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单利法的计算公式
单利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J=P·i·n
F=p·(1+i·n)
式中:
J为总利息;
F为本利和;
P为本金,
i为利率,
n为计息期数,与年利率相应的为年数。
由公式可知,单利法的利息与时间是线性函数关系。
❷ 单利计息的计算公式东大门
单利就是利不生利,即本金固定,到期后一次性结算利息,而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
比如说有10000元,要存2年,年利率为3.25%;2年后利息为:单利计算方式:10000*3.25%*2=650元;复利其实就是利滚利,即把上一期的本金和利息作为下一期的本金来计算利息。
上面的例子,复利计算方式:10000*3.25%*2+10000*3.25%*3.25%=650元+21.125元;其中10000*3.25%*3.25%=21.125元,就是第一年的利息10000*3.25%在第二年也算进去产生了利息,也就是利息的利息。
单利现值的计算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时需要根据终值来确定其现在的价值即现值。例如,在使用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时,银行按一定利率从票据的到期值中扣除自借款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应计利息,将馀额付给持票人,该票据则转归银行所有。贴现时使用的利率称贴现率,计算出来的利息称贴现息,扣除贴现息后的馀额称为现值。
❸ 单利计息的计算公式
单利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I)=本金(P)×利率(i)×计息期数(n)。
例如某企业有一张带息期票,面额为12000元,票面利率4%,从出票日期至到期日共60天,则到期时利息为:I=12000×4%×60/360=80元。单利是指一笔资金无论存期多长,只有本金计取利息,以前各期利息在下一个利息周期内不计算利息的计息方法。
【拓展资料】
单利的意思就是本金乘以利率,得到的利息就是单利。复利的意思就是利滚利,即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作本金,再计算利息。
打个比方:投资者去存定期,存三年后取出,那么得到的利息就是单利;如果到期后选择了续存,那么本金和利息会再次计息,则这就是复利。
定期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如:存款2万元,三年期的定期利率是2.7%,(利息则为:20000.7%*3=1620元)。如果到期之后投资者没有取出则本金就按照21620元继续计算。而如果说再将21620按照2.7%的利率再次投资,则得出的数据就是复利。
很多投资者会觉得基金定投是复利投资,其实定投不是真正意义的复利,因为定投并没有将赚来的钱作为本金继续投资,实现利滚利。
我们必须懂得收益计算“单利”和“复利”的区别,要记住复利比单利好,因为它让钱可以利滚利。不过从例子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银行定存是单利。
为大家举个例子,假设我有10000元,要存2年,年利率为3.25%,2年后利息为:按单利计算:10000*3.25%*2=650元;按复利计算:10000*3.25%*2+10000*3.25%*3.25%=650+10.56=660.56元;其中10000*3.25%*3.25%=10.56元就是第一年的利息在第二年产生的利息,也就是利息的利息。这样算来来,在利率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按复利计算比按单利计算要高出10.56元。
❹ 单利现值和复利现值的计算方法
单利现值比效好算P=F/(1+n*i)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1/(1+i)^n其中的1/(1+i)^n就是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i,n).其中P是现值,F是终值,i是利率(折现率),n是年数。根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查到具体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了。
❺ 什么是单利,单利计息的公式是怎样的
单利就是利不生利,即本金固定,到期后一次性结算利息,而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
比如说我有10000元,要存2年,年利率为3.25%;2年后利息为:
单利计算方式:10000*3.25%*2=650元;
复利其实就是利滚利,即把上一期的本金和利息作为下一期的本金来计算利息。
上面的例子,复利计算方式:10000*3.25%*2+10000*3.25%*3.25%=650元+21.125元;其中10000*3.25%*3.25%=21.125元
就是第一年的利息10000*3.25%在第二年也算进去产生了利息,也就是利息的利息。
复利其实就是利滚利,即把上一期的本金和利息作为下一期的本金来计算利息。
❻ 单利的计算公式
在单利计算中,经常使用以下符号:
P――本金,又称期初金额或现值;
i――利率,通常指每年利息与本金之比;
I――利息;
F――本金与利息之和,又称本利和或终值;
n――计息期数,通常以年为单位。
单利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利息(I)=本金(P)×利率(i)×计息期数(n)
例:某企业有一张带息期票,面额为1200元,票面利率4%,出票日期6月15日,8月14日到期(共60天),则到期时利息为:
I=1200×4%×60/360=8(元)
在计算利息时,除非特别指明,给出的利率是指年利率。对于不足一年的利息,以一年等于360天来折算。
依据人们的使用要求,单利的计算又有终值与现值之分。
1、单利终值的计算
单利终值即现在的一定资金在将来某一时点按照单利方式下计算的本利和。单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
F=P+P×i×n =P×(1+i×n)
在上例中,如票据到期,出票人应付的本利和即票据终值为:
F=1200×(1+4%×60/360)=1208(元)
2、单利现值的计算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时需要根据终值来确定其现在的价值即现值。例如,在使用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时,银行按一定利率从票据的到期值中扣除自借款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应计利息,将馀额付给持票人,该票据则转归银行所有。贴现时使用的利率称贴现率,计算出来的利息称贴现息,扣除贴现息后的馀额称为现值。
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P=F-I=F-F×i×t=F×(1-i×n)
假设在上例中,企业因急需用款,凭该期票于6月27日到银行办理贴现,银行规定的贴现率6%。因该期票8月14日到期,贴现期为48天。银行付给企业的金额为:
P=1208×(1-6%×48/360)=1208×0.992=1198.34(元)
也就是说,在单利存储过程中,一旦出现了单利现值(提前提取存款的情况),存款单位或者法人,很可能会碰到本金亏损的情况,因为银行在结算贴现时是使用终值为基数来结算,贴现值有很大的几率高于总利息。
❼ 单利如何算
本金是你将要计算利息的初始金额。一般来说,本金是你在计息期开始时借入或借出的钱。
利率定义了本金的多少百分比将作为每个时间段累积的利息。通常利率被写为百分数,可以通过除以100将其变为小数。
计算单利时,要知道利息是在规则间隔的时间段内累积。对于逐年累积的利息,时间是年数,但根据贷款条款的不同,也可以是月数、周数、天数等。将时间值作为一个简单的整数,或能够表示在贷款还清之前有多少时间间隔的小数。
❽ 单利计算法公式是什么
单利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I)=本金(P)×利率(i)×计息期数(n)。
其中,I表示利息,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时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计息规则,在我国,活期储蓄存款按复利,每个季度计息,定期存款、定活两便、零存整取、整存整取、整存零取等其他储蓄存款按单利计息。
例如
某企业有一张带息期票,面额为12000元,票面利率4%,从出票日期至到期日共60天,则到期时利息为:I=12000×4%×60/360=80元。
单利是指一笔资金无论存期多长,只有本金计取利息,以前各期利息在下一个利息周期内不计算利息的计息方法。
❾ 单利计算公式是什么
F=P+P×i×n =P×(1+i×n)
在单利计算中,经常使用以下符号:
P――本金,又称期初金额或现值;
i――利率,通常指每年利息与本金之比;
I――利息;
F――本金与利息之和,又称本利和或终值;
n――计息期数,通常以年为单位。
假设在上例中,企业因急需用款,凭该期票于6月27日到银行办理贴现,银行规定的贴现率6%。因该期票8月14日到期,贴现期为48天。银行付给企业的金额为:
P=1208/(1+6%×48/360)==1208/1.008=1198.4127
也就是说,在单利存储过程中,一旦出现了单利现值(提前提取存款的情况),存款单位或者法人,很可能会碰到本金亏损的情况,因为银行在结算贴现时是使用终值为基数来结算,贴现值有很大的几率高于总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