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钓鱼怎么调漂视频
钓鱼如何调漂
|
标签: 钓鱼
经验丰富的钓鱼人都知道,在钓鱼的时候,鱼漂就像钓鱼人的眼睛,所以鱼漂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钓鱼人想要有好的收获,需掌握以下调漂技巧。
1.调漂:
指通过加减线组中的铅坠重量来设定浮漂与水面相交的平衡点。受垂钓者不同的垂钓理念以及对浮漂的不同理解,调漂方法有很多种,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难说哪种方法对,哪种方法错。不过在不同条件的水域垂钓或钓的鱼种不同时,如果自己习惯使用的调漂方法不灵时,及时应变为上策。
2.带饵调漂:
调漂时双钩挂饵,水线长度控制在饵球不触底、双饵悬浮。悬浮在水中的双饵,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为零,在水中飘飘忽忽的。鱼游近钓饵时,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带动钓饵移动并导致浮漂产生位移。采用这种方法调漂的人,从思想上来说,是在追求-种绝对灵敏,总是希望在鱼吃饵的第-动作中将其捕获。不过灵敏过度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浮漂的虚假信号明显增多,翩翩起舞的浮漂,会搞得你头昏脑胀,无所适从。
虽说带饵调漂会造成浮漂假动作增多,但也不是没有应对之策,采用调灵钓钝之术即可化解假动作的烦恼。比如说挂双饵调一目,可以钓二目、钓三目,甚至可以钓五目、钓六目,只要浮漂有信号,大胆钓钝无妨。对钓者而言不怕浮漂乱动,就怕浮漂不动。
3.不带饵调漂:
不带饵调漂也可以说成空钩调漂。调漂时除双钩不挂饵外,其他地方同带饵调漂相同。这种调漂的指导思想是忽略饵重不计,垂钓时至少让一个饵球落底。这种调漂方法竞技钓爱好者们普遍使用。它的优点是灵钝共存,攻守兼备,对付滑口鱼有一定的作用。当然这种调漂方法只是在竞技鱼池中钓鲫鱼时无往而不胜,在自然水域中钓其他鱼种则是胜败参半,并无绝对优势。无论是带饵调漂,还是不带饵调漂,都必须在双钩不触底的前提下进行,钩一触底,调出来的漂是不准确的,初学者在这一点上必须格外注意。
4.单钩调漂:
调漂之前将底钩剪去,只保留一个钩子。喜欢采用这种方法调漂的人,强调的是在垂钓时一定要让一只钩子卧在水底,另一只钩子触底,而且调钓之间不用那么绕脑子。此方法简单实用,为多数中老年人采用。
比如说,你习惯钓三目,那就单钩半水调到三目,忽略一只钩的重量,调好后再换上一副相同的子线。钓的时候让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时底钩肯定卧底,上钩也触底。
5.实钓状态调漂:
调漂的全过程一定要在实际垂钓的状态下完成。
(1)在确定钓点后在钓点内调漂;
(2)用确定要使用的线组调漂;
(3)实钓时大线入水,调漂时也要大线入水。实钓时端着竿子钓,大线不入水的,调漂时大线也不要入水;
(4)一定要在浮漂和线组充分吃水后(浸水半个小时之后)再调漂,否则对一支灵敏度高的浮漂来讲,可能会出现一两目的差距。
6.半水调漂:
指调漂时双钩一定要处于悬浮状态,并非指水线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说在水深两米处调漂,并不是让你用一米长的水线来调漂,要真是这样调的漂,可能反倒不准了。因为在你调漂时,有一米长的水线自重没被算在配重之内,对一支灵敏度高的浮漂来说,可能会相差一目以上。
7.粗调:
指在正式调浮漂之前,先粗略地调整一下,然后边抛竿打窝子,边泡漂泡线,过半个小时之后再正式调漂;因为浮漂和钓线都有微孔,入水后会吸一定量的水,这种粗调的方法就是让干漂、干线充分吸水后再精调,确保调漂准确。
8.微调:
微调一般都是在调漂之后,实际垂钓中发现浮漂语言不太准确,而加减极少量的铅皮或上下微量移动浮漂。比如说,当你发现浮漂有信号,提竿却不能中鱼或经常发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鱼现象时,你可以不调整铅重,只是向上移动三分之一目浮漂,即可起到微调的作用。也可以不动浮漂,只往铅坠里加一点铅皮,使钓目向上移动一点;如果开始时是调五钓三,加上小铅皮后变成调五钓二目半。这些方法都属于微调。
‘贰’ 钓鱼视频教学 钓鱼什么时候提杆 钓鲫鱼技巧
链接:
提取码:wfx5
该教程是讲解垂钓方法饵料制作新手入门宝典,说不定哪天要去春游钓鱼用的到,比网络的实战经验全多了!
‘叁’ 钓鱼技巧教学视频 如何防止和鱼拔河
与鱼"拔河"是断线跑鱼的常见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布点的问题,也有起竿、遛鱼的问题。 布点:窝点太远 ,钩饵人窝以后,竿和线已经拉成一条直线。这时,只要鱼咬钩,就必然形成"拔河 ",如是小鱼问题不大,是大鱼,就必然断线跑鱼。因此, 钓大鱼时,窝子不可打得太远 。钓浮时,也不可钓得太近。 起竿:用力过大,把鱼剌疼了引起鱼惊慌,立即外逃;或者用力过猛,提竿较高,一下要把鱼从水底提上很多,鱼受惊吓,立即外逃。鱼在向外逃窜时,或者由于人准备不足没及时把竿举起来:或者由于鱼太大,人的力气不及,举不起竿来,从而使竿平平水面,鱼向前冲,二者形成"拔河"。这就提醒人们:起竿必须十分慎重,既要有力度,又不能有高度,有力度是为了使钩刺进鱼嘴, 不能有高度是防止把鱼抬高,强行提离水底。要做到这一点关键的还是在于抖竿。抖竿,既让鱼钩剌进鱼嘴,又由于鱼没受大的伤害,一般不会逃离。钓者凭手感知道是大鱼,便立即把竿弓起来,慢慢引鱼出窝,开始遛鱼。 遛鱼出现"拔河"的原因有四个:一是急于把鱼提出水面,引起鱼反抗,奋力向外逃窜,人力控制不住,把弯竿拉直;二是强行拉鱼拐弯、反向,鱼不愿意,也奋力反抗,把竿拉直;三是竿线太短,鱼向前冲时,人无法跟着鱼向前走,被迫把竿放低;四是确因鱼太大,人的力气不够(如老年人),控制不了鱼竿。为来避免这几种情况发生,除了钓大鱼必须长竿、长线以外,遛鱼时要有绝对的耐心,决不能性急,只能慢慢遛,不能急于提。由于竿线长度有限,在需要拉鱼转向时,只能轻轻地牵引,而且角度不宜超过90度,即便要让鱼转90度,也只能一点一点地转,慢慢达到90度,甚至180度。此外,竿不能松,线要绷紧。竿不能歪斜,线不能松弛;又不能强行拉着线与鱼抗争,鱼要游,让其游,只是到了快要拐弯时及时牵引。这样,慢慢悠悠地游久了,鱼就没劲了,自然上浮翻白。这时,基本上可以听人摆布了。
‘肆’ 钓鱼技巧视频教学之如何钓小鲫鱼的基本功
冬季钓鲫鱼的时候,不知道其他钓鱼的朋友有没有发现,冬天钓鲫鱼和夏天钓鲤鱼的方法截然不同,在冬季钓鱼的时候,有可能我们辛辛苦苦来大窝,打窝用了两个小时,也不见得会有一条鲫鱼来咬钩,当然这真的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原因在于冬季鱼类活性低,很少有外出游荡找食物,特别是在元旦过后,那就更难钓了,这时候钓友们就会改变思路,从打窝进行守钓,然后再主动出击,主动寻找鲫鱼的窝点,然后在鲫鱼窝附近打窝诱鱼,就会有一个不错的鱼获!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冬季如何钓鲫鱼的方法。
1.选好钓位打游击战
在水草枯枝旁,会很容易挂低,但是鱼儿很多。如果是看到水中间伸出水面的水草,或者是一块水域中出现的水草,这些都是好的钓点。在冬季垂钓的时候,应根据冬季鱼儿的基本特点,来精心的挑选钓位。鱼不爱动,所以我们就要动。在定位投钓前多选几点,探测水位,一般冬季鱼多在温度较高的深水区聚集。所以在正式垂钓前不要着急的去投钩,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当然在深水区也不都是鱼群聚集之地,投钩后如果长时间都不见鱼来吞饵,那就应当果断换位,不能死守在一处。
2.耐住性子稳提竿
钓饵一般选用多头蠕动的团型蚯蚓,这样就很容易先将比较活跃的小杂鱼诱来吸食,造成闹钩。在这个时候,钓友们不用惊慌,要冷静下来进行判断,就是浮漂下沉较多,变化较大时,也不要轻易的提竿,因为钓饵量比较大,小鱼暂时也不会将饵料食完,更不能一次吞进口中,所以不要担心钩空。鲫鱼本来吞食就是慢而轻的,在冬季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千万要耐住性子,等待最合适的时机,等鱼漂或漂向左右大幅移动时,就及时提竿,肯定会百发百中的。
3.冬钓选用钓饵最关键
在冬季的时候,鲫鱼都是依靠自身储备的营养,开始进入到了半冬眠的状态,准备越冬所以就会很少摄食,游动范围也会缩小、冬钓板鲫,应该在素饵方面做改变,要选用蚯蚓做饵,它的效果非常的好。用手竿钓,每钩穿挂2-3条的蚯蚓,形成4-6个活的团型饵,这样蚯蚓会在水中多头蠕动,也增强对鱼的引诱力,促动它们游动过来吞钩。从而就会轻松的钓上鱼!
‘伍’ 钓鱼的步骤与方法
1、准备好诱饵,鱼线和鱼钩。
(5)钓鱼的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钓鱼小诀窍
1、勤提勤动,诱鱼上钩
鱼钩下沉至水底,并不是完全处于理想的位置。由于水体下地质比较复杂,有时恰好沉在岩石缝隙、水草上或枯叶底下,有时被木柱所遮盖、杂物所隐蔽、小坑或淤泥所埋没,鱼看不到钓饵便不合摄食。
因此,在钓鱼活动中,一经发现鱼漂久无动静,就该勤提钓竿,不断变化鱼钩位置,增加鱼的视觉机会,诱鱼上钩。
2、机动灵活,声东击西
一般地说,钓鱼目标不可死守。即使鱼的数量稀少,或等候大全的时候,也不能固守不动。一个窝点钓上几条鱼,就该在另一个窝点上下钩;而且在一个窝点上还要照顾到前后左右的位置。
如果几个喂窝点暂时都不出鱼,应在喂窝点近处、远处或其它草丛里试钓游动的鱼,不断变换钓鱼地点。钓鱼流传着“打一枪换个地方”,“东一锒头,西一棒子”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3、勇于探索,大胆实践
许多钓鱼者勇于开拓,善于历险,他们攀登悬崖峭壁,穿过茂密森林,淌过荒漠河滩,大胆实践,敢于试钓别人不敢触及的“禁区”;荷叶密匝的空隙,芦苇丛生的地带,水草蔓生的地方,倒树斜枝的旁边,往往收获较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钓鱼
‘陆’ 钓鱼的基本方法
新手钓鱼知识大全
一、钓具类
1.手竿种类:指不带收放线装置的钓竿,是我国目前最为流行的钓竿之一。手竿分为拔节竿、插节竿两大类。拔节竿有长节竿、短节竿之分。按使用类别来分,有鲫竿、鲤竿、溪钓竿三种。
手竿大多数是使用平纹玻璃纤维布同不饱和聚酯复合加工而成,被俗称为玻璃钢鱼竿。还有一种是用碳素纤维同不饱和聚酯复合加工而成,被称为碳素鱼竿。因碳纤维布的售价要远远高于玻璃纤维布的售价,所以碳素鱼竿比玻璃钢鱼竿要贵许多。碳素纤维强度比玻璃纤维强度高,自重却很轻,制成的手竿同玻璃钢手竿在同强度条件下自重要轻一些,所以很受竞技钓爱好者的青睐。
有些厂家出于价格、性能比的考虑,生产一些混合材料的钓竿,在内层和外层用不同纤维制成;也有前三节是碳素纤维制作的,尾节是玻璃钢的。这种钓竿在价格和性能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容易让人误解为是假碳素竿而不被钓鱼人接受。
2.竿长:指手竿组装或展开后的实际长度。实用范围的长度(指采用齐竿线钓法)分别为:2.7米、3.6米、4.5米、5.4米、6.3米。目前国内竞技钓鲫比赛规则多规定3.6米长的手竿为比赛用竿。平时用于休闲钓,5.4米长的手竿也足够用了。使用6.3米以上的手竿钓鲫鱼,在齐竿线钓法中应该说是很难了。因为钓竿过长,*作起来十分麻烦,鲫鱼吃饵的动作本来就小,浮漂抛得太远,很多轻微的信号无法识别。
鲫鱼为了觅食必然从深水游向有食物存积的边岸。无论是河流、湖泊,还是水库、离岸边3~4米、水深在1.5米上下,水流平缓、水底平整的区域,都会成为鱼的觅食通道,4.5米的手竿完全能够得着这个范围。有时钓竿用得过长反而使位钓点越过了鱼的觅食通道,造成得不偿失的结果。
3.手竿硬度:指手竿所能承受的拉力。承受拉力大的,为硬度高,反之则低。我国的鲫鱼,无论是野生的还是饲养的,体重超过0.8千克的不多见。所以使用硬调的手竿钓鲫鱼就完全可以了。
硬调竿,既能利用适中的弹性所产生的曳力,对钓线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又可以尽量地避免因钓竿过硬撕破鱼唇。适中的调性又能产生良好的手感,可以为钓鱼人增添不少遛鱼的乐趣。而柔中带硬的硬调竿所具有的良好弹性,也可以将0.2千克左右重的鲫鱼直接飞上岸来,省去用抄网的麻烦,比较适合比赛中使用,对钓鲫初学者来说也比较好掌握。
4.手竿调性:调性实际说的就是手竿强度,指一支完全展开的手竿,在尾节保持水平状态下,通过竿梢能提起多大的配重,同时竿体出现多大的弯曲度。承重越大弯曲度越小的钓竿,调性越硬。手竿调性一般分为中调、中硬调、硬调、超硬调、极硬调五个等级。
5.调性均匀性:钓竿在受力弯曲后的弧度的均匀性好的钓竿其弧度呈平缓过渡的状态;均匀性差的钓竿其弧度中有死角出现。
目前商店出售的手竿,仅从外观上很难判断其品质,被标注的硬度与实际硬度不符的现象常有出现。而调性的均匀性是否良好,在钓竿不实际负重的状态下,是很难检测的。建议钓友在购买手竿时最好自己动手测试硬度和调性的均匀度,以免被某些钓竿夸大其词的标注及华丽的外表所欺骗。
6.称重检验:挑选手竿时,不看竿上的调性标注,而是根据一个实用标准来检验竿体硬度的方法。比如说,要挑选一支钓鲫用的插节竿,我们就让它称0.3千克的重物,拔节竿称0.4千克的重物。
用事先准备好的配重或临时用塑料袋装入标有重量的鱼饵当配重,把它系在竿悄上,然后慢慢扬起钓竿,当配重离地后让竿梢尖与竿柄底部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时如果钓竿的弯曲度在竿长的二分之一上下,其硬度就适合于钓鲫用。如果第三节也明显弯曲就软了点,要是只弯到第二节,第三节几乎没变形,那么又硬了点。
7.插节竿:插节竿是手竿中的一种分体式钓竿,按日文汉字的中文发音,被人们称为"并继式"钓竿。插节竿在使用时要一节一节地从上(竿梢)至下插接后,才能成为一支完整的钓竿。
插节竿因分体面减小了伸缩式(拔节)钓竿的空间,因此竿体可以做得较细,又不减低强度,是竞技钓发烧友追求的品种。
硬调插节竿用于休闲钓,钓0.5千克上下的鲫鱼较为合适。硬中带柔的调性,既能为钓鱼人增添遛鱼的乐趣和快感,又不太容易切线,在比赛中又可以用于钓50克以内的小鲫鱼;因自重轻,可以节省体力,便于钓手在长时间的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插节出竿以3.6米长的为主,其调性大多数是硬调和超硬调的,极硬调的插节竿已不多见。
8.拔节竿:拔节竿是伸缩一体的手竿。按日文汉字的中文发音,被称为"振出式"手竿。拔节竿又分为短节(溪钓竿)、长节(池钓竿)两种。短节竿虽携带方便但强度较低,竞技钓爱好者基本上都不使用短节竿。
拔节竿因各自的强度不同,所以单节的长短也略有区别,但钓竿拔出后的总长度相差不大。长节拔节竿的尾节长度一般在100~115厘米上下。为了使竿体能依次收缩进尾节,所以拔节竿同插节竿相比要粗一些。
9.插口:拔节竿连接上节的接口。插口壁厚薄是否一致,插口的横断面是否平整,是反映插节竿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检查插口的方法,是将上节缓慢地插入下节,此过程中不能有忽松忽紧的现象,应该是越插越紧。插紧后接口处不能出现晃动,抖动钓竿有浑然一体的感觉,节与节之间没有因松动造成摩擦而产生的杂音。拔出各节时真空嘬力越大,说明上下插接得越紧密。
10.插接量:插节竿上节插入下节的长度。各节应该由上至下逐渐增加插接量,一般首节(竿梢)的插接量不小于6厘米。
平时使用插节竿时,要从竿梢开始依次插入,插时要缓慢并确保插到底部,插得过快会加快竿体内外壁的磨损而造成松动。每插入一节到位后要把插入的那节逆时针方向稍加旋转一下锁死插口,旋转角度不要过大,5度左右为宜。退出时先顺时针方向旋转开锁之后再拔出上节。
初学钓鱼者,因控竿能力较差,在使用插节竿钓上大鱼时,容易造成拔河现象,或突然用力过猛,拉断钓竿,所以要特别注意。
11.搭接口:指拔节竿节与节之间衔接的部位。3.6米的手竿,其竿梢和二节的搭口一般在4厘米以上,二、三节在厘米左右,三、四节在6厘米上下。搭口过短,容易造成拔节和断裂,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磨损,搭口会变短,所以买手竿时要挑选搭口稍长一点的。
12.上下口:拔节竿每节的上端为上口,下端为下口。上下口的壁厚是否相同,横断面是否平整,拔紧内节后,外节同内节是否处于紧密接触,这都是确保质量和耐用性的重要之处。另外插节竿只有上口,没有下口。
13.竿堵:手竿收回后防止内节外滑的塞子,也被称为堵头。拔节竿有一个上堵(橡胶或木制品),一个下堵(一般是塑料制品),下堵带有通气孔,可以散发竿内的水气。3.6米的插节竿有两个被连在一起的上堵,没有下堵。
每次钓完鱼回到家中,尽量拔去竿的上堵,让竿内的水气挥发掉,免得竿内长期潮湿,捂坏了漆面。
14.活底把:用于减短手竿长度用的可拆装的底把。一支5.4米的手竿,可以配三个活底把,这样可以变成4.5米、3.6米、2.7米三种长度的手竿,起到一竿多用的目的。
购买活底把。一定要用钓竿当场配试。
15.辫梢:竿梢尖上粘接的软辫管(一种化纤织物),用于固定大线的。新钓竿买回后要加工一下辫梢。从竿梢头算起,在辫梢一厘米长的位置打个死结,剪掉多余的辫梢,再用打火机把辫头烤化,让它自然熔成一个小球。这样打的结就不会再脱落。然后用耐水性好的快干强力胶,在辫梢原来的粘接处再点上一小滴胶水,并让胶液向辫梢上方渗透一点,约5毫米左右。这阵做,一是加固辫梢同竿梢的粘结度,二是保护辫捎不被竿梢头磨断。但是千万要注意的是:胶一定要少滴,如果辫捎全浸了胶,变得通体僵硬,那钓线在辫梢上很难勒得紧,使用中容场造成大线脱落。
16.绝缘把套:由一种绝缘热缩橡胶制成的,套在手竿底把上能起到绝缘作用,俗称防电把套的橡胶套。购买防电把套,一定要比钓竿的底把长出5厘米左右,粗细尽量合适。如果原底把是缠了一层线的那种,最好先把线拆掉后再装防电把套,这样装出来的效果更漂亮,也可以不增加底把的直径。
安装时考虑到把套的热缩性,套上绝缘把套后,把套要和钓竿的底把端面齐平。然后用1000瓦以上的电吹风依次逐渐加热,直到把套收缩包紧底把,再用裁刀把多余的部分切掉。直接放在明火上加热也可以,但动作要快,免得烧坏了底把。
17.钓线: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盒装钓线,以尼龙线为主。竞技钓在用线的搭配上非常讲究,而且粗细的变换,往往是在加减0.1个号之间进行的。举个例子,某场比赛根据鱼情状况,最佳线组为0.4号大线,0.2号子线,如果你用的0.2号子线涨号,实际是0.5号线,这套组合就起不到预想的效果,而且子线粗于大线的"倒拉牛"配置还会造成大线切断。
买钓线时,除了看牌子和标号外,还得亲自检测线的直径和强度。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供钓鱼人专用的检测工具,只能用外径千分尺和弹簧秤去检测。
检测钓线时,先凭手感检查线体的平整度、复原性和柔软度。在光亮处观察线体的透明度是否一致,然后再测线的直径和拉力。如果线径和拉力同此标号的规定值相比出入不大,线径不超过正百分之十,拉力不超过负百分之十,此线还是可以接受的(目前市场上没有比标号细,比标准拉力大的钓线出售)。
鲫鱼胆子小,警觉性高,所以钓鲫最好使用透明线或无影线,而且在强度够用的前提下,线越细越好,这样可以降低鲫鱼的警觉性。
18.大线:也称为主线或母线,指连接竿梢和8字环的钓线,栓钩的子线不在其中。
大线有两种拴法:一种是先从线头10厘米处折回,紧靠线头打一个死结,再从对折后离头部1厘米处打一个双扣死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掏一个剪刀扣,系在竿梢上,量出比钓竿长15厘米的线剪断,然后按以下顺序穿上配件:先穿两粒太空豆,第一粒用于浮漂复位,第二粒用于限制浮漂上移。穿上插漂座后再穿上一粒或两粒限制浮漂下移的太空豆(如太空豆很紧,穿一粒就可以)。再穿一粒限制铅皮上移的太空豆,一个铅皮座、一粒限制铅皮座下移的太空豆,最后量出齐竿线长度栓上8字环,剪去多余穿的线头,大线就制作完成了。
另一种栓线是,先不量线,按上面的顺序先把全部配件穿好后,以8字环为头,量出比钓竿长出10厘米的线,剪断后按上面的方法打结就完成了大线的制作。
19.风线:垂钓时,从竿梢到大线入水之前这一段漂于水面或空中的大线,被称为风线。有人把风线同大线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20.水线:水线由部分大线同子线组成,从浮漂脚到水底钓钩的线被称为水线。
21.测水深:指用水线来测算水深的方法。调整水线长度确保下钩到底,浮漂露出水面并同水线、鱼钩保持垂直状态时,从下钩到浮漂与水面相交点的高度就是钓点的实际水深。有些钓友在计算水深时忽略了浮漂的长度,这样会出现不小的误差。
22.子线:一头拴钩,一头拴在大线的8字环上的钓线被称为子线。竞技钓使用的子线,是由长度不同的双线组成。除钓浮子线可以和大线同粗以外,一般都比大线细0.2个号到一倍之间,长度在15厘米以内,比台钓的子线要短。子线比大线细可以保护大线不被切断。子线越细,越可以降低鱼的警觉性,而且细而柔软的子线更利于鱼吸饵入嘴。
‘柒’ 钓鱼的步骤与方法
1、准备好诱饵,鱼线和鱼钩。
2、拿出两个子线盒长度相当的鱼钩,子线两端并齐预留约3厘米。
3、把第一枚鱼钩放于子线重合处,子线沿钩柄由近及远缠绕8到10圈,将预留线头拉出子线,拉紧后剪掉多余的线头。
4、然后将第二枚鱼钩以同样的方法绑在子线的另一端,缠绕时不可由远及近向钩柄缠绕,这样容易造成脱钩、跑线的问题。
5、依据钩的大小,把两钩间距调至2到2.5倍钩长度,再把子线上端打结拉紧即可。
(7)钓鱼的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钓鱼小诀窍
1、勤提勤动,诱鱼上钩
鱼钩下沉至水底,并不是完全处于理想的位置。由于水体下地质比较复杂,有时恰好沉在岩石缝隙、水草上或枯叶底下,有时被木柱所遮盖、杂物所隐蔽、小坑或淤泥所埋没,鱼看不到钓饵便不合摄食。
因此,在钓鱼活动中,一经发现鱼漂久无动静,就该勤提钓竿,不断变化鱼钩位置,增加鱼的视觉机会,诱鱼上钩。
2、机动灵活,声东击西
一般地说,钓鱼目标不可死守。即使鱼的数量稀少,或等候大全的时候,也不能固守不动。一个窝点钓上几条鱼,就该在另一个窝点上下钩;而且在一个窝点上还要照顾到前后左右的位置。
如果几个喂窝点暂时都不出鱼,应在喂窝点近处、远处或其它草丛里试钓游动的鱼,不断变换钓鱼地点。钓鱼流传着“打一枪换个地方”,“东一锒头,西一棒子”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3、勇于探索,大胆实践
许多钓鱼者勇于开拓,善于历险,他们攀登悬崖峭壁,穿过茂密森林,淌过荒漠河滩,大胆实践,敢于试钓别人不敢触及的“禁区”;荷叶密匝的空隙,芦苇丛生的地带,水草蔓生的地方,倒树斜枝的旁边,往往收获较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钓鱼
‘捌’ 钓鱼技巧视频全攻略 邓刚钓草鱼 如何钓到草鱼
链接:
提取码:wfx5
该教程是讲解垂钓方法饵料制作新手入门宝典,说不定哪天要去春游钓鱼用的到,比网络的实战经验全多了!
‘玖’ 哪里可以找到关于钓鱼技巧的视频啊
程宁钓鱼教学~~!优酷上有
‘拾’ 钓鱼怎样打窝视频
湖泊水库浩瀚的水域,使鱼类自小就养成了大范围活动觅食的习性。活动范围大,消耗快,进食量自然也要多些。在乌木水库的黄家垹码头,那里的水比较深,又不停地人来船往,并不不适合钓鱼。曾经有农民挑一担玉米上船,不慎将一箩筐玉米倒进水里。几天后偶然有人在那里钓鱼,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一连钓上来26条鲤鱼和草鱼,所带的钓线全部被大鱼拽断,不得不遗憾地回家。当天晚上违法的炸鱼者听到消息,一炮炸了近200斤鱼。可见多用些窝料是极其必要的。特别是夏秋两季,大鲤鱼、大草鱼和大青鱼的食量特别惊人,两、三条鱼,一会儿工夫就会将一大堆饵料一扫而空。窝子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当然很难留住鱼群。所以有经验的钓友提倡打重窝。
但这并不是说窝料越多越好。更不能简单简单地往水中倒下一袋子小麦玉米了事。夏天的气温高,窝料在水下浸泡几天的时间便会发臭,不仅不会引来鱼群,鱼儿还会避之不及。新到一个鱼群密度不大的湖泊水库,最好在三、四天里每天一次,定时定点打窝,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让鱼儿养成一定时候到固定的某地进食的习惯。时间一长,鱼儿越聚越多,鱼群越来越大,这时候再垂钓,一定获得丰收。到垂钓的时候窝料要少打,勤打,否则鱼钩上的饵料淹没在窝料中间,上鱼的几率就小了。打窝的红薯薯仔切成细粒,挂钩的则要成大块,钓鱼更加有效。
打窝的数量还要根据所钓的对象鱼有所变化。譬如钓鲫鱼,窝料应该要少而且细碎,绝对不应该使用粗颗粒的窝料,以免鲫鱼过快地吃饱,已经吃饱的鱼很难钓。特别是在冬季,鲫鱼的活动量小,吃得也少,打窝的量更要掌握少的原则。有经验的钓友在窝料里掺上当地的泥土,让鱼儿能闻到味儿,吃不到多少东西,久久地在湖底的泥土里寻找食物,自然容易上钩。
总之,要掌握适当窝料数量,既能够尽快将鱼引诱进窝,又不让鱼儿过快吃饱,使其在窝子里停留尽可能多的时间。
当然,钓有一些鱼根本不需要打窝。如果是钓乌鱼,需要边走边钓,在一处停留的时间不过三五分钟,打窝没有任何意义。钓翘嘴鱼最有效的办法是约上两、三个钓友,四处寻找翘嘴鱼的行踪。一旦发现水面有小鱼惊慌失措地争相跃出水面,水下肯定聚集了大量翘嘴鱼。这时候用虾肉或者用拟饵,往往下水就有收获。而且钓起来一条接着一条,打窝只会惊散鱼群。
一、饼饵打窝法
可以用作钓鱼打窝的饼饵主要有:糠饼、豆饼、花生饼、菜子饼等。这些经过加热榨油的剩料,属于本味饵,饵料本身散发的清香,能产生极大的诱鱼效果。静水中钓大鱼,可以用一个饼或多个饼抛投打窝。流水中用车竿钓垂直钓鱼,可以用一个饼或两个饼沉入江底打窝。在养殖场钓鱼,在野塘野水钓鱼,可以锯成大小不同的块状饵打窝。在野外钓小鲫鱼,可以锯成豆腐块大小打窝,甚至可以锤成颗粒状打窝,照样钓鱼。
用饼饵打窝,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较好地保窝养窝,块饵的溶化时间长,很难散窝,加上每种饼饵都能诱好多种鱼,有很大的通用空间。所以,饼饵成为当今打窝钓鱼的主要诱饵,是十分自然的事。饼饵与酒米组合打窝,好钓鲫鱼、鲤鱼。饼饵与油糠等粉饵组合好钓草鱼、鳊鱼等鱼。也可以用糠饼和花生饼、菜子饼组合打窝,一种锤碎,一种锯成块,诱鱼养窝效果也十分明显。
注意:用块状饼饵打窝,容易出现跑窝现象,由于大鱼在吸食块饵时,会将块饵顶漂起来,如水底不平,块饵会不知去向。解决的办法就是将饼饵锯成三角形(长150毫米,角顶高50毫米即可),无论大鱼如何吸饵顶饵,三角饵会在原地打转,漂不起来。
二、种子饵打窝法
大米、小米、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种子都可以用来打窝诱鱼,其中以大米最为典型。用大米打窝,酒香能增强诱鱼效果,醇香越高的酒越好。红酒米用来诱鲫鱼的效果明显,白酒米用来诱鲤鱼作用较强。特别在浑水里钓鱼,应该选择白酒米打窝,以提高浑水中的可见度。用酒米打窝,常见的有堆集法、散布法、丢投法。堆集法:使用打窝器不断在同一地点多次重复下饵,五杯、十杯都可,形成酒米大窝,主要用于钓大鲫鱼,特别是鱼多鱼厚的水域。散布法:就是用手抓起一把酒米,抛洒在窝点上,也可以多次抛洒。主要是没有备打窝器的做法,也可以用于补窝,散布法容易出现满天星泡相,适合休闲钓鱼。丢投法:主要用于浑水钓鱼,特别是钓鲤鱼,每次抓起10粒20粒酒米不等,丢投于水面同一个地方,酒米沉入水底诱鱼上窝。
酒米与粉饵组合使用,特别是各种豆粉,是野钓鲫鱼、鲤鱼的理想窝饵。酒米与饼饵块饵组合使用是钓养殖鲫鱼、鲤鱼的主要窝饵,同时加入豆粉,成为三合一的窝饵,效果更为突出。可以加入香料,以增加饵料的香气浓度,提高诱鱼效果。至于小米、大豆、玉米之类种子饵,除了酒泡之外,可以用水浸泡或加热后发酵制成窝饵,所钓之鱼更为广泛。用发酵玉米钓草鱼诱引效果明显。
注意:用大米打窝诱鱼,在深秋和春初的低温季节里,最好将大米炒熟,而且不必泡酒,与熟豆粉组合打窝,是适应时令的选择。
三、颗粒饵打窝法
颗粒饵分为膨化饵和机制饵两种,目前钓鱼打窝使用得最多的膨化颗粒饵,以圆柱型居多,颗粒直径和长度为3毫米至20毫米不等。颗粒饵是配方饵,含鱼粉成份的为腥饵,不含鱼粉为香饵。钓鲫鱼、鲤鱼打窝,可以用腥饵为主。钓草鱼用本饵香味要好。多数是单饵使用,与其他窝饵组合使用,效果并不好,而且针对性相当突出,池塘中喂养的是什么颗粒饵,就一定要使用这种颗粒饵打窝,换成其他味型颗粒或其他窝饵,效果会明显降低。
用颗粒饵打窝,有一种做法可让鱼集中,延长诱鱼时间,可以将颗粒饵锤碎用水和湿,搓成拳头般大小的球型饵打窝,一次可打三个五个,甚至更多,这种球型饵主要用于钓大鱼。
四、粉饵打窝法
粉饵是软饵,是一种变化最大的窝饵。自古就有很多种用法,不但可以作诱饵钓饵,也可以诱钓合一。最原始的做法是用牙齿嚼豆子,捏在钩坠上打窝,或是用灰面油糠和水直接打窝,使用过去这些单一的本味饵打窝,主要用于野水中钓鱼。当今,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粉饵组合配伍的诱饵,可以钓养殖鱼也可以钓野鱼。粉饵分为淀粉类和蛋白粉类。淀粉类主要有大米、小麦等,蛋白类主要有鱼粉、虾粉等。在淀粉中兑入合成香精和植物香料,即可组成香饵。
在香饵中兑入一定量的鱼粉、虾粉即成为香腥饵。显然,在本味饵(未兑入香精)中加一些鱼粉、虾粉之类,同样可以组成淡香腥饵或淡腥饵。如果以鱼粉、虾粉为主,掺入少量的淀粉类作粘合物,可以制成腥饵。在本味饵、香饵、香腥饵、腥饵等饵料中加入维生素、味素、氨基酸之类,甚至可以加入奶类糖类,我们把这些称之为增味剂,可提高鱼类的食欲。
根据不同的鱼种,可以组合配成专用诱饵,如鲫鱼、鲤鱼可用香腥粉饵诱引,也可以用本味香粉饵诱引。而草鱼则应用本味香饵诱引。鳙鱼、鲢鱼可用发酵饵诱引,也可用本味饵诱引。鲌鱼、罗非鱼、鲈鱼等鱼则必须用腥饵诱引,直接用鱼粉、虾粉作窝饵也较为常见。
用粉饵打窝,可以在水面打窝,也可在沉入水底打窝。水面打窝必须是半干半湿粉,要能浮于水面,如灰面、麸皮等。沉底打窝必须将粉饵和湿,做成大团小团不同形状,用打窝器打入为通常的做法。粉饵与酒米和糠饼块等其他饵料配合使用,特别能提高诱鱼效果。粉饵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诱钓合一:台钓钓法、炸弹钩钓法以及包钩钓鱼都是利用粉饵的可塑性而产生的。
注意:粉饵是有生熟之分的,用熟粉饵诱鱼,四季可以通用。用生粉饵诱鱼,主要用于炎热的夏季。气温低于10℃以下,用生粉饵诱鱼的效果会明显降低,甚至会无鱼问津。
五、草类饵打窝法
用草类饵打窝主要用于钓草鱼、鳊鱼。用草类饵打窝分为捆扎法、拌入法、丢投法等。
捆扎法:是打沉底窝,将割来的青草用绳带捆扎成把,吊上砖头石块,抛投于水中,这种捆扎青草的办法,同样适用于树叶枝、竹叶枝打窝。树叶枝以谷皮树为主,竹叶枝以楠竹枝为主;谷皮树主要用于静水打窝,楠竹枝主要用于流水打窝,草鱼吃谷皮树,但不吃竹叶,天气炎热,草鱼对竹叶感兴趣,因此,用竹叶在流水中打窝,草鱼同样上窝。
拌入法:主要用于谷芽打窝。虽然散打谷芽同样能诱来草鱼上窝,但效果远远不及将谷芽拌入油糠之类粉饵打窝。如果再加块饵配合入窝,形成芽饵、粉饵、块饵三组合的诱饵,是钓草鱼最优窝饵,常在钓大草鱼之中使用。
丢投法:主要用于钓流水。将割来的青草切成短节(约30毫米长), 每次抓起十根左右丢投于流水水面,每隔一定时间丢一次,草鱼会追食而上,进入窝区。草鱼上窝与未上窝,可以通过水面的鱼花来确认。至于在静水中打浮面草窝,就没有必要将草切断,直接将割来的青草丢投于水面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用草类饵打沉底窝钓草鱼,水深应在2米左右,气温应在20℃以上。如果在流水中打浮面草窝,温度低于25℃,草鱼是不会浮出水面上窝的。
六、蛆饵打窝法
蛆饵打窝诱鱼有两种做法:一种水面丢投饵诱法,一种是水底袋装诱法。水面丢投饵诱法主要适用于刷竿钓钓上层鱼,可以钓流水也可以钓静水。将捞来的活蛆洗净之后置干盆内,拌入草木灰或油糠之类粉饵,每次抓三条五条丢投在同一水面位置。静水中要等鱼吃完丢饵后再丢第二把,流水中则可以按一定的时间长度丢饵,鱼会沿途而上,进入窝区。不论钓流水还是钓静水,一定要等鱼上窝才钓。丢在水面的活蛆很快被食光,鱼不再跳出水面抢食,刷竿可以连续上鱼,说明鱼已上窝。
水底袋装诱法主要适用手竿和车竿钓鲤鱼、鲫鱼、鳊鱼、鲌鱼等鱼。同样可以钓流水和静水,将活蛆装入口布袋中。袋子约能装一升饵,在袋上钻五至十来个小洞,洞口每次只能通过一到两条活蛆,在袋中放入重物,能使袋饵沉底即可,流水中可以加重,锁紧袋口,防止漏出。在静水中用手竿钓鱼,可以抛投打窝。在流水中用于车竿钓鱼,则要用绳索吊紧打窝。用活蛆打水底袋装饵,要防止鱼钩挂袋,在静水中可以钓悬浮,在流水中应钓下游,钓饵尽量离开布袋一定距离。显然,用罐装蛆饵打窝就没有这个问题。但罐装封口比较麻烦,不及袋装蛆饵封口方便。
七、贝类打窝法
用贝类打窝诱引青鱼上窝,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田螺锤碎直接丢投于窝区;一种是将锤碎的田螺连壳带肉拌入油糠之类粉饵打窝,也可以与块饵、颗粒饵配合打窝。青鱼是杂食鱼,对蚌肉也感兴趣,用蚌肉打窝应当切碎,垛成肉泥拌入粉饵或颗粒之中打窝。在青鱼养殖塘钓鱼,可以打大窝,用伴有螺肉的粉饵和湿捏成皮球大小一个。一次可投入三个五个,吃光了还应补窝。
注意:没有青鱼的水域之中,不要随便用贝类打窝。特别是草鱼多的池塘,田螺的腥味,负面效应相当大,草鱼甚至会远离窝区,让你钓不上鱼来。
八、牛粪打窝法
人粪、猪粪、牛粪都可以打窝诱鱼。由于牛粪用得最多,我们在这里只介绍牛粪的打窝使用方法,用刷竿钓在清水里钓游鱼,就必须先用牛粪开窝。将牛粪盛于桶盆内,兑入清水和稀,用勺子舀起少许抛洒在清水水面,这样做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将清水水色变浑,牛粪中有很多腐草,会悬浮于水体中,可以降低水质的可见度;另一个作用是这些经过消化的腐草是游鱼喜欢的食物。只要闻到牛粪味它们便会很快进入窝区,而且可促使游鱼大开胃口,咬钩更勤,钓得更为顺手。但是,在浑水中钓游鱼,就没有必要这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