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东发工资如何去节税
股东发工资节税的方法主要有:一、与平台合作,现在很多公司节税都是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比较多了,而现在那么多的平台我就比较推荐比安财穗,我公司一直都有和他们合作的,节税这一块确实做的很好,他们和多家上市公司有合作又有专业的团队去把控,还是很值得信赖的。 二、利息与租金。公司股东向公司借款,应按规定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利息。从股东那里得到的贷款利息自然是合法的。并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借款费用可税前扣除。股东也是如此,他们把资产出租给公司,然后收取一定的租金。类似地,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税前扣除相应的费用。身为股东,其所得利息和租金应缴纳一定的个人所得税。 三、资金占用。简单地说,股东占有公司资本。其具体做法是:公司以无利息协议(公司没有利息收入,没有利息所得税)的"其他应收款"形式向股东分配资金,股东也可以"其他应收款"形式(例如在年末临时转回公司)从公司获得不需偿还期的无成本资金。审核完毕,资金转入股东账户。四、独资企业股东的设立和经营方法的转变。通过服务于企业,将工资、红利转化为劳务收入。五、费用报销。六、减资所得。
Ⅱ 股东分红如何合理节税
有以下6种合理节税方法:
一、公司的股息。
若企业将税后利润直接分配给股东,则要面对股东取得收入所支付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双重征税”局面。
若企业打算通过股息向投资者转移资金,并选择建立有限合伙,则可避免双重征税。合伙人制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只征收投资者层面的个人所得税。
若要进一步降低税收负担,可启动创业投资公司的创建,与创业投资公司共同为GP搭建投资平台。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享受创业企业的税收优惠。
企业投资规模大,自然要建立更大的投资平台。有些地区还可以通过减税进一步降低税收和吸引投资。
二、利息与租金。
公司股东向公司借款,应按规定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利息。从股东那里得到的贷款利息自然是合法的。并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借款费用可税前扣除。
股东也是如此,他们把资产出租给公司,然后收取一定的租金。类似地,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税前扣除相应的费用。
身为股东,其所得利息和租金应缴纳一定的个人所得税。
三、资金占用。
简单地说,股东占有公司资本。其具体做法是:公司以无利息协议(公司没有利息收入,没有利息所得税)的"其他应收款"形式向股东分配资金,股东也可以"其他应收款"形式(例如在年末临时转回公司)从公司获得不需偿还期的无成本资金。审核完毕,资金转入股东账户。
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相关法律规定,也给其他股东造成了损失。
四、独资企业股东的设立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通过服务于企业,将工资、红利转化为劳务收入。如能获得独资经营许可,税率为4-5%,远低于工资和股息税率。
个案研究:
若奖金总额达四百万,则工资收入转为经营收入。
如无进项税发票,要交多少?
增值税:400/1.03*3%=116000。
附加费:116000*0.6%=6900。
所得税:400000*30%-40500=79500。
税收总额:11.6+0.69+7.95=202400。
总税收税率约为5%,税率高达80%
五、费用报销。
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这是惯例。
股权所有人应当将个人和家庭消费所得的单据带回公司,作为公司费用的补偿。
它并非一个完整的练习。比如,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有许多限制。若成本过高,将面临税收调整,对企业而言,这未必是划算的。
六、减资所得
按照股权比例减少注册资本并返还一定数额的资金,不存在法律问题。但是这项工作是很复杂的。增加资本很容易减资就是这样此外,资金减少往往是业务萎缩、减少的标志,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Ⅲ 股权怎么设计节税
1、用公司做“股东”。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们承担的是有限责任,符合国家政策的居民企业(是指依照一国法律、法规在该国境内成立或者实际管理机构、总机构在该囯境内的企业)之间的投资所得(股息、红利)是免征企业所得税(一般企业所得税最高25%)而这个时候这些投资所得利用公司的名义再去进行投资是不需要任何费用的。
2、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地规划好公司的规模和进行业务拆分。
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缴纳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的我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7元但不超过00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可以根据以上的优患政策将公司业务拆分成几个小规模纳税公司,从而达到少交增值税和全业所得税的目的。
3、巧用子母公司和分公司。
做到一定的规模的企业,预计当年盈利可观时,可做子母公司的拆分,如果当年不能盈利,可做总分公司的拆分,等待企业盈利能力较好时,可将总分公司转为子母公司因为子公司和母公司是独立核算,而分总公司不是独立核算企业所得税。
Ⅳ 股权转让时,如何合理节税
国内很多经济开发区都出台了财政返还政策,有着很好的税收优惠。股权转让想节税,也可以利用这些优惠政策。如果是个人股权转让,可以在税收优惠地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如果是企业股权转让∞就得提前在税收优惠地成立有限合伙企业,这样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重庆麦积集团,为您和您的企业保驾护航
Ⅳ 股东分红要缴纳20%分红个税,这个怎么节税
股东的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税负为20%,持股
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税负为10%;持股期限超过
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
暂免征收。公司派发股息红利时,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待其转让股票时,根据其持股
期限计算应纳税额,所以想要节税只有持股一年以上了
Ⅵ 个人股权怎么避税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Ⅶ 股权转让如何避税
税收筹划,合理避税方案→头像!
近些年股权转让成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非常频繁的行为,转让过程中的税负也成为企业和财
近些年股权转让成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非常频繁的行为,转让过程中的税负也成为企业和财税人非常头疼的事情。
一般股权转让过程中,转让方需要交纳各种税费的情况。
1、如果转让方是个人,要交纳个人所得税,按照20%缴纳;
2、如果转让方是公司,则需要缴纳的税有: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
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的税种:
印花税
股权转让要签股权转让合同或协议,而法规规定交易合同是需要贴花缴纳印花税的。
印花税是对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的双方征收的,双方都需要缴印花税。
需要注意的是:
被投资企业不用缴印花税,也没有代扣代缴的义务,由股权转受双方自己完成。
税率:万分之五
计算公式:应纳印花税额=合同所载金额总额*5/10000
案例解析:
某合伙企业由3人合伙,现A要退出,将股权全转让给B,合同载明转让价款为10万。那么A和B都需要缴纳印花税额多少?
印花税额=10万*5/10000=50元
并且,每年上交的股东分红税也会有相应的财政扶持。
最后说一下股权转让的流程:
1、领取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这个表是在工商局的办证大厅窗口可以领取到。
2、变更营业执照,就是修改公司章程的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单的。
3、变更组织机构代码。
4、变更税务登记证。
Ⅷ 股权转让如何合理节税
税收筹划,合理避税方案 头像!
针对企业发展、运营与管理过程中,对股权构架搭建及降低股权转让税务成本等需求提供的一系列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
【股权转让】定制股权转让路径和架构,为股权转让涉及到的税费制定税筹方案。
股权转让:
涉及增值税(非所有的转让都涉及)、企业所得税(转让时)个人所得税(个人转让)印花税(万分之五,转让方受让方)
操作原理:
根据规定直属三代之间转让(继承,遗产,无偿赠予 ),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股权转让方,自然人股东做平价/做价转让,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但需主管税务机关确认。
办理流程:
股权转让转让方的直系亲属,在园区成立有限合伙或者个独,在园区的新公司纳税享受当地政策,再让园区转让股权。
如需咨询股权相关税筹方案,欢迎咨询小编,1对1定制税务筹划落地方案。
Ⅸ 企业股东分红要缴纳20%的个税,该如何节税
首先要表明一点,高收入必然会面临高额个税,这是无法也不能去避免的事情,毕竟有多大能力就该承担多大责任。所以不要总想着如何完全“避免税负",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只能够是在积极承担纳税责任的同时,尽可能地通过合理的规划来降低自己的税务成本。
就股权转让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工资薪金、年终奖、合伙企业等方式来合理进行税务规划。
按照个税规定,个人股东获得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时,依法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所以,最终股东能够拿到的钱大大缩水,不少股东为了规避这部分的税款,往往会采取一些错误的做法,比如向企业借款等,但这样的方式不但不能达到节税的目的,反而还会给企业带去很大的风险,很容易引起税务稽查。
那么,股东分红到底应该如何合理合法优化税务成本呢?在这里简单说一说这三种方式,若想要进行长期专业的安全税务规划,可以找像我们这样的节税平台来合作~
一、通过发放工资薪金进行规划
股东也是公司的一名员工,可以按普通员工为其发放工资,提前提取收益。
通过发放工资薪金进行规划时,还需要注意,2019年个税改革后,员工的工资薪金按照七级累进制进行计算,适用税率3%——45%,同时,还可以申请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但规划时应特别注意发放的工资金额,适用税率应低于20%,否则也无法达到优化税务成本的目的。
二、利用年终奖做规划
根据财政部《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规定: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在2021年12月31日以前这段过渡期,可以给股东发放年终奖,通过选择合并计算或者单独计算,使得个税成本最低。
三、利用合伙企业等其他方式规划
分红是企业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对于自然人股东而言,获得分红时,需要缴纳20%个人所得税。但如果股东不是自然人,而是其他组织形式呢?
针对自然人股东的分红个税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组织形式,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等实现税务成本优化。
以上仅为规划的思路,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