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裤子腿长怎么量正确
1、首先双腿合并并把米尺从脚外侧踩住,千万别踩多了,踩多了数字就不准了。
‘贰’ 腿长怎么量图解
双腿合并,把米尺从脚外侧踩住即可量腿长。
注重身材的模特界,则会用臀线高代表腿长,一般臀线测量结果会略低于会阴高1-3cm(而臀部下垂等问题也可能造成这个差距扩大),但无论是会阴高还是臀线高,测量起来都不易准确(找他人帮忙测量还可能会有些难言的尴尬),于是另一种腿长表达方式非常有必要。
(2)测量腿长正确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腿长正确的计算方式应该是等于(身高-坐着时的高度)/坐着时的高度*100%来计算比例。
2、比例小于74.9的属于超短腿,75-84.9之间属于短腿,85-89.9之间属于正常范围,超过了90以上的都属于长腿。
3、一般而言大概只有5.9%的人属于短腿型,可以在视觉上非常明显的分辨出来。
4、而属于长腿的人则更少,大概只有1.3%的比例,其中又以女性居多。
‘叁’ 腿长从哪开始量
采用从髂前上棘点(或耻骨联合点)至地面、内踝点、胫骨点的折算法进行测量(凡涉及大腿段的测量指标均系如此),由于大腿的起点(股骨头顶端)无法在外表找到确切的位置。
学术上一般采用身高减坐高表示腿长,采用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反映上下半身比例。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是探讨腿身比最可靠和最具有参照价值的量化指标 ,为研究腿身比奠定了基础。
用会阴高或身高减坐高表示腿长:同身高,女性腿长大于男性 ;但由于腿身比与身高正相关,身高越大,腿身比也越大;腿身比平均值男性略大于女性,差异显着(P<0.01) ;腿身比极端值也是男性略大于女性。因此,腿长并非女性特征 。
(3)测量腿长正确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测量时必须大腿与地面平行并与小腿间呈直角 ,绝对不能直接坐在地面上;因为,坐在凳子上,挺直躯干,大小腿所成角度从90°变为180°的过程中,躯干自然收缩。
其次,左右肩胛间的脊柱和骶部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两处紧靠立柱 ,绝对不能后腰贴在墙上。
‘肆’ 腿长的测量方法是怎样的
全腿长(腿长)一般采用从髂前上棘点(或耻骨联合点)至地面、内踝点、胫骨点的折算法进行测量(凡涉及大腿段的测量指标均系如此)。也有以大转子点作参考测量点进行近似测量。使用不同测点(大转子点、耻骨联合点或髂前上棘点)测定全腿长(腿长)有所不同。任何一种测量法都测不出全腿长(腿长)的精确的解剖学长度。
1、大转子点高
以大转子点高+23mm为下肢长,与身高比较。
严格意义的下肢长应以股骨头顶点为起点,但在活体测量中,探觅该点十分困难。而以大转子为起点加上大转子至股骨头顶点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来计算下肢长也有问题。尽管大转子形状突现于人体表面,但它是一个球面,很难定出测点。
2、髂前上棘点高
以髂前上棘点高-40mm为下肢长,与身高比较。在人体测量中常以髂前上棘为起点,减去髂前上棘至股骨头顶点的平均值来计算下肢长。
3、臀沟高
以臀沟最下缘高为下肢长,以第七颈椎棘突至臀沟最下缘的距离为躯干长,相互比较。
4、会阴高
以会阴高为下肢长,与身高比较。不同参考资料中,会阴点可以是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也可以位于耻骨联合下缘。前者测量所得的会阴高其实就是身高减坐高。
其次,测量会阴高时,被测者采取立姿,会阴点往往不好确定,活动直尺卡的位置和松紧程度对测量结果有所影响。在一些文献中,会阴高数据缺乏参考性。
5、坐高和马氏指数
以坐高为躯干长,以身高减坐高为下肢长,以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反映身体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
(4)测量腿长正确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1、由于大腿顶端难以找到确定的测点,所以不易进行精确的测量,股骨头顶端虽是一个较好的起点,但探寻困难且不易准确。在《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中,大腿长用“髂前上棘点(is)至胫骨点(ti)的垂直距离”表示,该长度大于真正的大腿长(股骨长)。
在体育测量中,大腿长用大转子点高(下肢长B)减去胫骨点高(小腿长A)表示,该长度小于真正的大腿长(股骨长)。在《服装用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中,大腿长用“腿内侧自会阴点至胫骨点(膝部)的垂直距离”表示,该长度小于真正的大腿长(股骨长)。
2、[(大转子点高-胫骨点高)/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5.30,亚洲女性平均为25.75 ;欧美男性平均为24.88,欧美女性平均为25.13。
[(大转子点高-胫骨点高)/大转子点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9.53,亚洲女性平均为50.30;欧美男性平均为47.70,欧美女性平均为48.00。
[(大转子点高-胫骨点高)/胫骨点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98.12,亚洲女性平均为101.21;欧美男性平均为91.20,欧美女性平均为92.31。
‘伍’ 怎么测量腿长
腿长,一般是比较口语化的说法,在身体形态测量领域我们一般称之为下肢长。根据测量起始点的位置不同,可以将下肢长分为四种。下肢长有专门的测试工具——马丁尺,一般用长的马丁尺来测试下肢长。测量下肢长时有专门的姿态要求:受试者需自然站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测量人员站立在受试者右侧。分别按照以下测量点进行测量。最常用的四种下肢长测量方法如下:
下肢长H:H点是髂嵴与腋中线的交点,即髂嵴点,是髂嵴上缘最向外突出的点。相当于髂嵴的最高点。它反映人体下半身(包括下肢在内)的总长度,近似人体重心的高度。测量髂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下肢长A:A点是髂前上嵴上缘,即髂前上棘点,是髂前上棘最向前下方突出的一点。。髂前上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下肢长B:B点是大转子上缘最高点,它能反映出臀部位置的高低。测量大转子点至地面的高度。
下肢长C:C点是臀纹线,即臀部与大腿的相交的部位。测量臀纹线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四种下肢长的大小顺序应为:下肢长H>下肢长A>下肢长B>下肢长C,其中下肢长B在体育测量中是最为常用的指标。但下肢长B的测试点大转子在实际测量中不容易找到,或容易找错,所以一般在测量时需要专业的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才能尽可能的控制测量误差,得到较为可靠的数据。
‘陆’ 腿长怎么量是正确的
正确的腿长测量方法 通常我们所说的腿长是指从髂前上棘点(髂前上棘也就是你系皮带时皮带所在的那两侧的骨头那个位置)至脚后跟的直线距离。标准的测量腿长的方法是从脚后跟到屁股与大腿的那个明显的分界线的垂直长度,就是腿长。通常在参加一些特殊的岗位工作的时候需要量腿长,比如飞行员、某些工种的兵,因为这些特殊的行业有其独特之处,比一般的体检要多很多项目,各方面要达标才行的。 腿长的测量与裤长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测量腿长用脚跟到肚脐的位置为腿长,到底腿长怎么量才对呢,其实上面两种测量方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前者可以说是服装设计师在为人量身定做服装时测量腿长的方法,也是标准的腿长计算方式;而后者是根据裤长来测量腿长的,因为裤长是指由腰口往下到裤子最底边的距离(休闲裤、牛仔裤裤长不含脚口贴边,脚口贴边另预留3-4CM长供自行缭边使用)。这样在买裤子的时候也方便计算。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柒’ 正确量腿长的方式是怎样的求图解。
1、腕线过裆:腕线过裆是最容易测的,只要站直手臂自然下垂,看你的手腕线是否超过裆部位置,因为一般腿长的人,手臂也更长,所以手腕线就会超过裆部位置。比如腿非常长的维密天使们,在双手不靠近大腿的情况下,基本都是腕线过裆,日常大众腕线过虎口,身材比例算是不错了。
一般人的上下身比例在10-12cm左右,如果你的比例超过14cm。那恭喜,你能胜任模特这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