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曲线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测量方法

曲线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测量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01 03:24:17

Ⅰ 接触网的定位器属于什么零件,定位环属于什么零件

看名字应该是定位用的。

Ⅱ 求接触网腕臂计算公式

1.平均温度tp和链形悬挂无弛度温度to的计算tmax+tmin①tp=2tmax+tmin②to弹=-52tmax+tmin③to简=-10

Ⅲ 接触网的全面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接触网全面检查项目

1 接触线

1.1 检查有无扭面、硬弯等硬点并处理。

1.2 检查磨耗、烧伤及损伤情况,超过规定应切断做接头或换线。

1.3 检查线材质量,发现砂眼、裂纹应及时更换处理,并报段调度。

1.4 检查接头线夹、终端锚固线夹是否铅垂,线夹有无裂纹,螺栓是否紧固,有无松脱、未入槽现象。

1.5 检查接头线夹位置、数量,并建立专门记录。

2 承力索

2.1 检查有无烧伤、锈蚀及损伤情况,超过规定应补强、切断做接头或换线。

2.2 检查钢线卡子、终端锚固线夹、楔形线夹有无裂纹,螺栓是否紧固,并对螺栓涂油。

2.3 检查隧道拱顶环境,有无其它有可能搭接承力索的部件,与承力索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对不安全的应拆除。

2.4 检查开关引线、回流线、电力线跨越承力索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2.5 检查承力索回头及其它零部件距悬吊滑轮的距离是否满足温度变化要求。

2.6 检查两承力索交叉处是否按规定加装短接线。

2.7 检查载流承力索在悬吊滑轮处是否有磨损。

2.8 检查接头及隧道漏水点的位置、数量,建立专门记录。

3 吊弦

3.1 检查吊弦线夹有无裂纹和碰弓危险,螺栓是否紧固。

3.2 检查吊弦偏移是否符合规定,并调整偏移。

3.3 检查第一吊弦距定位点的距离(4米)是否符合规定,一个跨距中吊弦数量(间距8~12米)是否符合要求。不合要求的应调整。

3.4 检查绝缘轮有无开裂、老化现象,销子是否齐全。

3.5 检查绝缘整体吊弦回头是否接触到承力索,如接触到将回头剪短。

4 电连接器

4.1 解体检查电连接线夹,查看有无烧伤或杂物,接触是否良好,楔子是否安装。

4.2 检查电连接线夹有无裂纹,螺栓是否紧固,接触线电连接线夹有无碰弓危险,测温贴片是否变色,并对螺栓涂油。

4.3 检查电连接线有无烧伤、断股、散股,连接是否正确,是否满足温度变化后伸缩要求。

4.4 检查载流承力索区段横向电连接数量是否符合规定。

5 中心锚结

5.1 检查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在跨距中部与承力索相连的3个线夹及悬挂点两侧的2个线夹,其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规定,线夹有无裂纹;检查下锚绝缘子状态;隧道内丁字悬臂的状态。

5.2 检查接触线中心锚结绳是否松弛。两端与承力索相连的2个线夹有无裂纹,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规定。

5.3 检查中心锚结线夹有无碰弓危险,是否安装牢固,线夹有无裂纹。并对螺栓涂油。

5.4 检查站场防窜中心锚结线夹间距是否符合规定,线夹及防窜绳是否良好。

6 分段(相)绝缘器

6.1 检查接头线夹连接是否牢固,有无裂纹,过渡是否平滑。

6.2 检查主绝缘有无烧伤痕迹及老化现象,并对主绝缘及承力索绝缘进行清扫。

6.3 检查导流板及各部零件状态。

6.4 检查接头线夹附加导线是否入槽。

7 检查线岔限制管状态及螺栓紧固情况,检查始触区内有无线夹。

8 支撑定位装置

8.1 检查软横跨最短吊弦的长度、上下部定位绳的弛度以及下部定位绳距工作支接触线的距离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横承力索线夹、U型线夹、调整螺栓、定位环线夹、定位线夹、楔型线夹有无裂纹,安装是否牢固;检查直吊弦、斜拉线磨损、锈蚀情况;检查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定位绳状态;测量定位器坡度和偏移;检查悬式绝缘子状态。

8.2 检查腕臂底座、拉杆底座、压管底座与支柱的密贴情况,有无严重变形;检查腕臂上各零件铰接处是否转动灵活,腕臂变形情况,偏移是否符合温度变化要求,有无管帽;检查拉杆是否水平且处于受拉状态;检查定位管是否水平,有无管帽;测量定位器坡度和偏移;检查套管铰环、钩头鞍子、悬吊滑轮、定位环、定位管卡子、定位钩、支持器、定位线夹等零件是否紧固,有无裂纹,并对螺栓涂油;检查腕臂、定位管、定位器、定位拉线、V型拉线及各部零件锈蚀情况,对锈蚀零部件除锈涂漆;检查悬式、棒式绝缘子状态。

8.3 检查桥梁隧道立柱、埋入杆件等是否安装牢固,有无断裂、变形;水泥填充物有无剥落和裂纹;埋入杆件、定位管及各部零件锈蚀情况;检查滑轮支架、滑轮状态以及承力索磨损情况;检查角鸭咀、定位齿座、定位套环、定位连接头、调整螺栓、支持器、定位线夹有无裂纹或变形;检查悬式、棒式绝缘子状态;检查拱顶地线是否良好;检查下锚处丁字悬臂、拉线、锚栓的状态;测量定位器坡度和偏移。

9 附加悬挂

9.1 检测供电线、回流线距地面、树木及接触网的最小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9.2 检查供电线、回流线、架空地线有无损伤、散股、断股。

9.3 检查供电线、回流线的绝缘子有无闪烙和破损。

9.4 各电气联结是否接触良好,联结牢固。

9.5 检查横担安装是否牢固,有无锈蚀。架空地线还应检查引下线的埋设及地线扣板的稳固情况。

10 支柱

10.1 检查支柱倾斜情况。倾斜超标参考下图整正。

10.2 检查支柱有无裂纹,破损是否超标。金属支柱的锈蚀、弯曲情况及焊接处有无裂纹、开焊情况。

10.3 检查支柱拉线及地锚状况,UT线夹螺栓外露是否符合规定,地锚是否稳固。

10.4 检查支柱上、中部地线状况,检查支柱防护情况。

11 将巡检情况填入《接触网全面检查记录》。

Ⅳ 2020年接触网工个人反思问题,原因,措施

摘要 在天窗作业中不断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好的工作方法、操作技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做到“我不伤害别人、我不伤害自己、我不被别人伤害、我保护别人不被伤害”。在检修作业中,自己首先弄清楚作业目的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作业,同时在检修中细致观察受力部件、受力方向,做到“看、测、紧、调、换、擦、拍、划、记”九字检修作业方针,设备”整治一段、验收一段、安全一段”的质量安全目标。

Ⅳ 坡度测量方法

1、经纬仪:精度±2”。

2、水准仪:精度±1mm。

一、测量步骤

1、自塑胶跑道曲直分界线始,直道每10m 标1组点,弯道以圆心点为圆心每15度标一组点,每组点包括第1道内沿和第6道外沿两点。

2、水准仪测量每点的标高,并计算每组两点的高差和第1道及第8道同道上相邻两点的高差。

二、结果计算

横向坡度:

P1=h1/t1

式中:P1——横向坡度

h1——每组两点的高差

t1——每组两点间距离

纵向坡度

P2= h2/t2

式中:P2——纵向坡度

h2——同道上相邻两点的高差

t2——同道上相邻两点间距离

横向坡度及纵向坡度结果取各测量结果的绝对平均值。每批测量不少于40组。

坡度(slope)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即坡角的正切值(可写作:i=tan坡角)。

坡度解释:

坡度是用以表示斜坡的斜度,常用于标记丘陵、屋顶和道路的斜坡的陡峭程度。这个数值往往是以三角函数的正切函数(tangent)的百分比或千分比数值来陈述,即“爬升高度除以在水平面上的移动距离”。

坡度标示法的原则都能应用于地形测量学上,虽然使用以上任何一种的标示法都能带出同样的讯息,但为了避免搞乱不精通三角学的读者,正切百分比还是最常被应用于公共场所。

Ⅵ 定位器坡度标准是多少度

停车场的标准:2个定位器的间距是900毫米,距车位底线1000毫米。

保持定位点的弹性系数尽量和跨距中部的状态接近或一致,在铅垂方向应有足够的灵活性及能适应受电弓较大的抬升量,定位器适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中线路曲线半径小于1000m的链形悬挂绝缘关节中心柱处固定接触线位置的特型软定位器。

作用:

(1)用于对调节质量要求高的重要调节系统,以提高调节阀的定位精确及可靠性。

(2)用于阀门两端压差大( △p>1MPa)的场合。通过提高气源压力增大执行机构的输出力,以克服液体对阀芯产生的不平衡力,减小行程误差。

(3)当被调介质为高温、高压、低温、有毒、易燃、易爆时,为了防止对外泄漏,往往将填料压得很紧,因此阀杆与填料间的摩擦力较大,此时用定位器可克服时滞。

(4)被调介质为粘性流体或含有固体悬浮物时,用定位器可以克服介质对阀杆移动的阻力。



Ⅶ 接触网关节中心柱非支线与工支定位器多少为安全距离抬升量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19

Ⅷ 接触网正馈线怎么测驰度

摘要 1.导高测量方法:

Ⅸ 定位器坡度1/5是多少度

摘要 大约十一度

Ⅹ 接触网定位坡度大于5分之一,小于10分之一,会出现什么现象

会造成接触线弹性不好,出现硬点及弓网压力超标。

阅读全文

与曲线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测量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二控电灯安装方法 浏览:921
床单上的螨虫怎么去除最好方法 浏览:586
ug3d轮廓铣常用驱动方法 浏览:569
键盘plus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2
木板制作方法大全图片 浏览:207
溃疡确诊常用检查方法 浏览:796
相框安装方法 浏览:93
牛津大学研发出快速检测方法 浏览:425
数学分析方法论选讲 浏览:468
课件制作有哪些方法 浏览:350
手机的屏幕和显示器连接方法 浏览:370
苹果x虚拟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54
机加工费品率的计算方法 浏览:861
用什么方法测试手表镜片硬度 浏览:626
如何制作豆瓣酱的方法 浏览:95
速达软件核算方法在哪里选 浏览:718
分享制作微课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890
手机外储存卡格式化方法 浏览:398
服务设计的方法案例分析 浏览:658
设备fa分析方法概述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