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鸡蛋孵化小鸡的过程是什么
鸡蛋孵化的过程为;
第一天:受精卵经过了24小时的孵育,胚盘会变大变厚,明区和暗区同时变大,在卵黄上可见到椭圆形的盾称为胚盾,是未来的胚区。
第二天:胚盘已经扩展了一倍并被红色的血管包围成椭圆形,这些血管即胚胎的卵黄囊循环的边缘血管—缘窦。胚盘中心还有一变曲的透明体—胚胎,透明体中可以看见一个搏动着的小红点,为原始心脏。
第三天:由孵化的第一天开始,蛋白中的水分通过半透性卵黄膜向卵黄中移动,使卵黄中水分含量大大增加,新进来的水分并不与卵黄液全部融合而主要存在于胚区内。胚胎与伸展的卵黄囊血管形似蚊子,白壳种蛋通过照视可见蚊状的血管区域。
第四天:卵黄的体积继续增大,颜色也会变淡,卵黄囊血管包围卵黄近三分之一,由于卵黄液化膨胀的压力,使卵黄囊血管紧紧贴于内壳膜,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照蛋时卵黄不会转动,胚与卵黄囊血管形似蜘蛛,也被称为“小蜘蛛”。
第五天:胚胎被包围在一个透明的水泡中,俗称羊膜,羊膜内充满了羊水,胚体弯曲,眼睛黑色素大量沉积。卵黄囊已包围二分之一的卵黄,照蛋时可以见到眼睛的影子,俗称“单珠”或“黑眼”。肉眼已经可以看见尿囊,直径大约6毫米左右。
第六天:尿囊增长飞快,一天之内增长了大约4倍,尿囊血管系统迅速发育,已经覆盖羊膜与部分卵黄,但比卵黄囊血管细;卵黄囊血管分布在卵黄面积达三分之二以上。胚体已初具翼和腿的外型,照蛋可以看见头部与躯干部的两个小圆团。
第七天:卵黄体积达到最大程度,以后将慢慢的缩小,卵黄囊虽然也增大,但仍有四分之一卵黄未被覆盖;尿囊比第6天增长大约两倍;胎儿的外形已经具备禽类的特点,头和眼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前后肢分化已经明显,胎儿的透明度开始降低,胚胎横卧于羊水之中。
第八天:尿囊较第7天扩大了一倍,几乎包围了卵黄囊。从第4天到第8天是尿囊发育的第一阶段,胚胎由卵黄囊呼吸转化为尿囊呼吸。胎儿外形发育趋于完善,上喙白色,破壳齿明显可见,胸腹腔尚未封闭,心、肝、胃都暴露于体腔外。
第九天:尿囊沿内膜迅速向下端发展,包围了胎儿和卵黄,并包围部分蛋分白。胎儿皮肤透明度下降,皮肤表面出现排列整齐的小点,为原始的羽毛。胸腹腔已封闭,心、肝、胃等器官已经包入体腔。
第十天:尿囊在胚胎的背面迅速向下端发展,将蛋白一点点包围起来。当孵化的第10天结束后,尿囊虽向小端逐渐包围,但尚未合拢。皮肤的羽毛原基遍及全身,翼和腿部羽毛的尖端已微露。胎儿的位置已经靠近气室。
第十一天:由于尿囊完全包围了卵黄、胚体和蛋白、尿囊血管已在小端吻合,此时为孵化后的第10天零半天,照蛋检验将这一现象称为“合拢”。从第8天到第11天是尿囊发育的第二阶段。尿囊的合拢意义重大,只有合拢完善,才能保证胎儿吞食蛋白。
第十二天:尿囊在蛋白端尚有一小孔未合拢,对于12天的胚胎发育似乎嫌慢。由于个体差异,这种情形并不罕见,鸡胚短羽已遍与爪已角质化。蛋白呈淡黄褐色,粘稠,浆羊膜道形成。
第十三天:将羊膜道是输送蛋白至浆羊膜腔的细长通道。粘稠的蛋白由于尿囊的包围和收缩,像挤牙膏一样不断进入将羊膜腔,与羊水混合,这种含有蛋白的羊水,称为蛋白羊水,胎儿开始大量吞食蛋白羊水。
第十四天:尿囊血管充分发育并紧贴壳膜,通过内外壳膜、蛋壳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吸进氧气;尿囊液增加,主要集中于羊膜周围,新陈代谢旺盛,胎儿增重迅速。
第十五天:尿囊所包围的蛋白减少,照视胚蛋,小端发亮部位缩小,胚体与卵黄的黑影部分增多。胎儿的羽毛生长迅速,颈部羽毛长度达12毫米,身体各部羽毛生长整齐,胫、趾鳞片开始形成。
第十六天:尿囊包围的蛋白一点点减少,尿囊液的颜色变混,有少量尿酸盐积由于吞食白、胚胎代谢产物增多,排泄的尿酸盐贮存在尿囊中。胎儿体重继续增大,羽毛加长变丰,颈部羽毛长度达15毫米。
第十七天:这是煮熟的全胚,已经剥去尿囊。孵化到17天,蛋白基本上向羊膜腔输送完毕,胎儿仍被蛋白的羊水包围。胎儿的新鲜肌胃,外形和羽毛的发育,与出壳的雏鸡差异不大。从孵化的第12天到17天是尿囊发育的第三阶段,尿囊的合拢导致胎儿可以完全吞食蛋白。
第十八天:残存的蛋白羊水被吞食完毕,尿囊液减少,气室增大,尿囊增厚并收缩,整个胚胎较易与蛋壳膜剥离,可见到两面三处尿酸盐沉淀。
第十九天:气室继续扩大中,尿囊液与羊水继续减少,快活酸盐沉积增加,尿囊血管鲜红,表明尿囊仍司呼吸器官的职能。孵化第19天在气室中可见展翅,少数雏鸡的喙已穿破内壳膜而达于气室。可听到雏鸡的鸣叫声。
二十天:大量啄壳应在第20天初。雏鸡的喙已穿破气室,然后用破壳齿划破外壳膜,再用喙向外顶,使蛋壳破裂。
第二十一天:蛋壳被啄破后,雏鸡可以直接在外界呼吸,此时尿囊膜开始枯萎,但仍有血管在工作。卵黄大部分收入腹腔,只有极少部分露在腹外。
第二十二天:在第20天的时候,已有雏鸡破壳而出,大量出雏在第21天的上半天。
出雏:刚破壳而出的雏鸡全身被羊水浸湿,行动无力,在出雏器良好环境中羽毛干燥蓬松,行动积极,鸣叫有力,此时就可以从出雏器内移出。
鸡的孵化技术:
在养鸡过程中那是离不开孵化这一项技术的.但是有些人要说了、我没有学过这一些我也会孵化、但你不要忘记了。你的成活率高吗。你做的每一步都那么精吗。我想没有人会好敢说这一句话的、因为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不是那么完美的吗。
(1)在孵化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种蛋的选择问题了。那么如何选择种蛋呢首先要选择的是在一周以内的蛋为好(最好是3-4天的为好)。
(2)在孵化之前吗要做一些消毒工作一般消毒有两种。
一是在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消毒(它们的用量是15克的高锰酸、和30ml的福尔马林/每立方米_)另一种是清泡消毒。
(3)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湿度的控制。我想做好以上几点最基本的要领那么你就可以孵化出放心的鸡苗了但是千万别忘记了种蛋的来源要好哟。
鸡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鸡种蛋在整个孵化期中,都要人证操作管理,但是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1日胚龄~7日胚龄和18日胚龄~21日胚龄。在孵化操作中,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即抓住了提高孵化率和雏禽质量的主要矛盾。一般是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1日胚龄~7日胚龄。
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
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孵化1天~5天,孵化器进气孔全部关闭。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孵化器里种蛋时,应在蛋壳表面凝水干燥后进行,并避开24小时~96小时胚龄的胚蛋。
5日胚龄前不照蛋,以免孵化器及蛋表温度剧烈下降。整批照蛋应在5日胚龄以后进行。另外,应剔除破蛋。
提高孵化室的环境温度。要避免长时间停电。万一遇到停电,除提高孵化室温度外,还可以在水盘中加热水。18日胚龄~21日胚龄鸡胚18日胚龄~19日胚龄是胚胎从06-06-30膜呼吸过渡到肺呼吸时期,需氧量剧增,胚胎自温很高,而且随着啄壳和出雏,壳内病原微生物在孵化器中迅速传播,此期的通过换气要充分。为解决供氧和散热问题。
应采取以下措施。
避开在18日胚龄移盘到出雏盘。可提前在17日胚龄,或延至19日胚龄时进行移盘。啄壳、出雏时提高湿度,同时降低温度。一方面是防止啄破蛋壳时,蛋内水分蒸发加快,不利破壳出雏另一方面可防止雏禽脱水,特别是出雏持续时间长时,提高湿度更为重要。
在提高湿度的同时应降低出。雏器的孵化温度,避免同时高温高湿。19日胚龄~21日胚龄时,出雏器温度一般不得超37℃~37.5℃。出雏期间相对湿度提高到70%~75%左右。
注意通风换气,必要时可加大通风量。保证正常供电,此期即使短时间停电,对孵化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小的,万一停电的应急措施是:打开机门,进行上下倒盘,并用体温表测蛋温。此时,门表温度计所显示温度绝不能代表出雏器里的温度。
拣雏时间的选择,一般在60%~70%雏禽出壳,绒毛已干时,第一次拣雏。在此之前仅拣去空蛋壳。出雏后,将未出雏胚蛋集中移至出雏器顶部,以便出雏。最后在拣1次雏,并扫盘。
雏鸡有趋光性,已出壳的雏鸡将拥挤到出雏盘前部。不利其他胚蛋出壳。所以观察窗应遮光,使出壳雏鸡保持安静。
防止雏鸡脱水。雏鸡脱水严重影响成活率,而且是不可逆转的,所以雏鸡不要长时间06-06-30器里和放在雏鸡处理室里,雏鸡不可能同一时刻出齐,即使较整齐,最早出的和最晚出的时间也相差32小时左右,再加上分级、打针、鉴别等出雏后的一系列工作,时间就更长。因此从出雏到送至饲养者手中,早出壳者。
可能已近48小时,所以应及时送至育雏室或送交用户。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 小鸡孵化技术
㈡ 小鸡怎么折一步一步教
小鸡刚孵出来的时候他走不好路的,只有慢慢慢慢的学会走路,时间长了才会走好。
㈢ 鸡苗孵化方式有哪些
一般要有专门的设备,就是所谓的孵化小鸡器,类似于一个有加热等功能的箱子,并要有环境相对好的特定孵化室。(说实话挺麻烦的)
至于具体操作如下:
1、种蛋的选择、保存和消毒用于孵化的种蛋大小和形状要符合品种要求,过大过小、过长过圆、蛋壳过薄、壳面粗糙的“沙皮蛋”、蛋壳过于坚硬的“钢皮蛋”和双黄蛋都不能用来孵化。鸡蛋以55-65克为宜。要注意增加种蛋收集的次数,产蛋箱要经常更换垫草,以避免种蛋污染。收集的种蛋应放在清洁干燥的的器具里,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保存,保存温度以12-15℃为宜,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种蛋集中后要立刻熏蒸消毒。
每批孵化结束之后,立刻对设备、用具和房间进行冲洗消毒。孵化器及孵化室的清洗消毒步骤 取出孵化盘及增湿水盘,先用水冲洗, 再用新洁尔灭擦洗孵化器内外表面(注意机顶的清洁),用高压水冲刷孵化室地面,然后用熏蒸法消毒孵化器,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在温度24 ℃、 湿度75%以上的条件下,密闭熏蒸1小时,然后开机门和进出气孔通风1小时左右,驱除甲醛蒸气。
2、目前家禽人工孵化给温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变温孵化,另一种是恒温孵化。我们主要推荐变温孵化:主张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主要是孵化室温度)和禽的不同胚龄,给予不同孵化温度,理由是不同胚龄的胚胎,需要不同的发育温度。推荐方案见下表: 胚龄(天) 孵 化 器 温 度
1-6 38.5 -38.0
7-12 38.2- 37.8
13-18 37.8 -37.6
19-21 37.5 -36.9
3、湿度:孵化器50%~ 60%,出雏器65%~75%。适宜的湿度可以使孵化初期的胚胎受热良好,孵化后期有利于胚胎散热,也有利于破壳出雏,出雏时适宜的湿度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使蛋壳中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壳的质地变脆。
4、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除最初几天外,都必须不断地与 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而且随着胚龄增加而加强。尤其是孵化19天以后,鸡胚胎开始用肺呼吸,其耗氧量更多。
5、翻蛋:翻蛋的目的在于改变胚胎方位,防止粘连,促进羊膜运动。一般每天翻蛋6~8次。鸡蛋翻蛋角度以水平位置前俯后仰各15度为宜,转蛋时动作要轻、稳、慢。机器孵化一般到第18天停止转蛋和进行移盘。21天出雏
09-03-22 | 添加评论 | 打赏
0
yuminfuhuashebei
一、煤油灯孵化机
1.构造 用木料做一个长200厘米、宽100厘米的保温箱,箱壁厚7厘米,箱壁中空处装填NBD73石粉或泡沫塑料碎粒,箱内做成3层木格,使蛋盘保持40度的倾斜,箱顶可用棉被代替。箱的正面要有2个门,供通风和出雏用,在箱的两头离地15厘米处各有2根直径3厘米的铁管,管口各放一盏煤油灯,这4根铁管在箱内斜向上交叉从对面穿出,穿出后向上设一段烟筒。孵化机内的温度就靠这4根铁管散发的热量来维持。
2.操作 通过调节煤油灯火力的大小,可调节箱内温度的高低。在的孵化设备底部要设置水盘,以调节箱内的湿度。入孵前要预先调试好温度,然后入孵。每天要检查调整温度4~6次,手工翻蛋6~8次。孵化室内的温度20℃左右。在孵化后期注意湿度与通风。煤油灯一次可孵肉鸽、鹌鹑、鹧鸪等珍禽蛋3000个,只需煤油25千克左右。只要掌握好火候,同样可取得高孵化率,较电孵机节省资金,但要勤观察、勤调整,并防止火灾。
二、电灯泡孵化箱
制作电灯泡平面孵化箱需要15瓦和25瓦电灯泡各1只,大小纸箱各1个(大套小后周围空4~6厘米),木屑(或谷壳)数千克,纱布、麻袋、薄被各1块,干湿球温度计1支,直径6厘米左右小口盅或小碗1只,直径15~2厘米左右管筒(竹或胶质)两小段等材料。由于没有控温设备,故温度调节较困难(注:如加1支水银导电表控温或用热敏电阻控温仪均可),可凭经验通过加盖麻袋或薄被(视室外气温高低而定),或增大或减少灯泡瓦数来调整温度。深夜电压略高,要注意避免孵化箱内超温。
三、热水加温式孵化机
由箱体、蛋盘、热水瓶等组成。箱体由一大一小的纸箱叠套在一起,并在两箱间填实保温材料(如棉花、谷壳、木屑等)制成。箱体内水平放置3~4只盛满热水的玻璃瓶作热源,瓶上盖湿毛巾,两侧各叠放4~6根小方木条,用来调整架在其上的蛋盘与热水瓶的距离,以使蛋盘内的温度稳定在一定数值上,蛋盘上覆盖一些薄棉垫或毛巾保温。一般容积为0.3立方米的孵化箱,约可入孵鹌鹑蛋60~100个。刚加热水时,水温较高,往往超过40℃,这时应将蛋盘上的覆盖物取一些放在热水瓶上而隔热,不使蛋盘内温度过高。约1小时后,由于水温下降较多,应从热水瓶上取下覆盖物返还盖在蛋盘上,并逐渐减少木条的根数,使蛋盘慢慢向热水瓶靠近,保持盘内温度稳定。热水瓶里的热水每隔4~6小时换1次,可在翻蛋、调整蛋盘位置时进行。
四、 热水管孵化机
容器长95厘米、宽83厘米、高76厘米,外层需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与热水加温式孵化箱同)。箱体分上、中、下三部分。从箱顶到距箱顶31厘米处为上部,从箱底到距箱底33厘米处为下部,上下部之间(仅12厘米)为中部,平放有“目”字形热水管。上下部可分若干层放蛋盘。由于上部在热水管之上,温度较高,宜孵孵化初期的珍禽蛋,下部在热水管的下面,温度稍低,宜孵孵化后期的珍禽蛋。热水管与箱外的热水锅相通,热水锅下置2盏煤油灯。热水温度可通过调整灯火大小来调节。相对湿度可通过增减搭在固定热水管的木栅条上的湿布调节。温度计宜放在孵化箱体中部。一般箱体上部可入孵珍禽蛋750个左右。
五、微电脑全自动孵化设备、全数字式智能化控制,可分批孵化出雏自动控温,自动控湿 自动翻蛋超温超湿报警 自动降温、降湿、科学循环的通风系统,正压排气,负压进气.可靠精确的温湿度控制,进口温湿度传感器。稳定可靠的自动翻蛋机构。
㈣ 如何用灯泡孵化小鸡
制作电灯泡平面孵化箱需要15瓦和25瓦电灯泡各1只,大小纸箱各1个(大套小后周围空4~6厘米),木屑(或谷壳)数千克,纱布、麻袋、薄被各1块,干湿球温度计1支,直径6厘米左右小口盅或小碗1只,直径15~2厘米左右管筒(竹或胶质)两小段等材料。
由于没有控温设备,故温度调节较困难(如加1 支水银导电表控温或用热敏电阻控温仪均可),可凭经验通过加盖麻袋或薄被(视室外气温高低而定),或增大或减少灯泡瓦数来调整温度。深夜电压略高,要注意避免孵化箱内超温。
(4)小鸡苗制作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孵化小鸡技术注意事项:
1、孵化室恒温:室内控温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为了保持高孵化率,孵化室的温度要控制在25℃以上,但不能超过28℃,且要比较恒定。这些都是为了保持鸡蛋在一个恒定的温度里面孕育,避免因为温度的波动,导致胚胎出现问题而无法孵化。所以孵化室的加温、保温设备一定要完善,尤其是控温最好能及时的调控。
2、鸡蛋翻身其原理很简单,鸡蛋翻身就是为了让鸡蛋的受温面积比较均匀,让胚胎各方面均匀的受温。各地由于孵化的方法不同,翻蛋的时候也要有所区别。如果是自动化机器,控制在每4次左右可以把蛋整个翻一遍,时间在1.5-2个小时一次。如果是用其它的孵化方式的话则控制在3小时一次,每3次可以翻一个遍。
3、为了保持孵化的体温,一般温度会控制在38℃左右,中后期胚胎成型后就要注意不能一直保持高温孵化了。胚胎成型后,鸡蛋就有了温度感知的情况,所以这时为了避免蛋因为过热而无法孵化,需要降温。
㈤ 怎么在家孵小鸡,要简单又好的方法。
方法如下:
1、先拿一个大箱子,再拿一个小箱子,小箱子的四周都是棉花,棉花的下面是热水袋,一边一个共四个,再把用消毒水泡过的鸡蛋放进小箱子里,孵小鸡的窝就搭好了。
2、第一天的温度是38.5℃,这种温度维持了7天,而且每2个小时翻一次蛋。第8天温度降低到38.2℃,翻蛋时间改为了3~5小时翻动一次。这天晚上把6枚鸡蛋放在照蛋灯上看,看见有4枚是红红的,并且有模糊不清的血管,那就是有小鸡的,那黄黄的是无精蛋。所以我把无精蛋给扔了。
3、以后隔几天照一次,看见红红的血管逐渐增多,同时可见一个黑色的小点在蛋里浮动,那是鸡的胚胎。过1-2天即出小鸡。
㈥ 怎样养小鸡苗
1、初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3℃,要10天后才能达到正常体温,加上雏鸡绒毛短而稀,不能御寒,1-30天的雏鸡都要保温,并放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饲养。30天以上的小鸡,羽毛基本上长满长齐,可以不用保温。
2、 鸡的体温在40.8-41.5℃之间,所以必须在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饲养,另外鸡的消化道短,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因此要喂给营养充足,易消化的饲料才能满足需要。
3、 易惊群。鸡胆小,特别是雏鸡很容易惊群,轻者拥挤,生长发育受阻,重者相互践踏引起伤残和死亡。因此,要在安静的地方养鸡。粗暴的管理,突来的噪音,狗猫闯入,扑捉等都能导致鸡群骚乱、影响生长。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0~32℃。以后,每5天降温1~2℃,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
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
㈦ 孵化鸡苗的技术
一、选择好孵化用的种蛋。首先要注意种蛋的来源,高产、优质无病的种蛋
二、孵化用的种蛋在10℃—15℃温度下保存不要超过3天。保存时间越长,孵化效果越差。如保存在21℃-25℃的环境下,最多不能超过7天。
三、做好种蛋的消毒。种蛋产出后,受粪便、灰尘等污染,蛋壳上面有大量的细菌,不但影响种蛋的孵化,而且污染孵化器和用具,传播各种疾病。种蛋入孵前,必须进行一次消毒
四、严格把握孵化温度。
或者您可以上家禽平台搜索上面会有很多家禽养殖技术
㈧ 怎样制作小鸡孵化箱视频教学
一、煤油灯孵化箱?
1.构造 用木料做一个长200厘米、宽100厘米的保温箱,箱壁厚7厘米,箱壁中空处装填?NBD73?石粉或泡沫塑料碎粒,箱内做成3层木格,使蛋盘保持40度的倾斜,箱顶可用棉被代替。箱的正面要有2个门,供通风和出雏用,在箱的两头离地15厘米处各有2根直径3厘米的铁管,管口各放一盏煤油灯,这4根铁管在箱内斜向上交叉从对面穿出,穿出后向上设一段烟筒。孵化箱内的温度就靠这4根铁管散发的热量来维持。?
2.操作 通过调节煤油灯火力的大小,可调节箱内温度的高低。在孵化箱的底部要设置水盘,以调节箱内的湿度。入孵前要预先调试好温度,然后入孵。每天要检查调整温度4~6次,手工翻蛋6~8次。孵化室内的温度20℃左右。在孵化后期注意湿度与通风。煤油灯一次可孵肉鸽、鹌鹑、鹧鸪等珍禽蛋3000个,只需煤油2?5千克左右。只要掌握好火候,同样可取得高孵化率,较电孵机节省资金,但要勤观察、勤调整,并防止火灾。?
二、电灯泡平面孵化箱?
制作电灯泡平面孵化箱需要15瓦和25瓦电灯泡各1只,大小纸箱各1个(大套小后周围空4~6厘米),木屑(或谷壳)数千克,纱布、麻袋、薄被各1块,干湿球温度计1支,直径6厘米左右小口盅或小碗1只,直径1?5~2厘米左右管筒(竹或胶质)两小段等材料。由于没有控温设备,故温度调节较困难(注:如加1支水银导电表控温或用热敏电阻控温仪均可),可凭经验通过加盖麻袋或薄被(视室外气温高低而定),或增大或减少灯泡瓦数来调整温度。深夜电压略高,要注意避免孵化箱内超温。?
三、热水加温式孵化箱
由箱体、蛋盘、热水瓶等组成。箱体由一大一小的纸箱叠套在一起,并在两箱间填实保温材料(如棉花、谷壳、木屑等)制成。箱体内水平放置3~4只盛满热水的玻璃瓶作热源,瓶上盖湿毛巾,两侧各叠放4~6根小方木条,用来调整架在其上的蛋盘与热水瓶的距离,以使蛋盘内的温度稳定在一定数值上,蛋盘上覆盖一些薄棉垫或毛巾保温。一般容积为0.3立方米的孵化箱,约可入孵鹌鹑蛋60~100个。刚加热水时,水温较高,往往超过40℃,这时应将蛋盘上的覆盖物取一些放在热水瓶上而隔热,不使蛋盘内温度过高。约1小时后,由于水温下降较多,应从热水瓶上取下覆盖物返还盖在蛋盘上,并逐渐减少木条的根数,使蛋盘慢慢向热水瓶靠近,保持盘内温度稳定。热水瓶里的热水每隔4~6小时换1次,可在翻蛋、调整蛋盘位置时进行。?
四、热水管孵化箱?
容器长95厘米、宽83厘米、高76厘米,外层需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与热水加温式孵化箱同)。箱体分上、中、下三部分。从箱顶到距箱顶31厘米处为上部,从箱底到距箱底33厘米处为下部,上下部之间(仅12厘米)为中部,平放有“目”字形热水管。上下部可分若干层放蛋盘。由于上部在热水管之上,温度较高,宜孵孵化初期的珍禽蛋,下部在热水管的下面,温度稍低,宜孵孵化后期的珍禽蛋。热水管与箱外的热水锅相通,热水锅下置2盏煤油灯。热水温度可通过调整灯火大小来调节。相对湿度可通过增减搭在固定热水管的木栅条上的湿布调节。温度计宜放在箱体中部。一般箱体上部可入孵珍禽蛋750个左右。
㈨ 怎么育鸡苗。视频有专家教吗
有,很多细心找找就是了
㈩ 孵化小鸡技术
一、在孵化之前要选择种蛋,在一周以内的蛋为好,最好是3-4天内的。温度控制在37.1~37.2℃,湿度控制在70~80%。
1.自然孵化,有母鸡孵蛋,可以省却人工,并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是不适合大规模孵化鸡蛋。
2.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可直接影响到鸡蛋的孵化率。因此选择恰当的孵化技术,通过人工控制孵化环境可以提高种蛋的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