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古埙的吹奏方法视频

古埙的吹奏方法视频

发布时间:2022-06-12 16:47:49

⑴ 中国古埙十大名曲有那些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

伯牙在江边抚琴,唯钟子期从中听懂山之雄浑、水之幽深;春江明月初升,一叶扁舟,一点渔火,在月下随水漂浮;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轻度,清奇挺拔。

离乡背井的凄凉中夹杂着离别后的思念,如泣如诉,身陷十面埋伏,耳听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气短,别姬自刎,痛何如哉;秋月秋风秋夜长,孑影徘徊思故乡,如此寂寞,卿何以堪。

自嵇康辞世,从此而绝的广陵散,再现当年聂政刺王的侠肝义胆,今人有兴有幸得见,可谓幸甚。

(1)古埙的吹奏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高山流水之意。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汉宫秋月》——崇明派琵琶曲。《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阳春白雪》——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独奏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渔樵问答》——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歌词。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中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胡笳十八拍》——汉末,着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

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

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不详。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广为流传,并有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

对于曲情的理解,有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寓鹄鸿之志的;也有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音调基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

《十面埋伏》——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明《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载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两军决斗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

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十大古曲

⑵ 埙怎么吹呀

一、一定要先确保每个孔都捂严实了,不要漏气,吹全捂的音;

二、不要太用力,越使劲反而不好吹响;

三、气流并不是都吹到吹孔里,一部分吹进孔里,一部分吹到了外面;

四、轻轻改变下埙和嘴唇的角度,找找合适的位置。


(2)古埙的吹奏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埙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⑶ 埙的吹奏方法 视频

埙的吹奏视频很少,而且各种埙的指法是不同的,有左起和右起的~正确的吹奏口形来源于风门、口风、口劲三要素的有机结合与协同动作~练习吹长音,这样可以联系气息,吹埙难,难在就难到气息的练习~虽然没有视频,但是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希望可以采纳~不懂可以联系~http://www.lxxun.com/~论坛中找埙之韵~雪儿

⑷ 陶埙的吹奏方法有哪些

在我国最早的先秦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后来,人们在考古发掘和传世埙中也偶见一些特殊形制的先秦陶埙或瓷埙。

这时候的埙为便于运指演奏,尽量减少复杂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于笛子的音孔顺序排列。专业演奏的埙可吹出26个音,包括两个8度内的全部半音和一个泛音。

到了清代,清代宫廷所用的红漆云龙埙,高8.5厘米、腹径7厘米。埙体有6个音孔,前4后2,通体红漆,描绘金龙和祥云纹。

这一时期,人们改进研制的9孔陶埙,以古制6孔埙为基础,然后扩展其肩部和内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8个,前6后2,加上吹孔、共为9孔。到了晚清时期,新型的9孔陶埙,用江苏宜兴的紫陶制成。这种9孔埙既保持了传统埙原有的外形和音色,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能吹出音阶和半音,使它成为可以转调的乐器,而且音色古朴淳厚、低沉悲壮,极富特色。另外,由于9孔埙改变了原来不规则的音孔排列,按照人们的吹奏习惯,使演奏更为方便,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使用。9孔陶埙的面世,标志着我国古埙重新获得了生机。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埙从一个音孔发展到3个音孔、5个音孔、6个音孔乃至八九个音孔,经历了长达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其本身也在不断地进行序列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埙的发展史,几乎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乐器的发展史。

还有,我国埙的种类很多,除了传统的卵形埙,还有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牛头埙、笔筒埙等多种类型。

葫芦埙带有喉装置,外形像葫芦,制作上需二次做胎,工序复杂。这种埙的近腰处最细,气流经过此处时,可再次引起边棱音效应,使埙的高音区音域得到适当扩展。由于埙体加长,吹奏更为方便省力,音色也较比传统的卵形埙柔和。

还有,在我国古代,传统乐器埙的吹奏技巧有长音、气震音、唇震音等,其中长音是埙吹奏技巧的基础,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埙的常用技巧汇总起来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长音、气震音、指震音、唇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虚吹音等多种,这些技巧是演奏埙时必须具备的。

在埙的吹奏技巧中,长音是埙气息训练的基础,通过练习长音可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演奏口形以及平稳、饱满、纯正的发音。所以必须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练习,练习时可以结合力度共同进行,音色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气震音又叫“腹震音”,依靠腹部收缩力量引起的气流颤动而产生。气震音有大、小、快、慢之分,在实际演奏中应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而定。

比如歌唱性的旋律应采用均匀自如的气震音,激情、悲愤的旋律则采用夸大式的气震音等。气震音可在保证音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要求均匀流畅。

唇震音是用双手带动埙体,使风门与吹孔快速前后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波动音。埙体后移时吹孔变小,音则低;埙体前移时吹孔变大,音则高。这种演奏技巧常在表现神奇、空灵的意境时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代晚期,人们根据埙制作出了陶笛。陶笛形状各异,大小各异,因外形、大小、材料的不同,陶笛音色也不同。

这种乐器的音色优美,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声音低沉婉转。陶笛还可以吹半音,转调十分方便。

这种乐器属于晚清大众普及型乐器,简单易学,即使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依照相应的陶笛曲谱,经过短时间练习,也能吹出令人满意的曲子。

尽管陶笛属于大众普及型乐器,但它同埙一样,有极强的音乐表现力,其声优美飘逸、低沉凄凉,音乐渲染力与埙相比毫不逊色。

陶笛跟埙两者除了外形上的些许分别外,主要分别还在于前者有哨口,后者没有;共同点是两者都主要以陶泥烧制的闭管式乐器,因此,“陶笛”在人们印象中,它经常与“埙”混同。但是,陶笛的鼻祖是我国的古埙和泥哨,因为我国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了这种乐器。

⑸ 初学者吹古埙的方法

要点一:一定要先确保每个孔都捂严实了,不要漏气,吹全捂的音;

要点二:不要太用力,越使劲反而不好吹响;

要点三:气流并不是都吹到吹孔里,一部分吹进孔里,一部分吹到了外面;

要点四:轻轻改变下埙和嘴唇的角度,找找合适的位置。

切记多加练习。

(5)古埙的吹奏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埙是古人技法乐器,管乐器里边全世界最早的在全国6700多年以前出现的古乐器。在西安的半坡出土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有该种乐器,那时候是将其用做打猎用的集合人的像号角一样的工具。当时只有一个一个小3度的孔,后来就发展到当做乐器来使用。商代的时候埙已经发展到五孔,该五孔以后就成为一种正式的乐器使用,但是由于五孔再也没有发展,明清时代埙就失传了。

6000年前,半坡人在创造农耕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世界上最古老乐器--埙的雏形。在中国6000年的历史沉浮中,埙典雅优美的音色被沉醉于其中的封建帝王们称之为雅乐,盛行于宫庭。然而在漫长的历史交替中,这种古老的乐器流入民间失去了文字的记载,逐渐从辉煌走向衰落,于明代开始成为保留在古代典籍中的历史记载。

参考资料:古埙

⑹ 赵良山的埙 古埙演奏 中国古埙第一人

走进赵良山老师的家,最显眼的莫过于厅中两个陈列柜里几百枚大小与颜色不尽相同的古埙。而大厅的一面墙上,长长短短几十把民族管乐器错落有致地挂着,不经意间便组成了一件最具有音乐气息的艺术品。这其中有赵良山6岁时拥有的平生第一件乐器——笛子,有当代由他做出的第一把竽,融入他的改革制作的葫芦丝,他亲手制出的每一枚埙……乐器忠实地记录了赵良山的艺术人生,而他当场用埙吹奏的悠远乐音,让我的思绪跟随他回到了他与音乐结缘的起点。

⑺ 求古埙的乐谱

埙曲主要有:《楚歌》、《妆台秋思》、 《风竹》、《敖包祭》、《伤别离》、《幽谷》、《杏花天影》、《问天》(张维良. 新音乐系列个人专辑 . 埙的世界)、《刘宽忍笛埙独奏辑》、《苏武牧羊》、《阳关三叠》、《唐乐》、《风》、《悲风》、《哀郢》等。

-----------自己在网上搜索好了

⑻ 怎么吹古埙具体点

埙的种类有很多,当然指法也一样,不过最常用的是西安指法 也是左起。我就按照左起的给说一下,吹埙首先得考虑姿势 站着练习的话 ,最好找个大镜子 ,能看见自己吹的口型等等,第一步 把埙拿起来,用手指把所有孔捂住,不要有缝隙,八孔埙的话前面是6个孔 后面两个,所以都得捂住。
第二步,把埙拿起来垂直,轻贴到下嘴唇的四分之一处,口风不要太大,轻轻地吹口气,气流尽量斜吹,因为初学者 还不知道怎么控制,所以先这样吹。
注:吹的时候看着镜子 不要把埙放在嘴唇上放偏了。 加油。
这是贴吧 有问题可以这儿交流。http://tieba..com/f?kw=%B9%C5%DB%F7&fr=ala0

⑼ 古埙教程

埙网http://www.qinxun.com/yan.htm上面是各式基本吹奏法【图】

中国陶埙网http://www.taoxun.com/

⑽ 怎么吹古埙

一、吹响


这点确实要有些悟性的。要点一,一定要先确保每个孔都捂严实了,不要漏气,吹全捂的音;要点二,不要太用力,越使劲反而不好吹响;要点三,气流并不是都吹到吹孔里,一部分吹进孔里,一部分吹到了外面;要点四,轻轻改变下埙和嘴唇的角度,找找合适的位置。


掌握了这四点,多试试,应该差不多可以吹响了。然后先不要着急吹下一个音,就吹全捂,有多长气吹多长音,而且要练到随时把埙拿起来就能吹响全捂,你再进行下一步的练习。


二、音阶


这个过程真是有些枯燥呀,让我想起练钢琴时吊手指 。如果全捂当5,有的埙友能吹响5,抬一个手指就没音了。相邻两个音的吹奏是非常相似的,在没有正确掌握气息前,我建议连续吹565656,不要换气。这样慢慢你就找到了6的感觉,然后单吹6,也要做到随时拿起埙就能直接吹出6来。然后依次累推,连续吹676767,不要换气,学会吹7。想吹好下一个音,就要打好上一个音的基础。这样的练习方法一举两得,一是练习了音阶,二是练习了指头的灵活性。


三、曲子


不一定非要等到所有音阶都吹全了才开始练习曲子,那样兴趣会慢慢减少的。如果你能吹出6个音,你就可以去跟朋友展示一下你吹的[两只老虎]了。如果能吹出9个音,着名的乐曲[沧海一声笑]也可以被你诠释一下了。音阶和曲子同时练,会让你的积极性更高。

阅读全文

与古埙的吹奏方法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将数据转换成数字方法 浏览:592
描写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浏览:422
间接测量方法包括 浏览:986
燧石杂质解决方法 浏览:1000
如何毛孔变小最快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28
弯管计算方法 浏览:101
荨麻疹快速治疗方法是什么 浏览:101
手机去内存方法 浏览:63
小米note3音乐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
柚子茶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822
心理学与治疗的研究方法 浏览:689
学生在校时间的计算方法 浏览:534
大数字相加的简便运算方法 浏览:987
研究学霸学习的方法 浏览:649
写出常用的煮浆方法及特点 浏览:186
如何学初三英语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496
快速简单安全的减肥方法 浏览:933
常用硫酸制备方法 浏览:817
非淋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680
过滤烟嘴使用方法 浏览: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