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就是把地面上的地物按其方位、形状、大小和地貌的高低起伏情况,以规定的线条或符号测绘在图上而绘制成地形图。
有关碎部测量的一般规定如表8-1所示。
不同的测图比例尺和不同用途的地形图,其详细程度和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或有所偏重。一般说来,对地形图的测绘应掌握好下面几个方面和施测的方法。
表8-1 碎部测量的一般规定
一、一般在图上应测绘的地物和地貌
1.地物方面
城市、集镇、村庄、窑洞、毡包以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等居民地;工厂、矿山企业和农场等生产企业单位;铁路、公路、乡村路、桥梁、涵洞等道路网;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地面管道、城墙、围墙、栏栅、篱笆、境界和界碑等管线和垣栅;江河、运河、沟渠、湖泊、池塘、堤、坝和闸等水系;森林、灌木丛、果园、菜园、耕地、经济作物地、草地、沼泽等土壤植被;三角点、水准点、亭、塔碑、牌坊、突出树、独立石等独立地物。
2.地貌方面
山顶、鞍部、山脊线、山谷线、山脚线;山坡、平原、洼坑;雨裂、冲沟、悬崖、峭壁、流沙、崩土、露岩等特殊地形也应测绘。
二、等高距(又称等高间隔)的选定
两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一个测区内,基本等高距应该是相同的,等高距的大小应根据测图比例尺、地面坡度、测图目的和用途选定。
等高距选定的原则是能使平坦地区绘出的等高线详尽地表现出地貌情况,又能使倾斜地面的等高线不会绘得过密或重合,致使图面模糊分辨不清。为此,基本等高距的选定是以地面最大倾斜角α=45°、相邻两条等高线在图上投影的平距d为0.5mm为原则。据此得图上等高线间隔h,即h=dtan45°=0.5mm。
依上式,按不同的测图比例尺,可算得基本等高距。但还可视地形情况和用图的要求作适当变通,一般可以参考表8-1所规定的范围进行选择。
三、碎部点的选设
地形图上地物、地貌测绘得是否正确与详细,取决于选设地物、地貌上的特征点(即碎部的特征点)是否正确,故对碎部点的选设至为重要。对于地物,应选设于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换点,如建筑物的屋角、墙角;道路、管线、溪流等的转折、弯曲点、分岔会合点和最高最低点。由于地物形状极不规则,一般地物凸凹变化小于测图比例尺图上0.4mm的,可以忽略不测绘。
对于地貌,其形状更是千变万化的,但是地性线(即山脊线、山谷线、山脚线)等是构成各种地貌的骨骼,骨骼绘正确了,地貌形状自然能绘得相似。故此,其碎部点应注意选设在地性线的起止点、地面坡度的大小和方向变换点上,且这些主要碎部点应按其延伸的顺序测定,切不能漏失一点,否则,将造成勾绘等高线时产生很大的错误。在坡度无显着变化的坡面或较平坦的地面,为了较精确地勾绘等高线,也应在比例尺图上每隔2~3cm测定一点。碎部点最大间距规定如表8-1所示。
四、碎部测量的方法
碎部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各有其优缺点,应结合人力、现有仪器和天气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
现介绍较经纬仪测绘法。
图8-6 经纬仪测绘法
此测图法是按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是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上,绘图板安置在经纬仪旁,由经纬仪测出碎部点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以及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和高差,然后根据上述数据用量角器和比例尺将碎部点位展绘在图纸上并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图(图8-6)。
操作时,经纬仪必须安置在控制点上,除了用视距法测定碎部点与站点的距离和高差外,还需要测定碎部点与已知边的夹角。因此,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A桩上,进行对中、整平后,瞄准另一已知点(如图中控制点B)。此时将水平度盘设置0°00′,即以已知点B方向为零方向,然后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瞄准碎部点上所立的尺子,除读取下丝、上丝、中丝的读数和竖盘读数外,还要读水平度盘读数,该读数即为碎部点与已知方向AB线间的夹角β。根据计算所得的水平距离dA1、点1的高程H1及水平角β,绘图员用小针将量角器的圆心插在图板上测站点a处,转动量角器,使图上ab方向线正好对准量角器β角值的刻线,此时,沿量角器的零方向线(量角器的直尺边线)便是碎部点1的方向线,在此方向线上按测图比例尺截取dA1距离便得点1在图上位置,将其高程H1注于点位的右侧。
经纬仪测绘法也可利用光电测距仪进行测距,以此代替经纬仪,这样表8-1中测站至测点的最大距离的规定可大大放宽。
经纬仪测绘法的实质是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但受地形条件所限,有些碎部点无法直接用极坐标法测定,需要用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距离与角度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等方法,利用控制点或已测碎部点来测定。
㈡ 简述地形图碎布点的测绘方法
你好,在地形图碎部点测量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碎部点选取要准确,碎部点能准确反映场地现状,特别是地形起伏较大处;
2 碎部点测量在图根控制测量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开展,或者RTK直接采集碎部点;
3 测量之前应该首先检测控制点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在精度许可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4 随着测绘技术、仪器设备的发展进步,可以选用全站仪、RTK、航测等测量方式;
5 内业成图后,应该进行外业检查,抽取一定比例的地物点、高程点检查精度。
以上是关于地形图碎部点采集需要注意的问题。
希望可以帮到你
㈢ 碎部测量有哪些技术方法,不同方法对控制点密度有何要求
碎部测量有:前方交汇法,后方交汇法,放射法,累积法。控制点必须视野开阔,至于密度,与邻点距离不得超过150米最合适!与最远碎部被测物百米为好。这主要考虑的是测量视觉误差。
㈣ 碎部测量的测量方法
经纬仪测绘法
经纬仪测绘法的实质是按极坐标定点进行测图,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部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之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然后根据测定数据用量角器和比例尺把碎部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此法操作简单,灵活,适用于各类地区的地形图测绘。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于测站点A(控制点)上,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后视另一控制点B。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立尺前,立尺员应弄清实测范围和实地情况,选定立尺点,并与观测员、绘图员共同商定跑尺路线。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标尺,读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及水平角。 5.记录将测得的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及水平角依次填入手簿。对于有特殊作用的碎部点,如房角、山头、鞍部等,应在备注中加以说明。
6.计算依视距,竖盘读数上或竖直角度,用计算器计算出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
7.展绘碎部点用细针将量角器的圆心插在图上测站点A处,转动量角器,将量角器上等于水平角值的刻划线对准起始方向线,此时量角器的零方向便是碎部点方向,然后用测图比例尺按测得的水平距离在该方向上定出点的位置,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
同法,测出其余各碎部点的平面位置与高程,绘于图上,并随测随绘等高线和地物。
为了检查测图质量,仪器搬到下一测站时,应先观测前站所测的某些明显碎部点,以检查由两个测站测得该点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相同,如相差较大,则应查明原因,纠正错误,再继续进行测绘。
若测区面积较大,可分成若干图幅,分别测绘,最后拼接成全区地形图。为了相邻图幅的拼接,每幅图应测出图廓外5mm。
光电测距仪测绘法
光电测距仪测绘地形图与经纬仪测绘法基本相同,所不同者是用光电测距来代替经纬仪视距法。
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小平仪安置在测站上,以描绘测站至碎部点的方向,而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旁边,以测定经纬仪至碎部点的距离和高差。最后用方向与距离交会的方法定出碎部点在图上的位置。
在工矿企业测绘地形图时,,为满足改建或扩建的需要,对于厂房角点、地下管线检查井中心及烟囱中心等主要地物,要测出其坐标和高程。在此情况下,水平角要用经纬仪观测半个测回,距离用钢尺丈量,高程用水准测量方法观测。
㈤ 谁知道工程测量的碎部测量该怎么测、回答好在加分
碎部测量也就是地形图测量。
主要的碎部测量方法有:经纬仪视距法(配合小平板)、全站仪极坐标法、RTK法。
经纬仪视距法技术落后,工作效率低,精度不高,目前基本已经被淘汰。
全站仪极坐标法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被广泛应用,用这种方法进行碎部测量非常方便,全站仪是一台能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距距离的仪器,而且不需要人工读数和记录,这些都可以有仪器自动完成,只要对准目标按一下键就可以。
一般的全站仪的碎部测量步骤如下:
(1)在测站上摆设仪器,整平、对中;
(2)选择或新建作业;
(3)测站设置,输入测站点坐标;
(4)定向。望远镜照准后视方向,然后设置后视点的方向值,设置方向值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输入方向值,二是预先输入后视点的坐标,在调出点名作为后视点。
(5)开始测量。
施镜人员(跑棱镜的人)在需要测量的碎部点上放置棱镜,观测者用望远镜照准棱镜,按观测记录键,就完成了一个点的观测。必要是在现场绘制草图。
(6)导出数据。
收工后,在室内把仪器记录的数据传输到电脑,处理,成图。
近十多年来,随着GPS定位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精度GPS实时定位技术(RTK)的出现,给碎部测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RTK测量方法因其的全天候的能力、不需要与测站通视的特点、需要较少的作业人员等因素,使它在碎部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RTK测量首先要摆设一个基准站,通过点校正后,一台以上的流动站就可以直接去到需要测量的地方进行采集数据,测量的数据全部自动记录于采集器中,现场绘制适当的草图,收工后下载到电脑进行处理成图。
全站仪极坐标法及RTK法各有优点,配合使用效果更佳。一般在天空视野不好的区域,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较为方便,RTK法则在天空视野好,水平通视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更距优势。
至于碎部测量测点的间距,地物的取舍原则,这与测量比例尺、测图的主要用途及工程阶段都有密切关系,请参照有关规范。
㈥ 怎么进行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首先要对碎部进行控制测量,或者碎布区域内找到已知某几个有国家一、二、三、四等级的水准点作为控制点,然后根据控制点对碎部测量区域进行加密,其实说白了就是通过控制点在你的工区碎部进行加密另外一个控制点,以期方便你碎部测量,加密点和控制点最好是构成闭合环,回路观测,可以控制加密点精度。加密点就是你以后工区碎部测量的控制点了,然后加密点进行架设仪器进行碎部点测量。不知道够不够详细,来分!
㈦ 碎步测量步骤
碎部测量是指基于控制下直接进行散点测量。如地形测测绘,在导线点测量叫控制测量,而将仪器架设在控制点上进行各地形点采集则叫碎部测量。
地形图碎步测量要点1.首先应熟悉仪器。
2.在平原地区,野地地形较简单,
但主要沟坎不可放过,
因地势较平坦,
高程点可以稀一些,
但有明显起伏的地方,
高处应延坡走向有一排点,
坡下有一排点,
这样画出的等高线才不会变形,
画上沟坎后,
等高线钻进沟坎,这样等高线才不会相交。平原地区的房屋应在一排房的两边控制,
不可以用短边两点和长边距离画房,
那样误差太大。有必要时该上房则上房
,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地方无法看到,可用仪器把周围打出来,里面的用钢尺量,
不要以为钢尺量的不准,
实践证明,量出来的和测的一样准,
而且可以提高效率。
测图时一定要注意电杆的类别和走向以及是否有地下接口。有的电杆上边是输电线,下边是配电线或通讯线,应画主要的。成行的电杆不必每一个都测,可以隔一根测一根或隔几根测一根,因为这些电杆是等间距的,在做内业时可用等分插点画出,
精度也很高,
但有转向的电杆一定要测。道路要测一边,量出路宽,这样画出来才好看。
地下光缆不可放过,
但有些光缆,
例如国防光缆须经某些部门批准方可在图上标出。
3.在测山区时,主要是地形,但并不是点越多越好,
做到山上有点,
山下有点,确保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有足够的点,
这样画出的等高线才想且不变形。在山区特别是在半山腰建的房子,
要把周围的大坎画出
,
这样在图上才可看出房屋是一层层的,有立体感。
在山区测图最好在山顶或半山腰设站,这样可以减少搬站,效率高。
5.碎步草图,在山区要和地形联系起来。
房屋相对位置要画好,
这样回去后便于处理内业和查错。
有写地物如电杆,
井盖,
可提出单独画,会使草图清晰不乱。
注:1.在碎步测量支站时,有时站支的太远,定向要跑很远,为了避免这样,你可以一下支出两站,让两站较进,一个做摆站点,一个做定向点。
2.有些全站仪,如苏一光,在换电池后须重新定向,但跑尺的正在另一个山上或很远,再去定向很费时费事,你除了可以在搬站时换电池,还可以在电池快没电之前,先测一个点,然后换下电池,再用测的这个点定向,问题就解决了。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
测绘必然由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数字测图取代模拟测图将成为必然。目前数字测图有两种模式
1.数字测记模式:
野外测记,
业成图。
一般使用的仪器是全站仪,
测量时全站仪直接记录点号、三维坐标,但是不能记录点间连接方式,
同时配画标注测点点号的人工草图,
到室内将坐标直接从全站仪传入计算机,
然后根据草图采用人机交式编辑成图。
这种方法成本交低,且精度交高,被普遍采用。
2.电子平板测绘模式:内外业一体化
,所显即所测,实时成图。电子平板模式--全站仪+便携机+测图软件,外业测图时同时把数据传给计算机绘图,从而使数字测图的质量和效率全面超过白纸测图。随着便携机价格的下降,电子平板将发展成数字测图的住流。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数字测图将向自动化方向发展。1.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测站为自动跟踪是全站仪,
可以无人操作,可以遥控开机测量,全站仪自动跟踪,
自动描准,自动记录。我想在测量山地地区的等高线时十分方便。2.GPS测量模式。随着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发展,它能够提供测点在指定坐标系的三维坐标成果在测程20KM以内可达到厘米几级精度。
RTK与电子平板测图系统连接,就可以现场成图,
并能实时给出点位坐标,
实现一步数字测图(无需先控制后碎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由于棱镜技术的发展也将大大减轻野外作业的劳动强度
㈧ 碎部点平面位置测绘的方法有几种,及各方法需要测定的数据
全站仪导线碎部,rtk碎部,小平板法。rtk只需控制点坐标,以及布尔莎七参即可。导线碎部,控制点坐标,测角测距。
㈨ 罗盘仪碎部测量的方法有哪三种
一,先建立控制导线,在导线点上测量碎部。二,在控制导线的站点上,用前方交汇法测量。三,碎部不多,可以平推。也可结合罗盘仪,用航空拍照的照片测量。请采纳!aqui te amo。
㈩ 碎步测量的步骤
碎步测量只能量出所要量取物体的大概长度,碎步测量的具体步骤如下:
1、从某一点出发,向前走一步,测量或估计这一步的距离。
(10)测量碎步点的方法包括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在碎步测量支站时,有时站支的太远,定向要跑很远,为了避免这样,可以一下支出两站,让两站较进,一个做摆站点,一个做定向点。
2、有些全站仪,如苏一光,在换电池后须重新定向,但跑尺的正在另一个山上或很远,再去定向很费时费事,除了可以在搬站时换电池,还可以在电池快没电之前,先测一个点,然后换下电池,再用测的这个点定向,问题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