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最早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救人的医学家是哪里

最早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救人的医学家是哪里

发布时间:2022-04-20 07:51:34

㈠ 第一个提出人工呼吸法的着作是什么

我国第一个提出人工呼吸法的着作是《金匾要略》,由两千年前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着;在《金匾要略》中的“杂疗方”内,介绍了急救上吊而死的理论和方法,对人工呼吸作了科学生动的描述,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关人工呼吸的文字记录。

《金匮要略》关于人工呼吸的内容摘录:

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疗。暮至旦,小难也。恐此当言阴气盛,故也。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犹应可疗。又云心下若微温者,一日以上犹可活。皆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小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令可少桂心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乃稍止,兼令两人各以管吹其两耳,弥好此最善,无不活者。并皆疗之。

㈡ 人工呼吸是谁发明的

华佗是历史上最早发明人工呼吸的人。

《金匮要略》中明确记载了“救自缢死”的方法,“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揉胸上,数动之”。

但书中并没有口对口的记录,是用的吹耳法,和现今我们所说的人工呼吸有较大差异。其所载的“手按揉胸上,数动之”,是胸外按压的手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中国最早的记录是在《中藏经》里。这本书原署华佗,华佗是和张仲景同时代的,都是东汉末年。但其有伪托之嫌,是后代医生假托华佗所着,目前最为广泛的说法是创作于公元四世纪左右。



(2)最早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救人的医学家是哪里扩展阅读:

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开放患者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闭住。

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直到胸部抬起,吹气后将患者口部张开,让气体呼出。如吹气有效,则可见到患者的胸部随吹气而起伏,并能感觉到气流呼出。

㈢ 张仲景是历史上最早发明人工呼吸的人吗

张仲景医学手段高明,不仅仅体现在是六论辩经,还有一些救助手段的发明,其中就包括现在广为熟知的人工呼吸。
有一天,张仲景出门给别人看病,正巧路过一家诊所,门口围着一群人,门口的地下还躺着一个人,旁边是亲属在哭哭啼啼,大夫袖手在旁边,也毫无办法,因为害怕被病人家属迁怒,躲在门板边发抖。

张仲景上前了解情况,原来是“死者”和家里人闹矛盾,一时气愤之下想不开,一尺麻绳上吊了,板凳倾倒的时候惊到了家里人,然后赶紧把人弄了下来,一看脸面发紫,已经没有了呼吸,不见动弹,于是抬着去医馆找大夫。但是大夫一看,这都没气了,束手无策。悲痛欲绝的“死者”家属迁怒于医生无能,把医馆围的是水泄不通,要大夫陪个说法。
张仲景看了看“死者”的情况,然后探了一下脉象,知道距离上吊时间不长,应该还有救的可能。于是大声吩咐大家帮忙,把病人抬到木板上,然后盖上棉被保持温暖。一个人抬起手臂,一个人按摩胸部,张仲景则自己用手撑着“死者”的胸腹部,有节奏的按压。

随着手臂的起落,一按一压之下,“死者”居然一颤抖活了过来!张仲景吩咐不要停止动作,继续这样好几十次之后,病人终于醒了过来,周围的家属抱着死者大哭不止,然后不停的对张仲景磕头谢恩,这就是最初的人工辅助呼吸法。

㈣ 汉代谁曾用人工呼吸救人

在约两千年前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金匾要略》里就记载了有关人工呼吸的内容。当时是用于急救自缢窒息而体温尚存者。
其法为安置患者于仰卧位后由三人施术:一人按住患者两肩以固定体位;一人将手置于患者胸部有节律地交替按压与松弛;一人摩将屈伸运动患者四肢,并有节奏地按压其腹部。“如此一炊顷,(患者)气从口出,呼吸眼开”。

㈤ 人工呼吸方法起源于中国古代那一本书

答案是两千年前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金匾要略》。请看以下这段内容。
正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揉胸上,数动之;一人
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
,亦勿苦劳之。须臾,可少桂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深好。此法最善,无不活者。——《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
十三》
所以说徒手心肺复苏的最早发明很可能还是起自中国,但是没有被推广应用罢了。

㈥ 现代人工呼吸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

最早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救人的医学家是张仲景,记录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中《杂疗方二十三》“救自缢死”的方法: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

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着劳之,须臾,可少与桂枝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意思就是说:当遇到自缢身死患者时,不能把上吊的绳子割断,而要先把病人抱住,慢慢解开绳套把病人放在被子里保温。一个用两脚抵住病人的肩部,一个人用双手按患者的两侧胸部,一上一下地按压放松;另一个人用手分别扶住患者的两上肢,一屈一伸,和按压胸部的那个人互相配合。

这样的急救动作,要持续进行一顿饭的功夫,也就是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可以喂患者适量的汤和清粥,渐渐能咽下去的时候就停,如果又能能用管吹患者两耳,效果更好,这种方法最佳,没有不活的。

(6)最早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救人的医学家是哪里扩展阅读:

次早提到人工呼吸方法的人是着名的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留斯(Vesalius)。他开始时是对动物做解剖实验。他发现,只要给剖开胸腔的动物的肺吹气,这只动物的心脏就能维持跳动更长的时间。这还只是类似于人工呼吸的作法,但还没有用来治病。

1666年,英国科学家虎克给一只剖开胸腔的动物联上个小风箱。把管子插到气管里,用风箱来维持动物的呼吸,动物可以不死。这种人工呼吸还没有用来救治病人。

只是到了公元1897年,拉波得才真正把人工呼吸的方法介绍到治疗人体的疾病,用以急救某些濒死的患者。

㈦ 人工呼吸这种急救方法是谁发明的

华佗,他的发明有:体外按压心脏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酒服麻沸散、开膛破肚动手术取肿瘤、能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等

㈧ 最早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救人的医学家是谁

人工呼吸这一急救措施的采用,最早记录在我国东汉时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中。

《金匮要略》在描述急救上吊自缢的患者时,是这样写的:“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

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着劳之……”

这段文字所记载的治疗方法,就是说当遇到自缢身死患者时,不能把上吊的绳子割断,而要先把病人抱住,慢慢解开绳套。

然后把病人放在被子里保温,不要着凉。需要三个人来进行急救,一个用两脚抵住病人的肩部,一个人用双手按患者的两侧胸部,一上一下地按压放松;还有另一个人用手分别扶住患者的两上肢,一屈一伸,和按压胸部的那个人互相配合。

这样的急救动作,要持续进行一顿饭的功夫,也就是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把病人救活,不多一会儿,患者就会开始呼吸,睁开眼睛。这时候,还要继续做下去,不要停止,才能把病人真正救活。

这个急救方法,现在看来,也是完全符合人工呼吸的要求的。我国人民发明这种人工呼吸的方法救治上吊自缢的病人,是早在公元2~3世纪左右的事。

次早提到人工呼吸方法的人是着名的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留斯(Vesalius)。

他开始时是对动物做解剖实验。他发现,只要给剖开胸腔的动物的肺吹气,这只动物的心脏就能维持跳动更长的时间。这还只是类似于人工呼吸的作法,但还没有用来治病。

1666年,英国科学家虎克给一只剖开胸腔的动物联上个小风箱。把管子插到气管里,用风箱来维持动物的呼吸,动物可以不死。这种人工呼吸还没有用来救治病人。

只是到了公元1897年,拉波得才真正把人工呼吸的方法介绍到治疗人体的疾病,用以急救某些濒死的患者。

(8)最早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救人的医学家是哪里扩展阅读: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着名医学家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

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㈨ 汉代哪位名医给上吊的人以人工呼吸进行急救

答案是张仲景。其实也并非他亲自给上吊者施以急救,而是他的着书中有相关记载。
在约两千年前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金匾要略》里记载了有关人工呼吸的内容。当时是用于急救自缢窒息而体温尚存者。
其法为安置患者于仰卧位后由三人施术:一人按住患者两肩以固定体位;一人将手置于患者胸部有节律地交替按压与松弛;一人摩将屈伸运动患者四肢,并有节奏地按压其腹部。“如此一炊顷,(患者)气从口出,呼吸眼开”。

㈩ 人工呼吸的产生历史 发源地是哪里中国吗洗冤录集里有这记载,是那个意思吗/

人工呼吸,似乎西医才有。然而,中国古代早就有了。

关于人工呼吸急救,中国在约两千年前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金匾要略》里就已见证载了。当时是用于急救自溢窒息而体温尚存者。

其法为安置患者于仰卧位后由三人施术:一人按住患者两肩以固定体位;一人将手置于患者胸部有节律地交替按压与松弛;一人摩将屈伸运动患者四肢,并有节奏地按压其腹部。“如此一炊顷,(患者)气从口出,呼吸眼开”。张仲景记述的这种人工呼吸法,在今天看来,仍相当合理。

这,是不是人工呼吸的起源,待考证。然而,2000年前书上记载的,的确是早的了。

《洗冤录》,是宋朝法官宋慈所着,比东汉张仲景晚多了。不了解《洗冤录》是怎么写的。

阅读全文

与最早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救人的医学家是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原中归纳的方法有什么局限性 浏览:511
灯具遥控安装方法 浏览:989
在家地震预警有哪些方法论 浏览:402
气缸圆柱度的检测方法 浏览:217
东风制动灯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312
简谐运动研究方法 浏览:126
幼儿异物吸入的抢救方法有哪些 浏览:212
开衫毛衣尺寸的经典计算方法 浏览:357
广电有线连接方法 浏览:828
局解血管的检查常用方法 浏览:991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835
写出五种植物的传播方法 浏览:101
治疗脾气差的最佳方法 浏览:817
花卉满天星的种植方法 浏览:968
风控未通检测方法 浏览:768
根管治疗术的步骤和方法 浏览:183
去脚臭的简单的方法 浏览:935
二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浏览:73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题 浏览:870
瑜伽胳膊锻炼方法 浏览: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