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酿酒糖化的温度和时间怎么确定
当气温在15-25度时,是发酵的最佳温度,此时发酵周期短。4-5月份的气温大概在20-30度左右,是最适合酿酒发酵的。其实从3月下旬开始气温就很适合酿酒。
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5~25℃之间,避免高于30℃;由于葡萄原料表皮微生物种类比较多,建议发酵前添加适量酿酒活性干酵母,达到抑制杂菌繁殖目的。发酵期间严禁向发酵容器内加水。如果在发酵或贮存过程中出现白毛、霉斑等异物,说明已感染杂菌,请不要再饮用。
受杀菌条件的限制,自酿葡萄酒发酵后酒液中可能会有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容易导致葡萄酒变质。因此,建议自酿葡萄酒贮存在阴暗、凉爽的环境下,贮存温度稳定在10-15℃之间。酿造好的葡萄酒不要使用非食品级塑料瓶贮存,建议短期内饮完,不要长期存放。
(1)糖化酒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受杀菌条件的限制,自酿葡萄酒发酵后酒液中可能会有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容易导致葡萄酒变质。因此,建议自酿葡萄酒贮存在阴暗、凉爽的环境下,贮存温度稳定在10-15℃之间。酿造好的葡萄酒不要使用非食品级塑料瓶贮存,建议短期内饮完,不要长期存放。
㈡ 浓香型白酒大曲糖化力,液化力公式各公式字母代表的意思
糖化(mg/g·h)
就是:1小时1g曲子能够转化糖多少mg
液化力(g/g·h)
就是:1小时1g曲子能够液化多少g水。
㈢ 你好,请问一下果酒中需加多少白糖可以转换成一度酒精度,该怎么计算,谢谢
果酒酿制中糖转化为酒,并不是说多少克糖就可以转化一度酒。主要靠酒曲里面糖化酶,酒酵母,的活性。所以说无论酿制粮食酒,还是水果酒,都是靠酒曲的好坏来决定出酒率,口感的。
㈣ 白酒糖化时间
白酒的糖化和发酵是同时进行的,边糖化边发酵,与液态法先糖化再发酵是不同的。白酒的含粮食酒糟入池后,在窖内糖化时间可能会有十几天,这与白酒的发酵时间有关,像清香型白酒,总的发酵时间夏季也才5天左右,糖化时间就很短,浓香一般需要40天左右,糖化发酵时间就会稍长些。产酒期需要十几天,糖化时间也就有十几天。
㈤ 白酒发酵过程中的糖化率怎么算
应该是发酵前还原糖含量减去发酵结束后残留还原糖含量 除以初始还原糖量 就是糖化率
㈥ 出酒率是多少
出酒率:按照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定义,标准大气压,20摄氏度,一个单位所产出的含量为50%的酒精产量的多少即为该单位的出酒率。
出酒率还包括:理论出酒率、淀粉利用率、淀粉出酒率、原料出酒率,生产中用得较多的是原料出酒率,其计算方式如下:
标准原粮出酒率:标准原粮出酒率(%)=(12)/(14)×100
(6)糖化酒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从制曲技术上来说,块曲的制造技术比较复杂,工序较长, 而且制曲过程中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酿酒前,还必须将块状的酒曲打碎。
其中的道理是块曲的性能优于散曲。从原理上看,中国酒曲上所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有的霉菌菌丝很长,可以在原料上相互缠结,松散的制曲原料可以自然形成块状。酒曲上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如细菌,酵母菌,霉菌。这些不同的微生物的相对数量分布在酒曲的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也不同。
有专家认为,酿酒性能较好的根霉菌在块曲中能生存并繁殖,这种菌对于提高酒精浓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块曲的使用更适于复式发酵法(即在糖化的同时,将糖化所生成的糖分转化成酒精)的工艺。
㈦ 白酒糖化发酵原理
糖化和酒化的区别
把加曲后的粮食堆积装箱就是糖化;糖化后的粮食换个容器发酵的过程称为酒化。
白酒固态发酵糖化后重新装入容器的主要目的是,疏松一次酒糟,同时让酒糟补充更多的氧气,便于更好的培菌发酵。所以不透气的固态酒糟发酵也不会好,含氧太少。透气才便于发酵更好的呼吸。
糖化是否需要密封
糖化是一个培养酵母菌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氧气,不能绝对的密封(保证环境温度在20-30摄氏度左右)。
糖化时间
不同的酒曲糖化时间不等,比如浓香大曲堆积糖化2-3天,五粮大曲2-3天,酱香大曲堆积糖化4-5天。小曲糖化时间相对来说要短一些(夏季糖化的时候,需要将粮食拍紧,可使升温缓慢。
酒化是要密封进行
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发酵温度,因此必须合理控制发酵的温度,当发酵温度高于30~34℃,酵母菌就会被杀死而停止发酵。经酒化过程的酒醅直接用酿酒设备蒸馏即可。
糖化与酒化可否一起进行?
一般液态酿酒发酵是不需分缸,糖化和酒化过程可同时进行。
㈧ 酿酒糖化的温度和时间怎么确定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㈨ 白酒酒醅糖化时怎样才算糖化完成
白酒发酵过程中糖化与发酵同步进行,糖化结束可以通过查看升温判断,达到顶火状态后,开始恒温,当降温时候,主发酵期就算结束了。
㈩ 100斤米可以酿出多少斤40度白酒
100斤米,以传统工艺酿酒产量在40斤左右,但以现代工艺来酿酒产量可高达100~200斤。
传统工艺酿造的酒,出酒率低,品质好;现代工艺酿造的酒,出酒率高,品质则较差。小米、大米、高粱、薯干、玉米出酒率高。
一般而言,酱香型白酒出酒率为5:1,即5kg粮食产约1kg(53%vol)白酒。
1、清香白酒的出酒率在20%-25%左右。
2、浓香白酒的出酒率在10%左右。
3、酱香白酒的出酒率在5%左右。
另外出酒率每个厂商的计算方法是有差别的,所以说每个厂家所计算出来的出酒率都是不一样。而且白酒的酿造还要加酒曲,酒曲也是属于粮食制成。加入酒曲的量多量少也影响了出酒率。
(10)糖化酒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酿酒的生产工艺:
1、糖化工艺
薯类和谷类以及野生植物原料经过加压蒸煮,淀粉糊化成为溶解状态,但是还不能直接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成酒精。
2、发酵工艺
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进行水解生成乙醇(C2H5OH),形成发酵液(质量分数为10%~18%)。而且,在酒的发酵过程中,窖池中会产生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质,并且慢慢地向泥窖深入渗透,变成了丰富的天然香源。
3、过滤工艺
酒用过滤机的使用使啤酒、葡萄酒、黄酒等清亮、透明而且稳定性好,提高了成品酒的外观,不仅体现了酒的高质量,也能诱发消费者的饮用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