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x,y,z三个方向上的力,怎么计算绕坐标轴的力矩
你对右手法则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力对轴的矩为r叉乘F,右手法则的应用方法是:四个指头先指向r的方向,然后向F的方向弯曲握拳(四指弯曲的方向一定指向F的方向),大拇指沿轴的方向的指向就是矩的方向.
如果手心方向改变(保持四指指向不变),那么四指握成拳后,四指指的就不可能指向F的方向,而是F的反方向,必然得出错误结论.所以你的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问题补充:
我想我知道你的问题所在了.在研究力矩的时候,轴、r、和F三者是相互垂直的,轴是力矩的方向,r则是与轴、F均垂直的力臂,是矢量,方向是从轴指向F.F必须取垂直于轴向的分力.平行于轴向的分力对轴的矩为0,研究力矩时不考虑这个分力.
在你举的这个例子中,r的方向不是从O指向力的作用点,而是从x轴指向F的作用点的,并且同时与x轴、F均垂直.这样你就能判断出F对x轴的矩,必然是沿着轴的方向的.当然,大拇指与x轴正向相同就为正,反之为负.
② 怎么求3个力的合力
先合成其中的两个力。
然后用合力与第三个力合成。
-------
一般数学方法是: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与向量加法相同)
合成力。
涉及计算一般是余弦定理。角一般是特殊角。
③ 怎么求3个力的合力 已知3个力的方向大小怎么求他们的合力
先合成其中的两个力.
然后用合力与第三个力合成.
-------
一般数学方法是: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与向量加法相同)
合成力.
涉及计算一般是余弦定理.角一般是特殊角.
④ 如何求出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力合力最大值就是三个力大小直接相加(同向最大)
三个力合力最小:如果三个力满足任意两力之和大于第三力,合力最小是0(三角形)。如果不满足,合力最小等于两个较小力的和减去最大的力。
⑤ 力学计算公式
一、力学
1、f = kx :胡克定律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
有关)
2、 G = mg:重力 (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极>g赤,g低纬>g高纬)
3、: 求F1、F2的合力的公式
: 两个分力垂直时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4、摩擦力的公式:
(1 )f = N :滑动摩擦力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 0 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5、F=G: 万有引力(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m2 / kg2
(1)在天文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24、F=-kx简谐振动的回复力
加速度
25、单摆振动周期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26、 弹簧振子周期
27、共振: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最大
28、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产生条件:要有波源和介质。
波的分类:①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有波峰和波谷。
②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⑥ 关于力的计算公式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6)三个力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力的不同分类
1.根据力的性质可分为: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注意,万有引力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等于重力)。(重力不是所有条件下都指向地心,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是向心力,只有在赤道上重力方向才指向地心。)
2.根据力的效果可分为:拉力、张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3.根据研究对象可分为:外力和内力。
4.根据力的作用方式可分为:非接触力(如万有引力,电磁力等)和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等)。
5.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力的性质:
物质性:力是物体(物质、质量)对物体(物质、质量)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摆脱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相互性(相互作用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增加一个力。(产生条件: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处于无方向静止运动状态)或不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简单概括为:异物、等值、反向、共线。 一对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同时性: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独立性:一个力的作用并不影响另一个力的作用。
包含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准确的表达出来的方式称为力的图示。大小用有标度的线段的长短表示,方向用箭头表示,作用点用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力的图示用于力的计算。判断力的大小时,一定要注意线段的标度,因为即使一条线段比另一条线段长,但长线段的标度也长的话,那短线段表示的力不一定比长线段表示的力小。
⑦ 三个力的合力
选C因为有多个合力只要满足F1+F2>=F3时合力可能为零,由此知道只有C不符合。
⑧ 物理的分力如果有三个以上,怎么求他的合力
多个力求合力有很多方法,例如:
方法一:像楼上所说,先求出其中两个力的合力,然后再求这个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合力,再依次计算下去,最后得到总的合力。
但是这种方法比较麻烦。
方法二:利用力的合成的多边形法则。
将所有的力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一个曲折的折线,然后将这条折线的最前端和尾端用一条线段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线段方向是从折线的首端指向尾端,则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合力的大小,线段的方向就是合力的方向。
对合力反过来求它的分力,一般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进行正交分解(即两个分力的夹角是直角),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有的情况要进行其它角度的力的分解。方法仍然是平行四边形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