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想请教下道路切线长和缓和曲线长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有计算公式吗
切线长T=(R+P)Tan(A/2)+Q。
曲线长L=R(A-2B)PI/180+2H。其中R,A,H,P,Q分别为半径、转角值、缓和曲线长、P和Q是缓和曲线参数。
缓和曲线的作用:
1、缓和曲率——使曲率连续变化;
2、缓和超高——使横向坡度连续变化;
3、缓和加宽——使车道加宽连续变化。
缓和曲线产生的效果:
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驾驶;
2、离心加速度连续变化,没有突变,乘客感觉舒适;
3、超高横坡度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稳定;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由于直线与圆曲线间存在曲率半径的突变,圆曲线半径越大,这种突变程度就越小。当圆曲线半径超过2000m时,这种突变对轨道交通行车影响很小。而当正线上曲线半径不大于2000m时,则要在圆曲线与直线间加设缓和曲线,实现曲率半径的逐渐过渡,减少列车在突变点处的轮轨冲击。
因此,《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规定:“线路平面圆曲线与直线之间应根据曲线半径、超高设置及设计速度等因素设置缓和曲线,其长度可按表的规定采用。”
‘贰’ 平曲线起终点少加宽值计算公式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叁’ 平曲线没有缓和曲线,只有圆曲线时,加宽怎么设加宽缓和段怎么确定
从直线到圆曲线之间为缓和曲线,我国缓和曲线长度为20米到150米之间,曲线的加宽和超高都是由缓和曲线开始的,曲线半径小于350米,加宽为15毫米,曲线半径300米到350米之间,加宽5毫米,曲线半径大于300米不加宽。
‘肆’ 路基曲线加宽如何计算
简单地就是在缓和曲线上,用三角形法进行加宽,从ZH点开始加,到HY点完成全加宽,加宽宽度按比例算,类似于一个三角形。
‘伍’ 公路施工中路面加宽如何计算
公路施工中路面加宽按照施工图设计的路面加宽设计一览表计算:
1/2渐变段*加宽值+全加宽段*加宽值=加宽路面面积
加宽要求:
1.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设置加宽。
2.平曲线加宽类别应根据该公路的交通组成确定。二级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40km/h的三级公路有集装箱半挂车通行时,应采用第3类加宽值,不经常通行集装箱半挂车时,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3.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可采用第1类加宽值。
4.平曲线上的路面加宽应设置在平曲线内侧。
5.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的加宽。’
6.双车道公路当采用强制性措施实行分向行驶的路段,其平曲线半径较小时,内侧车道的加宽值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设计的应通过的计算定其差值。
‘陆’ 轨距需要加宽,加宽的大小与曲线半径、固定轴距有关,那么有关计算曲线轨距的公式是什么呢
曲线轨距S=轮对宽q+矢距f。为了保证所有车轮都能顺利通过曲线,轮对宽q一般采用最大值(钢轮为1424mm,冷铸铁轮为1425mm)。矢距f的计算,就是像曲线计算,直角三角形与另一三角形相似,已知弦长求正矢那样(绘图太麻烦略了),得到f值,加起来就是了。f=C²/8R(C---弦长,R---曲线半径)。
‘柒’ 平曲线路面加宽计算(谁能告诉我8下面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
渐变段1/2*加宽值+全加宽段*加宽值=加宽路面面积 公式:8=5*4+6*4
‘捌’ 测量员平曲线加宽
起始加宽处的桩号,加宽值,渐变段的长度,加宽方式(三次抛物线、四次抛物线、直线渐变),一般道路曲线加宽在弯道内侧加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