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计算方法概念

计算方法概念

发布时间:2022-06-19 06:24:45

A. 计算方法、步骤

(一)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解析法对水文地质条件限制较多,有严格的理想化要求,而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往往十分复杂,为了能够用解析法计算,必须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简化和概化,经过简化和概化后的水文地质条件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它是对地下水系统的定性描述。

1.分析疏干流场的水力特征

矿床的疏干流场,是在天然流场背景下,叠加人为开采因素演变而成的,因此分析疏干流场各种水力特征时,均应以天然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开采的影响。

(1)区分非稳定流与稳定流

一般,疏干排水时,矿区地下水多为非稳定状态,但当疏干排水量小于地下水补给量时,可出现稳定状态。

矿山开采初期(开拓阶段),开拓井巷不断发展变化,疏干漏斗的外边界不断扩展,矿坑涌水量以消耗含水层储存量为主,该阶段疏干场一般为非稳定流,矿山开采后期(回采阶段),疏干流量主要受流场外边界的补给条件所控制,在补给条件不充分的矿区,疏干流场以消耗含水层储存量为主,仍为非稳定流,在补给条件充足的矿区,或具定水头补给边界的矿区,矿坑涌水量(或疏干量)被补给量平衡,一般出现相对的稳定流,矿坑涌水量预测可以稳定井流理论为基础。

(2)区分层流与紊流

矿区地下水在疏干条件下与天然运动状态相比,在大面积内仍为层流,仅在疏干工程附近常出现紊流,故达西定律(直线渗透定律)仍然是建立确定性模型的基础。

一般,常以抽(放)水试验为依据,用单位涌水量(qi)法对层流、紊流进行判别,计算式为:

承压水

图13-7 水位降深为Sk的Q-t曲线

B. 物质的量概念及计算方法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7个基本的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发光强度、温度、物质的量),它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概念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的整体名词。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简称摩。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如:分子,原子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其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
相关公式:
N=n·NA

满足上述关系的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数)或它们的特定组合。
①n=cv

②n=N/NA

③n=m/M

④n=V/Vm

C. 框架结构计算方法分层法、反弯点发概念

分层法:

将框架结构沿高度分成若干无侧移的开口框架,并以每层的全部框架梁以及与其相连单飞框架柱作为该层的计算单元;根据各层梁上的竖向荷载,分别计算各梁的古段弯矩,计算梁、柱的线刚度和弯矩分配系数。各个节点的弯矩根据相邻杆件的线刚度进行分配;梁和底层柱的传递系数均按远端固定支座取为1/2,其余柱由于将弹性支承简化为固定端,因此传递系数改用1/3。分层法适用于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柱等高的框架。目的是得出框架节点各杆端的弯矩,弯矩有分配系数,荷载效应组合有各种荷载的分项系数、过去也曾提过抗力的分项系数(其倒数就是现在的结构重要性系数)。

反弯点法:

竖向荷载为主时,框架分析得到的弯矩图里,框架柱脚弯矩和柱顶的弯矩方向是相反的,一正一负经过零,零点位置叫反弯点,反弯点都位于柱中点附近。反弯点法是一种手工计算的简化近似计算方法之一种。适用于规则框架。就是利用这个(反弯点都位于柱中点附近)特性,设每层柱子中点弯矩为零,把多层框架截成每层每层的计算简图来计算。

特点1:各杆的弯矩为直线分布

特点2:在固定端处,角位移为零

特点3:同层各柱具有相同的层间位移

性质:

风荷载或水平地震对框架结构的作用,一般可简化为作用于框架节点上的水平集中力,其受力与变形具有如下特点:


(1)各杆的弯矩为直线分布,且每个杆均有一个零弯矩点即反弯点;

(2)在固定端处,角位移为零,但上部各层节点均有转角存在,节点的转角随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大而减小;

(3)如忽略梁的轴向变形,同层内各节点具有相同的侧向位移,同层各柱具有相同的层间位移。

鉴于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具有上述受力变形特点,如能求出各柱的反弯点位置及反弯点处的剪力,就可以利用静力平衡条件求出各杆件的内力。因此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各柱反弯点的位置及反弯点处的剪力。


应用:

1、计算假定

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刚度之比无限大(ib/ic≥3)(柱上、下端无转角)

梁端弯矩按左、右梁的线刚度分配,并满足节点平衡条件(规定了梁的弯矩计算)

2、反弯点位置

底层:距支座2/3层高处

其余层:1/2层高处

3、剪力在各柱中的分配

层间剪力按各柱的抗侧移刚度在楼层的各柱中分配

柱的抗侧移刚度

D. 数学中的运算概念是什么

数学上,运算是一种行为,通过已知量的可能的组合,获得新的量。运算的本质是集合之间的映射。
例如,算术中的加法
5
+
3
=
8,这里
5

3
是输入,8
是结果,而加号“+”表明这是一个加法运算。这是一个常见的二元运算,本质上是AXB--->C形式的映射。
其他常见的运算包括加法,乘法,开方等等,这些都是一元运算,本质上是A--->B形式的映射。
代数运算是二元运算,数学上的定义:假设S和T分别是集合,S上的一个T值运算*
就是指笛卡尔直积
S×S
到T的一个映射,也就是映射:
*:S×S→T
按照传统的写法,
对于S中的两个元素a,b,
我们用a*b来表示这个运算。
当S=T时,我们就说这个运算是封闭的。
比如S=T是实数集合,此时我们就可以分别定义加减乘除运算。
又比如S是n维实向量集合,
T是实数集合,我们就可以定义内积运算。
除了上述常见的代数运算之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运算,
比如开根运算,求导运算,积分运算,
卷积运算,
取整运算等等。
这些运算可以看成是“算子”的作用。所谓算子,可以看成是作用在运算元素上的函数符号。
比如开根运算的算子就是根号,
积分运算的算子就是积分号。

E. 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的概念是什么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它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也就是惯性定律
万有引力
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

F. 方程的计算方法

1、有分母先去分母。

2、有括号就去括号。

3、需要移项就进行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求得未知数的值。

6、开头要写“解”。

例如:

3+x=18

解:x=18-3

x=15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等式的等式才叫方程。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6)计算方法概念扩展阅读:

一、解方程方法

1、估算法:刚学解方程时的入门方法。直接估计方程的解,然后代入原方程验证。

2、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

3、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形为单项式。

4、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例如:3+x=18

解:x=18-3

x=15

5、去括号:运用去括号法则,将方程中的括号去掉。

4x+2(79-x)=192

解: 4x+158-2x=192

4x-2x+158=192

2x+158=192

2x=192-158

x=17

6、公式法:有一些方程,已经研究出解的一般形式,成为固定的公式,可以直接利用公式。可解的多元高次的方程一般都有公式可循。

二、相关概念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也可以说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或方程的根。

3、解方程就是求出方程中所有未知数的值的过程。

4、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不是方程。

5、验证:一般解方程之后,需要进行验证。验证就是将解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方程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那么所求得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6、注意事项:写“解”字,等号对齐,检验。

G. 土地出让金计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法律分析:土地出让金概念是政府以出让等方式配置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土地价款,包括受让人支付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土地前期开发费用和土地出让收益等。计算方法是非经营性用地的土地出让金不得低于备案评估地价的35%;商品住宅和综合经营性用地的土地出让金不得低于备案评估地价的4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八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五十五条 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财政,百分之七十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H. 笔算乘法的方法的概念

笔算乘法的方法的概念:先按照整数乘法的笔算对位方式和计算方法求出积。

点小数点。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点完小数点后,如果积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划去。

首先按照整数乘法对位方式和计算方法求出积;然后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而在点完小数点后,如回果积的末尾出现0,将其划去即可。

乘法

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整数(包括负数),有理数(分数)和实数的乘法由这个基本定义的系统泛化来定义。

乘法也可以被视为计算排列在矩形(整数)中的对象或查找其边长度给定的矩形的区域。 矩形的区域不取决于首先测量哪一侧,这说明了交换属性。 两种测量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测量,例如,将矩形的两边的长度相乘给出其面积,这是尺寸分析的主题。

I. 物理中'功'和'能'的各种概念,公式以及计算方法!

物理学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使其外合力不为零,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 计算公式:W=Fscosα;初中物理机械功定义: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称为机械功,简称功。功的表示字母:W;计算公式:W=Fs,单位:牛米,又称为焦耳(J),1Nm=1J。
能表示物体做功的能力。能越多,表示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越强。能量用E表示,单位为焦耳。
中学阶段所学“能”包括:机械能、内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计算:动能E==1/2 mv^2
势能E=mgh

J. 简述计算和算法概念的含义

算法(Algorithm)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也就是说,能够对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输出。
计算,汉语词语,有“核算数目,根据已知量算出未知量;运算”和“考虑;谋虑”两种含义

阅读全文

与计算方法概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bbs的使用方法 浏览:980
mac版优酷下载的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61
苹果7扬声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97
河北美术计算方法有哪些 浏览:816
新风管风量计算方法 浏览:427
电灯遥控器电池安装方法 浏览:600
金珠的检测方法 浏览:328
水波的计算方法 浏览:591
木耳怎么保存方法 浏览:650
论文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浏览:73
拔自己的牙有什么方法 浏览:129
电脑裁线机操作方法 浏览:522
水泵叶轮外圆磨损的修理方法如何 浏览:97
文竹的养殖方法大全图片 浏览:29
hiv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 浏览:397
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初中美术 浏览:201
单腿独立站不稳怎么破方法来了 浏览:590
电脑wps打表的方法 浏览:543
皮肤皮炎治疗方法 浏览:623
如何让脚踝扭伤的方法 浏览: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