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热电偶能产生多大电流(功率)
核动力卫星上的核电池输出能达到千瓦级,其中早期有用热电偶温差发电的,效率再低几百瓦应该有吧;边远地区用的煤油灯发电能带收音机,上百毫安电流要有;不过都是半导体热电偶。
金属热电偶的发电效率只有约2%,偶丝头上那一点能有多点热量?再来个2%可以忽略不计。
曾经用一台动圈式标准表测毫伏值,其最小量程30mV/30μA(电压电流为同一档)结果镍铬镍硅400℃时测出的毫伏值偏低很多,说明此时输出功率不足 30mV×30μA 。
Ⅱ 用万用表测出热电偶的电压值或电阻值,如何计算温度什么原理
热电偶的原理,2个不同的金属组成的闭合回路,金属接触点2端存在温度差异时,会形成电势。
这就是塞贝克电势,主要由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势组成。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任何的金属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材料制成的热电偶,他的分度号也是不同的,一般有K,N,E,J,S等分度号热电偶。用表测出电压后,再查相应的热电偶分度表即可得到测出电压值的相对应的温度。
正温度系数的常见热电阻分铂热电阻和铜热电阻,它们也有相对应分度号(水三相点温度时测得的热电阻阻值就是它的分度号),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是线性关系。
负温度系数的电阻是半导体热敏电阻,它一般是以常温时测的电阻值为型号。此类电阻温度与阻值的关系为非线性。需要与其他电路配合测温。
Ⅲ 关于热电偶计算问题
当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处温度高于控制室温度时 补偿导线补偿电势正应该热电偶产生热电势【加上】补偿导线产生补偿电势接反了相当于加上了负值会使指示偏低;
当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处温度低于控制室温度时 补偿导线补偿电势负应该热电偶产生热电势【减去】补偿导线产生补偿电势接反了相当于减去了负值会使指示偏高;
当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处温度等于控制室温度时补偿导线补偿电势零对测量没有影响
E=Ek(t,tc)-Ek(tc,t0)+Ek(t0,0)
=12.029-2.023-(2.023-0.798)+0.798
=9.759mV
查表可得温度约为240。C
Ⅳ 热电偶怎样算温度
【1】热电偶冷端补偿计算方法:从毫伏到温度:测量冷端温度,换算为对应毫伏值,与热电偶的毫伏值相加,换算出温度。从温度到毫伏:测量出实际温度与冷端温度,分别换算为毫伏值,相减后得出毫伏值,即得温度。
【2】注意事项: 热电偶测量温度时要求其冷端(测量端为热端,通过引线与测量电路连接的端称为冷端)的温度保持不变,其热电势大小才与测量温度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若测量时,冷端的(环境)温度变化,将严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在冷端采取一定措施补偿由于冷端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称为热电偶的冷端补偿正常。
Ⅳ K型热电偶 的电流是多少
K型热电偶也即镍铬-镍硅热电偶,常用热电偶分度号有S、B、K、E、T、J等,这些都是标准化热电偶。
热电偶的原理:它是将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导体组成闭合回路,一端放在被测介质中感受温度变化,称为热端,另一端为冷端。当冷端和热端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一定方向和大小的电势,如此使冷端温度不变,则热电势只与另一端温度相关,这样,只要测得热电势的大小即可知道温度的大小。
所以热电偶的电流可以不考虑,测量它的毫伏电势就行啦。
K型热电偶,它是一种能测量较高温度的廉价热偶。由于这种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可适用于氧化性或中性介质中。它可长期测量1000度的高温,短期可测到1200度。它不能用于还原性介质中,否则,很快腐蚀,在此情况下只能用于500度以下的测量。它比S型热偶要便宜很多,它的重复性很好,产生的热电势大,约为0.041mV/度,因而灵敏度很高,而且它的线性很好。虽然其测量精度略低,但完全能满足工业测温要求,所以它是工业上最常用的热电偶。
Ⅵ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是:
两种不同成份的材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梯度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在电动势——热电动势,这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
两种不同成份的均质导体为热电极,温度较高的一端为工作端,温度较低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处于某个恒定的温度下。根据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制成热电偶分度表;
分度表是自由端温度在0℃时的条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金属材料时,只要该材料两个接点的温度相同,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将保持不变,即不受第三种金属接入回路中的影响。
因此,在热电偶测温时,可接入测量仪表,测得热电动势后,即可知道被测介质的温度。热电偶测量温度时要求其冷端(测量端为热端,通过引线与测量电路连接的端称为冷端)的温度保持不变,其热电势大小才与测量温度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若测量时,冷端的(环境)温度变化,将严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在冷端采取一定措施补偿由于冷端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称为热电偶的冷端补偿正常。与测量仪表连接用专用补偿导线。
热电偶冷端补偿计算方法:
从毫伏到温度:测量冷端温度,换算为对应毫伏值,与热电偶的毫伏值相加,换算出温度;
从温度到毫伏:测量出实际温度与冷端温度,分别换算为毫伏值,相减后得出毫伏值,即得温度。
(6)电热偶电流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主要特点
1、装配简单,更换方便;
2、压簧式感温元件,抗震性能好;
3、测量精度高;
4、测量范围大(-200℃~1300℃,特殊情况下-270℃~2800℃);
5、热响应时间快;
6、机械强度高,耐压性能好;
7、耐高温可达2800度;
8、使用寿命长。
结构要求
1、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
2、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
3、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
4、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参考资料:网络-热电偶
Ⅶ 一个12KW的热电偶 接到380V电压上,其电流是多大,怎么算
没有这样的热电偶,你说的是电阻丝吧?
电阻丝的功率因数接近1,可按1计算。
12kW电阻丝,接到380V电网上,
如果是三相,电流I=P/1.732U=12000/1.732*380≈18.2A;
如果是单相,电流I=P/U=12000/380≈31.6A。
Ⅷ 热电偶知道电流如何计算出温度
热电偶种类有几种,常用的是K型热电偶,测温在1100度以下。不管那种热电偶,它的电阻变化都随温度变化呈指数量变化的,也就是说它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都是有规律性的,根据这个特性,在电路中把热电偶阻值变化信号放大后再处理,就可测温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