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碳膜电阻的参数
碳膜电阻标称阻值:标称在电阻器上的电阻值称为标称值。单位用欧姆(Ω)表示。它包括Ω(欧姆), KΩ(千欧), MΩ(兆欧)。其换算关系为:1MΩ=1000KΩ , 1KΩ=1000Ω。标称值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系列标注的,不是生产者任意标定的。不是所有阻值的电阻器都存在。碳膜电阻器的阻值范围为1Ω~10MΩ。
允许误差:电阻器的实际阻值对于标称值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称为允许误差。误差代码:F 、 G 、 J、 K
额定功率:指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假设周围空气不流通,在长期连续工作而不损坏或基本不改变电阻器性能的情况下,电阻器上允许的消耗功率。碳膜电阻的额定功率不在电阻的外壳上标出,而以电子枪的长度和直径的大小来区别,长度大、直径大的电阻器功率大。碳膜电阻一般额定功率有0.125W、0.25W、0.5W、1W、2W、5W、10W等。
普通碳膜电阻的体形较大,为了适应小体积的电阻装置的需要,又生产出小型碳膜电阻器RTX型,功率仅为0.125W,大多制成色码电阻。
B. 电阻与温度关系公式
1、电阻温度换算公式: R2=R1*(T+t2)/(T+t1) R2 = 0.26 x (235 +(-40))/(235 + 20)=0.1988Ω 。
计算值 80 A t1-----绕组温度 T------电阻温度常数(铜线取235,铝线取225) t2-----换算温度(75 °C或15 °C) R1----测量电阻值 R2----换算电阻值。
2、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线性地增大,即ρ=ρ0(1+αt),式中ρ、ρ0分别是t℃和0℃的电阻率 ,α称为电阻的温度系数。多数金属的α≈0.4%。
由于α比金属的线膨胀显着得多( 温度升高 1℃ , 金属长度只膨胀约0.001%) ,在考虑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时 , 其长度 l和截面积S的变化可略,故R = R0 (1+αt),式中和分别是金属导体在t℃和0℃的电阻。
3、电阻温度系数表示电阻当温度改变1度时,电阻值的相对变化,单位为ppm/℃。有负温度系数、正温度系数及在某一特定温度下电阻只会发生突变的临界温度系数。
当温度每升高1℃时,导体电阻的增加值与原来电阻的比值,叫做电阻温度系数,它的单位是1代,其计算公式为 α=(R2-R1)/R1(t2--t1) 式中R1--温度为t1时的电阻值。
Ω; R2--温度为t2时的电阻值,Ω。
(2)碳膜电阻温度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阻和温度的关系:
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纯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电阻增大,温度升高1℃电阻值要增大千分之几。碳和绝缘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阻值减小。
半导体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很大,温度稍有增加电阻值减小很大。有的合金如康铜和锰铜的电阻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不大。
对于一个具有纯粹的晶体结构的理想金属来说,它的电阻率来自于电子在晶格结构中的散射,与温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实际的金属由于工艺的影响,造成它的晶格结构不再完整。
例如界面、晶胞边界、缺陷、杂质的存在,电子在它们上面的散射形成的电阻率是一个与温度无关的量。因此,实际的金属电阻率是由相互独立的两部分组成。
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这几种情况都很有用处。利用电阻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可制造电阻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能测量—263℃到1000℃的温度,半导体锗温度计可测量很低的温度。
康铜和锰铜是制造标准电阻的好材料。
例如:电灯泡的灯丝用钨丝制造,钨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升高1℃电阻约增大千分之五。灯丝发光时温度约2000℃,所以,电阻值约增大10倍。
灯丝发光时的电阻比不发光时大得多,刚接通电路时灯丝电阻小电流很大,用电设备容易在这瞬间损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阻温度系数
C. 碳膜电阻的工作温度是多少!
130℃是它的工作时的最大温度值。还有其他类似的元件如下: 各种电阻的特性 碳膜电阻器(RT)材料:高温下将有机化合物(烷,苯等碳氢化合物)热分解
D. 碳膜电阻的工作温度是多少
主要是看功率,没有什么具体的数值规定,功率越大、温度越高,一般可达到300度左右。
E. 碳膜电阻的温度系数怎么计算
10的-4次即万分之一
即电阻的温度系数为每度变化正负万分之6至万分之二十。
如果你有一批碳膜电阻,这批点阻的温度系数中最小的为每度万分之6,最大为每度万分之二十。
F. 关于电阻的公式有哪些
1、定义式:R=U/I。(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2、定义公式:R=ρL/S。(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3、电阻串联:R=R1+R2+R3+...+Rn。(R1...Rn表示n个电阻,电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
4、电阻并联:1/R=1/R1+1/R2+1/R3+..+1/Rn。(R1...Rn表示n个电阻,电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
5、与电功率相关公式:R=U²/P;R=P/I²。(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P表示电功率)。
6、与电能(电热)相关公式:R=U²t/W;R=W/I²t。(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t表示时间,W表示电热)。
(6)碳膜电阻温度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影响因素:
1、长度: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横截面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3、材料: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不同。
4、温度: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如金属等;对少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小,如碳。
G. 怎样算电阻电阻的公式是怎样的
可以利用电阻计算公式计算:R=ρL/S。
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
(7)碳膜电阻温度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R=U/I。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
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
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即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的量值与导体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
不同导体的电阻按其性质的不同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称为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满足欧姆定律; 另一类称为非线性电阻,不满足欧姆定律。
H. 温度与电阻之间的计算公式,有吗
电阻(率)温度系数(TCR)表示电阻当温度改变1度时,电阻值的相对变化,当温度每升高1℃时,导体电阻的增加值与原来电阻的比值。单位为ppm/℃(即10E(-6)•℃)。定义式如下:TCR=dR/R.dT
实际应用时,通常采用平均电阻温度系数,定义式如下:TCR(平均)=(R2-R1)/(R1*(T2-T1))=(R2-R1)/(R1*ΔT)
R1--温度为t1时的电阻值,Ω;
R2--温度为t2时的电阻值,Ω。
物质 温度t/℃ 电阻率 电阻温度系数aR/℃-1
银 20 1.586 0.0038(20℃)
铜 20 1.678 0.00393(20℃)
金 20 2.40 0.00324(20℃)
铝 20 2.6548 0.00429(20℃)
钙 0 3.91 0.00416(0℃)
铍 20 4.0 0.025(20℃)
镁 20 4.45 0.0165(20℃)
钼 0 5.2
铱 20 5.3 0.003925(0℃~100℃)
钨 27 5.65
锌 20 5.196 0.00419(0℃~100℃)
钴 20 6.64 0.00604(0℃~100℃)
镍 20 6.84 0.0069(0℃~100℃)
镉 0 6.83 0.0042(0℃~100℃)
铟 20 8.37
铁 20 9.71 0.00651(20℃)
铂 20 10.6 0.00374(0℃~60℃)
锡 0 11.0 0.0047(0℃~100℃)
铷 20 12.5
铬 0 12.9 0.003(0℃~100℃)
I. 2W碳膜电阻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2W碳膜电阻的理想工作温度应小于多少
如果有色环,你可以看一下最后一圈色环就可以知道它的温度范围,常用的一般是最高85度,理想是50度为最佳,水银电阻可以达到12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