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稻浸种育秧技术
水稻浸种育秧技术
一、品种选择和用种量
早稻主导品种为:湘早籼45号、中早39、株两优819、陵两优942,常规稻种子5-6公斤/亩,杂交稻种子2.5-3公斤/亩。
晚稻以高档优质稻为主,主导品种为:
泰优390、桃优香占、盛泰优018、隆晶优1号、玉针香、湘晚籼17、农香24等;常规优质稻种子4公斤/亩,杂交优质稻种子每亩1.5公斤,机插秧适当增加用种量。
二、育秧方式
育秧原则,采取软盘抛秧和机插秧为主,淘汰湿润洗插秧,积极推进水稻智能密室机械化育插秧新技术。
三、育秧材料准备
软盘抛秧每亩大田用353孔软盘100片,盘育机插秧准备专用软7寸盘30块,9寸盘28块,拱摸竹片(2.2-2.5米)25片,地膜1.25斤(0.2毫米)。
四、秧田准备
1、秧田选择。要求选择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排灌方便、无污染、杂草少、运输便利的田块作秧田。采用软盘育秧按照1︰20~25、机插育秧1︰80的比例备好秧田。
2、秧田翻耕。在播种前30天进行翻耕淹沤,播种前3~5天结合整平,每亩秧田施入25%的复合肥25~30公斤作苗床基肥,施肥时梳耙2~3次,确保均匀不伤芽。
3、秧厢规格。按厢面宽1.5米、厢沟宽0.3米,厢沟深0.15米做成秧厢,厢长不超过10米,以南北成厢为好,并开好腰沟、围沟,以便于排灌,机插秧按不低于2米宽分厢做好秧厢。
五、适时播种
早稻在3月20-30日,抢“冷尾暖头”天气播种。
晚稻严格按所用品种的适宜播种期进行操作,绝对不能推迟。采用软盘抛秧须提前2~3天播种下泥,机插秧选择生育期110天左右晚稻品种,以确保晚稻能在9月15日(寒露风来临)前安全齐穗。
六、浸种催芽
1、备足种子:采用塑料软盘抛秧,早稻常规稻亩用种5~6公斤、杂交稻2.5-3公斤;晚稻常规优质稻为3.5~4公斤、杂交稻1.5-2公斤。
2、播前种子处理:播种前5~7天拆开包装透气,抢晴晒种半天,种子禁止在水泥地上曝晒。
3、浸种消毒。种子下水半小时左右,捞去浮于水面的秕谷、病粒谷后,统一采用“咪鲜胺”进行种子消毒。方法是用25%咪酰胺乳油2000—3000倍液(即一支2ml的咪鲜胺乳油兑水4-6公斤,浸种3-4公斤),间歇浸种杂交稻种浸24小时、常规稻种浸36小时,稻种无须预浸,浸后不须漂洗,可直接催芽、播种。包括消毒时间在内总的浸种时间:早稻常规种子48~72小时,早杂种子36~48小时,间歇浸种,以种子吸足水份35%左右为宜。
4、种子催芽。催芽前,将浸好的谷种洗干沥干,然后用“两开一凉”温水(50-55℃)浸泡5-10分钟,再起水沥干上堆,保持谷堆温度32-35℃,15-18小时后开始露白。谷种破胸露白后,翻堆散热,并淋温水,保持谷堆温度28-32℃。齐根后适当淋浇25℃左右的温水,保持谷堆湿润,促进幼芽生长。播种前炼芽24小时。遇低温寒潮不能播种时可延长芽谷摊薄时间,结合洒水,防止芽、根失水干枯,待天气转好时播种。
种粮大户和各乡镇示范点,要严把种子浸种消毒环节,统一使用种子催芽器,规避浸种催芽风险。晚稻结合种子消毒采用少浸多露的方法进行催芽。
七、精量播种
1、规格摆盘:摆盘前先用木板把厢面烫平,以一边为基准拉线横摆2个软盘,轻轻压平软盘,尽量使秧盘与秧厢贴实,以免秧盘悬空造成死苗。放盘后两边各留10-15厘米空地以便盖膜。按每包壮秧剂(400克)处理50个软盘的比例将壮秧剂撒入秧厢沟内,与适量的稀泥拌和均匀后,将其装入摆好的软盘中,用扫帚扫平泥水,保证每孔至少有2/3以上的泥浆,而厢面不得留有泥浆和积水,待泥浆沉紧踏实后即可播种。机插秧秧盘统一推广麻膜育秧,以利秧苗结盘,育出标准秧块。
2、精量播种。根据每亩用种量和软盘多少,分厢过称,分2~3次均匀撒播,要求常规早稻每个秧孔落入种子4~6粒,杂交稻每个秧孔落入种子2~3粒,尽量降低独苗率、缺孔率。播种后用软扫帚蘸泥浆水轻轻塌谷,抹去盘面多余的泥浆。机插秧每盘常规稻播种谷150-180克,杂交稻播种谷80-100克。
3、秧床消毒
播种后盖膜前,每亩秧田用45%敌克松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到厢面,对秧床进行消毒。
4、搭拱盖膜。按拱高40厘米左右、拱距60~70厘米搭好篾架,然后铺盖地膜,盖膜时四周要用泥土盖严压实。
八、秧田管理
早稻
1、出苗前。保持秧田厢沟畅通,厢面湿润不积水。随时检查盖膜情况,发现地膜被风或其他情况掀开,应及时盖好,若遇无风高温晴天,在上午十点左右应揭膜两端通风,防高温煮芽。立针现青后,如膜内温度高于30℃时,也应揭开膜的两头通风降温。
2、出苗后。当秧苗一叶一心后,晴天中午要揭开秧厢两头通风,傍晚前则盖好。一叶一心时开始炼苗,保持厢面干爽以促根生长,膜内温度保持20~25℃为宜,不得超过35℃。秧厢过长,温度太高除两头揭膜外,中间也要间隔揭膜,以防烧伤秧苗,以后逐步增加炼苗时间。育秧期间,如遇连续阴雨寡照天气、或者秧苗出现绵腐病等病害时要用敌克松(500倍液)或硫酸铜等杀菌消毒。
3、炼苗揭膜。经过充分炼苗后秧龄在2.1~3.1叶时揭膜。揭膜时间最好选晴天下午、且厢沟内灌满水后才能揭膜,以防青枯死苗。揭膜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或极端低温恶劣天气要继续盖膜。在播种20天后最迟抛栽前4~5天要完全揭去地膜,进行露天培管。在二叶一心时每亩施用尿素2~2.5公斤作为断奶肥。
晚稻
晚稻育秧期间气温高,雨水多,秧苗生长快,必须实行“三控”,促使秧苗矮化粗壮。
1、水控:采用湿润秧床,播种后3天左右,厢沟里保持半沟水;当秧苗长到一叶一心后直到移栽前都要进行旱育,只要秧盘孔穴内泥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萎蔫,沟内就不灌水,控制秧苗生长。
2、肥控:在施足基肥情况下,氮肥用量比早稻减少50%。
3、化控:用烯效唑拌种,或一叶一心期喷施多效唑控苗。
九、及时抛栽。
早稻当秧苗达到3.5~4.5叶时就可进行大田抛栽或摆栽,一般早稻秧龄控制在28天以内。抛栽前3~5天每亩追施尿素2.5~3公斤或腐熟的人畜粪水。
晚稻秧龄控制在25~28天,抛栽前3~5天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2.5~3公斤,并带药下田。
机插秧:早稻秧龄22天以内,晚稻秧龄20天以内,苗高15厘米左右及时机插。
⑵ 浸种后如何播种
一般的种子在播种前都要浸种.一般是沼液浸种.
沼液浸种。沼液中不仅含有氮、磷、钾、铜、铁、锌等营养元素,而且含有铵根离子、有机酸等抗性物质,对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沼液浸种,抗病壮苗效果显着,一般增产5%~10%。浸种方法是:把种子晒好,装入透气性好的编织袋内,用绳子一端系住袋口,置入沼气池的沼液内,另一端固定在池边。小麦、玉米、棉花叮虎耻臼侪铰抽歇处忙种子一般浸泡12小时左右,甘薯、马铃薯一般浸泡4小时~6小时,瓜类和豆类浸泡2小时~4小时,取出清水冲净后播种。
⑶ 浸泡种子有几种方法
1、浸种
一般浸种:用温度与种子发芽室温相同的水浸泡种子。浸种水温20-30℃不等,适用于种皮薄、吸水快的种子,此法无灭菌和促进种子吸水作用。
温馨提示:催芽期间,不可长时间缺水,保持种子稍微湿润状态。如果温度达不到发芽温度,可以把容器用塑料袋套起来,或者放进废弃容器里,然后封住容器,创造一个小温室,要注意控制好温度,白天温度25-30,夜晚22,23比较合适。
3、发芽后的管理
催芽后种子冒出新芽,要把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如果温度长时间高温,容易造成高脚苗。一般家庭种菜,不需要育苗了,麻烦,建议直接播种。
4、播种方式
小粒种子直接撒播在已经湿润的细壤土表面,然后覆盖一层细土,再适当浇水,保持湿润就可以了。
大粒种子浸种催芽后,发芽快,播种可以条播,点播,土地大的时候适合条播,花盆适合点播。
先给花盆松土(跟翻地作用一样),然后挖一个3,4厘米深的坑,再把种子放进去2cm位置,芽朝下,然后填上泥土,稍微轻压一下,浇水,等种子冒出泥土时观察有无戴帽现象,有的话可以稍微撒下细沙土,盖住种子,让其脱掉外壳,或者人工轻轻拿掉外壳。
⑷ 种子在水里浸泡多长时间可以播种
1.根据种子类型不同一般5-12小时,种子壳越厚,浸泡时间越长。
2.种子泡水叫做浸种。浸种的目的是使种谷较快地吸水,达到能正常发芽的含水量。干燥的种子含水率通常在15%以下,生理活动非常微弱,处于休眠状态。
3.种子吸收水分后,种皮膨胀软化,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随着水分进入细胞,种子中的酶也开始活化。由于酶的作用,胚的呼吸作用增强,胚乳贮藏的不溶性物质也逐渐转变为可溶性物质,并随着水分输送到胚部。种胚获得了水分、能量和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细胞才开始分裂、伸长,突破颖壳(发芽)。可见,要使种子萌发,首先必须使它吸足水分。
(4)浸种子播种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种子(see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体胚珠得到母体的保护,并像哺乳动物的胎儿那样得到充足的养料。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种子植物能够代替蕨类植物取得优势地位。
2.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体系,对延续物种起着重要作用。种子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粮、油、棉外,一些药用(如杏仁)、调味(如胡椒)、饮料(如咖啡、可可)都来自种子。植物、大树、花草也是种子繁殖而来。.许多种子能进行食用,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3.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繁殖。种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纹理等随植物种类不同而异。种子常呈圆形、椭圆形、肾形、卵形、圆锥形、多角形等。
⑸ 在播种蔬菜种子的时候,需要提前浸泡种子吗为什么
浸种的目的是使种谷较快地吸水,达到能正常发芽的含水量。干燥的种子含水率通常在15%以下,生理活动非常微弱,处于休眠状态。种子吸收水分后,种皮膨胀软化,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随着水分进入细胞,种子中的酶也开始活化。由于酶的作用,胚的呼吸作用增强,胚乳贮藏的不溶性物质也逐渐转变为可溶性物质,并随着水分输送到胚部。种胚获得了水分、能量和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细胞才开始分裂、伸长,突破颖壳(发芽)。可见,要使种子萌发,首先必须使它吸足水分。不过,种子并不是有水就能发芽,它至少必须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15—18%的水分才能开始发芽。吸水量达到自身重量40%时才能正常发芽。
浸种所需要的时间与种子的谷壳厚薄、透性强弱、浸种前种子的含水量以及浸种的水温等有关。籼稻吸水较快,粳稻吸水较慢;种子含水量低的吸水较快,高得较慢;温度高得较快,温度低得较慢。种子是否吸足水分可以从外观上判断。吸足水分的种子呈半透明状态,透过谷壳可隐约区分胚和胚乳,胚膨大突起,胚乳变软,剥出谷壳用手可以把米粒碾碎,折断时无咔嚓声。
农技人员成为春耕农资配送员。房县农业农村局组织20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以乡镇为单位与县种子、肥料等农资经营户对接,将农资物资配送到村。截止日前,已配送到镇到村水稻种子万斤,玉米种子万斤,蔬菜种子万斤,农药108吨,化肥28500吨,农膜135吨。
本报此前报道的南大街3000余株向日葵以外,浐灞生态区种植向日葵万余平方米,高陵区在鹿苑大桥东栽植向日葵560亩,高新区种植向日葵8750平方米,鄠邑区在吕公东路种植向日葵2000余株、在玉蝉镇胡家庄村栽植200余亩向日葵,经开区在文化中心广场种植向日葵200平方米,曲江新区种植向日葵。凡在单位购买种子.单位承诺:15天之内发芽;发芽率97%;成活率95%;如达不到标准单位全额退款主要销售药材种子.草坪种子.草花种子.蔬菜种子.牧草种子.林木种子.花海种子.我专业销售种子7年质量保证!!!!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和种植资料,在种植上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打我电话。
⑹ 种子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种子处理有三种方式:晒种、拌种和种子包衣。
(1)晒种
在贮藏条件差或种子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前应晒2~3天。晾晒时应薄铺勤翻,防止中午强烈日光曝晒造成种皮破裂。晾晒后,将种子摊开散热降温,再装入袋子备用。
(2)拌种
根瘤菌拌种:在新开垦地、重迎茬地或多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有必要进行根瘤菌接种。每公顷大豆种子用根瘤菌剂7.5千克,具体方法:用适量清水将固体粉剂、液体剂稀释,将种子与菌剂拌匀,或先将种子浸湿,然后将固体粉剂均匀地粘在种子上,使每一粒种子表面都粘上菌剂,拌后放在阴凉地方,防止阳光直射杀伤根瘤菌,接种根瘤菌后,稍阴干便可播种。
微肥拌种:根据土壤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可选用钼酸铵、硼砂等进行拌种。钼酸铵拌种:用量每千克大豆种子拌钼酸铵2~4克,将2~4克钼酸铵先用少量热水溶解,然后加水稀释至20毫升左右,喷洒在豆种上混拌均匀,阴干后播种。硼砂拌种:用量每千克大豆种子拌硼砂1~3克,将1~3克硼砂溶于20毫升水中,喷洒在豆种上混拌均匀,阴干后播种。
(3)种子包衣
选用已登记的大豆专用种衣剂(如26%多克福种衣剂1∶60或15%福克种衣剂1∶60)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微肥拌种和种子包衣同时应用时,应先微肥拌种,阴干后再进行种子包衣。根瘤菌应避免与酸性农药同时应用。
⑺ 浸种时间和标准应怎样掌握
不同种子浸种要求不一样,比如蔬菜种子浸种即将种子放在55~60度的温热水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将水温降至30度,继续浸泡2~6小时即可。
浸种所需要的时间与种子的谷壳厚薄、透性强弱、浸种前种子的含水量以及浸种的水温等有关。籼稻吸水较快,粳稻吸水较慢;种子含水量低的吸水较快,高的较慢;温度高的较快,温度低的较慢。
种子是否吸足水分可以从外观上判断。吸足水分的种子呈半透明状态,透过谷壳可隐约区分胚和胚乳,胚膨大突起,胚乳变软,剥出谷壳用手可以把米粒碾碎,折断时无咔嚓声。
(7)浸种子播种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浸种是为了达到满足种子播后迅速发芽所需的水分,杀灭潜伏在种子内外的病菌和害虫,毒杀地下害虫与苗期害虫等目的。浸种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种子吸收水分后,种皮膨胀软化,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随着水分进入细胞,种子中的酶也开始活化。由于酶的作用,胚的呼吸作用增强,胚乳贮藏的不溶性物质也逐渐转变为可溶性物质,并随着水分输送到胚部。种胚获得了水分、能量和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细胞才开始分裂、伸长,突破颖壳(发芽)。
⑻ 水稻浸种时间由浸种水的温度来确定,水温累计达到多少度才算浸种完成
稻谷吸足发芽水分所需浸种的时间,因水温而不相同。日平均气温18℃以上需浸种48 - 60 小时, 18℃以下需浸60-72 小时,少数品种需更长一些(如盐稻8号)。传统的发芽率测定规定,水稻在30℃水温中浸24小时后,置于30℃或20-30℃发芽床上,10天后测定发芽。
一、浸种原理
水稻浸种过程就是种子的吸水过程,种子吸水后,种子酶的活性开始上升,在酶活性作用下胚乳淀粉逐步溶解成糖,释放出供胚根、胚芽和胚轴所需要的养分。当稻种吸水达到谷重24%时,胚就开始萌动,称这为破胸或露白。当种子吸水量达到谷重40%时,种子才能正常发芽,这时的吸水量为种子饱和吸水量。达到这一吸水量的时间,一方面受浸种水温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种子吸水越快,达到饱和吸水量时间越短。另一方面受水稻品种和组合类型影响。由于杂交水稻吸水后酶的活性较强,故杂交水稻种子的浸种时间要比常规稻种子的浸种时间要长。
二、浸种前的种子处理
浸种前必须进行晒种,晒种能利用太阳光谱的短波光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同时,晒种后能增进种子内酶的活性,进而提高发芽势,使其出芽快整齐。
晒种的方法是将谷薄薄地摊在水泥地或晒场上(温度太高时,种子不应直接晒在水泥板上),早稻种子抢晴晒两个太阳日,晚稻晒一天,晒时勤翻动,使种子干燥度一致,晒后进行选种并注意让种子晾透3小时以上,等种子散热后再浸种。
选种是浸种前不可缺少的工作。选种一般采用风选和水选两种方法进行,风选是在晒种后用风车或自然风扬净,扬去种子空壳、枝梗和杂物以及霉菌孢子,风选后再用筛子过筛,筛去杂粒和细粒及芽谷和稗粒。
经过风选和筛选后,常规稻种子再用黄泥水或盐水进行水选(此方法比较繁,群众不易接受),黄泥水选种的方法是用20公斤左右的黄泥加50公斤的清水。而盐水选种的方法是用7.5公斤食盐加50公斤水,配液后用一个鸡蛋放在液面上测定浓度,把浓度调整为至鸡蛋露出壹分硬币大小的空隙为度,浸种液浓度调好后把种子倒入水中充分搅匀,捞出浮在液面上的空粒,秕粒和虫蛀粒,保留饱满一致的种子。杂交稻浸种时一般不经过水选,因为扬去空粒后,保留下来的部分秕粒仍然具有一定的发芽力,只要做到分级浸种稀播,匀播并在秧苗期间注意管理,秕粒秧苗同样能育成壮秧。根据上述浸种原理,浸种的主要目的是使种子破胸整齐发芽快,并且出苗一致有利于培育壮秧。
三、常规稻种的浸种方法
常规稻种浸种一般采用药剂消毒法和少浸多洗法。药剂消毒浸种常使用的药剂有强氯精、402、石灰水和福尔马林等。
(一)强氯精消毒方法:强氯精消毒法是先将水选 后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浸24小时,然后换入300倍液的强氯精中浸入12小时,或采用目前市场上供应的10克重量包装的小袋强氯精加3.5公斤水浸3公斤种子,浸后反复冲洗种子,彻底去掉药味再行催芽。
强氯精是一种抗菌剂,浸种后对细菌性条班病、白叶枯病、恶苗病及稻瘟病菌有独特的杀灭作用,其好处一是控制外地引进种子带来的菌源,使之不在当地流传为害;二是种子处理后杀灭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可以减少大田生长期间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
(二)402浸种法:402也是一种抗菌剂,浸种后能有效地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稻瘟病菌和恶苗病菌。具体用法是70%的402配成4000倍液,浸种48小时,浸后反复冲洗干净,再行催芽。浸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用手接触药物,如接触则应赶快用肥皂洗清,同时配药和浸种最好在木桶中进行,不要用金属器具配药浸种,以免药剂分解失效及腐蚀金属器具。
(三)石灰水浸种法:石灰水浸种是一种传统的浸种消毒方法。其具体做法是:称取石灰0.5公斤,用纱布包好,然后放入50公斤水中溶解过滤,再把种子倒入溶解了的石灰水中浸40-50小时,浸后将稻种洗干净,再行催芽。石灰水浸种时注意在浸种过程中不要搅动水面,以免打破石灰水表面的膜状体,导致空气侵入而影响消毒效果。
(四)少浸多洗法:少浸多洗法是在上述消毒浸种(除石灰水浸种外)的基础上,以增加洗种次数来减少浸种时间,即在浸种过程中,用皮手套擦洗种子3-4次,洗净粘附在种子表面上的泥土,病菌和其它有阻于种子吸水的物质,活化种子表面组织,使种子吸水速度加快,一般可减少浸种时间6-8个小时。此办法用于种子质量较差和含有部分芽谷或含有部分黑粉菌粒的稻种所采用,目的是缩短浸种时间,避免部分芽谷用黑粉菌粒浸种时间过长产生发酵、发臭现象。
四、杂交稻种的浸种方法
杂交稻种的浸种方法和常规稻浸种在时间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杂交稻种子体内活性较强,吸水后呼吸作用明显加大,而且催芽时不耐高温,尤其是在制种时采用了较高用量的九二0生长激素,有可能部分残留在种子内,使得杂交稻种吸水后发芽速度较快,因此,采用短时间浸种是杂交稻种的一大特点。下面介绍几个方法。
(一)分级浸种方法。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稻种子,由于不育系异交率低,配组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饱满的种子,这些不饱满种子芽子较小,但发芽后仍然能成苗,插到本田内仍有一定的增产优势。因此,浸种时必须进行清水分级,并进行分级催芽和播种育秧。如果混在一起浸种,一方面催芽时半饱满种子易烧芽;另一方面播种后在秧田内受到壮苗压挤,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和光照,难以长成壮秧,插到本田内,其增产效果较差。
分级浸种的方法是在清水选种时,把浮在水面上的不饱满种子捞起,然后将这些不饱满种子采用下述短时间浸种方法进行分级浸种和催芽。但是有些杂交稻种子内含有部分黑粉病粒,这部分黑粉粒重量轻,清水选种时和不饱满种子一起浮在水面上,碰到这种情况,如果黑粉粒较少,可以采用药剂浸种的办法杀死黑粉病菌进行分级浸种,但如果种子内黑粉病粒较多,上浮的种子不宜作种用。
(二)间歇浸种方法。间歇浸种又称干湿交替法,有些地方也称做“两泡一露”或“三泡两露法”。其原理是,在浸种过程中,把种子从水中捞出沥干若干小时后再行浸种。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长时间闷浸,使稻种产生异味和发酵;另一方面是在种子晾干期间,其种子内水份照样通过种子细胞膜的传递渗透到胚乳和胚中去,而种子外部的通透性加强,有利于种子破胸整齐、成秧率提高。具体方法是:先将种子倒入清水中浸种10小时,然后捞起种子晾干4小时,再倒入300倍液强氯精中消毒10小时,浸后彻底冲洗干净再行催芽。这种方法叫做两泡一露法。同时也可采用三泡两露法,三泡两露是在浸种过程中增加一次露种,具体做法是:先将种子倒入清水中浸8小时,浸后捞起种子晾干4小时,再倒入新鲜清水中继续浸泡4小时,然后倒入300倍液强氯精中浸6小时,浸后反复冲洗干净再行催芽。采用三泡两露方法时,尽量避免用手接触药剂,最好是采用换桶的办法,将种子和药液滤到另一桶子中,等种子晾干后再换回原桶中浸种。
(三)含有芽谷的杂交种浸种方法。随着制种使用九二0生长素的用量增加,以及制种后期常遇到多雨天气、致使种子在植株上吸足水分,加之九二0激素的作用,往往提早打破休眠期,使种子即刻发芽,发芽率重者达30%以上,轻者也不少于1—3%,这部分芽谷虽然浸种前经过筛选,但短芽谷种子仍占一定比例。由于短芽谷的存在,给浸种催芽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含有芽谷的杂交种浸种必须采用相应的浸种方法和措施,才能避免芽谷稻种吸水时间过长而产生发酵发臭的现象。
含有芽谷的杂交稻浸种方法采用短时间浸种法,又称浸种催芽交替法。具体做法是将芽谷稻种放入温水中浸它8—10个小时,浸后即行催芽,实行种子边催芽边渗水的办法,适当增加催芽过程的淋水次数。同时对含有芽谷种子的浸种还可以采用间歇浸种结合少浸多洗法同时进行。
浸种催芽交替法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一是能使部分芽谷在短时间内不发臭,不发酵;二是这部分芽谷在吸足一定水分后大部分还有发芽能力,只不过发芽势和成苗率相应低一些,成了苗的芽谷,采用有效的秧田管理措施同样能达到壮秧的指标;三是浸种催芽交替进行能使种子表面光泽度好,通透性强,并且在一定时间内能吸足水分均衡破胸;四是相应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其发芽势较强,能达到根粗芽壮的目的。
⑼ 蔬菜种子催芽浸种时间大全
催芽前必须浸泡种子,但浸种时间不宜过长。经试验,黄瓜用1~2小时,辣椒、茄子、番茄用3~4小时浸种较合适(包括种子消毒处理时的浸水时间)。催芽的关键是温度,适宜的温度和催芽时间为:黄瓜28~30℃,催芽时间16~24小时;番茄28~30℃,催芽时间3天;甜椒33~35℃,催芽时间 4~5,茄子30℃,催芽时间4~5天。目前提倡变温催芽的办法,即夜间8个小时降低5~10℃,保持在20℃左右。这种方法能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催芽时间。催芽设备有条件的最好使用电恒温箱。催芽后,种子出芽露白,即可播种。如温度、湿度不适宜,可待芽长到2~3毫米时播种。如种子已出芽,又不能及时播种,可将种子放在摄氏5℃左右的地方贮存数天,注意防冻防干。
⑽ 如何播种
将种子播入苗床或发芽基质,使其萌发生长的育苗技术环节之一。是果树培育实生苗的重要环节。播种过程中各个措施的质量对出苗率的高低,出苗的整齐度以及幼苗的生长状况有直接影响。
播种地的准备
选壤土或砂壤土为播种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深翻整地,除去影响种子发芽的杂草、残根、石块等障碍物,耙平并作畦或垄。垄作适于大规模育苗,有利机械化管理。畦作有高畦、低畦之分。多雨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宜用高畦,利于排水;干旱或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宜用低畦,以利灌溉。畦的宽度以方便中耕、除草、间苗等管理作业为宜,长度可根据需要及地形而定。
播种时期
分春播、秋播和采后立即播种。适宜的播种期,应根据不同树种种子的特性及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来决定。在冬季较短而又不太干燥、寒冷,土质较好,又无鸟鼠为害的地区,宜秋播,直至土壤结冻前都可播种。种子在田间自然条件下通过后熟阶段,出苗早,生长期较长,苗木健壮,且播种时期比较长,便于安排工作。但播种后距种子萌发出苗的时间较长,土壤容易变干,应适当加大播种深度或覆盖,以保持土壤湿度。冬季干旱、严寒、风沙大及鸟鼠危害严重地区,宜春播。但必须使用经过处理,解除了休眠的种子(见种子处理),以确保出苗快而整齐,减少种子损失。许多常绿果树的种子采后因干燥容易丧失萌芽能力,难于保存,应随采随播。中国四川柑橘产区对枳、红3816檬、酸橙等果树常用嫩子播种,福建、广东一带于6月至9月播种荔枝、龙眼、杧果,4月至6月播种枇杷,这时气温较高,种子萌发快,幼苗生长迅速,缩短了育苗时间。
播种方法
有条播、点播、撒播。①条播是在苗床内开条沟播种,行距可根据不同树种育苗的要求决定。条播的幼苗密度合适,生长比较整齐,中耕、除草等田间管理工作方便,将来起苗也较容易,是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方法。②点播是按一定距离将种子单粒或数粒在一起播入苗床穴内,用种量较省,苗木分布均匀,单株营养面积较大,幼苗生长健壮,质量较好,田间管理亦方便。但单位面积上苗量较少,适于桃、杏、板栗、核桃、龙眼、荔枝等籽粒大的树种。③撒播是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然后撒土覆盖种子,此法省工,单位面积上苗量较多,苹果、梨等树种曾用此法,但幼苗密度过大,生长较弱,中耕除草比较困难,现已少用。
播种时一般种子直接播下即可,但核桃种子要将种尖侧放,缝合线与地面垂直放置(图1);板栗种子要平放,利于种胚萌发出土,而且幼苗生长健旺(图2)。
在整个育苗过程中,影响成苗出圃数量的因素很多,如播种质量、田间管理(除草、松土等)、嫁接、剪砧、病虫为害及风、旱等自然灾害。因此,实际播种量常大于理论播种量(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