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变压器短路阻抗的计算: 如果已知短路阻抗,一二次侧额定电压,变压器容量,可以计算出二次侧的阻抗吗
变压器短路阻抗:
1、如果用百分数来表示(比如你所说的5%)。一次、二次其阻抗百分数是一样的。
我猜想,你可能是想求:
2、如果你知道阻抗百分数,知道容量,知道电压,要求阻抗的绝对值(欧姆数)那么不论是一次或二次,都能各自计算出来。当然也可以知道一次,用匝数比的平方(乘或除),来计算出二次的阻抗绝对值。
3、比如求二次侧的阻抗绝对值:
3.1、先求出二次额定电流:I2=3150/3.45/1.732=527.16A
3.2、再求出二次的短路电压U2x=3450*5/100=172.5V
3.3、这样可以求出二次侧短路阻抗绝对值Z2=U2x1/I2=72.5/527.16=0.3272Ω
留下的,你自己可以计算出一次侧阻抗值为2.749Ω,然后用变比的平方去校算。
⑵ 变压器怎么测量一二次绕组电阻值
对于变压器绕组的电阻只要从该绕组的两个端头测量就可以知道它的电阻值,对于降压的变压器,其次级的绕组电阻肯定比初级绕组的电阻小,如果是分不同电压等级输出的变压器,其次级有多抽头的输出,各输出端的电阻会更小。
计算公式:r1/r2=(n1/n2)²
(2)二次侧电阻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阻的测量方法有:伏特计一安培计法,谐振法,欧姆表法,直流电桥法,数字式欧姆表法等。
伏特计一安培计法是通过测出流过被测电阻的电流和端电压后,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简单,使用却不多。
欧姆表法测量电阻器的阻值,虽精度不高,但可满足一般使用要求。这种方法,由于方便,是最常用的测量阻值的方法。欧姆表的精确度,有赖于电流表的精确度和电源电动势的稳定性,所以它的精度不高,测量误差较大。
为此,定期对欧姆表进行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检查方法是通过测量精密电阻(标准电阻),并进行对比后加以修正。常用的测量电阻器阻值的方法除欧姆表法外,还有电桥法。电桥法的测量精度高于欧姆表法。电桥的种类很多,使用最为普遍的电桥是惠斯登电桥和凯尔文电桥。
随着集成电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已制成多种新型的电阻测量仪器。数字式欧姆表它们都是把电阻变换成电压,然后用模/数转换式电压表测定电压,再从电压来确定待测电阻R。
可变电阻和电位器的主要测试项目是测定其阻值和调节中心抽头位置时有否噪声出现。阻值的测定方法,常用的噪声检测法有欧姆表法和示波器法。
⑶ 5p20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电阻怎么计算
你这个互感器是保护用互感器,5p表示准确度等级为5级,也就是说,额定情况下,允许误差在±5%范围以内。20是准确限值系数,表示互感器可以过载20倍,准确度等级仍能控制在5级。
至于二次负载电阻计算,要看互感器的额定容量(也有称额定负荷的),用VA数表示的就是。
假设额定容量是20VA,二次额定电流是5A,那么,电阻可以选20/5^2=0.8Ω。
⑷ 计算二次电流和二次电抗值和二次电阻
变压器短路阻抗Zd=Ud/In,即短路阻抗等于短路电压除以一次额定电流。短路阻抗对于各厂家变压器都不同,比如,淄博的说明是1%,安得利的说明是4%,因此你必须找到你那变压器的厂家说明书,或者自己通过短路试验获取真实的短路阻抗值。
要计算变压器的阻抗必须要知道变压器的短路损耗和短路电压。其
电阻R=Pk*Un²/10³/Sn² Pk---变压器三相总的短路损耗(kW) Sn---变压器额定容量(WVA)
Un---变压器绕组的额定电压(kV)
电抗X=Uk(%)*Un²/100Sn Uk(%)---变压器短路电压的百分值
⑸ 电阻怎么计算
分辨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没有支路的单一回路。所有电阻或其他元件都排成一条线。
2
将所有电阻值相加。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值等于所有电阻之和。[1] 通过各电阻的电流相同,所以每个电阻都会如你所想的那样发挥作用。
例如,串联电路中有一个2 Ω(欧姆),一个5 Ω,以及一个7 Ω的电阻。则电路的总电阻等于2 + 5 + 7 = 14 Ω。
3
通过电流和电压计算电阻。如果不知道各电阻的阻值,那么你可以使用欧姆定律:V = IR,即电压 = 电流 x 电阻。首先,要知道电路的电流和总电压:
串联电路中,所有位置的电流都相等。[2] 如果知道任意位置的电流,那么你可以将这个值用到公式中。
总电压等于电池等电源的电压。它不等于单个元件两端的电压。[3]
4
将数值代入欧姆定律公式。将公式V = IR变形,求电阻值:R = V / I (电阻 = 电压 / 电流)。将求得的数值代入到此公式中,算出总电阻。
例如,有一条串联电路,由12伏的电池供电,测得电流为8安。则电路两端的总电阻RT = 12伏 / 8安 = 1.5欧。
广告
方法 2 的 4:
并联电路
1
了解并联电路。并联电路分成多条支路,然后再汇到一起。电流会通过电路的各条支路。
如果电路分支部分之前或之后的主路上有电阻,或者单个支路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请直接跳到混合电路部分。
2
通过各支路的电阻来计算总电阻。由于各电阻仅阻碍通过一条支路的电流,所以对电路的总电阻影响不大。总电阻RT的公式为1/RT = 1/R1 + 1/R2 + 1/R3 + ...1/Rn,其中R1是第一条支路的电阻,R2是第二条支路的电阻,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条支路的电阻Rn。
例如,一条并联电路有三条支路,电阻分别为10 Ω、2 Ω和1 Ω。
使用公式 1/RT = 1/10 + 1/2 + 1/1 求出RT :
通分:1/RT = 1/10 + 5/10 + 10/10
1/RT = (1 + 5 + 10) / 10 = 16/10 = 1.6
两边都乘以RT:1 = 1.6RT
RT = 1 / 1.6 = 0.625 Ω。
3
通过总电流和电压计算总电阻。如果不知道各电阻的阻值,那你必须知道电流和电压:
在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两端的电压等于电路两端的总电压。[4] 只要知道一条支路两端的电压值,你就可以放心地继续计算了。总电压还等于电池等电路电源的电压。
在并联电路中,每条支路的电流可能不同。你需要知道总电流,否则无法计算总电阻。
4
将数值代入欧姆定律公式。知道整个电路两端的总电流和电压后,你就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计算出总电阻:R = V / I。
例如,并联电路的电压为9伏,总电流为3安。则总电阻RT = 9伏 / 3安 = 3 欧。
5
注意电阻为零的支路。如果并联电路的一条支路没有电阻,则所有电流都会从这条支路通过。此时,电路的电阻为零欧。
在实际应用中,这通常意味着电阻失效或旁路,也就是所谓短路,而高电流会损坏电路的其余部分。
⑹ 理想变压器二次绕组的电阻等效到一次侧的阻值如何计算
R1/R2=(N1/N2)²
⑺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 二次侧电阻是怎么换算到一次侧的
一次侧电阻R'=N^2*R(等于变压器变比N的平方乘以二次侧电阻。可查《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P264。
⑻ 已知变压器参数,求一次侧及二次侧的电感、电阻值
这不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基本问题么……
⑼ 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为z1二次阻抗为z2,变比为a则折算到二次侧的总等效阻抗
变压器阻抗有两个表达形式,一个是标幺值(百分数),那么一次侧与二次侧是一样的。还有一个形式,就是你所说的等效阻抗,或者说等值阻抗(绝对值,欧姆数),此时的一次侧阻抗(等值阻抗)z1与二次侧阻抗(等值阻抗)z2是不一样的,他们分别可以从标幺值计算得到。他们的关系是与匝比(变比)的平方成正比。譬如:知道一次侧阻抗等效值为4Ω,变比为10,求二次侧等效阻抗,则为:4/10^2=0.04Ω。
这里要说的是:变压器一旦制造完成,他的阻抗就已经确定,也就是只有一个阻抗标幺值,无论是一次侧还是二次侧都是一样。只是,我们从一次侧还是从二次侧来看他的等效值不同罢了。所以不存在你所说的总等效阻抗这个概念。
⑽ 怎样算电阻电阻的公式是怎样的
可以利用电阻计算公式计算:R=ρL/S。
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
(10)二次侧电阻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R=U/I。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
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
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即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的量值与导体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
不同导体的电阻按其性质的不同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称为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满足欧姆定律; 另一类称为非线性电阻,不满足欧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