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比较线段的长短的方法有两种( )( )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如下:
1、度量比较法。
量得两条线段的长度,比较大小。
2、叠合比较法。
将两条线段重叠在一起,两条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落在另一条线段内的线段较短。
(1)用两种方法测量五厘米的线段扩展阅读
刻度尺使用前
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最后应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Ⅱ 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的方法,常用的有哪
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如下:
1、度量比较法。
量得两条线段的长度,比较大小。
2、叠合比较法。
将两条线段重叠在一起,两条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落在另一条线段内的线段较短。
二、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法,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法。
(2)用两种方法测量五厘米的线段扩展阅读
一、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使用时要注意:
1、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3、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4、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二、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
3、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Ⅲ 填空 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5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5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
2.若1/3a=2/7b,则a:b=(6:7)。
3.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8.84立方厘米,则圆锥的体积是(9.42)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28.26)立方厘米
多多采纳 祝你学习愉快
Ⅳ 画一条长5cm的线段.
以一点为端点,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另一个端点对准刻度5厘米处,然后连接即可,
Ⅳ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而线段的长度是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我们只需要测量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就可以知道线段的长度。
线段的长度与边上的两个箭头是无关的,这个箭头只是解题的干扰。
(5)用两种方法测量五厘米的线段扩展阅读:
线段(segment),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线素组成一段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图线,如实线的线段或由“长划、短间隔、点、短间隔、点、短间隔”组成的双点长划线的线段。
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线段长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distance)。
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A、B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线段的的两个端点。
Ⅵ 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画图如下:.
Ⅶ 5cm5mm的线段怎么画
用尺子上的刻度来画即可
Ⅷ 怎样用下面断尺画一条长五厘米的线用两种不同的画面画法吗
摘要 根据线段的画法,先画一个点A,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出相应的刻度,点上点B,然后过这两点画线段即可.
Ⅸ 用下面的这把尺子一次画出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该怎么画试试看.
从3开始画到8不就是5cm了?
Ⅹ 画一条长五厘米八毫米的线段。
材料:一张纸、笔、尺子。
1、取一张纸,用笔在纸上任意一处点一个点,作为线段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