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木头的承载力怎么计算
木头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1、原位试验法: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1)承载力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木头承载力的特点:
1、柱桩:由于桩底位移很小,桩侧摩阻力不易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一般柱桩,桩底阻力占桩支承力的绝大部分,桩侧摩阻力很小常忽略不计。但对较长的柱桩且覆盖层较厚时,由于桩身的弹性压缩较大,也足以使桩侧摩阻力得以发挥,对于这类柱桩国内已有规范建议可予以计算桩侧摩阻力。
2、摩擦桩: 桩底土层支承反力发挥到极限值,则需要比发生桩侧极限摩阻力大得多的位移值,这时总是桩侧摩阻力先充分发挥出来,然后桩底阻力才逐渐发挥,直至达到极限值。
对于桩长很大的摩擦桩,也因桩身压缩变形大,桩底反力尚未达到极限值,桩顶位移已超过使用要求所容许的范围,且传递到桩底的荷载也很微小,此时确定桩的承载为时桩底极限阻力不宜取值过大。
B.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钢筋混凝土配箍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公式为
(2)承载力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当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即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雨篷的倾覆,挡土墙的滑移等;
2、结构构件或其连接因应力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或因过度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而丧失承载能力;
4、结构或构件因达到临界荷载而丧失稳定,如柱被压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关系到结构整体或局部破坏,会导致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要严格控制出现这种状态,所有的结构和构件都必须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计算,并保证具有足够的可靠度。
C. 楼板承重怎么计算
设计时考虑楼板重400KG/m²,还要考虑额外的活荷载,一般为200KG/m²,真正计算时,分别需要乘以系数1.2和1.4,实际计算时楼板的承载力为400X1.2+200X1.4=760。
楼板承重算法要求:
1、计算荷载(恒荷载,活荷载)。
2、分析板的类型(单向板还是双向板)。
3、选择板厚 4.导算荷载计算出弯矩 5.根据弯矩计算配筋 6.验算裂缝、挠度及最小配筋率 7.调整钢筋及板厚满足要求。
4、、几何参数:计算跨度: Lx = 4000 mm; Ly = 3000 mm,板厚: h = 100 mm。
5、、材料信息混凝土等级: C25 fc=11.9N/mm2 ft=1.27N/mm2 ftk=1.78N/mm2 。
6、钢筋种类: HRB335 fy = 300 N/mm2 Es = 2.0×105 N/mm2最小配筋率: ρ= 0.200%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20mm保护层厚度: c = 10mm。
7、荷载信息(均布荷载)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G = 1.200,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Q = 1.400,准永久值系数: ψq = 1.000,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 = 5.000kN/m2,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3.000kN/m2。
(3)承载力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楼板各种材质承重计算
1、弹性板:边界条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简支/简支/简支/简支。设计参数,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 = 1.00,泊松比:μ = 0.200。
2、计算参数::计算板的跨度: Lo = 3000 mm,计算板的有效高度: ho = h-as=100-20=80 mm。配筋计算(lx/ly=4000/3000=1.333<2.000 所以按双向板计算)。
3、确定计算系数:αs = γo*Mx/(α1*fc*b*ho*ho)= 1.00*4.048×106/(1.00*11.9*1000*80*80);= 0.053。
4、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53) = 0.055。
5、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80*0.055/300= 173mm2。
6、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173/(1000*100) = 0.173%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7、确定计算系数:αs = γo*Mx/(α1*fc*b*ho*ho)=1.00*6.274×106/(1.00*11.9*1000*80*80),= 0.082。
8、跨中挠度计算
Mk --------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Mq -------- 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D.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承载力怎么计算
按不同用途的房屋,楼板每平方米承受的荷载是不同的。譬如3.5KN,5KN等。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恒荷载标准值
20mm厚水泥沙浆面层:0.02 ×20=0.4 KN/㎡
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0.08×25=2.0 KN/㎡
15mm厚混合沙浆天棚抹灰:0.015×17=0.255 KN/㎡
小计 2.655 KN/㎡
活荷载标准值: 10.0 KN/㎡
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
恒荷载设计值:g=2.655×1.2=3.168 KN/㎡
活荷载设计值:q=10×1.3=13.0KN/㎡
荷载设计总值:g+q=16.186KN/㎡, 近似取16.2KN/㎡
基本作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E. 如何计算钢结构承载力
以为工字钢为例:
W=401.4cm3 [σ]=210N/mm2 整体稳定系数 φb=0.93。
弯矩公式 M=qL^2/8。
强度公式 σ=M/W。
得 q=8σW/L^2=8*210*401400/4*4=42.1kN/m。
整体稳定要求 42.1*0.93=39.2kN/m。
分项系数要求(安全系数)39.2/1.4=28kN/m。
能安全使用28kN/m。
(5)承载力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制作
1、设备钢结构的加工制作与精密钢结构类似,介于普通结构件(对加工要求不高)与精密机械加工(要求加工较精细)之间,采用焊接或者栓接的连接方式。
2、同时钢结构类型主要有:用于厂房的排架结构、用于多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框一筒结构,用于大空间的平板网架结构和弯顶网充结构等等。
3、建筑功能不同,采用的结构形式也不同。钢结构设计要执行国家的技术规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确保质量。因此在结构设计制作的时候要注意以下要求:
(1)首先根据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相应合理的结构体系。做到技术先进、结构新颖、达到建筑和结构的完美统一。
(2)钢结构(除容器外)多以杆件为主,故杆件尺寸尽可能模数化、标准化,便于机械化制造、运送、安装、提高生产率。
(3)采用具有较高经济指标的高效钢材。
(4)钢结构的节点是至关重要的,要采用适当的连接方式,使节点设计与结构计算简化模型相一致。以往的结构破坏绝大多数发生在节点,所以对节点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采用先进的、可靠的连接方法。
F. 地基承载力是怎么计算的
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是由荷载试验直接测定或由其与原位试验相关关系间接确定和由此而累积的经验值。它相于载荷试验时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上线性变形段内某一规定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不应超过该压力-变形曲线上的比例界限值。
(6)承载力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地基承载力(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是地基土单位面积上随荷载增加所发挥的承载潜力,常用单位KPa,是评价地基稳定性的综合性用词。
应该指出,地基承载力是针对地基基础设计提出的为方便评价地基强度和稳定的实用性专业术语,不是土的基本性质指标。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是研究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有:
(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G.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怎么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H. 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I. 地基承载力怎么计算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式中:
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
εb、ε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b--基础宽度(m)
d——基础埋置深度(m)
γ--基底下底重度(kN/m3)
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
J.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说明:f=fk+ηbγ(b-3)+ηdγο(d-0.5)
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
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b——基础宽度(m)
d——基础埋置深度(m)
γ——基底下底重度(kN/m3)
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
工程应用:
当按地基承载力计算以确定基础底面积和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的数量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采用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限值采用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即S≤C,C为抗力或变形的限值;pk≤fa(地基);Qk≤Ra(桩基)。此时特征值fa、Ra即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抗力设计值。
当根据材料性质确定基础或桩台的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相应的基底板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即γ0S≤R计算,此时地基反力p、桩顶下反力Ni和主动土压力Ea等相应为荷载设计值,要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