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知道水沟的宽度和水的高度,了解水的流速和温度,怎么计算水的流态
v---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度p---湿周mW---渠宽mH---渠中水深mA---水流断面m2n---粗糙系数可选0.013(混凝土水沟)公式:v=R^(2/3)*i^(1/2)/nR=A/pA=WHp=W+2Hn=0.013用以上公式就可求出。你给的条件里面没有坡度,以及“深800mm”不知是水深还是渠深。这里需要的是水深。注:R^(2/3)---是R的2/3次方的意思。i^(1/2)同。
‘贰’ 计算温升的公式
电机绕组温升公式
绕组温升公式:
△t=(R2-R1)/R1*(234.5+t1)-(t2-t1)
▽t---绕组温升
R1---实验开始的电阻 (冷态电阻)
R2---实验结束时的电阻 (热态电阻)
k---对铜绕组,等于234.5;对于铝绕组:225
t1---实验开始时的室温
t2---实验结束时的室温
电机温升公式θ=(R2-R1)/R1*(235+t1)+t1-t2(K)
R2-试验结束时的绕组电阻,Ω;
R1-试验初始时的绕组电阻,Ω;
t1-试验初始时的绕组温度(一般指室温),℃;
t2-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一般指室温),℃。
235是铜线,铝线为225
电阻发温升计算公式:Q=(Rr-Re)/Re x (235+te)+te-tk
Rr:发热状态下的绕组电阻。
Re:冷却状态下的绕组电阻。
te:测量Re时的环境温度,也就是实验开始时的绕组温度。
tk:做温升实验结束时的环境温度。
你可以用电阻表测电机在冷态及热态时的电阻,该电阻值一定要尽量的精确(所以一般的万用表精度是不够的,除非你认为计算出的误差在5--10度也可以接受)。而且,测热态电阻时,一定要在停机后的最短时间内测得。测试完毕就是计算的问题了。计算公式为:
R1/R2=(235+t1)/(235+t2).R1,R2分别为冷热态电阻值,t1,t2为其对应的温度值。此公式是对绕组是铜线的电机温升计算公式,对其它的材料,一般需要把235改为273(绝对温度)。
‘叁’ 热水器温升计算公式
△t=(R2-R1)/R1*(234.5+t1)-(t2-t1)
温升是指电子电气设备中的各个部件高出环境的温度。 导体通流后产生电流热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 导体表面的温度不断地上升直至稳定。
‘肆’ 关于水升温吸热的计算公式
热量计算公式:Q=cm△tQ:吸收的热量(或放出的热量)c:比热容m:质量△t:变化的温度
‘伍’ 计算温升的公式是什么
电机绕组温升公式
绕组温升公式:
△t=(R2-R1)/R1*(234.5+t1)-(t2-t1)
▽t---绕组温升
R1---实验开始的电阻 (冷态电阻)
R2---实验结束时的电阻 (热态电阻)
k---对铜绕组,等于234.5;对于铝绕组:225
t1---实验开始时的室温
t2---实验结束时的室温
电机温升公式θ=(R2-R1)/R1*(235+t1)+t1-t2(K)
R2-试验结束时的绕组电阻,Ω;
R1-试验初始时的绕组电阻,Ω;
t1-试验初始时的绕组温度(一般指室温),℃;
t2-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一般指室温),℃。
235是铜线,铝线为225
电阻发温升计算公式:Q=(Rr-Re)/Re x (235+te)+te-tk
Rr:发热状态下的绕组电阻。
Re:冷却状态下的绕组电阻。
te:测量Re时的环境温度,也就是实验开始时的绕组温度。
tk:做温升实验结束时的环境温度。
你可以用电阻表测电机在冷态及热态时的电阻,该电阻值一定要尽量的精确(所以一般的万用表精度是不够的,除非你认为计算出的误差在5--10度也可以接受)。而且,测热态电阻时,一定要在停机后的最短时间内测得。测试完毕就是计算的问题了。计算公式为:
R1/R2=(235+t1)/(235+t2).R1,R2分别为冷热态电阻值,t1,t2为其对应的温度值。此公式是对绕组是铜线的电机温升计算公式,对其它的材料,一般需要把235改为273(绝对温度)。
‘陆’ 1升100度水和1升25度水 混合后得到2升多少温度的水此类问题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原理出处
只要把握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即可
设最后温度为T
热水放热:cm(100-T),冷水吸热:cm(T-25)
cm(100-T)=cm(T-25),T=62.5℃
【俊狼猎英】团队为您解答
‘柒’ 如何计算水化热
混凝土降温收缩的程度取决于混凝土的降温差,平面尺寸和降温速度。
降温值 = 浇筑温度 + 温升值 - 环境温度其中温升值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和用量,用水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条件(主要包括浇筑方法、混凝土厚度、混凝土的表面的散热能力和其它降温措施等)。 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优化配合比,避免产生过大的水化热温升。,提高粉煤灰掺量。以上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水化热温升。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不致过高。
1、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由混凝土内部温度计算公式(Tmax = Tj +△T;Tj为浇注温度)可以看出:浇筑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的大小成正比关系。所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就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站混凝土的出罐温度不得高于25℃。现场对浇筑的混凝土每4h进行一次浇筑温度的测量,浇筑温度均控制在16℃-23℃,从而避免了产生较高的内部温度。
2、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
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宜高于25℃,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严密的测温,及时调整混凝土的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不致过大,从而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2m厚的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控制在70℃左右,最大温差均控制在25℃以内。
3、控制混凝土降温速度,延缓降温速率: 在降温过程中,尤其是初期,降温不宜过快。降温速率一般控制在2~4%℃/d。减缓降温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增长,并充分发挥应力松弛效应,使混凝土不宜出现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