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线径大小和功率如何换算
你的提问比较泛,没有针对性,一般来说电有交直流两种类型,常常需要遇到计算的,通常是交流电。现就交直流、交流单、三相电的计算公式分别说明如下:
一、直流 P=UI (功率=电压×电流,单位瓦、千瓦=伏、千伏×安)
二、交流
1、单相交流电: P=UIcosφ (功率=电压×电流×功率因数)
2、三相交流电
P=√3UIcosφ (功率=√3×电压×电流×功率因数
导线截面的选择,在交流电的情况下,没有可以计算的公式,这是因为交流电具有趋肤效应,流经导线电流的大小与导线的截面成非线性关系,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导线截面所允许流经电流的范围内还是相对的,这个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来估算,估算的经验口诀如下:
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 七零九五两倍半, 温度八九折, 铜材升级算. 解释:10mm2以下的铝导线载流量按5A/平方毫米计算;100mm2以上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A/平方毫米计算;2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4A/平方毫 米计算;3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3A/平方毫米计算;70mm2、9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5A/平方毫米计算;”铜材升级算”:例如计算120mm2 的铜导线载流量,可以选用150mm2的铝导线,求铝导线的载流量;受温度影响,最后还要乘以0.8或0.9(依地理位置). 二点五下乘以九, 往上减一顺号走。100上二;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九折; 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此口诀以铝芯绝缘导线明敷,环境温度为25度的条件为准,口决对应各种截面积导线的载流量(单位为安培) 如果能明白上面的口诀,你就能换算。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再告诉你第三个; 已知变压器容量,求其各电压等级侧额定电流 口诀 a : 容量除以电压值,其商乘六除以十。
‘贰’ 怎么算电流,功率和线径的关系
功率、线径、电流三者的关系:
在单相220V的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5A左右,三相平衡负载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
也就是说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芯线可以承受1KW的功率,电流在4.5A—5A左右,换算成三相平衡负载,那就每1平方毫米的铜芯线可以承受2KW—2.5KW的功率。
这个就是一般电工都用的“经验公式”,它比物理计算公式好记,所以被广泛地采用。
(2)线经功率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导线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常用的从1平方毫米开始: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平方毫米;不常用的有:0.5、0.75、300、400、500平方毫米等。
‘叁’ 怎样计算用电功率和电线线径
电线线径的选择是根据载流量、电线的类型、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你先拿用电设备的功率除以供电电压算出电流值后,根据这些因素来选择合适径线的线
随便给你截了两张图,看不懂的话继续追问
‘肆’ 电机的功率,线径,匝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电机种类很多,计算是一门专业,以220V单相为:
电机中,E=4.44fNΦ×0.98×0.98,Φ=NI,公式中,E指电机内电势(感应电势,比电源电压略低,220V的电源,取210V差不多),f是电源频率(50Hz),Φ是磁通量,N是匝数,I是电流. 从而计算出匝数N.
‘伍’ 如何根据功率算线径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如果是计算三相电机通过的电流算线径.应这样算. 电流=功率/1.732*380V*功率因数*效率 电流=36000W/1.732*380V*0.85*0.85=75.7A 。
一般大约的算法为1KW的额定电流约2A 1平方的铜线约可以过5A的电流。现需要16平方以上的铜线。P=1.732*U*I*COSφ(380V) P=U*I*COSφ(220V)。35平方的铜电缆的安全载流量为130A。 COSφ一般取0.8,I为所求规格电缆的载流量。
(5)线经功率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以连续流过的最大有效电流值称额定正向有效电流IF。电流值有有效值和平均值两种,对于一般的双向二极管、硅对称开关等双向性的半导体闸流管用有效值,对于一般的可控硅整流器等只是单向流过电流的半导体闸流管则用如下所述的平均值。
由于有效值与其发热量成正比,不管交流电流的波形是否正弦波,所以对于能流过正弦波1安的可控硅整流器,也能流过不论是脉冲波形,还是其他任何波形的1安的电流。也就是说,不必考虑其波形的不同。
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可控硅整流器可以正向连续通电的最大电流值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称为额定正向平均电流IF,,一般是指正弦半波导通角为180°的情况。由年均值和有效值的定义可见,平均值是有效值的2/π倍。直流时当然平均值和有效值是相等的。
‘陆’ 线径与功率怎么换算
功率计算公式:
交流单相220V,P=U乘I
三相交流380V,P=√3乘U乘I乘cosφ,其中cosφ是功率因数,阻性负载取1,感性负载(如电机)取0.8。
三相电:电流=功率÷380÷1.732
单相:功率单位是W ÷220=电流也就是A
铜导线面积等于负载功率千瓦数乘以0.65,得数小于或等于导线实际截面的就选其值,大于的选粗一级的导线,铝线在算出铜线结果的基础上粗一级。
(6)线经功率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
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时功率)
‘柒’ 怎么计算功率与线径的大小
对于已知线径求功率的方法是,先通过手册或经验口诀,知道已知线径的载流量,然后再计算此载流量的电流能提供的最大功率就可以了。
6mm²线的安全载流量约为40A左右(视工作环境不同略有差别)
那么三相功率可通过如下公式精确计算P=1.73*380V*40A*cosΦ
一般取cosΦ=1;那么上式P=1.73*380V*40A=26.3KW
如果是两相功率更简单P=380V*40A=15.2KW
‘捌’ 已知电器功率怎么计算电线线径
可以通过查电工手册,得出电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根据公式
功率P=电压U×电流I
计算出的功率就是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例如:在220伏的电源上引出1.5平方毫米导线,最大能接多大功率的电器?
解:可知1.5平方毫米导线的载流量为22A
根据:功率P=电压U×电流I=220伏×22安=4840瓦
答:最大能接上4840瓦的电器
反之,已知所需功率,我们根据上面的公式求电流
电流=功率÷电压
得出电流再查手册就能知道要用多大的导线。
例如:要接在220伏电源上的10千瓦的电器,要用多大的导线?
解:根据:电流=功率÷电压=10000瓦÷220伏=45.5安
查下面手册可知,要用6平方毫米的导线
答:要用6平方毫米的导线
500V及以下铜芯塑料绝缘线空气中敷设,工作温度30℃,长期连续100%负载下的载流量如下:
1.5平方毫米――22A
2.5平方毫米――30A
4平方毫米――39A
6平方毫米――51A
10平方毫米――70A
16平方毫米――98A
铜芯电线:..铜芯线截面积.. 允许长期电流..2.5 平方毫米(16A~25A)..
4平方毫米(25A~32A)..6平方毫米(32A~40A)
铝芯电线:铝芯线截面积.. 允许长期电流..2.5 平方毫米(13A~20A)
4平方毫米( 20A~25A).. 6平方毫米( 25A~32A)
‘玖’ 线径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也就是多粗的线配多大的功率
功率计算公式:
交流单相220V,P=U乘I
三相交流380V,P=√3乘U乘I乘cosφ,其中cosφ是功率因数,阻性负载取1,感性负载(如电机)取0.8。
通过上述的公式就能确定功率、电压、电流的关系了。
至于电缆面积选型,60A以下,1平方毫米铜线安全载流量是6A,60-100A,1平方毫米铜线安全载流量选4-5A,100A以上,1平方毫米安全载流量选2.5A。那么知道了电流就可以对电线面积进行选型了。
37千瓦,三相,380伏的电机,线电流约74安培,建议用15平方毫米的铜线;
30千瓦,三相,380伏的电机,线电流60安培,建议用10-15平方毫米的铜线;
15千瓦,三相,380伏的电机,线电流30安培,建议用6平方毫米的铜线。
线经:导线的直径(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功率表征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功率,用P表示。故功率等于作用力与物体受力点速度的标量积。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P=W/t(平均功率);P=Fvcosa(瞬时功率)
因为W=F(f 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当v表示平均速度时求出的功率为相应过程的平均功率,当v表示瞬时速度时求出的功率为相应状态的瞬时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