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气设计负荷计算的几种方法
电气负荷计算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二项式系数法,单位面积功率计算法,单位产品功率计算法等.
(1)需要系数法: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
(2)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娄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求得计算负荷;
(3)二项式系数法:将负荷分为基本负荷和附加负荷,后者考虑一定数量大容量设备影响;
(4)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等,可用于初步设计用电量指标的估算,对于住宅建筑,在设计各阶段均可使用单位面积功率法。
它们的应用范围各不一样,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4.2.1."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在初步设计阶段,宜采用需要系数法."可见:民用建筑电气计算负荷推荐采用需要系数法;这是因为民用建筑中电气设备很少有特别突出的大功率设备,而按照需要系数法简单易行;而在工业建筑中,由于各设备的用电量存在很大差异,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计算与实际就存在很大出入。
⑵ 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负载率怎么计算啊,最好是个公式的
首先,你的概念是错误的,不是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而是对所有涉及用电的设备逐套进行负荷计算,根据周边环境是否有能提供满足你的计算负荷的电源(基于0.38KV)进行评价,实在满足不了再做配置变压器的评价(基于10KV),逐级评价直至满足为止。不是先有变压器,再有变压器的负荷。比如,大型工厂,往往有二级变配电变压器,甚至更多。再来说说,负荷计算公式与计算程序:
1、计算负荷的公式简单,单套设备:
Pjs=K×Pt;Qjs=Pjs×tg a ;Sjs=√((Pjs×pjs)+(Qjs×Qjs));
其中:K为需要系数,tg a 正切值,不同的行业、专业的专用设备K值、tg a 不同,过去各个工业部公布过本行业、专业专用设备的K值、tg a 表。Pt为单套设备统计用电功率。
2、将所有的设备的Pt、Pjs、Qjs、Sjs逐个相加,求出总的Ptz、Pjsz、Qjsz、Sjsz。再求计算余弦数值:cos A=arctg(Qjsz/Pjsz)。确定0.38KV低压计算负荷电容器补偿量,补偿计算为:
Qjsb=Qjsz-(Pjsz×tg(arccos(0.96))
最后确定修正后的计算负荷:Pjsz、Qjsb、Sjsz'=√((Pjsz×pjsz)+(Qjsb×Qjsb))
3、确定,是否需要设置变压器。如果需要,则再确定是否留有将来扩大用电设备的余量、确定变压器运行的负载率。通常按照经验,取Sjsz'/0.70为最后变压器计算容量。根据变压器的标准规格系列,选择最接近Sjsz'的规格值最为变压器容量值。最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变压器的型号。
4、负荷率为(Sjsz'/变压器容量值)×100(%)
⑶ 设备的负荷率是怎样计算的
设备的负荷率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负荷率=(日负荷曲线的平均值/日负荷曲线的最大值)×100%。
⑷ 计算负荷的方法
1、需要系数法。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2、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因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适用于各种范围的负荷计算,但计算过程稍繁。
3、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前两者多用于民用建筑,后者用于某些工业建筑。在用电设备功率和台数无法确定时,或者设计前期,这些方法是确定设备负荷的主要方法。
4、除采用以上的方法外,还有二项式法以及近年国内出现的abc法、变值需要系数法等。这些方法有的已被其他方法代替,有的是利用系数法的简化,还有的实用数据不多,未能推广。
(4)负荷并倒率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主要计算公式有: 有功功率: P30 = Pe·Kd 无功功率: Q30 = P30 ·tanφ
视在功率: S3O = P30/Cosφ
计算电流: I30 = S30/√3UN
其中:Pe为设备容量,Kd为需要系数,即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为用电设备组的半小时最大负荷与其设备容量的比值。cosφ为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 ,Un为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
⑸ 生产与运作管理中负荷率的计算公式
生产负荷率=生产计划/生产能力*100%
⑹ 负荷率怎样计算
负荷率=(日负荷曲线的平均值/日负荷曲线的最大值)×100%
负荷率是指在统计期间内(日、月、年)内的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的百分数。
估算厂用电率方法(负荷率法)物理意义清晰,方法简便,与换算系数法相比,可大幅度提高设计阶段估算厂用电率的准确度,且适用于各个设计阶段。运用负荷率法的关键是合理确定各种高压厂用电动机和低压厂用变压器的负荷率值。
(6)负荷并倒率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日、月、年负荷率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日负荷率%=日有功负荷/24/8-24时内某时最高负荷×100
月负荷率%=月内日负荷率之和/日负荷率天数×100(算术平均值)
年负荷率%=各月平均日负荷率之和/12×100(近似计算)
要提高负荷率,主要是压低高峰负荷和提高平均负荷。
提高负荷率的意义:
调整电力负荷,实际计划用电,提高负荷率,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的工作。
用电单位提高负荷率,可以减少受电变压器容量,降低高峰负荷,减少用电开支,降低生产成本。
用户提高了负荷率,避开了高峰用电时间,供电部门就可以充分发挥输配电线路和变压器等供电设备效能,减少供电网络中的电能损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负荷率⑺ 负荷率怎么计算
负荷率=(日负荷曲线的平均值/日负荷曲线的最大值)×100%。
一般通过负荷率来得出电网负荷曲线,把各个时间段的用电负荷情况统计出来,绘制在一张以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负荷的坐标图上。
可以绘制出一天的负荷曲线,根据曲线合理的安排生产,削峰填谷。也可以绘制出一年的负荷曲线,中国一般夏天用电多,可以根据需要多投入发电机,变压器。
提高负荷率的意义
各国的电网都很重视提高负荷率的工作,我国采取的是由上级电网对下级电网下达负荷率的考核指标,而区、县局又对其所管辖的用电单位下达负荷率考核指标,层层考核。
1、提高发、供电设备的利用率。减少国家投资。负荷率提高了。高峰负荷会被压下去,而低谷负荷会被抬高,这样可以提高发、供电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为满足短时间高峰负荷而必须增加的发、供电设备容量,可节约投资。
2、有利于降低线路损耗。在日用电量不变的情况下,平稳的负荷和波动的负荷所产生的线路损耗是不一样的。在平均电流一样的情况下,电流波动大所产生的损耗也大。
3、有利于机组的经济运行。由于提高了负荷率,使高峰低谷差减少,为台理地安排发电机组的经济运行提供了合适的条件,可降低发电煤耗和发电成本,使水力发电在更为有利的水头下运行,减少了弃水损失。
4、提高了电阿的安全运行水平和供电质量。在装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压低了高峰负荷也就相当于增加了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困发电负荷不足而造成的事故,并满足了供用电的平衡,使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质量。
⑻ 计算负荷的负荷计算方法
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单位指标法等几种。 需要系数法。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因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适用于各种范围的负荷计算,但计算过程稍繁。 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前两者多用于民用建筑,后者用于某些工业建筑。在用电设备功率和台数无法确定时,或者设计前期,这些方法是确定设备负荷的主要方法。 除采用以上的方法外,还有二项式法以及近年国内出现的abc法、变值需要系数法等。这些方法有的已被其他方法代替,有的是利用系数法的简化,还有的实用数据不多,未能推广。 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和单位产品耗电量法多用于设计的前期计算,如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阶段;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多用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⑼ 电力系统的负荷率如何计算
负荷的计算是 有功和无功的向量和
负荷率的计算别想的太难,比如一台变压器额定功率50kva,而只带了1kva的负荷运行,你说他的负荷率是多少呢,开关的夜一样. 分母是额定值
(1/50)*100/100=负荷率
⑽ 设备负荷怎么做公式怎么算
正常工作时间是1天20小时。高峰时间是1天24小时按每天平均21小时计算,一个月按26.5天算,每月设备要运转26.5×21=556.5(小时),15000/556.5=27(件/小时)设备的负荷每小时是27。当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计算负荷时,应统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ε为25%下的有功功率。
公式:225.0r r r r N P P P εε==kW (5-2-1)
进行负荷计算时,需将用电设备按其性质分为不同的用电设备组,然后确定设备功率。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r P 或额定容量r S 是指铭牌上的数据。对于不同负载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或额定容量,应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有功功率,即设备功率N P 。
短时或周期工作制电动机(如起重机用电动机等)的设备功率是指将额定功率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有功功率。
(10)负荷并倒率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设备(部分常用设备)负荷公式:
1、龙门架提升机(一台)
需要系数Kx=0.7 CosΦ=0.75 则tgΦ=0.88
Pj=2Kx×Pe=2×0.7×12×=10.6(KW)
Qj=Pj×tgΦ=10.6×0.88=9.35(KV)
2、卷扬机(一台)
需要系数Kx=0.7 CosΦ=0.75 则tgΦ=0.88
Pj=Kx×Pe=0.7×7.5=5.25(KW)
Qj=Pj×tgΦ=5.25×0.88=4.62(KV)
3、照明
需要系数Kx=1 CosΦ=1 则tgΦ=0
Pj=Kx×Pe=1×10=10(KW) (白炽灯、碘钨灯)
Pj=1.2Kx×Pe=1.2×1×3.5=4.2(KW) (镝灯)
Qj=Pj×tgΦ=(10+4.2)×0=0(KV) (所有照明)
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分钟的最大平均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导体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