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东方法律宝典下载电脑

东方法律宝典下载电脑

发布时间:2022-06-24 21:29:50

A.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是一回事儿吗到那里可以下载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高人帮我解释解释,谢谢

我是上海市劳动局的工作人员,回答你的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1995年实施的,目前里面的一些条款已经被新法取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也可以说是最新的劳动法。
3、你可以去劳动部网站看,或者到上海的www.12333SH.GOV.CN看。
PS:因为专业,所以信赖!

B. 中国法律全文去哪里能看到电子版的

木蚂蚁社区里有个中国法律法规大全,还不错。在酷软区。

C. 悬赏:新法规速递2012电脑版

不知道您侧重需要哪方面的法规?作为一般的法律工作,我使用的是东方法典,先推荐给您,看能否满足您日常工作之需要?
东方法律宝典 2012正式版
东方法律宝典由东方法眼网站制作,每年推出一个版本,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法律法规软件之一,2012版收录1500余部常用法律法规。您现在进入的软件下载频道www.dffy.com/down为东方法眼网站所属栏目。
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达几万部,但在互联网上搜索的90%以上都是常用法规。本软件由法律专业人士编辑制作,收录了大量实用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及部分常用法律文书,是一部真正的法律大全。
2012正式版继续坚持完全免费,无需注册,无使用期限限制,法规界面大小可调,页面可复制,可以无限期使用!
新版软件增加法规300余部,修订法规200余部。根据八次刑法修正案的内容,整理了刑法最新条文。根据《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对107部行政法规的条款进行相应调整。让您看到的法规是最新的、有效的,而不是同时还要查找相关“补丁”。

D. 隐私被侵犯了该怎么

1、采取自救性措施,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或警告,或要求其立即册除。
2、报警、要求公安机关处理。
3、向人民法起诉。要求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二款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据此,还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E. 有没有这样一款软件:能够查阅所有的中国法律法规。

东方法律宝典(东方法眼),这款软件是可以查到我国所有法律法规的,而且还一直跟随着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更新而更新。但是这款软件似乎没有手机版的,有电脑版的,你可以看看。

F. 请问这样是否算是侵犯了我的隐私权

个人觉得对方未必侵犯了你的隐私权,他们可以说是为了测试网卡能不能用才用你的ID登陆MSN,而且很难举出证据证明对方动过你的任何文件
如果对方承认,那么你可以要求停止侵权行为、道歉、赔偿损失等,但非常麻烦
下面列举一些资料,希望有用:

东方法律宝典2005 Ⅲ 版(常用法律法规电子书)下载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xf/200408/20040805190724.htm
你可以下载来看看,上面说的很清楚,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国的隐私权保护现状

考察我国现行立法,有关隐私权的法律规定还比较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这显然不利于对公民隐私权全面、充分的保护。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历史上我们一向对隐私权的保护比较忽视,传统道德观念中也有反对隐私权保护的倾向,加之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社会上隐私权问题还不十分突出,因而难在立法中加以体现;二是因为隐私权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许多问题尚待解决,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隐私权保护理论体系。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思想主要在一些全国性、地方性以及专项法规中有所体现。我国立法中关于隐私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宪法和民法有关人生权和财产权的规定中,刑法中也有相关规定。

1、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我国宪法没有隐私权或私生活权利这一概念,涉及隐私权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项:

宪法规定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而隐私权正是人格权的一种。国家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毁谤和诬告、陷害;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讯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公民人身权、财产权提供保护。关于财产权,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第75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对公民的知识产权提供保护。关于人身权,《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毁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等。

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采取变通的方法,规定对侵害他人隐私权,造成名誉权损害的,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追究民事责任。应当说,这是一个对隐私权保护的司法解释,但是,依据这个司法解释,在对隐私权的保护上,适用了以名誉权的保护方式进行保护,这就是所谓的间接保护方式。事实上,隐私权与名誉权一样是一项独立的权利,采用间接保护的方式保护隐私权,是不完备、不周密的保护。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人格利益构成侵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将包括隐私在内的合法人格利益纳入了直接的司法保护中。正在制定的民法典草案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禁止窃取、窃听、偷录、偷拍他人隐私,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披露或利用他人私生活秘密或实施其他损害个人隐私的行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样,法律将以直接保护的方式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3、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我国刑法中尽管没有直接使用隐私或隐私权的概念,也没有规定侵犯隐私权之类的罪名,但其中有部分条款可以理解为包含着对隐私权的保护。这就是新刑法第125条规定的“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和第252条规定的“侵犯通信自由罪”。

我国刑法中设立的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和侵犯通信自由罪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通过惩罚侵犯公民个人生活安宁权和私人信息保密权的行为,加强了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这些规定和民法、诉讼法以及行政法中有关隐私权保护的规定一道强有力的保障着公民的人格利益和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犯,对于提高公民权利意识,建立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G. 如何,把电影和MP3放进mx3 放进手机

先在电脑上装个360手机助手或者豌豆荚等类似的软件!然后usb手机连上电脑,按提示一步一步操作!就没问题了

H. 侵犯个人隐私犯了哪条法律规定

我国法律涉及隐私权内容主要有如下条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条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
日期:1990-12-05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158.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原139条)
159.以侮辱或者恶意丑化的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可以认定为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160.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原140条)
161.公民死亡后,其名誉受到侵害,使其配偶、父母、子女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受到损害的,受害人可以提起诉讼。
162.盗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称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侵犯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原141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第二百五十二条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三条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I. 网上有没有质量较好的电子版法律典籍可供下载

北大法律信息网
不错的
什么有什么试试吧
www.chinalawinfo.com
俄,我不会超链接,你自己去吧~~`
祝愉快

阅读全文

与东方法律宝典下载电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家具保养小技巧和方法 浏览:822
5w实践方法包括哪些 浏览:490
小型太阳能板安装方法 浏览:649
买彩票最好的计算方法 浏览:291
排除转向系统中的空气方法步骤 浏览:691
乐视手机位置信息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01
藏红花的食用方法及用量 浏览:76
深圳房产的计算方法 浏览:485
怎么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 浏览:989
能量杯使用方法 浏览:213
cvd常用制膜方法 浏览:414
如何读书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653
治疗湿尤方法 浏览:293
英语快速说话方法 浏览:615
机构退休金计算方法 浏览:366
小楷正确拿笔方法 浏览:480
专卖店茅台盒子酒鉴别真伪的方法 浏览:461
宾得k50使用方法 浏览:229
让磁铁自由旋转的方法有哪些视频 浏览:405
雷克萨斯山地车安装方法 浏览: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