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脚手架承重计算方式
1、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海湾浪琴工程设计图纸及地质资料等 2、脚手架的计算参数 搭设高度H=39.6米(取最大高度,22排),步距h=1.8米,立杆纵距la=1.5米,立杆横距lb=1.1米,连墙件为2步3跨设置,脚手板为毛竹片,按同时铺设7排计算,同时作业层数n1=1。 脚手架材质选用φ48×3.5钢管,截面面积A=489mm2,截面模量W=5.08×103 mm3,回转半径i=15.8mm,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基本风压值ω0=0.7 kN/m2,计算时忽略雪荷载等。 3、荷载标准值 结构自重标准值:gk1=0.1248kN/m (双排脚手架) 竹脚手片自重标准值:gk2=0.35kN/m2 (可按实际取值) 施工均布活荷载:qk=3 kN/m2 风荷载标准值:ωk=0.7μz•μs•ω0 式中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并用插入法得39.6米为1.12 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全封闭式为1.2 ω0——基本风压值,为0.7 kN/m2 则ωk=0.7×1.12×1.2×0.7=0.658 kN/m2 4、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 横向水平杆计算 脚手架搭设剖面图如下: 按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每纵距脚手片自重NG2k=gk2×la×lb=0.35×1.5×1.1=0.5775 kN 每纵距施工荷载NQk=qk×la×lb =3×1.5×1.1=4.95 kN MGk= kN•m MQk= kN•m M=1.2MGk+1.4MQk=1.2×0.07+1.4×0.605=0.931 kN•m <f=205 kN/mm2 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v]=lb/150=1100/150=7.3 mm v<[v] 横向水平杆挠度满足要求。 纵向水平杆计算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简图如下: 脚手片自重均布荷载G2k=gk2×lb/3=0.35×1.1/3=0.128 kN/m 施工均布荷载Qk=qk×lb/3=3×1.1/3=1.1 kN/m q=1.2G2k+1.4Qk=1.69 kN/m MGk max=0.10G2k×la2=0.10×0.128×1.5×1.5=0.029 kN•m MQk max=0.10Qk×la2=0.10×1.1×1.5×1.5=0.248 kN•m M=1.2MGk max+1.4MQk max=1.2×0.029+1.4×0.248=0.382 kN•m <f=205 kN/mm2 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v]=lb/150=1500/150=10 mm v≤[v] 挠度满足要求。 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 R=(1.2NG2k+1.4NQk)/2=(1.2×0.5775+1.4×4.95)/2=3.812 kN Rc=8.00 kN R≤Rc 扣件抗滑承载力满足要求。
呵呵 计算有点麻烦!自己悠着点!
‘贰’ 建筑中的脚手架及模板量的计算方法
1、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海湾浪琴工程设计图纸及地质资料等
2、脚手架的计算参数
搭设高度H=39.6米(取最大高度,22排),步距h=1.8米,立杆纵距la=1.5米,立杆横距lb=1.1米,连墙件为2步3跨设置,脚手板为毛竹片,按同时铺设7排计算,同时作业层数n1=1。
脚手架材质选用φ48×3.5钢管,截面面积A=489mm2,截面模量W=5.08×103 mm3,回转半径i=15.8mm,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基本风压值ω0=0.7 kN/m2,计算时忽略雪荷载等。
3、荷载标准值
结构自重标准值:gk1=0.1248kN/m (双排脚手架)
竹脚手片自重标准值:gk2=0.35kN/m2 (可按实际取值)
施工均布活荷载:qk=3 kN/m2
风荷载标准值:ωk=0.7μz·μs·ω0
式中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并用插入法得39.6米为1.12
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全封闭式为1.2
ω0——基本风压值,为0.7 kN/m2
则ωk=0.7×1.12×1.2×0.7=0.658 kN/m2
4、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
横向水平杆计算
脚手架搭设剖面图如下:
按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每纵距脚手片自重NG2k=gk2×la×lb=0.35×1.5×1.1=0.5775 kN
每纵距施工荷载NQk=qk×la×lb =3×1.5×1.1=4.95 kN
MGk= kN·m
MQk= kN·m
M=1.2MGk+1.4MQk=1.2×0.07+1.4×0.605=0.931 kN·m
<f=205 kN/mm2
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v]=lb/150=1100/150=7.3 mm
v<[v] 横向水平杆挠度满足要求。
纵向水平杆计算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简图如下:
脚手片自重均布荷载G2k=gk2×lb/3=0.35×1.1/3=0.128 kN/m
施工均布荷载Qk=qk×lb/3=3×1.1/3=1.1 kN/m
q=1.2G2k+1.4Qk=1.69 kN/m
MGk max=0.10G2k×la2=0.10×0.128×1.5×1.5=0.029 kN·m
MQk max=0.10Qk×la2=0.10×1.1×1.5×1.5=0.248 kN·m
M=1.2MGk max+1.4MQk max=1.2×0.029+1.4×0.248=0.382 kN·m
<f=205 kN/mm2
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v]=lb/150=1500/150=10 mm
v≤[v] 挠度满足要求。
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
R=(1.2NG2k+1.4NQk)/2=(1.2×0.5775+1.4×4.95)/2=3.812 kN
Rc=8.00 kN
R≤Rc 扣件抗滑承载力满足要求。5、立杆计算
单立杆竖向承载力:
N=1.2(NG1k+ NG2k)+0.85×1.4∑NQk
=1.2(H·gk1+7·gk2·la·lb/2)+0.85·1.4·n1·qk·la·lb/2
=1.2(39.6×0.1248+7×0.35×1.1×1.5/2)
+0.85×1.4×1×3×1.1×1.5/2
=11.3 kN
kN·m
长细比:
式中 k取1.155
查JGJ130-2001表5.3.3,并用插入法得u=1.51
查JGJ130-2001附录C表C得=0.182
N/mm2<f=205 N/mm2
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6、连墙件计算(按两步三跨设置)
Nlw=1.4×ωk×Aw=1.4×0.658×2×1.8×3×1.5=14.92 kN
Nl=Nlw+N0=14.92+5=19.92 kN
Nl>Rc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采用电焊。
(注:按规范计算,连墙件与架体连接采用扣件的,很难满足要求)
焊缝高度取h=4mm,焊缝强度设计值τ=170N/mm2
焊缝长度L=29.3 mm
取焊缝长度大于等于50mm,焊缝长度满足要求。
7、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fg
式中 ——立杆基础底面平均压力,;
N——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11.3 kN
A——基础底面面积;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本工程原地基为粘土,fg=kc×fgk
kc——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粘土取0.5
fg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查工程地质报告为85kPa
则A= m2 <[A]=1.5×1.1/2=0.825 m2
根据计算,脚手架基础采用100厚C15素砼连片基础,宽度1200,立杆地基承载满足要求。
8、地下室顶板承载力验算
‘叁’ 桥梁碗扣式脚手架承载力计算方法
说个大概吧
首先计算最大断面的面积s
根据断面图
中能找到最大的受力范围
比如腹板总是最重的,翼板和底板+顶板比较轻
假设腹板为n
则计算荷载p=1.2*n+1.4*n(n为活载)
假设支架方木为一层纵向一层横向
则先计算纵向方木
纵向方木的支点间距为60cm,支点有m个,方木间距为w
那么按均布荷载进行分布q=p/w
然后按跨数w-1跨进行连续梁受力计算
计算出pmax和mmax
在计算出i、w、e
最后mmax/w<极限应力
还要算出绕度</1400l(i值根据方木大小进行计算,i=bh^2/6)
那第一层方木就算计算完了
然后往下计算
跟上面查不多
第二层方木的支点是90cm
最后结果根据支点的反力传递到杆件上的最大力来判断杆件能不能满足要求
步据1.2的碗扣支架18米最大只能承受35kn的力(工具书上查的)
‘肆’ 脚手架计算规则
一、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
1、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的砌筑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的,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内地坪至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的1/2处)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石砌墙体,凡砌筑高度超过1m以上时,按外脚手架计算。
4、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5、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6、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7、围墙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8、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不再计算脚手架。
9、滑升模板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烟筒、筒仓,不另计算脚手架。
10、砌筑储仓,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11、储水(油)池,大型设备基础,凡距地坪高度超过1.2m以上的,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12、整体满堂钢筋混凝土基础,凡其宽度超过3m时,按其底板面积计算满堂脚手架。
二、砌筑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外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外墙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突出墙外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附墙烟筒等不计算脚手架;宽度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
2、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独立柱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外脚手架定额。
三、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按柱图示周长尺寸另加3.6,乘以柱高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外脚手架定额。
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墙,按设计室外地坪或楼板底之间的高度,乘以梁、墙净长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双排外脚手架定额。
四、装饰工程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满堂脚手架,按室内净面积计算,其高度在3.6-5.2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超过5.2m时,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层计算,不足0.6m的不计。表达式如下:
满堂脚手架增加层==[室内净高度-5.2]/1.2(m)
2、挑脚手架,按搭设长度和层数,以延长米计算。
3、悬空脚手架,按搭设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4、高度超过3.6m墙面装饰不能利用原砌筑脚手架时,可以计算装饰脚手架。装饰脚手架按双排外脚手架乘以0.3计算。
五、其他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水平防护架,按实际铺板的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垂直防护架,按自然地坪至最上一层横杆之间的搭设高度,乘以实际搭设长度,以平方米计算。
3、架空运输脚手架,按搭设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4、烟筒、水塔脚手架,区别不同搭设高度,以座计算。
5、电梯井脚手架,按单孔以座计算。
6、斜道,区别不同高度,以座计算。
7、砌筑储仓脚手架,不分单筒或储仓组均按单筒外边线周长,乘以设计室外地坪至储仓上口之间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8、贮水(油)池脚手架,按外壁周长乘以室外地坪至池壁顶面边线之间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9、大型设备基础脚手架,按其外形周长乘以地坪至外形顶面边线之间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10、建筑物垂直封闭工程量按封闭面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六、安全网工程量计算:
1、立挂式安全网按架网部分的实挂长度乘以实挂高度计算。
2、挑出式安全网按挑出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七、装饰工程脚手架
1、抹灰中零星项目:普通腰线、如阳栏板板抹灰、压顶抹灰、楼梯侧面抹灰;复杂腰线,外墙3道棱及以上的抹灰;黑板抹灰;沟壁抹灰;装饰线条抹灰。
2、楼地面中定额规定“二十、楼地面零星项目适用于楼梯侧面、台阶侧面、小便池、蹲台、池槽以及每个平面面积在1m2以内定额未列项目的块料工程。
3、混凝土中定额规定:”(10)零星构件,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扶手、柱式栏杆及其他未列项目且单件体积在0.05m3以内的小型构件,其工程量按实体积计算,如压顶抹灰、挑檐、腰线抹灰、面积在1平方内的抹灰等。
(4)脚手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外脚手架统指在建筑物外围所搭设的脚手架。外脚手架使用广泛,各种落地式外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吊式脚手架等,一般均在建筑物外围搭设。外脚手架多用于外墙砌筑、外立面装修以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地基与基础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p≤fg
式中 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取N=
A----基础底面面积;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 =kc.fgk=
kc----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对粘土应取0.5;对岩石、砼应取1.0。
由此可得A=
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
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要求放线定位。
搭设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
4. 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5.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它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搭接长度不应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固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伍’ 脚手架立杆受力怎样计算
脚手架立杆受力计算:
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 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1.4ΣNQK
2、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0.85×1.4ΣNQk
式中:
NG1k——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ΣN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可按一纵距(跨)内离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5)脚手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扣件式脚手架的优缺点
1、优点
1)承载力较大。当脚手架的几何尺寸及构造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时,一般情况下,脚手架的单管立柱的承载力可达15kN~35kN(1.5tf~3.5tf,设计值)。
2)装拆方便,搭设灵活。由于钢管长度易于调整,扣件连接简便,因而可适应各种平面、立面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用脚手架。
3)比较经济,加工简单,一次投资费用较低;如果精心设计脚手架几何尺寸,注意提高钢管周转使用率,则材料用量也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扣件钢管架折合每平方米建筑用钢量约15公斤。
2、缺点
1)扣件(特别是它的螺杆)容易丢失;
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2)节点处的杆件为偏心连接,靠抗滑力传递荷载和内力,因而降低了其承载能力;
3)扣件节点的连接质量受扣件本身质量和工人操作的影响显着。
‘陆’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计算方法及公式
计算方法为根据建筑图纸,计算可支撑空间尺寸;公式为高度=层高-顶板厚度-模板厚度。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根据建筑图纸,计算可支撑空间尺寸;根据支撑结构库存和建筑物结构尺寸计划用料;将所需部件运到施工现场;调整有关部件尺寸。
高度=层高-顶板厚度-模板厚度,当地面不平时要考虑底部铺垫物的厚度;房间东西、南北长度=两轴间距-一个墙体厚度-两个梁帮模厚度,在剪力墙结构中,只减去一个墙体厚度;在框架、框剪结构中减一个梁厚度和两个梁模厚度,便于施工。
(6)脚手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模板支撑施工计算要求规定:
1、立杆步距的上下两端应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与立杆的交错点应采用扣件连接,双向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2、支架周围应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支架长度或宽度大于6mm时,应设置中部纵向或横向的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间距和单幅剪刀撑的宽度均不宜大于8m,剪刀撑和水平杆的夹角宜为45-60度。
3、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8m,且不应少于2个扣件连接,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100mm。
‘柒’ 脚手架立杆承载力怎么计算
在保证立杆横向约束2m以内的前提下,单杆承载力可参照经验值核算。
单杆承载30kN。
‘捌’ 完整脚手架计算方法
完整脚手架的计算方法:
双排脚手架采用密目网全封闭,搭设高度m H 20=,立杆横距b (架宽)m 05.1=,大横杆步距m h 5.1,铺竹脚手板4层,同时施工2层,施工荷载2/3m KN Q K =(砌筑架),连墙杆布置为两步三跨(t h 32),计算脚手架整体稳定。
立杆长度为脚手架的步距h ,因脚手架为双排,所以还要乘以2,再乘以每米长钢管重量就等于一步一纵距的立杆自重。
大横杆长度为脚手架立杆纵距t ,因脚手架里、外排各有一根大横杆,所以乘以2,再乘以每米的钢管质量。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 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 等均较大;
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
9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了多种新型脚手架,如插销式脚手架,CRAB模块脚手架、圆盘式脚手架、方塔式脚手架,以及各种类型的爬架。至2013年,国内专业脚手架生产企业百余家,主要在无锡、广州、青岛等地。从技术上来讲,我国脚手架企业已具备加工生产各种新型脚手架的能力。但是国内市场还没有形成,施工企业对新型脚手架的认识还不足。
随着我国大量现代化大型建筑体系的出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已不能适应建筑施工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新型脚手架是当务之急。实践证明,采用新型脚手架不仅施工安全可靠,装拆速度快,而且脚手架用钢量可减少33%,装拆工效提高两倍以上,施工成本可明显下降,施工现场文明、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