持。


④健康效益:每周150min中强度或75min高强度可以增进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血糖、改善血糖、控制不健康体重的增加等。


⑤过多静态行为:越是缺乏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者,过多静态行为的危害更为显着。


8、单纯性肥胖的运动处方要点


①干预目标:增加能量消耗、减控体重,保持和增加瘦体重、改变身体成分分布、减少腹部脂肪,改善循环、呼吸,代谢调节功能。


②运动总量目标:每周300min中强度运动或150min高强度运动,建议循序渐进逐渐达标。


③推荐3~6个月诶减重5%~10%,大约每个月1~2kg为宜。


④合理膳食,每日减少500~1000kcal的能量摄入,每周至少150min的中强度运动。


9、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的注意事项


①血糖>16.7mmol/L应禁忌大强度耐力运动。


②出现严重和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时,应避免大强度的运动、中高负荷、抗阻力运动,冲击用力和爆发用力。


③血糖控制不稳定,血糖大于16.7mmol/L并合并酮症,合并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感染不稳定心绞痛时应尽禁忌各种运动。


④增加运动量和强度时应合理安排进度,运动伤害风险低的患者,一般需要1-2个月逐步达到目标运动量和强度;风险较高的患者则需要至少3-6个月。


⑤运动低血糖的预防。


⑥运动时的足部保护。


10、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注意事项


首要关注的问题是心脑血管以外,还应特别注意:


①β-受体阻滞剂影响运动中的心率反应,应采用RPE(运动感觉量表)等指标综合判断运动强度。


②α2-受体阻断剂、钙通道拮抗剂和血管舒张药物,可诱发运动后低血压,因此须延长运动后的放松过程,并缓慢提高运动强度。


③利尿剂可诱发低钾,使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应酌情适量补钾。


④血压上限为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05mmHg,应当停止运动。


⑤抗阻力训练时应采用合理的呼吸模式,避免憋气,特别是在用力时应避免憋气。


⑥耐力运动作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时,要注意运动与降压药物的协同作用。为预防低血压,必要时应酌减用药剂量。


⑦湿热天气和运动中出汗多,应注意身体水合状态的监控和水的补充


以上就是关于健康管理师常考知识点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师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会及时发布最新资讯!

⑥ 必考:2020年健康管理师计算题必考公式有哪些

【导读】无论是哪一类考试,都会有一些考试的题型,比如选择题、简答题、案例题、计算题等等,在2020年健康管理师考试中也有计算题的考察,当然计算题考察公式必须提前掌握起来,那么2020年健康管理师计算题必考公式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比例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表明同一事情部分与整体中间总数上的比率,分子和分母的企业同样,并且分子包含于分母当中。

常见P=a/(a+b)来表明。

(1)组成比例:是体现事情静止不动情况内部组成成份占整体的比例,它是能够体现某类几率的标值。

(2)产生频率比例:它与动态性产生变化几率息息相关,体现一定时间内,产生某类转变者占全体人员的比例。

2、比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比也称相对性比,是表明两个数相除个人所得的值,表明二者的相对性水准,常见倍率或百分数表示。相对性比=甲指标值/乙指标值(或×100%)。

3、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表明在一定的标准下某状况具体产生的样本数与将会产生该状况的总样本数之比,来表明单位时间内某状况产生的频率或抗压强度。一般用百分比、千分率、十分率或十万分率表明。

率=(某状况具体产生的样本数/将会产生该状况的总人数)×k

4、患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就是指一定阶段内特殊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患病率=(一定阶段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当期暴露人口总数)×k

5、发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就是指在特殊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总数一共所占的比例。

发病率=(特殊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老病例数/当期观查总数)×k

6、致死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就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丧生于全部缘故的总数在该人群中常占的比例。

致死率=(某人群某年总致死人数/该人群同一年均值人口总数)×k

7、致死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表明一定阶段内患某病的所有病人因其此病而身亡的比例。

致死率=(一定阶段内部原因某病致死人数/当期诊断的某病病例数)×100%

8、存活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别称成活率,指患某类病的人经n年随诊,到随诊完毕时仍生存的病例数占观查病例数的比例。

n年存活率=(随诊满n年的某病生存病例数/随诊满n年的此病病例数)*100%

9、相对危险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相对危险度(RR)就是指暴露组患病率Ie和非暴露组患病率I。之比,它体现了暴露与病症的关系抗压强度。

计算公式:RR=Ie/I。

式中Ie和I。各自意味着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率。RR说明暴露组病发或身亡的风险是是非非暴露组的几倍。RR=1,说明暴露与病症无联络;RR1,二者正联络(提醒暴露是风险因素)。

以上就是2020年健康管理师计算题必考公式,不知道大家学会了没有,当然计算题除了要掌握考试公式,基本计算能力也是必须培养的,现阶段大家还是要认真备考,加油!

⑦ 2020年健康管理师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3)

一、统计表的结构

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等部分,有些统计表还有备注。

二、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①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②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

③确定p值,做出统计推断。

三、健康教育的概念

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全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四、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进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包含了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改变,以及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

五、“知信行”模式(KAP)的概念

“知信行”是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健康教育的知-信-行(KABP或KAP)模式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以知识为基础,以信念为动力,以行为为目标)

六、健康信念模式(HBM) 的概念

理论强调感知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影响感知的因素很多,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人们在决定是否采纳某健康行为时,首先要对疾病的威胁进行判断,然后对预防疾病的价值、采纳健康行为对改善健康状况的期望和克服行动障碍的能力作出判断,最后才会作出是否采纳健康行为的决定。

七、健康信念模式(HBM) 的内容

(1) 感知疾病的威胁:①疾病的易感性;②感知疾病的严重性。

(2) 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①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②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

(3) 自我效能:强调自信心对产生行为的作用。

(4) 提示因素:包括大众媒介、医生建议、家人或朋友患有此疾病。

(5) 社会人口学因素:包括个人体征以及个体具有的疾病与健康知识。

八、自我效能的概念

指个体对自己组织、执行某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

九、行为改变的5个阶段

①没有打算阶段;

②打算阶段;

③准备阶段;

④行动阶段;

⑤维持阶段;

⑥对于成瘾行为,还有第六个阶段,即终止阶段。

十、人际传播的概念

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可以分成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三种形式。

以上就是关于健康管理师常考知识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师考试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⑧ 2021健康管理师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分享

一、考题类型


首先,小编根据健康管理师历年考试的形式、题目编排的比重等将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考试分为五种考题类型,分别是考点识记型、表达否定型、特征归类型、案例分析型、数值计算型。


二、复习攻略


1、考点识记型:


易错点:题量大、较易得分


对应答题技巧:强化记忆教材知识点,把握细节


《基础知识》试卷中将出现大量考点识记型题目,直接考核知识点本身。此类题目题量大、较易得分。


备考期间应强化教材章节的知识点,把握细节。仔细阅读题干,准确理解出题意图,用所掌握知识点解决问题。此类考题应提升效率,节约做题时间。


2、表达否定型:


易错点:题干容易混淆视听


对应答题技巧:遇到“不是”先画圈,仔细读题


有些考生易在考场中看到题目熟悉就仓促作答,这样做是不对的,对于这类题型考生要仔细的阅读题干。比如说题干会这样表达“有关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以下不属于健康管理的是”,这类题目中都会含有否定,如果考生这个时候仓促做题可能会错误的选择表达正确的选项。


应对这类题型考生要仔细读题,遇到“不是”先画圈,然后逐个的甄别选项,将各个选项做出正确的对错判断。


3、特征归类型:


易错点:容易出现漏选


对应答题技巧:仔细甄别选项,归纳总结


特征归类型的题目通常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考生需要在A、B、C、D、E五个选项中选择出一类有共性的选项。特征归类型题型会有例如“由于血压偏高可能会导致的疾病有哪些?”这样的问题,考核难度有多提升,不是考核最原生的基础知识而是要求考生在基础知识上去分类汇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考生在做特征归类型题目时很容易漏选的情况,那么怎么才能不漏选呢?这需要考生仔细甄别选项,做到归纳总结!


4、案例分析型:


易错点:易漏选


对应答题技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一般案例分析型会在《专业技能》中考的比较多,对于这类题型考生要将基础知识和案例所提到的个体或群体的特征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样考试的过程中才不会出错,这类考题需要考生具备更详细的分析能力同时要做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


5、数值计算型:


易错点:对计算公式记忆不牢


对应答题技巧:牢记公示、掌握考点


有些数值计算的题目出现频率非常高,基本上每年都会考到,比如说“体质指数DMI的计算”、“能量消耗的计算”、“健康风险值的计算”等。对于这类题型考生需要回归教材,熟记计算过程和来龙去脉。


三、真题演练


健康管理所应用的医学模式为(单选题)


A.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社会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医学模式


E.机械医学模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试用)指出,中国成年人腰围达到多少时,患高血压、糖尿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就增加


A.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B.男性腰围≥100cm,女性腰围≥90cm


C.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D.男性腰围≥100cm,女性腰围≥85cm


E.男性腰围≥95cm,女性腰围≥85c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试用)指出,中国成年人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患高血压、糖尿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就增加。


健康管理师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包括(多选题)


A.健康管理基本知识


B.健康保险相关知识


C.医学基础知识(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


D.其他相关知识(信息、心理、营养、运动、卫生营销、管理学、经济学)


E.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卫生法学、伦理学)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所给选项中的各种知识都是健康管理师应该具备的。


药物的给药途径有(多选题)


A.口服


B.舌下含服


C.雾化吸入


D.肌肉注射


E.针灸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药物的性质、剂型、组织对药物的吸收情况及治疗需要,药物给药途径可有口服、舌下含化、吸入、外敷、直肠给药、注射(皮内、皮下、肌肉、静脉、动脉注射)等。


以上就是关于2021健康管理师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对各位想要报考健康管理师的考生们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师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⑨ 2019三级健康管理师必考知识点大全

健康管理师必考知识点大全,百通世纪编辑为大家整理了如下考试相关内容:

一、比例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而且分子包含于分母之中。

常用P=a/(a+b)来表示。

①构成比例:是反映事物静止状态内部构成成分占总体的比重,它是可以反映某种概率的数值。

②发生频率比例:它与动态发生变化概率密切相关,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变化者占全体的比例。

二、比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比也称相对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或×100%)。

三、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一般用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或10万分率表示。

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k

四、发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五、患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人数总共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数)×k

六、死亡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七、病死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100%

八、生存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又称存活率,指患某种病的人经n年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数的比例。

n年生存率=(随访满n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该病病例数)*100%

九、相对危险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相对危险度(RR)是指暴露组发病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之比,它反映了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计算公式:RR=Ie/I。

式中Ie和I。分别代表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率。RR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RR=1,表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RR<1,表明存在负联系(提示暴露是保护因子);RR>1,两者正联系(提示暴露是危险因子)。

更多健康管理师资讯请关注百通世纪,还有精彩免费视频供各位学员观看~

⑩ 健康管理师考试常考知识点有哪些

1、生活方式指导的基本内容(掌握)

对生活方式的管理是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和重要方法,生活方式的管理是慢性病预防与健康管理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①营养指导②体力活动指导③控烟指导等。

2、营养指导的原则(掌握)

营养指导的原则可以简化为“一多三少”,即“摄食种类多、量少、盐少、油少”。

3、体力活动水平的测量方法(熟悉)

通常用能量消耗量表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一次运动的身体负荷量,也可以是一段日历时间里,各种强度、持续时间和频度体力活动的加和。

4、体力活动测量的主要类别(掌握)

体力活动测量的主要类别有:①有氧和耐力运动量的测量②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测量③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的测量

5、心率的概念及测量方法(了解)

运动时的心率作为训练时运动强度的监测指标,成为目标心率或靶心率。

运动中的心率可以通过颈动脉或四肢动脉触摸直接测量,时间可以为10秒,更方便的方法是采用有线和无线仪器设备监测心率。

最大心率按年龄估算。中等强度的心率一般定义为60%-80%最大心率

6、代谢当量的概念及计算(熟悉)

代谢当量METs,指相对于安静休息时身体活动的能量代谢水平,1METs相当于每分钟每千克体重消耗3.5ml的氧,或每千克体重消耗1.05kcal能量的活动强度。

7、主观用力程度的分级(掌握)

对运动负荷量和主观用力程度的感觉可以反映身体实际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按照自觉运动强度分级,中等强度的干预通常在11-14区间内。

8、肌肉力量的概念及测量(熟悉)

肌肉力量指肌肉用力的能力。传统上用可重复3次以下的负荷测试力量。包括①静力或等长力量:测试限于指定肌群和关节角度,不能全面反映肌肉力量,峰值用力常用最大主动收缩(MVC)表示;②动力测试:有控制、良好姿势、全范围关节活动完成的动作所对抗的最大阻力(1-RM),测定值为特定肌肉或动作的特异指标。现在也可用多个重复来测量肌肉力量。

9、肌肉耐力的概念及测量(了解)

肌肉耐力指肌肉持续用力或重复用力的能力,传统上用可重复12次以上的负荷测试耐力。

肌肉耐力的测试:给定频率、重复抗阻力动作的次数,如蹲起次数。测试中肌肉耐力的度量应能综合阻力(重量)、时间(频率)和重复次数3个指标。

10、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的概念(掌握)

日常体力活动包括职业活动中的体力活动、业余时间的运动锻炼、出行往来过程中的体力活动和各种家务劳动,因此实际反映总体力活动水平。

11、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的常见测量指标(掌握)

常见测量指标包括能量消耗、行为观察、机械和电子装置监测、问卷调查、间接观察(如设备使用率)、职业分类、参与的运动项目等。

12、活动能量消耗的计算方法(掌握)

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一天中各种体力活动的情况和时间,综合不同活动形式的强度,根据代谢当量计算能量消耗,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总的体力活动水平。

举例:体重75kg,每小时4km的速度快走30分钟(30/60=0.5小时(h)),代谢当量=3kcal/(h.kg),能量消耗为:75×3×30/60=113(kcal)

(计算公式:能量消耗=体重(kg)×代谢当量(kcal/(h.kg))×运动时间(h),本例75×3×0.5=112.5(kcal))

13、体力活动干预的目的(熟悉)

体力活动干预的目的在于改变不利于健康的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减少缺乏运动和运动不足人群的比例,指导合理运动,避免运动伤害,预防和辅助治疗疾病,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

14、体力活动干预的内容(掌握)

①运动训练前常规体格检查②有关信息收集③运动量的选择④运动内容的选择⑤运动进度⑥意外情况和不适的预防及处理

15、运动量的选择(掌握)

有氧耐力运动一般强调中等强度,从锻炼心肺功能的角度考虑,应达到相对强度中等以上,推荐每周运动时间累计150-180分钟;从维持体重的角度考虑,建议总的能量消耗达到每周1500-2000kcal。肌肉力量和耐力锻炼的强度应能维持对肌肉的一定刺激,推荐每周2-3天,每次15-20分钟。

16、运动内容的选择(掌握)

体力活动干预所选择的内容一般包括耐力、肌肉力量、灵活和柔韧性活动:①有氧耐力运动②肌肉训练③柔韧性练习④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

17、运动进度的影响因素(熟悉)

运动进度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健康情况、年龄和运动训练目标。

18、体力负荷的影响因素(了解)

机体承受体力负荷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关节系统和有关的代谢过程等都会发生反应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与体力负荷量、机体对体力负荷的适应程度、身体运动素质、健康和疾病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更多关于健康管理师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及时关注。

阅读全文

与健康管理师常考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家庭黄瓜的种植方法 浏览:111
倾斜角检测装置和倾斜角检测方法 浏览:518
幔帘安装方法 浏览:255
下山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71
电子经纬仪快速安装方法 浏览:361
egg摩丝洗面奶使用方法 浏览:260
故障码读取与清除方法常用万用表 浏览:751
流量共享怎么使用方法 浏览:375
滚筒洗衣机摇晃怎么解决方法 浏览:509
半水调漂方法视频 浏览:373
kindle使用方法说明书 浏览:854
油画无痕挂钩使用方法 浏览:839
幼儿贴肚脐贴的正确方法 浏览:47
内开窗安装方法 浏览:565
质性研究主题分析方法 浏览:448
汽车提速异响解决方法 浏览:489
科三有什么方法定好油门 浏览:743
电脑表格打印方法 浏览:454
泡脚片的使用方法 浏览:904
滚动手机屏保怎么设置方法 浏览: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