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联产品的计算方法

联产品的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21 03:35:35

⑴ 联产品成本计算的计算程序

联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为:
1.将联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
2.归集联产品成本,计算联合成本。
3.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
4.计算联产品分离后的加工成本。

⑵ 联产品的成本核算方法

你讲的联产品,我理解是生产中产品的副产品,对吗?如果是,应分段计算产品成本。1、产品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副产品在其他业务收入核算2、产品成本确认后,与主营业务收入配比,副产品产生后,依然建库,入库开始,归集精加工(深加工成本)。

⑶ 联产品的成本分配方法有哪些

联合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联合成本/(A产品分离点总售价+B产品分离点总售价)

A产品分配成本=联合成本分配率*A产品分离点总售价

B产品分配成本=联合成本分配率*B产品分离点总售价

(3)联产品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许多成本可通过分配直接追溯到各责任单位、各产品。为了确定各责任单位的业绩,需要进行成本分配,但有些成本分配到各责任单位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那些间接成本或约束性固定成本。因此从成本分配的精确性角度来分析,往往会陷入困境。

但如果通过成本分配,在明确责任单位业绩的同时起到了激励作用,则成本分配的主要目标就算达到了。当然有些成本本身是可以不分配的,要针对责任单位的性质作具体分析。

⑷ 联合单位法产品销量比怎么

联合销售单价=A产品单价×1+B产品单价×2+C产品单价×3。

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该产品销量比,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有严格产出规律的联产品生产企业。

联合单位法产品销量比例子:

确定产品销量比为:甲︰乙︰丙=1︰0.625︰1.25。

联合单价=1×25+0.625×80+1.25×40=125(元/联合单位)。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1×15+0.625×50+1.25×28=81.25(元/联合单位)。

联合保本量=210 000÷(125-81.25)=4800(联合单位)。

计算各种产品保本量:

甲产品保本量=4800×1=4800(件) 甲产品保本额=4800×25=120000(元)。

乙产品保本量=4800×0.625=3000(台) 乙产品保本额=3000×80=240000(元)。

丙产品保本量=4800×1.25=6000(件)丙产品保本额=6000×40=240000(元)。

⑸ 联产品的成本计算

联产品从原料投入到产品销售要经过三个阶段:分离前、分离时和分离后。分离前在联合生产过程发生的费用汇总后确定联合成本。联产品分离时的分离点或分裂点是最关键的,它是联合生产过程的结束。在分离点就必须采用可行的分配办法,将联合成本分配于各联产品。分离后,不需进一步加工即可销售或结转的联产品,其成本就是分配的联产品成本。分离后如需进一步加工的,继续加工费用为直接费用的可直接计入,为间接费用的应在相关的产品间分配计入。联合成本加上继续加工成本为该产品的销售成本。 又称“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在此方法下,联合成本是以分离点上每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比例进行分配的。采用这种方法,要求每种产品在分离点时的销售价格能够可靠地计量。
如果联产品在分离点上即可供销售,则可采用销售价格进行分配。如果这些产品尚需要进一步加工后才可供销售,则需要对分离点上的销售价格进行估计。此外,也可采用可变现净值进行分配。 采用实物数量法时,联合成本是以产品的实物数量为基础分配的。这里的”实物数量“可以是数量、重量。实物数量法通常适用于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很不稳定或无法直接确定。

⑹ 联产品都有哪些特点,如何计算

联产品是指用同一种原料,经过同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和用途的产品,这些产品在经济上有不同性质和用途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经济上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属于企业生产的主要目的。
企业的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以后,从中分离出各种联产品。而联产品分离这个点称为分离点。分离点前发生的成本称为联合成本或共同成本,分离以后有的可直接销售,有的需要进一步加工后再销售。而进一步加工的成本称之为可归属成本。
联产品的主要特点:
(1)都是企业的主要产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
(2)销售价格较高,对企业收入有较大贡献。
(3)要生产一种产品,通常要生产所有联产品,其种类一般分为补充联产品和代用联产品。
尽管联产品有明显的特点,但它与副产品的区分实际上并不固定,而是随时间或地点等因素发生改变。
联产品的成本计算:
联产品从原料投入到产品销售要经过三个阶段:分离前、分离时和分离后。分离前在联合生产过程发生的费用汇总后确定联合成本。联产品分离时的分离点或分裂点是最关键的,它是联合生产过程的结束。在分离点就必须采用可行的分配办法,将联合成本分配于各联产品。分离后,不需进一步加工即可销售或结转的联产品,其成本就是分配的联产品成本。分离后如需进一步加工的,继续加工费用为直接费用的可直接计入,为间接费用的应在相关的产品间分配计入。联合成本加上继续加工成本为该产品的销售成本。

⑺ 联合单价怎么计算

联合销售单价=A产品单价×1+B产品单价×2+C产品单价×3。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A产品单位变动成本×1+B产品单位变动成本×2+C产品单位变动成本×3。

然后就可以计算出联合保本量,即: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该产品销量比,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有严格产出规律的联产品生产企业。

相关信息:

所谓联合单位法,是指企业各种产品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产销量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关系的产品组合可以视同为一个联合单位,然后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售价和单位变动成本,以进行多品种的盈亏临界点分析。

⑻ 一种材料生产多种产品如何分摊成本

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联产品的生产特点是:在生产开始时,各产品尚未分离,同一加工过程中对联产品的联合加工。当生产过程进行到一定生产步骤,产品才会分离。在分离点以前发生的生产成本,称为联合成本0“分离点”,是指在联产品生产中,投入相同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分离为各种联产品的时点。分离后的联产品,有的可以直接销售,有的还需进一步加工才可供销售。联产品成本的计算,通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是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生产成本即联合成本,可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一个成本明细账进行归集,然后将其总额按一定分配方法如:.售价法、实物数量法等,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二是分离后按各种产品分别设置明细账,归集其分离后所发生的加工成本。
联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为:
1.将联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
联产品的特点决定了联产品在分离之前,不可能按各种产品分别计算成本,只能按联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2.归集联产品成本,计算联合成本。
联产品发生的成本为联合成本。联产品的在产品一般比较稳定,可不计算期初、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全部为联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
3.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联产品的联合成本在分离点后,可按一定分配方法如:售价法、实物数量法等,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种产品的成本。
(1)售价法。在售价法下,联合成本是按分离点上每种产品的销售价格比例进行分配的。采取这种方法,要求每种产品在分离点时的销售价格有可靠地计量。
(2)实物数量法。采用实物数量法时,联合成本是以产品的实物数量为基础分配的。这里的“实物数量”可以是数量、重量。实物数量法通常适用于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很不稳定或无法直接确定。
4.计算联产品分离后的加工成本
联产品分离后继续加工的,按各种产品分别设置明细账,归集其分离后所发生的加工成本。

⑼ 按实际产量比例计算各种联产品成本

刚上网帮你查了下,联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好几种呢,
1.系数分配法
2.实物量分配法
3.销售价值分配法
你提的问题是2.实物量分配法,这个比较简单
甲20040%27200136
乙 16032%21760136
丙 14028%19040136
合计50068000
介绍的太过简单,你可以上网络文库上看下,联产品成本计算

什么是联产品,副产品说明联产品和副产品的联系和区别。 求解答谢谢。

联产品是用同一种原材料,通过同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产品。副产品是企业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从同一种原材料中,通过同一生产过程附带生产 或利用生产中的废料进一步加工而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联系:副产品是随着联产品的生产而产出的。

区别:

一、成本计算不同

1、联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实物数量法时,联合成本是以产品的实物数量为基础分配的。这里的”实物数量“可以是数量、重量。实物数量法通常适用于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很不稳定或无法直接确定。

2、副产品成本计算:把副产品的销售价格扣除继续加工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合理利润后作为扣除价格,再从联合成本中扣除。

二、特点不同

1、联产品特点:

(1)都是企业的主要产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

(2)销售价格较高,对企业收入有较大贡献。

2、副产品特点:原来的副产品,由于新的用途而提高售价,就可能从副产品上升为主产品。例如,焦炭与煤气就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目标,以生产煤气为主的企业,煤气为主产品,焦炭为副产品;以生产焦炭为主的企业,则反之。



(10)联产品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副产品扣除成本为0。当副产品价值很小时,假设分摊的共同成本为0,共同成本全部由主产品承担,副产品收入直接计入利润表其他业务利润。副产品只承担进一步加工的费用。共同成本属于主产品,副产品收入列为其他业务收入,副产品继续加工成本列为其他业务支出。

联合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销售有三个阶段:分离前、分离时和分离后。分离前,在对联合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汇总后确定联合成本。分离点或分离点是联合产品分离的最关键点,是联合生产过程的终点。在分离点,必须采用可行的分配方法将联合成本分配到每个联合产品。

阅读全文

与联产品的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lol手游跳fps严重解决方法 浏览:374
塑料薄膜吸水率检测方法 浏览:662
植物中药的鉴别方法 浏览:143
如何练习口才方法 浏览:409
裸色隔离霜的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771
玻璃水种真假的鉴别方法 浏览:599
识字教学方法幼小衔接 浏览:826
论文类似于swot的分析方法 浏览:964
小脑病变怎样治疗方法 浏览:296
自我检测五官的方法 浏览:758
宫灯图片制作方法 浏览:688
油菜花的种植方法和功效 浏览:682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鱼到水面吃食 浏览:702
戴口罩正确方法 浏览:488
iqoo手机网络卡顿严重解决方法 浏览:204
安装障碍物的方法 浏览:332
硬盘在电脑里的使用方法 浏览:957
手机臂带使用方法 浏览:835
橱柜门板测量方法 浏览:159
通气还有哪些方法 浏览: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