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打窝
钓鱼(打窝技巧) 第一,须区分季节、风向和地点,要将此三者结合起来考虑。饵窝所以能够聚鱼,是因为诱饵在水中散发某种鱼类所喜欢的气味。 静水里,在无风浪的条件下,这种气味的传播并无一定方向,是缓缓地向四周扩散;而在有风浪的情况下,这种传播却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即向着顺风方向迅速传播。如果下风处鱼多,集鱼就多,鱼群会循味顶浪而上,聚到窝点;反之,下风处无鱼或鱼少,饵窝就不能直到较好的聚鱼作用。(椰子注:如果你坐的位置风吹脸,那么这个地方就是下风处;如果风吹后脑勺,这个地方就是上风处)每个钓点两侧的水域宽窄往往不同,一般说来,水域宽阔一侧鱼大且多,水域窄的一侧鱼小且少。因此,打窝必须对季节、风向和地点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考虑后再打。春季,下风一侧为宽阔水域的侧风一岸打窝效果较好。白天鱼群大多聚于深水边沿的浅滩处,在侧风一岸打窝,诱饵的气味就能随着风浪,顺着边沿的浅滩传得很远,会引来大量鱼群进入窝点。另外,在春季打窝,窝点打在水草、木桩等依傍物体的下风一侧效果好,原因是物体阻挡风浪,使其下风一侧的水体相对稳定,造成鱼群久留的条件。夏、秋两季,鱼多在深水中,因此饵窝打在下风处为宽阔深水的一岸效果好,侧风一岸效果差。第二,应该在调试好水线,选好了钓点,并将钩投入钓点之后进行,这样才能把窝打得准。第三,掌握好诱饵在水面上的落点。打窝不能完全根据水面上鱼漂所在的位置来进行,否则造成窝点偏差。另外,饵团或抛过了钓点、或正落于饵钩上,也都对垂钓不利。为什么正好落在饵钩上反而不利呢?这和鱼的摄食习惯有关。饵团入水后,很快被水泡开,散摊于水底,没多久,就会扩散到较大的范围。如果是一次投几个饵团,其范围就会更大。这时,鱼小心翼翼地从边缘开始往里吃食,等吃到中心有钓饵的地方,也就吃饱了。因此,饵团正好落在钓点不好。那么,饵窝应该打在何处呢?最好是打在钓点的内侧(即近岸一侧),距离饵钩半尺到一尺远处。这样,当饵团在水底扩散后,能使饵钩正好处于饵窝的外侧边缘,容易被鱼发现。另外,让饵钩处于饵窝的外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一般当鱼群聚到窝点时,往往是大鱼在外侧(大鱼比较狡猾,总是同人和竿离得远些),小鱼在内侧和左右侧,而且,外侧鱼的密度大。因此,投钩点选在窝的外侧上鱼多,内侧上鱼少且小。第四,窝不宜过大,更不要在一个地方同时打几个窝。窝打得面积很大,或在一个地方同时打几个窝,可能引来鱼多一些,但不能使它们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钓点上鱼的密度会相对减少。一处窝引来的鱼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不能让有限的鱼分散在较大的范围。第五,打窝后不能急于垂钓。这是因为鱼进窝有一定的过程。一般说,春秋两季,鱼大量进窝约需半小时左右,夏天约需一二十分仲,冬天则需一两小时。如果不等鱼大量进窝就钓,容易惊吓鱼不敢进窝,尤其是惊动了头鱼不敢进窝,那就更糟糕。羊群里有头羊,鱼群中也有头鱼。如果头鱼不进窝,多数也不会进窝,就是已经进窝的鱼也会很快离窝的。因此,必须等头鱼进了窝,放心地大量摄食时再垂钓。怎样判断头鱼和鱼群进窝呢?鱼群中头鱼发出的声频是很高的,当头鱼进窝后,鱼群便纷纷进窝,在头鱼的指挥下抢食食物。如果没有出现这种现象,通过观察水面波纹和鱼星,也能够判断鱼群是否进窝。鱼群进窝后,水中出现鱼星和许多细小的气泡,水面波纹也发生异常变化。总之,只要留心观察,一定能够判断出鱼群是否进了窝。第六,打窝方法务必得当。以香精小米窝为例,小米为通常喂子,但很多人在用法上却颇多失当处:为投掷方便,有人以面粉和之成团,这样诱饵集中,易致鱼儿不见钓饵只见窝儿;同样,为打窝方便,不少人发明使用了各类投饵器,都是盛具,投窝仍有集中之嫌。其实,打窝儿之要在“散”,让鱼儿“可即不可食”。馋得要命,又吃不尽兴,三捡两捡便捡到钓饵上去。不过也有人就干小米抓起来一扬了事,“散”虽则散了,诱效却差。而且“散”也得有个度,通常应以一二尺见方为宜,香精以菠萝香型、香蕉香型为好,当然,若有椰蓉香精最好,台湾钓鲫专用饵多为椰蓉香型。浸泡时用温水浸泡,只滴入几滴食用香精即可。香精是化学香料,入水扩散后穿透力极强。!再以豆饼窝为例,豆饼窝分块状和碎屑两种。块状坚硬抗泡、诱力长久,鱼诱至却只可啄食表层泡软的屑渣,也奏“可即而不可食”之效。可直接投掷,较大块也可中间打眼以鱼线控之,投不准可拉回重投,收竿或转移钓位也可取出带走。块状豆饼宜在时间较长的垂钓中使用。辽宁有钓客到碧流河水库做连日钓,使手竿者往往先用速效碎豆饼屑投窝儿,试钓一两小时,一俟有鱼上钩,定下钓位,便拎出口袋,将豆饼块子投将起来,常常一投就是半口袋,这样两三天中尽可坐食其窝儿,效果极佳。“发窝儿”后一根手竿常忙不过来,一趟获鱼六七十斤往往不在话下。碎豆饼具见效快之特点,加曲酒预先泡发好,宜在较短时间的垂多中使用,缺陷是易“喧宾夺主”,故使用中应想法扬其长,抑其短,如与泥土搀和使用,用纱布或防蚊纱包成一包投掷,或将发好的豆饼装入塑料袋扎好袋口,用铁钉在上遍戳密眼,与纱布纱网同效,且钩落其上不致挂住。在养殖塘撒颗粒饲料做窝也要掌握前面所述宗旨原则。一次不要撒得太多,抓十几粒、几十粒撒向浮漂周围即可。量少勤投,效果远胜于一次性大量投掷。一次,我与一钓友去一养鱼塘夜钓,那钓友见塘主屋中有成编织袋的颗粒饲料,便用盆端了满满一盆出来,双手捧着左一捧右一捧哗哗地向水里扔开了,好像这么扔还觉得不够劲,最后端起盆干脆成盆倒进去。估计他那钓窝里头,颗粒已经堆成堆了。而我仅用塑料袋装了一小袋来,一次只扔十几个粒。一夜下来,我钓了40多斤,那钓友只鱼未获。另外,有钓友担心向水里投窝饵会把鱼掠走,其实,养殖塘鱼听惯了这种饲喂的声音,反会循声而来。此外,再说说海竿钓怎样打窝。海竿用饵一般是面食和糟食两种,使这两种饵都可在垂钓中做出窝子。先说面饵窝儿。常钓鱼者都会发现一个现象:谁那儿越上鱼还就越上鱼,谁那儿越不爱咬还就越是一口不咬。除了钓饵与钓位因素,不能不说“窝儿”乃是那“怪圈”之首要症结所在。海竿饵砣大,咬钩时猛一提竿,余饵尽留窝中。尤其若使用多根海竿轮番起钩,那么钓窝中便会形成可观饵窝,鱼焉有不聚之理?反之,不咬钩则守株待兔,纵然守到时候该换食了,也多是稳稳起竿摇上来,饵砣常会带回岸来或是拖至半路才掉落,这样钓窝中仍是空空如也。琢磨出道理便应琢磨对策:其一,面饵要软,提竿时尽量使其原地掉落。)其二,非只咬钩时提竿要猛,换食时同样亦应加力一挑,使饵掉落。其三,开钓时应先轮番打几遍食,以使成“窝儿”。其四,不咬钩亦应勤换食。以上方法到位,效果自会改观。再说糟食窝儿。赴水库钓连日鱼,钓友们总结出一个规律:第二天往往比头天效果好,而第三天上鱼又胜于第二天……此现象尤以糟食为显。较之面饵,糟食更易形成窝子,一提竿百分之百会尽留窝儿中,且面饵软为好,而软了则纵留窝中也会被鱼三口两口叼光。糟食化开后则为粉渣状,鱼儿吸食游动又会将其搅散。数通打竿抛饵后,钓窝中零散渣末已留成片,鱼儿久聚不散,直到一一上钩……这便是越钓越上鱼的道理。(2)打窝的最佳时间。根据鱼的活动规律(特别是夏秋季节),打窝的最佳时间应选在天亮前为好。如有条件能在头天晚上选点打窝(饵量可适当多些)就更好了。如果打窝晚,大鱼已返回到水域中心深处,即使窝子再好,也只能招引些散兵游勇了。难怪有经验的垂钓者往往半夜时分就出发上路,那是他们在抢打窝的最佳时机呢。(3)做“饵路”。先把一定数量的窝食集中打在钓区,此窝点称之为主窝,然后再抓起两把窝饵,一把投在主窝的前方,连接主窝向前延伸三五米均可;一把分撒在主窝的左右两侧,延伸两三米即可。扬手漫撒的窝饵呈散碎状星星点点地连接主窝,向前和向左右两侧延伸,我们称为“饵路”,也有人把这种窝儿称为“导向窝儿”。鱼儿只要接触到一点零星的散碎饵食,就会顺着“饵路”游到主窝区吸吞主窝饵,及早发现窝饵的可能性大多了。(4)做“鱼道”。选准钓点,多次大量投喂,一次投二三十个饵团,连续投一星期,喂而不钓,形成一大片“人工鱼道”。鱼儿在一处觅到食物,饱食之后,第二天再来,仍有食觅,养成了每天定时到“人工鱼道”觅食的习惯。前来觅食的多数是大鲤。一星期后,用与投人工鱼道相同的窝子食做钓饵,挂炸弹钩垂钓,每天早晨定时去钓一次,连去一星期,都会获丰收。这种先喂后钓的方法,更适合住处距钓场较近的垂钓者施用。当然,每次投喂最好选天亮前或天黑后无人时,勿让其他钓者发现你的“鱼道”。
Ⅱ 怎么打窝最有效的方法
在野钓时,为了提高上鱼的速度,因此在打窝时需将窝点做的漂亮些。打窝虽然觉得很简单,但却需要注意很多的细节。因此,为了确保打窝时不出失误,所以钓友们在打窝时需要注意这几点,分别是:
1、在打窝时,既要顾及到目标鱼的吃食习惯及口味,还要顾及到季节、环境等因素。我们需清楚,诱饵之所以能将鱼儿吸引到窝点内,多数的原因还是由于诱饵本身的味道。
在无风浪的情况下,在静水水域中进行垂钓时,诱饵在进水后味型会朝四周扩散而去。但是在有风浪的水域中进行垂钓时,诱饵进水后味道会由风力及水流的影响向某个方向扩散而去。
其实,在这样的现象下,钓饵的味型是随着风向而扩散的。例如:下风处,聚集着较多的鱼类时,轻而易举就可诱惑大量的鱼类。因此,只有将季节因素、风力因素及钓场环境结合到一起,确认不会发生失误时,在进行打窝的操作。
2、在打窝时,尽量窝点选择水草区或者大小不一的木桩区等地方。这是由于这些地方具有天然的优势,可以起到很好的诱鱼的效果。诱鱼能力越高,那自然而然会提高鱼获。
3、假如想要打窝更准确一些时,那么就需要我们在打窝时做以下几点准备工作:
(1)将水线的状态调整至合适;
(2)在打窝时,需先投钩在打窝。注意:顺序一定不可颠倒,不然将不利于接下来的垂钓。
(3)需要掌握好诱饵在水面上的落点。我们一定要清楚一点,打窝时绝对不能根据水面上浮漂的位置进行打窝,不然会导致窝点的位置发生或大或小的失误。
其次,当诱饵落在钓钩的上方或钓点的外侧,都会不利于垂钓。可能看到这多数的钓友会不懂了。为何诱饵露在饵钩的上方会不利于垂钓呢?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吧!请各位往下看:
当诱饵进入水中以后,会快速的开始雾化,这样诱饵就会散落至水底,随着垂钓时间的加长,诱饵的雾化区就会加大,诱饵味型的扩散范围也会加大。这时,鱼儿就会从雾化区的边缘开始吃饵,等吃到中心地区时,鱼儿已经吃饱了,自然不会咬钩了。因此,将诱饵投在钓点靠近岸边的一侧是最适合的。
野钓打窝,这个手法简直妙极了!
Ⅲ 钓鱼打窝技巧
首先你到水库要确定你的钓点,一般考虑的就是人多的地方、铧尖、水湾、水边斜坡陡不陡(是否利于你扎钓位)、阳面或者阳面(看季节)、水下是平坦或斜坡还是有台阶、是否有水草、是否有石堆等,地点一般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用海竿的话一般还要控制你选择的下钩的地方水深等。
打窝最简单的就是诱钓同饵,这个很方便,用什么钓就用什么打窝,这个方法就是简单,主要还是用在钓鲢鱼(钓浮),其实其他的鱼种有时候也能用,效果一般没专门的打窝料好,就是省事。
按鱼种,打窝的选料是要根据对象鱼来选,包括主料和配料以及诱食剂等,比如你要钓鲤鱼就不能选钓鲫鱼的窝料来打窝,不是说一条也钓不上,只是可能你要钓上的不一定是你想钓的罢了。窝料一般要耐溶散,也就是溶散的慢一点。除了商品饵料等打窝,一般鲫鱼还可选择小米、大米(而且是药酒泡过的更好)等添加物,鲤鱼草鱼等加的一般就偏重玉米粒等了,因为鱼胃口大,小米下去窝的持续性不好,玉米等也可以用酒泡。这条的关键点在于,用的窝料一定不能比你的钓饵的料更适合鱼的口味,否则,鱼就可能只吃窝料了。
打窝的紧凑度,一般钓鲫鱼窝料就要紧凑点,窝散度大了钓鲫鱼影响鱼获,打窝的时候尽量不要手抛,可以用打窝器,或者你用大的可乐瓶子自制简易打窝器也行,或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定钓点之后用卫生纸(多包几层)把你的料包起来,皮筋扎上,挂到钩子上,放到预定地点,卫生纸一沾水就烂,窝料就准确投放了。相对鲫鱼打窝,鲤鱼、草鱼等打窝的时候就可以散一点了,一般手抛就行,以双手十字交合形成的窝料团的大小为准,投上3-5团就行,另外因为鲤鱼草鱼等胃口大,上鱼后注意及时补窝。另外比较特别的,鲢鳙一般是钓浮的,也就是水深2-3米,打窝有两种方式,一个是钩上挂饵,快速抛竿,边钓边打窝;另一种就是钓的时候再往水里隔三差五抛小的饵料团,需要注意的是钓鲢鳙抛竿频率必须快,不能久等,另外鲢鳙的打窝饵料就像上面所说的,打窝、钓饵一般是一样的,但是关键在于一定要控制好饵的溶散度,否则在你浮钓的深度饵料溶散后维持的时间不长,那你就喂了底层鱼了。
按季节来说,比较特别的就是冬天了,一个是打重窝,一个是多大窝,原因是,冬天聚一个鱼窝很难,一般聚住了就要维持相对长的时间,否则是浪费;多打窝是因为冬天钓鱼一般是人找鱼,不是鱼找人,一个窝里较长时间没动静就要快速换窝,干等是没效果的。
按地点来说就是鱼塘窝小,水库窝大,比如你在水库钓鲤鱼,没3-5团饵料打窝是不够的,但是在鱼塘,2-3团就差不多了。
Ⅳ 打窝勺打小米窝使用方法视频
1、简单地窝子,可以使用玉米渣、小米、高粱米,就使用单一的品种。
Ⅳ 钓鱼打窝怎么打
1
用水瓶打窝,把水瓶划开一个口子,周围打一些洞,把窝料放在里边,再放一些小石子,有助于沉底。
2
窝料的扩散效果也挺好,适合各种窝料,还非常适合有水流的环境,用鱼竿钓着顺着水面轻轻的甩到钓点即可。
3
纱布包裹法,用纱布把鸡肠鸡肝包裹起来,能起到神奇的诱鱼效果,鱼能闻味赶来,能有效的把鱼留在窝中,这种打窝方法还可以用来钓鲫鱼。
4
纸巾包裹法,用纸巾包裹不会散开,但入水后就会慢慢散开,而且窝料也会在一块慢慢雾化,能把鱼有效的聚集在一块,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打窝的准确度,同时还能增强诱鱼的效果。
Ⅵ 新手钓鱼技巧 台钓怎么打窝钓鱼视频
精养鱼塘
因为定时投喂,鱼儿始终处于饱食状态,还有对鱼饲料已经习惯,其他的饵料不会产生很大的兴趣,故此我们前去这样的鱼塘垂钓时必须用投喂的鱼饲料打窝,针对的目标鱼是大型的底层鱼类,最好是一次性打足窝饵,如果垂钓的目标鱼是鲫鱼,那么我们必须改变一下打窝的方式。“天女散花式”,用投喂鱼儿的饲料抓上一把,在窝点撒上一把,间隔时间15分钟左右不必一次打足,否则会受到大鱼的侵扰,因为精养塘的鲫鱼习惯了抛饵机投喂的方式,听到饵料的落水声会起到很好的诱鱼效果,这样的声音远远比过美味的饵料。
普通鱼塘:
普通鱼塘基本上鱼的种类繁多,但数量会不均衡,基本上以鲢庸养殖为主,鲫鱼是基本上野生的,投喂也很少,故此此类鱼塘基本上接近野生环境,想要在这样的鱼塘钓到鲫鱼,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样避让半水的养殖鱼,鱼塘生态破坏较少,鱼的密度也可以,故此基本上不必打窝,但可以在钩饵上做文章,商品麝香小米是首选,在钩饵中加入适量的小米能很好的起到打窝的效果,不打窝不证明可以直接垂钓,开钓时挂大饵拉频率也是一种打窝的方式,这也是竞技钓里常用的一种正规台钓打窝法。这种方式可以使窝中不声不响的瞬间形成一个小区域的雾化区,不至于招引大型鱼类前来觅食。
Ⅶ 怎样打鱼窝
一、底窝加丢投饵打窝方法
在一般清水和养殖水体中钓鱼,打底窝就可以了,而在浑水和较差的养殖水里钓鱼。水的透明度较差的情况下,仅仅打下底窝是不够的。为了提高铒料的可见度,此时就可以采用底窝加丢投饵方法打窝,将糠饼、豆饼之类块饵打人水底作底窝,然后再在白酒米之中拌入油糠、豆粉、灰面等粉饵、用水和成半干半湿的豆渣状,以投在水面能沉入水底为准。丢投饵的距离不宜太远。一般离岸边两米左右为宜,水深一米左右即可。—般是左手丢饵,右手持竿,钓大鱼时,也可以将钓竿搁在竿架上,用右手丢饵,每次丢五粒十粒不等,每隔一到两分钟丢一次,上鱼时可以停丢。上鱼之后再接着丢。由于不断有饵料从水面沉入水底,饵料落在水面会发出轻微声响,在这些因素作用之下。容易诱鱼聚集成窝,而且可以形成大窝,能久钓不弃。值得注意的是:丢投饵沉底打窝诱鱼,容易将鲫鱼、鳊鱼等鱼诱引离底,此时就应放慢丢饵速度,让鱼沉底觅食。如使用粉饵悬坠钓法,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离底照样钓鱼。
二、不同鱼饵组合打窝方法
打窝钓鱼,可以用单一饵打窝,也可以用组合饵打窝,实钓证明,组合饵打窝比单饵打窝的优势较明显。窝饵要实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供鱼吸食,二是保窝养窝,为满足这两个条件,我们常常会选择块饵与粉饵组合、酒米与豆粉组合、粉饵与种子饵组合、粉饵与草饵组合等等。这种硬软饵相结合的做法,就是用粉饵等软饵供鱼吸食块饵、种子饵等硬饵养窝这样的组合饵明显可以延长钓鱼时间,提高鱼获数量。
三、块饵并联及堆垒打窝方法
块饵并联打窝主要用于流水钓鱼,块饵堆垒打窝主要用于静水钓鱼。块饵并联打窝的作法是将糠饼、豆饼等饼饵,按一定的比例锯成大小不等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块饵。按大块饵在底层、小块饵在上层次序重叠(一般叠三至四块),在块饵中心部位钻一8毫米尘孔,另找一直径150毫米厚50毫米的铁板置于块饵之下(同样在中心位钻孔)。用螺栓将铁板和块饵并联起来,用粗尼龙绳吊稳沉入江底,(也可将铁板与单个大饼饵并联沉入江底),这两种块饵并联打窝方法,主要适用于车竿钓在流水中钓鱼,特别用在夏天晚上钓鲤鱼,、效果明显。块饵堆垒打窝的作法是:将饼饵锯成约为80×80毫米大小的块饵,也可锯成三角形,用打窝器分批将块饵打在窝点上,可以连续打十块二十块,甚至更多,尽量让沉入水底的块饵堆垒在一起,还可以往上加颗粒饵,酒米之类。这样的堆叠窝主要用于大水面钓鱼。
四、水面丢投饵打窝方法
水面丢投饵打窝有三种做法:丢投蛆饵、丢投粉饵、丢投草饵。水面丢投活蛆饵打窝叫蛆食钓。是传统钓法里一个重要分支,无论活水死水都能钓鱼,主钓游鱼(白鲦)、鲇鱼、鳊鱼等上层鱼。水面丢投粉饵的操作与丢投蛆饵没有大的区别,只是丢投的粉饵由油糠和麦麸组成将1比1的油糠和麦麸用水和成半干湿状态,保证饵料既可丢投又能浮在水面为准。水面丢投草饵主要用于夏秋在流水之中钓草鱼:将割来的大把的青草切成50毫米长左右一节,置于布袋中反复揉搓。揉出草汁。气味越冲越好,打窝时,每次抓三至五根丢在江面流水区(不要丢在回水湾内),草鱼吃食,会沿途而上,进入窝点的下游区,有没有草鱼吃食,可以根据水面水花来判断,草鱼吃食草饵,上唇会露出水面。流水钓草鱼打浮面草窝,必须选择阴天开窝,阳光过于强烈,草鱼是不会轻易浮出水面的。
五、青草树叶竹叶捆绑打窝方法
用青草树枝叶竹枝叶捆绑打窝,可以打流水窝,也可以打静水窝,主要用于沉底钓草鱼鳊鱼。
Ⅷ 新手野钓,应该如何打窝
以常用的手竿为例。打窝子的目的是尽快把鱼吸引到鱼钩附近,留住鱼却不能使其吃饱后溜之大吉。快速吸引鱼靠拢过来,就需要窝料中有一定比例的水溶性较好的粉状饵料。由于粉状物在水中易于溶解和飘散,持续性不强,留住鱼就难了。
因此,饵料里面还要含有一定比例的颗粒物,比如碎米,粉状饵料把鱼吸引过来,颗粒物质把鱼留住,一个窝子基本就成了。前文提到,打窝子的目的是把鱼吸引到鱼钩附近,也就是说窝子的面积不能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