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问平均值计算方法
用纯数学的方法考察
(1)如果温度时间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温度的平均值就是算术平均值(430+255)/2=342.5
(2)实际的温度时间曲线不是直线,如果是哪条我们熟悉的曲线,可以积分曲线下的面积再除以时间
(3)但是,实际的温度时间曲线既不是直线,一般也也不是规则曲线,而是不规则曲线。这只能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如10分钟),作出近似温度时间曲线(实际是折线,容易人工计算了),计算出折线下面积除以时间,得到近似温度平均值。时间点越密集,近似程度越好。
应用单片机技术可以简单地实现自动记录运算和输出,其原理实际就是上述第(3)条。因为计算机可以把时间点取得足够密集,所以其运算结果也可以足够准确。
Ⅱ 平均值是怎么算的
计算平均值,一般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简单平均法,一种是加权平均法。
例如,某企业生产a产品10台,单价100元;生产b产品5台,单价50元;生产c产品3台,单价30元,计算平均价格?
简单平均法:平均价格=∑各类产品单价
/
产品种类
平均价格=(100+50+30)/
3
=
60(元)
加权平均法:平均价格=∑(产品单价×产品数量)/
∑(产品数量)
平均价格=(100×10+50×5+30×3)/(10+5+3)=
74.44(元)
可以看出,简单平均与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平均值差距较大,而后者更贴近事实,属于精确计算。
Ⅲ 如何计算均值和标准差:
不行的。已经均值和标准差,这时,可以使用手算,即代入公式计算。
对于spss等统计软件,是需要原始数据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统计人刘得意
Ⅳ 样本均值公式是什么
样本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设样本平均数为x拔,样本中数据有n个,则x拔=(x1+x2+....+xn)/n。样本平均数是从一个或多个随机变量上的数据集合(样本)计算的统计量。
样本平均值是总体平均值的估计量,其中总体是指采集样本的集合,是统计比较常用的一种平均数算法。
影响因素
1、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可接受的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比,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抽样风险越低,样本规模越大。
2、可容忍误差
(1)控制测试中,是注册会计师能够接受的最大偏差数量,如果偏差超过这一数量则减少或取消对内部控制程序的信赖。
(2)细节测试中,它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可容忍误差越小,为实现同样的保证程度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大。
Ⅳ 平均值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平均值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平均数的公式,公式就是(a1+a2+a3+....)/N,其中N代表数据的个数。括号内的为所有数据的相加总和。举一个例子,例如1,2,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就是(1+2+3)/3=2。
加权算术平均数:
一般用于已经分组的整理的数据。设原始数据为被分成K组,各组的组中的值为X1,X2,...,Xk,各组的频数分别为f1,f2,...,fk,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M=(X1*f1+X2*f2+...+Xk*fk)/(f1+f2+...+f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