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学音乐春天在哪里教案
歌曲《春天在哪里》
课
时
计
划
学科:音乐
授课教师:XXX小学
XXX
授课时间:20XX年X月XX日
星期X
授课年级:X年级
授课地点:
XXXXXXXX
教学目标
:
一、通过看图片、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寻找春天,使学生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二、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和灵活、清晰的咬字吐字,表达在春天来临时欢欣喜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
一、
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二、
引导学生用非连音唱法演唱歌曲,情绪轻快、节奏活泼。
三、
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享受到春天带来得喜悦,能通过学习掌握教学中的知识点。
教学难点
:
经过调查,歌曲《春天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在校园广播、以及一些VCD光盘上经常能欣赏到这首歌曲。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哼唱,但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完全唱对,出错最多的地方是歌曲的第17—24小节,所以教师把歌曲的第17—24小节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来设计,也就是模拟小黄鹂鸣叫的乐句要做到咬字吐字清晰,舌部运动灵活,声音有弹性,前句稍强,后句稍弱,模仿枝头黄鹂鸟一唱一和,互相对答。
教学用具:
一、
教师:钢琴、CD唱片、投影机、专用软件光盘、电脑等。
二、
学生:眼睛、黄鹂鸟、红花、绿草等头饰。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讲解法、示范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材分析:
《春天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歌曲为大调式,采用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都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结构十分规整。
第一乐段的第一句由大调式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调,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春天。第二乐句在前句的音调基础上略作发展,与之呼应。在第一乐句重复出现之后,第四乐不再像前面三乐句那样划分两个乐节,而是全句一气呵成。
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以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和活泼的节奏,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四度模进。这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又加强了歌曲的统一感。
‘贰’ 春天在哪里歌词和简谱
春天在哪里的歌词和简谱:
《春天在哪里》由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又名《嘀哩嘀哩》是一首中国儿歌,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歌曲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调,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春天。此歌曲也被收录于《中国最爱儿歌经典》之中。
‘叁’ 《春天在哪里》的歌词
歌曲:《春天在哪里》
演唱:卓依婷
填词:望安
谱曲:潘振声
歌词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
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红的花呀
映出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春天在哪里乐谱
春天在哪里乐谱
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
看见红的花呀
看见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春天在小朋友眼睛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3)春天在哪里歌唱方法扩展阅读:
《春天在哪里》是一首由潘振声谱曲,望安填词,岳有野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春天在哪里》中,发行时间是2017-01-01,该张专辑包含了2首歌曲。
《春天在哪里》其他的版本:
1、宝宝巴士演唱的《春天在哪里》,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宝宝巴士中文儿歌200首》中,由智永信息科技发行,发行时间于2018-05-24,该张专辑包含了200首歌曲。
2、小蓓蕾组合演唱的《春天在哪里》,该歌曲收录在专辑《童歌经典-欢乐颂》中,由龙天世纪发行,发行时间于2015-09-30,该张专辑包含了25首歌曲。
‘肆’ 歌曲《春天在哪里》
一. 课题:音乐欣赏课《春天在哪里》 二.课时:2课时 三.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歌曲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2、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通过听觉、视觉以及身心的感知让学生感受春天带来的不同感受。3、通过欣赏、歌唱、表演、创作与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四.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了解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五.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六.教学方法:本节课的设计以紧紧围绕“春天”为主题,利用大自然的美让学生感受音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且音乐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快乐。因此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播放flash动画《春天的脚步》直观导入新课教学,使学生首先产生学习兴趣,再利用课件、投影、信息及相关的文化以欣赏感受----讨论思考-----实践创作-----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贯穿全课教学,同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利用歌曲、舞蹈、绘画等表现形式,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无穷乐趣。用启发法和观察法来指导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七.教学仪器:课件、u盘、电子琴纸袋等八.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观看一段flash动画《春天的脚步》 2、提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师说:是的!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 4、提问:那《春天在哪里》(板书),你想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现它呢? 5、诗、文章----描写春天、咏诵春天。歌曲---《春天在哪里》 乐器---弹奏《春天在哪里》 图画---描绘春天 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走进春天、感受春天、表现春天。 二、 新课教学 (一) 咏诵春天1、刚才有一位同学说他会用手中的笔描写春天、用自己的语言咏诵春天,其实,谈起描写春天的文章最着名的当属朱自清的那首《春》了,请大家再次回味这散文,你认为用那三个词来形容它的文章情绪最为合适?(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词供学生选择)----轻松的、明快的、欣喜的。2、如果为这篇散文配乐,会怎样呢?下面为大家提供三首同样以“春”为主题的音乐,请大家选择。(1) 《春》----徐缓的、优闲地、轻松地、漫步春天、享受春色。(2) 《春天来了》----热闹非凡,人们敲锣打鼓迎接春天的到来。(3) 《春天旋律》朝气蓬勃地。3、配上音乐朗诵体会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产生的美感。-------为文章配乐必须追求相同的意境。(二)新歌教学:1、听赏,感受歌曲的情绪。2、同学们在听音乐时非常认真,你的脑海里是否出现了歌曲描绘的画面? 3、分析歌曲,感受所描绘的意境。 4 根琴学唱歌曲一遍,在随琴哼唱一遍。 5 全体和琴有感情的演唱一遍,再谈谈通过演唱你都想到了什么?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现春天。 (三)歌唱春天1、请大家再次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2、歌曲通过描写春天在青翠的森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向我们描绘了鸟语花香的春景,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色的思想感情。听到这首歌曲,我们好象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3、下面再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歌曲----《春晓》4、什么感觉?两首歌曲有什么不同?┄┄┄┄5、教师总结:不同的创作年代,创作的角度不同,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不同,即使是同一段歌词也会创作出截然不同的音乐作品。 (四)实践与创作1、带领学生到室外去寻找春天。 分成四组(绘画组,写作组,采集组歌曲组)2、请同学插上想象的翅膀,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描绘你心目中的春天吧!我想,他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描绘春天的语言,也可以跟着音乐哼唱春天的歌曲。3、展示: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成果。4、让全体同学齐唱春天的旋律、齐敲春天的节奏。 三、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利用器乐、歌曲、诗歌、绘画采集等各种表现形式来表现展示了春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音乐与姊妹文化相结合产生的艺术魅力,同学们,春是活泼的、春是狂热的、春是姿意生长的、春是年青旺盛的。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感受春天的美吧,感受春天里大自然中的音乐吧!四、 自我评价:通过网上学习,本节课能够按照课改要求及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自己、备设计的基本要素进行准备。课堂气氛到课堂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伍’ 歌曲春天在哪里歌词
填词:望安
谱曲:潘振声
编曲:潘振声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红的花呀
映出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又名《嘀哩嘀哩》是一首中国儿歌,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由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
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望安,原名李望安,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市第一五七中学教师,高级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代表大会第四届代表。
‘陆’ 春天在哪里歌曲解析
《春天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歌曲为大调式,采用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都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结构十分规整。 第一乐段的第一句由大调式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调,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春天。第二乐句在前句的音调基础上略作发展,与之呼应。在第一乐句重复出现之后,第四乐不再像前面三乐句那样划分两个乐节,而是全句一气呵成。 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以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和活泼的节奏,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四度模进。这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又加强了歌曲的统一感。 作者简介 望安,原名李望安,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市第一五七中学教师,高级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代表大会第四届代表。 潘振声, 潘振声
1933年1月18日出生于上海青浦县,1950年毕业于上海现代影剧演员学校,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复员至上海市漕溪路小学任音乐教师,1957年调至上海市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58年支边调至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78年起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区音协主席,1991调任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1995年退休。 潘振声一生创作儿歌千余首,主要作品有《小鸭子》、《一分钱》、《好妈妈》、《春天在哪里》、《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等。其中《一分钱》手稿已赠予上海公安博物馆,并被评为“一级现代革命文物”。他创作的《春天在哪里》,已成为世界儿童乐坛中的“世界名曲”。
‘柒’ 《春天在哪里》歌曲律动教学设计
加乐中心学校加朗小学 王英南一、教材分析:《春天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歌曲为大调式,采用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都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结构十分规整。 第一乐段的第一句由大调式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调,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春天。第二乐句在前句的音调基础上略作发展,与之呼应。在第一乐句重复出现之后,第四乐不再像前面三乐句那样划分两个乐节,而是全句一气呵成。 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以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和活泼的节奏,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四度模进。这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又加强了歌曲的统一感。 二、教学目标: 1、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春天到来时的愉快心情。 2、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并且能够创编表演动作,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 3、能够根据歌曲的情绪,旋律变化,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 三、教学重点: 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春天到来时欢快、喜悦的情绪。 四、教学难点: 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演唱歌曲第五、六乐句的衬词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及前十六节奏型。 五、教具准备: 板书设计、录音机、钢琴、自制头饰、打击乐器 六、律动过程: 1、引导学生根据春游线索创编动作,初步学会律动。在教师提示下较准确的随乐段、乐句更换动作和按节奏做动作。 2、培养学生在比较拥挤的空间状态下与同伴共享空间、亲密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体验到边听音乐边做动作的快乐。 4、教师与全体学生拉好圆圈坐在地板上,面对圆心,教师指导学生复习演唱歌曲。 5、引导学生创编动作: 1)副歌前置学习动作,教学生随乐做出节奏型××××× 教师用手指扮作黄鹂鸟,以游戏的方式教学生熟练的在自己和左边的伙伴腿上拍出节奏型×××××。 2)引导学生根据春游线索分段创编动作:教师通过语言启发学生我们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天空中快乐的小鸟在飞,我们爬山、来到游乐场玩跷跷板、坐转椅等游戏,创编花小鸟爬山玩跷跷板坐转椅等动作。 6、教师清唱旋律帮助幼儿整理、记忆动作。 7、听音乐完整表演,教师逐步减少语言提示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
‘捌’ 《春天在哪里》歌曲的简谱
《春天在哪里》的歌词简谱:
《春天在哪里》的创作者潘振声一生创作儿歌千余首。其中《一分钱》手稿已赠予上海公安博物馆,并被评为“一级现代革命文物”。他创作的《春天在哪里》,已成为世界儿童乐坛中的“世界名曲”。歌曲歌词的创作者是望安。
歌曲为大调式,采用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都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结构十分规整。
第一乐段的第一句由大调式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调,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春天。
‘玖’ 《春天在哪里》歌词
《春天在哪里》的歌词如下: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
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红的花呀
映出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春天在哪里乐谱
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
看见红的花呀
看见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春天在小朋友眼睛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作者信息:
望安,原名李望安,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市第一五七中学教师,高级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代表大会第四届代表。
潘振声,1933年1月18日出生于上海青浦县,1950年毕业于上海现代影剧演员学校,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5年复员至上海市漕溪路小学任音乐教师,1957年调至上海市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58年支边调至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1978年起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区音协主席,1991调任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1995年退休。
潘振声一生创作儿歌千余首,主要作品有《小鸭子》、《一分钱》、《好妈妈》、《春天在哪里》、《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等。其中《一分钱》手稿已赠予上海公安博物馆,并被评为“一级现代革命文物”。
他创作的《春天在哪里》,已成为世界儿童乐坛中的“世界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