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砌砖怎么砌
砌砖施工通常包括抄平、放线、摆砖样、立皮数杆、挂准线、铺灰、砌砖等工序。如是清水墙,则还要进行勾缝。下面以房屋建筑砖墙砌筑为例,说明各工序的具体做法。
1. 抄平
砌砖墙前,先在基础面或楼面上按标准的水准点定出各层标高,并用水泥砂浆或C10细石混凝土找平。
2. 放线
建筑物底层墙身可按龙门板上轴线定位钉为准拉麻线,沿麻线挂下线锤,将墙身中心轴线放到基础面上,并据此墙身中心轴线为准弹出纵横墙身边线,并定出门洞口位置。为保证各楼层墙身轴线的重合,并与基础定位轴线一致,可利用预告引测在外墙面上的墙身中心轴线,借助于经纬仪把墙身中心轴线引测到楼层上去;或用线锤挂,对准外墙面上的墙身中心轴线,从而向上引测。轴线的引测是放线的关键,必须按图纸要求尺寸用钢皮尺进行校核。然后,按楼层墙身中心线,弹出各墙边线,划出门窗洞口位置。
3. 摆砖样
按选定的组砌方法,在墙基顶面放线位置试摆砖样(生摆,即不铺灰),尽量使门窗垛符合砖的模数,偏差小时可通过竖缝调整,以减小斩砖数量,并保证砖及砖缝排列整齐、均匀,以提高砌砖效率。摆砖样在清水墙砌筑中尤为重要。
4. 立皮数杆
立皮数杆可以控制每皮砖砌筑的竖向尺寸,并使铺灰、砌砖的厚度均匀,保证砖皮水平。皮数杆上划有每皮砖和灰缝的厚度,以及门窗洞、过梁、楼板等的标高。它立于墙的转角处,其基准标高用水准仪校正。如墙的长度很大,可每隔10~20m再立一根。
皮数杆
1—皮数杆;2—准线;3—竹片;4—圆铁钉
5. 铺灰砌砖
铺灰砌砖的操作方法很多,与各地区的操作习惯、使用工具有关。常用的有满刀灰砌筑法(也称提刀灰),夹灰器、大铲铺灰及单手挤浆法,铺灰器、灰瓢铺灰及双手挤浆法。实心砖砌体大都采用一顺一顶、三顺一顶、梅花顶等组砌方法。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或梁、梁垫下面,或砖砌体的台阶水平面上及挑出部分最上一皮砖均应采用丁砌层砌筑。
砖砌通常先在墙角以皮数杆进行盘角,然后将准线挂在墙侧,作为墙身砌筑的依据,每砌一皮或两皮,准线向上移动一次。
土木工程中其他砖砌体的施工工艺与房屋建筑砌筑工艺基本一致。
2. 烧结多孔砖砌筑方法介绍
导语:今天小兔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烧结多孔砖的知识,对于这种砖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在现代的建筑当中选材将越来越科学,并且建筑的强度也越来越强了。但是对于烧结多孔砖的知识,大家很多的人都不了解。其实烧结多孔砖原料来源特别的广泛,就是以煤矸石、页岩、粘土、淤泥等等为原料的。接下来小兔就关于烧结多孔砖的施工知识详细的给大家讲解一下。
砌烧结砖墙体:
1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交接处咬槎搭砌,掉角严重的烧结砖不宜使用。
2水平灰缝不宜大于12mm,应砂浆饱满,平直道顺,立缝用砂浆填实。
3烧结砖墙在地面或楼面上先砌三皮实心砖,烧结砖墙砌至梁或楼板下,用实心砖斜砌挤紧,并用砂浆填实。
4烧结砖墙按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圈梁、过梁或现浇混凝土带。
5各种预留洞、预埋件等,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避免后剔凿。
6烧结砖墙门窗框两侧用混凝土柱加强框,以固定门窗。
7转角及交接处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槎或斜槎,中途停歇时,应将墙顶砌平。在转角处、交接
处,烧结砖与普通砖应同时砌起。
8拉通线砌筑时,随砌、随吊、随靠,保证墙体垂直、平整,不允许砸砖修墙。
冬雨期施工:
1冬期砂浆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砂子不得含冻块。
2烧结砖表面粉尘、霜雪应清除干净,砖不宜浇水,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保证项目:
1烧结砖的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2砂浆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3烧结砖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立缝填塞密实。
4转角处严禁留直槎或斜槎。
上面关于烧结多孔砖的砌筑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了一番,相信大家对于烧结多孔砖的施工工艺有了一个相应的了解。但是这种施工的方法并不是大家看看就会的,还是多向专业的工人师傅们好好的学习。现在建筑方式的多样化,建材的种类也是非常的多的。建议学习相关专业的朋友多多的学习。每一种建材的性能与施工工艺最好都能够了解到。关于烧结多孔砖的砌筑方法就讲到这里。
3. 砌砖的基本操作步骤有哪些
砌筑实心砖砌体适宜采用“三一”砌筑法。可根据其操作顺序把操作要领分述如下:(1)砌砖前先做好调灰、选砖、检查墙面等工作。操作时可右手拿铲、左手拿砖,当用大铲从灰浆桶中S起一铲灰时,左手可顺手取一块砖,右手把灰铺在墙上后,左手将砖稍稍蹭着灰面,把灰挤一点到砖顶头的立缝里,再把砖揉一揉,顺手用大铲把挤到墙面上的灰刮下,甩到前面立缝中,或是灰桶中。这些动作要连续、快速。(2)砌的砖必须要跟着挂的线走。俗语为“上跟线,下跟楞,左右相跟要对平。”砌砖时砖的上楞边需要与线约离lmm,下楞也要与下层已砌好的砖愣平,左右前后的砖位置需要准确。此外,上下层要错缝,相隔一层要对直,俗语叫“不要游丁走缝,更不能上下层对缝”。(3)砌顺砖和砌丁砖在铺灰方向的手使劲的方向是不同的。砌丁砖同时还有推砌和拉砌两种,所以砌时手腕必须要根据方向不同而交换。(4)砌的砖必须要放平,且不能灰浆半边厚、半边薄,造成砖面倾斜。如果养成了这种不好的习惯,则砌出的墙面不垂直,俗称“张”(向外倾斜)或是“背”(向内倾斜);也有出现墙虽垂直,但是每层砖出一点马蹄愣,使墙面不美观。同时砌完一块砖后要看看它砌得是否平直,灰缝是否保持均匀一致,砖面是否冒出小线,拱出小线,是否低于小线及凹进小线太多,如果有了偏差就要及时纠正。墙砌起一步架,就要用靠尺板全面检查一下垂直、平整。在砌筑中一般都是三层用线坠吊一吊、直不直,五层用靠尺板靠一靠墙面垂直平整,俗话都叫“三层一吊,五层一靠”。(5)砌筑中还要学会选砖。尤其是在清水墙面,砖面的选择很重要。当一块砖拿在手中,可用掌根支起转一下,看哪一面整齐,美观即砌在外侧。有经验的老工人会在取一块砖时,就把下一步砌的两块砖已看好,选在眼里,哪块砖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取砖时都作了安排,所以取砖时也相对得心应手,能砌出整齐美观的墙向。(6)砌好的墙不能砸。如果墙面有鼓肚,用砸砖的办法把墙面砸平整,这对墙的质量并没有好处,而且这也不是应有的操作习惯。当发现墙面有大的偏差应该拆了重砌,才能保证其质量。(7)在操作中还要掌握一块砖用多少灰浆就圉多少,不得铺得超过砖长太多,多了还要铲掉,反而减慢了速度。此外,铺了灰就不要再用铲来回扒,或用铲角抠一点灰去打碰头缝,这种手法很容易造成灰浆不饱满;砌完的砖不要用大铲去敲打。这些要求称为“严禁扒、拉、凿”。
4. 砌砖有那些砌法
砌砖的砌法有:法式砌法、迭砌法、“三一”砌砖法、挤浆法。
比如说,迭砌法砌砖体:
砖有红砖和青砖二种。按其制造方法,又可分为机砖和草砖。常用的是机砖。砖的尺寸为24×11.5×5.3厘米。砖的排列有二种基本形式:顺砌砖和顶砌砖。顺砌砖是砖块长的一边放在砌体表面,顶砌砖是砖块短的一边放在砌体表面。黏土砖砖的标号常用的有100号、75号、50号。
粘结砖块的灰浆层,称为灰。灰厚度一般为1厘米。在砌体表面,灰面可以和砖面相齐,或者进去,或者凸出来,分别称为不、凹或凸。砖砌体的厚度有12、24、37、49……厘米等,分别称为砖墙、单砖墙、一砖半墙、两砖墙……等;又可称为一二墙、二四墙、三七墙、四九墙等。
砖砌体的强度与砖的标号及灰浆的标号二者有关。在砌砌体表面涂抹灰层的,称为混水墙;不抹灰的,称为清水墙。混水墙应采用凹缝,清水墙则要求表面清洁、整齐、美观。
(4)4孔砖的砌砖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比如说“三一”砌砖法通常都是单人操作,操作过程中要取砖、铲灰、角灰,转身、弯腰的动作较多,劳动强度较大,又耗费时间,影响砌筑效率。但由于这种方法是随砌随铺,随即挤揉,因此灰缝容易饱满,粘浆面好,粘结强度高,能保证质量,提高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
5. 砌砖的砌法
一、
砖砌体的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砖法、“二三八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其中,“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最为常用。
二、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
10mm
,但不应小于
5mm
,也不应大于
12mm
。为保证清水墙面立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
2
mm左右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以分段控制丁走缝。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清水墙不允许有三分头,不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
三、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砂浆必须在
3h
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
4h
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砌清水墙应随砌随划缝,划缝深度为
8
一
lonlm
,深浅一致,清扫于净,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
6. 新手学砌砖的方法
新手砌墙还是有很多技巧的。(1)施工前,砖、砌块应提前两天浇水湿润,不要现浇现用,严禁干砖上墙。(2)砌体用砂浆应随拌随用,砂浆要在拌和后3小时内用完。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砂浆应在两小时内使用完毕。硬化后的砂浆不得再加水搅拌使用,更不得使用过夜砂(3)通常,水泥砂浆掺各类塑化剂会产生降低砌体抗压强度的不利影响,如水泥细度细、和易性好,建议不用掺各类塑化剂;如要使用,应通过实验确定配比。(4)当采用铺浆法砌墙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 m 。施工期间温度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5)控制每天砌墙高度不超过1.8m 。如连续雨天,应严格控制砂浆稠度,每日砌墙高度不得超过1.2m 。每天收工或雨天停工前,墙顶面应摆一皮干砖或用草帘等材料覆盖,防止雨水冲刷砂浆。(6)砌墙砂浆用砂一般宜用中砂。砂的用量应严格按照砂浆的设计标号控制配合比,不得超标准提高用砂量。(7)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即可按冬季施工处理。(8)砂浆试块应按规范制作、保管、养护,严禁暴晒、雨淋,超期送压。现场无标准养护室时,必须送实验室或质检单位标养。
一般采用:一、拱砌,只因为砖块的抗压性,并不难产生弯曲和不具备剪短或裁剪的能力,只能在轴向产生压力,那么很适合用这种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利用,建筑出西方经常看到的样式,教堂或古典建筑特色的拱形建筑。二、交错砌,顺着平行于墙的方向砌砖,垂直于墙的方向砌砖,但是保证上下砖块尽量交错,不出现上下通缝并排的情况。三、叠涩砌,在用砖块一层层堆砌向外挑出或收进,就像塔一样。砌砖中常见的方法还是选择逐块搭砌,保证气温缓冲作用,对于保温和隔音都有一定的良好效果,而且比较节省材料,与采暖源。
在不同的建筑风格中,对砌墙的样式需求也是不同的,不过我们要看需要什么样的砌砖样式才能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过推荐还是逐块搭砌的方式保障稳固性的同时,保障其美观性
7. 砌砖怎么砌
关于砌砖的方式有多种,在此把当下最常用的砌砖方式总结了出来,一共是五种方法:
全顺式也称条砌法,这种砌法每皮均为顺砖组砌,砖的条面外露,上下皮左右搭接为半砖,错缝120㎜,适用于砌筑半砖墙跟模数型多孔砖的砌合。
一顺一丁式又称“满丁满条”,指一皮砖按照顺一皮砖丁一皮砖的方式交替砌筑,一层砌顺砖、一层砌丁砖,相间排列,重复组合。在转角部位要加设配砖 ( 俗称七分砖 ) ,进行错缝。这种砌法的特点是搭接好,无通缝,整体性强,因而应用较广。
每一层砖都有顺有丁,上下层又顺丁交错,每层中丁砖与顺砖相隔,上层丁砖坐中于下层顺砖,上下层间竖缝相互错开约1/4砖长,这种装饰效果内外竖缝每层上下都能错开,故整体性较好,勾缝整齐,非常美观,亦称为顺丁相间式砌法。
“三顺一丁”砌法是三层顺砖与一层丁砖相互间隔砌成。上下层错缝1/4砖长。适用于一砖和一砖以上的墙厚。
“全丁”砌法是全部用丁砖砌筑而成。上下层错缝1/4砖长。仅用于砌筑圆弧形砌体。
8. 砌砖的方法
一般砖砌体砌筑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砖混、外砖内模及有抗震构造柱的砖墙砌筑
工程。
2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清水墙的砖
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2.1.2
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
325
号普
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3
砂:用中砂,配制
M5
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
10%
,
M5
及其以上砂
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
5%
,使用前用
5mm
孔径的筛子过筛。
2.1.4
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
7d
,或采用粉煤灰等。
2.1.5
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
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灰子、扫帚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
2.2.2
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2.2.3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2.2.4
弹好轴线墙身线,
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
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
经验线符
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2.2.5
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
15
~
20m
为宜。
2.2.6
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
6
块为一组)。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砂浆搅拌
↓
作业准确→砖浇水→砌砖墙→验评
3.2
砖浇水: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
1.5cm
为宜,
含水率为
10%
~
15%
,
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
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
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3.3
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
±
2%
,砂、灰膏控制在
±
5%
以内。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
1.5min
。
3.4
砌砖墙:
3.4.1
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砖
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
3.4.2
排砖撂底(干摆砖):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
条砖。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
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动。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
附墙垛或其它不明显的部位。
移动门窗口位置时,
应注意暖卫立管安装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
响。
另外,
在排砖时还要考虑在门窗口中边的砖墙合拢时也不出现破活。
所以排砖时必须做
全盘考虑,
前后檐墙排第一皮砖时,
要考虑甩窗口后砌条砖,
窗角上必须是七分头才是好活。
3.4.3
选砖:
砌清水墙应选择棱角整齐,
无弯曲、
裂纹,
颜色均匀,
规格基础一致的砖。
敲击时声音响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3.4.4
盘角:
砌砖前应先盘角,
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
新盘的大角,
及时进行吊、
靠。
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
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
控制好灰缝大小,
使水平灰
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3.4.5
挂线:
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
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
中间应设
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
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3.4.6
砌砖: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
“
三一
”
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
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
“
上
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
10mm
,但不应小
于
8mm
,也不应大于
12mm
。为保证清水墙面主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
时,宜每隔
2m
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可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在
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清水墙不允许
有三分头,不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
3
h
内用完,
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
4h
内用完,
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砌清水墙应随砌、
随划缝,
划缝深度为
8
~
10mm
,深浅一致,墙面清扫干净。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
3.4.7
留槎:
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
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槎,
槎子长度不应小于墙
体高度的
2/3
,槎子必须平直、通顺。分段位置应在变形缝或门窗口角处,隔墙与墙或柱不
同时砌筑时,可留阳槎加预埋拉结筋。沿墙高按设计要求每
50cm
预埋
ф
6
钢筋
2
根,其
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一般每边均不小于
50cm
,末端应加
90°
弯钩。施工洞口也
应按以上要求留水平拉结筋。隔墙顶应用立砖斜砌挤紧。
3.4.8
木砖预留孔洞和墙体拉结筋:
木砖预埋时应小头在外,
大头在内,
数量按洞口高
度决定。洞口高在
1.2m
以内,每边放
2
块;高
1.2
~
2m
,每边放
3
块;高
2
~
3m
,每
边放
4
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边或下边四皮砖,中间均匀分布。木砖要提前做
好防腐处理。钢门窗安装的预留孔,硬架支模、暖卫管道,均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不得事后
剔凿。墙体拉结筋的位置、规格、数量、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应错放、漏放。
3.4.9
安装过梁、
梁垫:
安装过梁、
梁垫时,
其标高、
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
坐灰饱满。
如坐灰厚度超过
2cm
时,要用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安装时,两端支承点的长度应一致。
3.4.10
构造柱做法:凡设有构造柱的工程,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
进行弹线,
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
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
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
30cm
(即五皮砖)
。
马牙槎应先退后进。拉结筋按设计要求
放置,设计无要求时,一般沿墙高
50cm
设置
2
根
ф
6
水平拉结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应小
于
1m
。
3.5
冬期施工:
在预计连续
10d
由平均气温低于
+5
℃或当日最低温度低于
-3
℃时即进
入冬期施工。冬期使用的砖,要求在砌筑前清除冰霜。水泥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灰膏要防
冻,如已受冻要融化后方能使用。砂中不得含有大于
1cm
的冻块,材料加热时,水加热不
超过
80
℃砂加热不超过
40
℃。
砖正温度时适当浇水,
负温即应停止。
可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冬期不应使用无水泥的砂浆。砂浆中掺盐时,应用波美比重计检查盐溶液浓度。但对绝缘、
保温或装饰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不得掺盐,砂浆使用温度不应低于
+5
℃,掺盐量应符合冬施
方案的规定。采用掺盐砂浆砌筑时,砌体中的钢筋应预先做防腐处理,一般涂防锈漆两道。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
砂浆品种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抗压强度
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强度值,任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强度的
75%
。
4.1.3
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
80%
。
4.1.4
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做法必须符合规定。
4.2
基本项目:
4.2.1
砌体上下错缝,
砖柱、
垛无包心砌法;
窗间墙及清水墙面无清缝;
混水墙每间
(处)
无
4
皮砖的通缝(通缝指上下二皮砖搭接长度小于
25mm
)。
4.2.2
砖砌体接槎处灰浆应密实,缝、砖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不小于
5m
m
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
5
个。
4.2.3
预埋拉筋的数量、
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
一皮砖。
4.2.4
构造柱留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4.2.5
清水墙组砌正确,竖缝通顺,刮缝深度适宜、一致,楞角整齐,墙面清洁美观。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6-2
5
成品保护
5.1
墙体拉结筋、抗震构造柱钢筋、大模板混凝土墙体钢筋及各种预埋件,暖卫、电气管线等,均应
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拆改或损坏。
5.2
砂浆稠度应适宜,砌墙时应防止砂浆溅脏墙面。
5.3
在吊放平台脚手架或安装大模板时,指挥人员和吊车司机要认真指挥和操作,防止碰撞已砌好的
砖墙。
5.4
在高车架进料口周围,应用塑料薄膜或木板等遮盖,保持墙面洁净。
5.5
尚未安装楼板或屋面板的墙和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应采取临时支撑等措施,以保证施工中墙
体稳定性。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基础墙与上部墙错台:基础砖撂底要正确,收退大放角两边要相等,退到墙身之前要检查轴线和
边线是否正确,如偏差较小可在基础部位纠正,不得在防潮层以上退台或出沿。
6.2
清水墙游丁走缝:排砖时必须把立缝排匀,砌完一步架高度,每隔
2m
间距在丁砖立楞处用托线
板吊直弹线,二步架往上继续吊直弹粉线,由底往上所有七分头的长度应保持一致,上层分窗口位置时必
同下窗口保持垂直。
6.3
灰缝大小不匀:立皮数杆要保证标高一致,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砌砖时小线要拉紧,防止一
层线松,一层线紧。
6.4
窗口上部立缝变活:
清水墙排砖时,
为了使窗间墙、
垛排成好活,
把破活排在中间或不明显位置,
在砌过梁上第一行砖时,不得随意变活。
6.5
砖墙鼓胀:
外砖内模墙体砌筑时,
在窗间墙上、
抗震柱两边分上、
中、
下留出
6cm×
12cm
通孔,
在抗震柱外墙面上垫木模板,用花篮螺栓与大模板连接牢固。混凝土要分层浇筑,振捣棒不可直接触及外
墙。楼层圈梁外三皮
12cm
砖墙也应认真加固。如在振捣时发现砖墙已鼓胀,则应及时拆掉重砌。
6.6
混水墙粗糙:舌头灰未刮尽,半头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背面偏差较大;砖墙错层造
成螺丝墙。半头砖应分散使用在墙体较大的面上。首层或楼层的第一皮砖要查对皮数杆的标高及层高,防
止到顶砌成螺丝墙。一砖厚墙应外手挂线。
6.7
构造柱处砌筑不符合要求:构造柱砖墙应砌成大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两侧都应先
退后进,当凿深
12cm
时,宜上口一皮进
6cm
,再上一皮进
12cm
,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上角密实构造
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必须清理干净,防止混凝土内夹渣。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材料(砖、水泥、砂、钢筋等)的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7.2
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7.3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7.4
隐检、预检记录。
7.5
冬期施工记录。
7.6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7.7
其它技术文件。
9. 砌墙技巧图解
砂浆铺好后,左手拿砖在离已砌好的砖约30~40mm处,开始平放并将砖稍稍蹭着灰面,把灰挤一点到砖顶头的立缝里,然后把砖揉一揉。顺手用大铲把挤出墙面上的灰刮起来,甩到前面立缝中或灰桶中。这些动作要连贯、快速。
揉砖的目的是使砂浆饱满并与砖更好地黏结,并同时摆正。砂浆稀或铺得薄时砖要轻揉;砂浆稠或铺得厚时则要用力揉,可前后或左右揉,将砖揉到上齐准线下跟砖棱,把砖摆正为准。做到“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跟要对平”。
(9)4孔砖的砌砖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砌墙材料
1、砖
大多数的砖由粘土焙烧而成,这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密度很大,因此具有良好的负重能力和隔音效果。但是为了获得令人满意的隔热效果,就必须和其他石料或隔热材料结合使用,才能在保证墙体具有正常的抗压性的同时又符合国家现行法律对热能保护的要求。
2、石灰石
由石灰和含石英的沙子在200℃左右的气温下运用蒸汽压力压制而成的。
3、多孔混凝土
由砂子、石灰、水泥和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形成的,既具备隔热性能,又具有高抗压强度的石料。由多孔混凝土制成的砖块通过粘性灰浆制成的砖块通过粘性灰浆逐层上砌成墙。这种强在保证墙体强度的前提下不再需要额外的隔热设施,只需要再由内向外刷一遍灰浆即可。
4、轻质砖或多孔砖
这种砖石就像普通砖一样要经过焙烧才能制成。通过添加木屑或是塑料泡沫可以在砖中生成有隔热功能的气室。大规格的多孔砖就像多孔混凝土一样筑墙时不需要配置附加的隔热层。
5、轻质混凝土
多孔混凝土和多孔砖需要经过复杂的技术程序才能制成,而且能源耗费较大。相比较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具有所需特性的自然资源来生产轻质混凝土。
6、砌墙灰浆
纯石灰浆作为砂子的黏合剂是很容易被生产出来的,但是它的承重能力弱。纯水泥浆则相反,承压能力强,但是加工起来很困难且容易开裂。而由石灰和水泥按2:1的比例调和而成的石灰水泥浆是最常用的黏合材料。它将石灰浆的良好性能与水泥浆的坚固性能融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