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地面点位就是指地面上该点所处来的三维空间坐标,即X,Y,Z
坐标;
方法:1.全站仪测量点位
2.GPS接收机源测量点位
3.通过经纬仪测量角度,距离来计算地zd面上的点位
4.其它
谢谢
⑵ 施工测量方法中,用( )来测定点位,不需要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
【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距离交会法。从控制点到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用距离交会法测定点位,不需要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
⑶ 测设点位的方法有哪几种
水准和座标都可以用闭和法和附和法
⑷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测角、量距、测高差。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距离误差为距离的1/1217700,现在最精密距离丈量时的容许误差为其长度的1/100万。
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4)测量点位的方法有扩展阅读
通常称谓的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实际上指的是我国的两个大地基准面。我国参照前苏联从1953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Krassovsky)椭球体建立了我国的北京54坐标系。
1978年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1975地球椭球体建立了我国新的大地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目前大地测量基本上仍以北京54坐标系作为参照,北京54与西安80坐标之间的转换可查阅国家测绘局公布的对照表。
水准面的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设DAE为水准面,AB为其上的一段圆弧,设长度为S,其所对圆心角为θ,地球半径为R。另自A点作切线AC,设长为t,如果将切于A点的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即以相应的切线段AC代替圆弧AB,则在距离方面将产生误差ΔS。
⑸ 建筑工程测量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1、高差法
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
2、仪高法
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例如:当安置一次仪器,同时需要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时,使用仪高法是比较方便的。所以,在工程测量中仪高法被广泛地应用。
(5)测量点位的方法有扩展阅读
工程测量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即先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永久基准点、线为基准,然后测设出各个部位设备的准确位置。
工程测量的要求是:
1、以工程为对象,做好控制点布测,保证将设计的建(构)筑物位置正确地测设到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2、保证测设精度,减少误差累积,满足设计要求,免除因建筑物众多而引起测设工作紊乱。
3、检核是测量工作的灵魂,必须加强外业和内业的检核工作,保证实测数据与工程测量竣工图的绘制的正确性。
⑹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有哪几种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常用方法有:直角坐标法、交会法(角度交会和距离交会)、极坐标法。以方格网或建筑基线作为施工控制,适于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特征点的测设,所需测设数据为待测点相对于角点(控制点)的纵、横坐标增量。在不宜到达的场地适于用交会法进行点位的测设。常用的交会法为角度交会,所需测设数据为交会角(至少 2个);也可采用距离交会,所需测设数据为交会距离(至少2个)。极坐标法控制网的形式可以灵活布置,且测设方法较简单,故对一般施工场地的点位测设均适用,所需测设数据为一个水平角和一条水平距离。
⑺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有哪几种在什么条件下采用使用全站仪测设点位可采用何种方法
一般采用侧方交会、前方交会和后方交会这几种形式; 侧方交会用得比较多,就是用仪器架在一个已知点后,后视另一个已知点,用角度加距离确定测设点; 前方
⑻ 数控的测量工具有那些以及所有方法
1、单值量具
只能体现一个单一量值的量具。可用来校对和调整其它测量器具或作为标准量与被测量直接进行比较,如量块、角度量块等。
2、多值量具
可体现一组同类量值的量具。同样能校对和调整其它测量器具或作为标准量与被测量直接进行比较,如线纹尺。
3、专用量具
专门用来检验某种特定参数的量具。常见的有:检验光滑圆柱孔或轴的光滑极限量规,判断内螺纹或外螺纹合格性的螺纹量规,判断复杂形状的表面轮廓合格性的检验样板,用模拟装配通过性来检验装配精度的功能量规等等。
4、通用量具
我国习惯上将结构比较简单的测量仪器称为通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等。
测量方法:
一、点位测量法
二、通用连续扫描法
三、仿形连续扫描法
(8)测量点位的方法有扩展阅读:
数控加工有下列优点:
①大量减少工装数量,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不需要复杂的工装。如要改变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只需要修改零件加工程序,适用于新产品研制和改型。
②加工质量稳定,加工精度高,重复精度高,适应飞行器的加工要求。
③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情况下生产效率较高,能减少生产准备、机床调整和工序检验的时间,而且由于使用最佳切削量而减少了切削时间。
④可加工常规方法难于加工的复杂型面,甚至能加工一些无法观测的加工部位。
数控加工的缺点是机床设备费用昂贵,要求维修人员具有较高水平。
数控编程是指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部工作过程。如图所示,编程工作主要包括:
(1)分析零件图样和制定工艺方案
这项工作的内容包括:对零件图样进行分析,明确加工的内容和要求;确定加工方案;选择适合的数控机床;选择或设计刀具和夹具;确定合理的走刀路线及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等。
这一工作要求编程人员能够对零件图样的技术特性、几何形状、尺寸及工艺要求进行分析,并结合数控机床使用的基础知识,如数控机床的规格、性能、数控系统的功能等,确定加工方法和加工路线。
(2)数学处理
在确定了工艺方案后,就需要根据零件的几何尺寸、加工路线等,计算刀具中心运动轨迹,以获得刀位数据。
数控系统一般均具有直线插补与圆弧插补功能,对于加工由圆弧和直线组成的较简单的平面零件,只需要计算出零件轮廓上相邻几何元素交点或切点的坐标值,得出各几何元素的起点、终点、圆弧的圆心坐标值等,就能满足编程要求。
当零件的几何形状与控制系统的插补功能不一致时,就需要进行较复杂的数值计算,一般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计算,否则难以完成。
(3)编写零件加工程序
在完成上述工艺处理及数值计算工作后,即可编写零件加工程序。程序编制人员使用数控系统的程序指令,按照规定的程序格式,逐段编写加工程序。
程序编制人员应对数控机床的功能、程序指令及代码十分熟悉,才能编写出正确的加工程序。
(4)程序检验
将编写好的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就可控制数控机床的加工工作。一般在正式加工之前,要对程序进行检验。通常可采用机床空运转的方式,来检查机床动作和运动轨迹的正确性,以检验程序。
在具有图形模拟显示功能的数控机床上,可通过显示走刀轨迹或模拟刀具对工件的切削过程,对程序进行检查。
对于形状复杂和要求高的零件,也可采用铝件、塑料或石蜡等易切材料进行试切来检验程序。通过检查试件,不仅可确认程序是否正确,还可知道加工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若能采用与被加工零件材料相同的材料进行试切,则更能反映实际加工效果,当发现加工的零件不符合加工技术要求时,可修改程序或采取尺寸补偿等措施。
⑼ 放样(或测设)点位一般有哪几种方法
1、收集控制点资料,对控制点进行复测或检核,如不能满足放样要求,要进行补设或加密控制点。
2、对放样数据进行内业计算,做好放样资料数据准备。根据要放样的精度及点的密度,选择放样测量方式,如使用全站仪、水准仪还是RTK,或者钢尺等。
3、现场测量放样、钉桩。
施工放样(setting out)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放样(也称施工放线)。 测图工作是利用控制点测定地面上地形特征点,缩绘到图上。施工放样则与此相反,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尺寸,找出建筑物各部分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位置的几何关系,算得距离、角度、高程、坐标等放样数据,然后利用控制点,在实地上定出建筑物的特征点,据以施工。
方法
平面位置和高程均通过对每个特征点的放样实现。特征点的放样通常采用极坐标法,也可用直角坐标法和交会法,高程放样则常用水准测量方法。当待放样点同附近控制点的高差较大(如放样高层建筑某层或井下某点的高程)时,常用长钢尺代替水准尺测设高程,或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放样竖直轴线可用吊锤、光学投点仪或激光铅垂仪等。
提高效率
除使用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GPS外,还可以选择使用激光指向仪、激光铅垂仪、激光经纬仪、激光水准仪等,以提高放样速度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