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阅读理解,陈增巧破巫术。。
1.因为张氏感到不舒服,又找不出原因,所以她请巫师李恒给自己看病。
2.巫师李恒通过巫术让张氏相信有一个恶鬼正狠狠拽着她的发髻,还有一个鬼拿着棍子在后面驱赶张氏。他这样做就是想骗到钱财,坑害他人。他这么做没用,并不能找到病因。这样的迷信方法,不但不能帮病人解除痛苦,而且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甚至还会因为巫师的拖延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3.陈增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让妖言惑众的李恒自露其丑。
4 .这人很牛吗?能破除巫术。也有人会认为这人很无聊,以后没戏看了
5 .首先,利用科学的方法告诉他们这是骗局;他们要是不听直接报警,让警察叫他们如何做人
⑵ 如何了解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科学产生了兴趣,那他们学科学,用科学就会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在学完《陈增巧破巫术》后,学生话匣子打开了:“老师,我有一次头疼,奶奶说可能是去世的爷爷摸我的头了,为了证实是不是真的,就用了两根筷子竖在锅里,一边叫着死去家人的名字,一边用水从筷子的上头淋,不一会,奇迹真的出现了,那筷子竟然站住了。奶奶说:“看,真是爷爷摸你的头了。一定是你爷爷没有钱用了想要钱了,晚上去少点纸钱给你爷爷,你的头就不疼了。”晚上爸爸真的帮了我去烧了纸钱,第二天我的头真的不疼了。老师,你说是不是爷爷摸我的头呀?”有的说,我头疼时,我的家人,用黄豆,一边走,一边丢,还不时的叫着家里死去的家人的名字。然后还烧纸钱……针对此,我利用一节科技课让学生专门自己做实验。学生做了明矾写字的实验,筷子直立的实验后,不约而同地对我说,回家一定告诉奶奶那种做法是迷信的,下次生病一定到医院去,有的说回家做实验,用事实说话,让大人们不要再迷信了……自那以后,学生对科学越来越感兴趣了,还经常找些有关科技方面的课外书聚在一起探讨研究,班上学科学的气氛更加浓厚。
⑶ 着名的课本剧有哪些
不知道你问的是小学还是中学
太多了,如
手捧花盆的孩子 沉香救母 从现在开始 丑小鸭 白头翁的故事 井底之蛙 三袋麦子 丢失的骆驼 会摇尾巴的狼 大禹治水 生日礼物 一枚金币 黄纱巾 小青石 陈增巧破巫术 西门豹 九色鹿 三顾茅庐 景阳冈 滥竽充数 晏子使楚 包公审驴 十六年前的回忆 别饿坏了那匹马 全家减碳 什么是勇敢 红枫叶 春天里的故事 月亮船 寒假的童话 春暖花开
请网络一下“课本剧”搜索
⑷ 怎样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语文教学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所谓探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呢?结合教学实践,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尊重主体,让学生有探究学习的主动权。
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只有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获得发展,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要知道学什么,怎样学,怎样用。作为教师应提供各种条件,积极引导、激励学生,唤起学生内心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内在动力,激活学生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念。
如何让学生有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呢?最好的方法是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让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选择学习的方法等等。例如,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文时,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全文,边读边想,把自己喜欢的地方划下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然后喜欢朗读的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表达出来,喜欢画画的也可以把这种美景画下
来,喜欢唱歌的也可以编写歌曲把美景唱出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进行读、品、评、赏、画、唱……他们各抒己见,说得头头是道,读得有声有色,画得栩栩如生……学生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就有了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就乐于参与探究学习。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要创设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体验到的应是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这样学生才敢于发言、争辩、探究。一旦学生看到自己的探索成果,就会产生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莫高窟》时:
师:同学们,藏经洞中曾藏有什么文物呢?
生(纷纷举手):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师:回答得很好。
师正要继续讲述下去,只见一学生高高举手。
生:老师,我还要说。
师:(略作停顿、意外地)很好,请说。
生:藏经洞中藏有‘结晶’。
师:哦,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因为这些文物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师:好,这位同学读书真细心,想的真巧妙,连老师没发觉的地方,他都发现了。老师要向你学习!大家要向他学习!
(这位学生喜气溢于脸上,整节课思维活跃,不断举手发言。)
对于学生的一些反常举动,教师应该像呵护尖上的露珠那样细心谨慎。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给予充分肯定,这样民主型教师高度重视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三,树立信心,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
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作为新世纪的下一代,他们的知识水准、能力水平不能只停留在教师教的基础上,他们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知的途径,这对他们来说一生受益。在教学中,不在于教师教多少,关键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要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成功探究的喜悦,给学生树立自信心。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探究性阅读呢?教学中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质疑问难。对一篇课文的学习,应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开始,放手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让大家讨论、解决。如教学《陈增巧破巫术》时,对于课题学生展开了质疑,学生问:“陈增破的是什么巫术?”“为什么说巧破巫术?”“还有比陈增更好的办法吗?
”针对这些有价值问题,学生就有了探究学习的目标,因此,接下来的
⑸ 陈增巧破巫术 陈增采用什么方法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⑹ 谁知道苏教版语文一到九册课文
苏教版第一册
汉语拼音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 [1]
1 a o e [2] 2 i u ǖ [3] ◎ 认一认1 [1]
认一认1:人 口 手 足 舌 牙 耳 目 金 木 水 火 山 石 田 土
第二单元 3 b p m f [5] 4 d t n l [3] 5 g k h [5]
6 j q x [1] ◎ 认一认2·虫贝鱼鸟… [1]
第三单元 7 z c s [12] 8 zh ch sh r [10] 9 y w [4]
◎ 认一认3·日 月 星 光 去 电 风 雨 衣 食 住 行 父 母 儿 女 [1]
第四单元 10 ai ei ui [8] 11 ao ou iu [3] 12 ie ǖe er [8]
◎ 认一认4·出 入 开 关 坐 卧 立 走 东 西 南 北 前 后 左 右 [1]
第五单元 13 an en in [1] 14 un ǖn [0] 15 ang eng ing ong [7]
◎ 认一认5·刀 戈 弓 矢 牛 马 车 舟 羽 角 齿 革 瓜 果 麦 豆 [1] 复习 [1]
识字部分 1 识字1·一去二三里 [1] 2 识字2 [1] 3 识字3 [1]
◎ 练习1·自我介绍 [2]
课文部分
第二单元 1 人有两个宝 [4] 2 升国旗 [1] 3 江南 [1]
4 我叫“神州号” [4] ◎ 练习2·借铅笔 [3]
第三单元 5 家 [7] 6 东方明珠 [1] 7 秋姑娘的信 [7]
8 看菊花 [4] ◎ 练习3·打电话 [2]
第四单元 识字4 [1] 识字5 [2] 识字6 [1]
◎ 练习4·悄悄告诉他 [1]
第五单元 9 大海睡了 [5] 10 冰花 [4] 11 北风和小鱼 [3]
◎ 练习5·我们来讨论 [1]
第六单元 12 怀素写字 [7] 13 小河与青草 [3] ◎ 练习6·听故事讲故事 [1]
苏教版第二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二) [2]
识字1 [3] 识字2 [2] 识字3 [3]
识字4 [1] ◎ 练习1 [1]
第二单元 1 春笋 [6] 2 雨点 [10] 3 小池塘 [6]
4 春到梅花山 [5] 5 草原的早晨 [6] ◎ 练习2·春天来了 [1]
第三单元 6 蘑菇该奖给谁 [5] 7 骑牛比赛 [3] 8 小松树和大松树 [6]
◎ 练习3 [1]
第四单元 9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1] 10 奶奶的白发 [3] 11 陈毅探母 [6]
12 好学的爸爸 [5] ◎ 练习4 [1]
第五单元 识字5 [1] 识字6 [1] 识字7 [1]
识字8 [2] ◎ 练习5 [1]
第六单元 13 鲜花和星星 [7] 14 放小鸟 [6] 15 这儿真好 [7]
16 世界多美呀 [3] 17 我叫足球 [2] ◎ 练习6 [1]
第七单元 18 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 19 蚂蚁和蝈蝈 [9] 20 古诗两首 [2][7][2]
◎ 练习7 [1]
※ 古诗两首 《锄禾》、《悯农》
第八单元 21 司马光 [1] 22 鲁班和橹板 [4] 23 乌鸦喝水 [27]
24 咏华山 [8] 25 小松鼠找花生果 [4] ◎ 练习8 [1]
苏教版第三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 [1]
识字1 [1] 识字2 [1] 识字3 [1]
识字4 [1] ◎ 练习1 [1]
第二单元 1 秋游 [5] 2 2008,北京! [2] 3 英英学古诗 [3]
4 乡下孩子 [4] ◎ 练习2 [1]
第三单元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11] 6 一株紫丁香 [9] 7 动手试一试 [2]
8 有趣的发现 [0] ◎ 练习3 [0]
第四单元 9 小鹰学飞 [4] 10 青蛙看海 [7] 11 狼和小羊 [15]
12 狐狸和乌鸦 [53] ◎ 练习4 [0]
第五单元 识字5 [2] 识字6 [1] 识字7 [1]
识字8 [1] ◎ 练习5 [1]
第六单元 13 要好好学字 [2] 14 梅兰芳学艺 [5] 15 孔繁森 [3]
16 大禹治水 [8] ◎ 练习6 [1]
第七单元 17 登鹳雀楼 [19] 18 青松 [0] 19 小动物过冬 [11]
20 美丽的丹顶鹤 [10] ◎ 练习7 [0]
第八单元 21 水乡歌 [8] 22 云房子 [4] 23 夕阳真美 [5]
◎ 练习8 [0]
苏教版第四册
第一单元 识字1 [1] 识字2 [2] 识字3 [1]
识字4 [1] ◎ 练习1 [1]
第二单元 1 古诗两首 [2] [0] [14] 2 蚕姑娘 [9] 3 月亮湾 [4]
4 快乐的节日 [6] ◎ 练习2 [1]
※ 古诗两首 《春雨》、《春晓》
第三单元 5 穿山甲问路 [3] 6 谁的本领大 [3] 7 蜗牛的奖杯 [2]
8 狐假虎威 [9] ◎ 练习3 [0]
第四单元 9 母亲的恩情 [2] 10 沉香救母(一) [0] 11 沉香救母(二) [0]
12 木兰从军 [1] ◎ 练习4 [0]
第五单元 识字5 [1] 识字6 [2] 识字7 [0]
识字8 [0] ◎ 练习5 [0]
第六单元 13 学棋 [2] 14 “黑板”跑了 [1] 15 晚上的“太阳” [0]
16 “闪光的金子” [1] ◎ 练习6 [0]
第七单元 17 歌唱二小放牛郎 [0] 18 鸟岛 [8] 19 台湾的蝴蝶谷 [6]
20 欢乐的泼水节 [3] ◎ 练习7 [0]
第八单元 21 雨后 [6] 22 猴子种果树 [5] 23 会走路的树 [4]
24 问银河 [2] ◎ 练习8 [0]
苏教版第五册
第一单元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3]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4] 3 古诗两首 [1] [10] [5]
4 做一片美的叶子 [1] □ 习作1 [1] ◎ 练习1 [2]
※ 古诗两首 《山行》、《枫桥夜泊》
第二单元 5 北大荒的秋天 [7] 6 西湖 [5] 7 拉萨的天空 [6]
□ 习作2 [0] ◎ 练习2 [1]
第三单元 8 蒲公英 [11] 9 三袋麦子 [7] 10 哪咤闹海 [8]
□ 习作3 [0] ◎ 练习3 [1]
第四单元 11 第八次 [4] 12 卧薪尝胆 [9] 1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
□ 习作4 [0] ◎ 练习4 [0]
第五单元 14 “东方之珠” [12] 15 小露珠 [11] 16 石榴 [7]
□ 习作5 [0] ◎ 练习5 [0]
第六单元 17 石头书 [4] 18 小稻秧脱险记 [14] 19 航天飞机 [10]
20 飞驰在高速公路上 [6] □ 习作6 [0] ◎ 练习6 [0]
第七单元 21 军神 [24] 22 掌声 [4] 23 金子 [1]
□ 习作7·写日记 [1] ◎ 练习7 [2]
第八单元 24 孟母教子 [1] 25 每逢佳节倍思亲 [5] 26 孙中山破陋习 [3]
□ 习作8·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1] ◎ 练习8 [1]
苏教版第六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1]
1 长城和运河 [4]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5] 3 庐山的云雾 [6]
□ 习作1 [1] ◎ 练习1 [1]
第二单元 4 微笑着承受一切 [2] 5 雪儿 [6] 6 花瓣飘香 [3]
□ 习作2·我们的教室 [2] ◎ 练习2 [1]
第三单元 7 菩萨兵 [2] 8 李广射虎 [3] 9 少年王勃 [6]
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4] □ 习作3·春游 [1] ◎ 练习3 [1]
第四单元 11 赶海 [4] 12 荷花 [38] 13 古诗两首 [5] [9] [10]
□ 习作4·一次有趣的活动 [1] ◎ 练习4 [1]
※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绝句》
第五单元 14 七颗钻石 [8] 15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8] 16 水上飞机 [4]
17 跟踪台风的卫星 [1] □ 习作5 [0] ◎ 练习5 [0]
第六单元 18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7] 19 狼和虎 [4] 20 放飞蜻蜓 [2]
□ 习作6 [1] ◎ 练习6 [0]
第七单元 21 恐龙 [4] 22 槐乡五月 [8] 23 海底世界 [27]
□ 习作7·我喜欢的一种动物 [3] ◎ 练习7 [3]
第八单元 24 寓言两则 [0] 25 争论的故事 [3] 26 剪枝的学问 [4]
□ 习作8· 肚子再也不疼了 [1] ◎ 练习8 [1]
※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郑人买履
苏教版第七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习惯(七) [1]
1 老师,您好! [1] 2 但愿人长久 [4] 3 古诗两首 [0] [1] [0]
4 秋天 [5] □ 习作1 [1] ◎ 练习1 [0]
※ 古诗两首 《望洞庭》、《峨眉山月歌》
第二单元 5 天安门广场 [2] 6 徐悲鸿励志学画 [3] 7 虎门销烟 [4]
□ 习作2·小制作 [1] ◎ 练习2 [0]
第三单元 8 泉城 [1] 9 九寨沟 [6] 10 田园诗情 [4]
11 桂花雨 [4] □ 习作3·写一种植物 [1] ◎ 练习3 [1]第四单元 12 开天辟地 [0] 13 普罗米修斯盗火 [4] 14 一路花香 [7]
□ 习作4 [0] ◎ 练习4 [0]
第五单元 15 说勤奋 [3] 16 李时珍夜宿古寺 [1] 17 维生素C的故事 [2]
18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5] □ 习作5 [0] ◎ 练习5 [0]
第六单元 19 诚实和信任 [3] 20 珍珠鸟 [10] 21 九色鹿 [3]
□ 习作6 [0] ◎ 练习6 [0]
第七单元 22 雾凇 [5] 23 春联 [9] 24 古诗两首 [0] [0] [10]
□ 习作7 [0] ◎ 练习7 [0]
※ 古诗两首 《元日》、《江雪》
苏教版第八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习惯(八) [1]
1 走,我们去植树 [2] 2 第一朵杏花 [4] 3 燕子 [28]
4 古诗两首 [2] [1] [0] □ 习作1 [0] ◎ 练习1 [1]
※ 古诗两首 《江南春》、《春日偶成》
第二单元 5 苹果里的五角星 [3] 6 最佳路径 [0] 7 人类的“老师” [0]
□ 习作2 [0] ◎ 练习2 [0]
第三单元 8 三顾茅庐 [0] 9 祁黄羊 [2]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1]
□ 习作3 [0] ◎ 练习3 [0]
第四单元 11 永远的白衣战士 [0] 12 “番茄太阳” [0] 13 第一次抱母亲 [0]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8] □ 习作4 [0] ◎ 练习4 [0]
第五单元 15 鸟语 [3] 16 天鹅的故事 [7] 17 生命的壮歌 [3]
□ 习作5 [0] ◎ 练习5 [0]
第六单元 18 特殊的葬礼 [7] 19 沙漠中的绿洲 [3] 20 古诗两首 [0][0][5]
21 云雀的心愿 [1] □ 习作6 [0] ◎ 练习6 [0]
※ 古诗两首 《池上》、《小儿垂钓》
第七单元 22 我的菜园 [0] 23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 24 黄河的主人 [10]
□ 习作7 [0] ◎ 练习7 [0]
苏教版第九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1]
1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 2 师恩难忘 [3] 3 古诗两首 [1] [1] [1]
4 我也是普通一兵 [1] □ 习作1 [1] ◎ 练习1 [1]
※ 古诗两首 《石灰吟》、《墨梅》
第二单元 5 嫦娥奔月 [3] 6 成语故事三则 [1] 7 天鹅的故事 [7]
8 吊灯和鲨鱼 [1] □ 习作2·难忘的______赛 [1] ◎ 练习2 [1]
第三单元 9 小镇的早晨 [25] 10 鼎湖山听泉 [7] 11 莫高窟 [7]
12 古诗两首 [1] [1] [14] □ 习作3·秋天的树叶 [1] ◎ 练习3 [1]
※ 古诗两首 《鹿柴》、《早发白帝城》
第四单元 13 快手刘 [1] 14 滴水穿石的启示 [2]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9]
16 读书要有计划 [1] □ 习作4 [2] ◎ 练习4 [1]
第五单元 17 黄河的主人 [10] 18 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 [5] 19 信用卡 [1]
□ 习作5 [1] ◎ 练习5 [1]
第六单元 20 友谊的航程 [7] 21 清平乐 村居 [6] 22 林冲棒打洪教头 [5]
23 陈增巧破巫术 [1] □ 习作6 [1] ◎ 练习6 [1]
第七单元 24 给予是快乐的 [4] 25 黄鹤楼送别 [7] 26 郑成功 [5]
□ 习作7 [2] ◎ 练习7 [1]
⑺ 陈增劭的三才五格
目前,在众多取名方法中,备受推崇、流行最广的一种方法是:五格剖象法。这种方法是以数理结构决定名称的吉凶导向,内容丰富、详尽、易懂、易学。虽然此学是从日本传入我国,但它同样离不开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和法则,同样是人体科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只是,这种取名方法也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只重数理,忽视太极原理!我们知道:姓名或名称,如同一个接受宇宙五行信息的天线。不同的名字,依据其自身的数理结构特征,所接受五行之气是迥然不同的。如该气恰为受名者命理五行之喜用,兼之数理为吉,则该名为受名者带来的就是吉祥与顺遂;如该气不为喜用反为忌,既使其数理结构为吉,同样是弄巧成拙!这样的实例,在实践中比比皆是,令人扼腕长叹!
⑻ 阅读理解,陈增巧破巫术
他用石灰水在纸上画了张氏被鬼追的图案(石灰水遇空气不显影),然后“作法”看病,原因明摆着的,他想骗钱
⑼ 语文三年级下则陈增揭露巫婆的方法很巧妙你能说说陈增的方法妙在哪儿吗
妙在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