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次梁荷载标准值计算
把标准值组合相加。横载控制和活载控制取不利组合。然后用设计值对构件进行验算。
次梁在主梁的上部,主要起传递荷载的作用。在主梁和次梁的交接处,可以把主梁看成是次梁的支座(固定支座)。次梁的钢筋伸入主梁的长度只要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即可。
加次梁的原则:
(1)为了承托隔墙,在有隔墙的位置设次梁,梁宽250mm以上,梁高按跨度计算:h>l/18~ l/12。
(2)没有隔墙时:
1、单向板,及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等于3的,不用加次梁; 2、双向板,板的任意方向长度大于5m时,宜设次梁。(如在5m~6m之间,不设次梁也可以)
一般一根主梁上的次梁数应不少于两根,等间距布置,梁宽250mm以上,梁高按跨度计算:h>l/18~ l/12。
⑵ 次梁计算
弯矩,支座反力是根据连续梁计算出来.次梁荷载也是要计算的.
⑶ 梁的工程量怎么计算,分几种
梁砼梁计算:按图示断面尺寸乘梁长以立方米计算,分5种,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
(1)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2)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伸入砖墙内的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3)圈梁、过梁应分别计算,过梁长度按图示尺寸,图纸无明确表示时,按门窗洞口外围宽另加500mm计算。平板与砖墙上砼圈梁相交时,圈梁高应算至板底面。
(4)依附于梁(包括阳台梁、圈过梁)上的砼线条(包括号形线条)按延长米另行计算(梁宽算至线条内侧)。
(5)现浇挑梁按挑梁计算,其压入墙身部分按圈梁计算;挑梁与单、框架梁连接时,其挑梁应并入相应梁内计算。
(3)次梁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梁的分类:
1、 从功能上分,有结构梁,如基础地梁、框架梁等;与柱、承重墙等竖向构件共同构成空间结构体系,有构造梁,如圈梁、过梁、连系梁等,起到抗裂、抗震、稳定等构造性作用。
2、 梁按照结构工程属性可分为:框架梁、剪力墙支承的框架梁、内框架梁、梁、砌体墙梁、砌体过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剪力墙边框梁。
3、 从施工工艺分,有现浇梁、预制梁等。
4、 从材料上分,工程中常用的有型钢梁、钢筋混凝土梁、木梁、钢包砼梁等。
5、 梁依据截面形式,可分为: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十字形截面梁、工字形截面梁、匚形截面梁、囗形截面梁、不规则截面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梁
⑷ 次梁边跨计算公式
主梁和次梁要根据你确定的受力主要方向确定,比如你考虑主承重方向为横向,哪在横向要布置截面尺寸较大的梁,(主要是梁高度要大些)在纵向布置较小的梁,这就是次梁。梁,板的跨度就是梁、板下方支座(可能是墙、柱、次梁的支座为主梁)之间的距离。
⑸ 基础梁工程量计算规则是什么
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伸入墙内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当梁伸入到墙体内时,梁按实际长度计算;当梁与混凝土墙连接时,梁长算至混凝土墙的侧面;圈梁长,外墙上按外墙中心线长计算,内墙按净长线计算。
工程量的计算有明确的计算规则,因而必须对计算规则有相当透彻的理解。而在实际各方核对工程量数据的过程中,常发生争议的现象,这大多是因为对计算规则的理解不同所致。
(5)次梁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2、梁长的取法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3、地圈梁工程量
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4、基础梁的体积
计算方法: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
⑹ 你好,次梁设计时,板的永久荷载和次梁自重,次梁粉刷根据什么公式算的我急用谢谢了
(1)板的容重*板的跨度
(2)次梁截面宽度b*(次梁截面高度h–板厚)*钢筋混凝土容重*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3)找平层厚度*(次梁截面高度h–板厚)*2(两面粉刷)*混合砂浆容重*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2表示两个侧面,0.015表示粉刷厚度,34表示粉刷的重度(相当于密度),(0.65-0.08)表示梁高减去板厚。
(6)次梁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钢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负筋位置下移,计算主梁负筋时,单排筋h0=h-(50~60)mm,双排筋h0=h-(70~80)mm。
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发生裂缝,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受压区传至主梁的腹部。这种效应约在集中荷载作用点两侧各0.5~0.6倍梁高范围内,可引起主拉破坏斜裂缝。为防止这种破坏,在主梁两侧设置附加横向钢筋,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吊筋、箍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2h1+3b的范围内。
⑺ 梁的计算方法
梁的计算方法?
梁:按图示断面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
1、梁长: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算至主梁侧面。
2、梁高:梁与板整浇时,梁高算至板底。
⑻ 求次梁自重怎么算 具体点 谢谢
次梁自重:梁宽*(梁高-板高)*25*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
次梁粉刷:粉刷厚度*(梁高-板高)*2*粉刷容重*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
板和梁整浇时,在梁恒荷载计算中还有板传来的线荷载,所以在计算梁自重时要减掉已经计算过的板重。如果梁上抹灰装饰,则需另外加上梁两侧抹灰重量(梁底的与板底抹灰一同计算)。
在主梁和次梁的交接处,可以把主梁看成是次梁的支座(固定支座)。次梁的钢筋伸入主梁的长度只要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即可。
钢筋的锚固长度与梁的跨度无关,只与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及钢筋的直径和外形有关。
(8)次梁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通过柱的为主梁。次梁为架在主梁上面的梁,看截面大小。一样截面的看有没有附加钢筋,如吊筋或梁穿梁处箍筋是否加密(有的话是主梁)。
从梁的位置和直观来说,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
从受力角度来说,传力路径总是次梁传至主梁;承担竖向力又承担水平力的梁为主梁,只承担竖向力的梁为次梁。
从刚度来说,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为主梁,刚度相对较小的梁为次梁。主梁需考虑抗震,次梁不需考虑抗震。反映在梁的刚度、延性、强度上的要求不同。
⑼ 基础梁工程量计算规则是什么
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伸入墙内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当梁伸入到墙体内时,梁按实际长度计算;当梁与混凝土墙连接时,梁长算至混凝土墙的侧面;圈梁长,外墙上按外墙中心线长计算,内墙按净长线计算。
工程量的计算有明确的计算规则,因而必须对计算规则有相当透彻的理解。而在实际各方核对工程量数据的过程中,常发生争议的现象,这大多是因为对计算规则的理解不同所致。
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2、梁长的取法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3、地圈梁工程量
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4、基础梁的体积
计算方法: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