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里装修电线怎么装的
建议是选用硬线即BV塑铜线,有条件的可以选用BVV线或者是ZRBV线;民用建筑电气工程验收标准有要求,住宅室内布线应选用硬质单股塑铜线即BV线;
硬质电线的绝缘层厚度要比软线厚,另外硬线的机械强度和耐老化程度都要比软线好很多,所以其安全性能要高;硬线的最大缺点是施工难度大,相对的施工时人工费就会比软线高;另外不适合使用在柔性连接的地方。
(1)建筑电缆安装方法扩展阅读:
电线是指传输电能的导线。分裸线、电磁线和绝缘线。裸线没有绝缘层,包括铜、铝平线、架空绞线以及各种型材(如型线、母线、铜 排、铝排等)。它主要用于户外架空及室内汇流 排和开关箱。电磁线是通电后产生磁场或在磁场中感应产生电流的绝缘导线。
它主要用于电动机和变压器绕圈以及其他有关电磁设备。其导体主要是铜线,应有薄的绝缘层和良好的电气机械性能,以及耐热、防潮、耐溶剂等性能。选用不同的绝缘材料可获得不同的特性。
参考链接:网络—电线
㈡ 我要找电力电缆工程土建预埋及施工方法。
3.1.1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其弯曲半径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为电缆外径的 10倍;
2 聚氯乙烯铠装电缆为电缆外径的 20倍。
3.1.2 电缆直埋或在保护管中不得有接头。
3.1.3 电缆敷设时,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外观
应无损伤,绝缘良好,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电缆在敷设前
应用500V 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量,阻值不得小于 10MΩ。
3.1.4 电缆在灯杆两侧预留量不应小于 0.5m。
3.1.5 三相四线制应采用四芯等截面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用电缆金属护套作
中性线。三相五线制应采用五芯电力电缆。PE 线芯截面可小一等级,但不应小于 16mm
2
。
3.1.6 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固定明显的标
志。
3.1.7 电缆埋设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绿地、车行道下不应小于 0.7m;
2 人行道下不应小于 0.5m;
3 在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地段应按设计要求敷设。
3.1.8 机械敷设电缆时,电力电缆最大允许牵引强度:铜芯电缆不宜大于70N/mm
2
;铝芯电
缆不宜大于 40N/mm
2
。严禁用汽车牵引。
3.1.9 电缆接头和终端头整个绕包过程应保持清洁和干燥。绕包绝缘前,应用汽油浸过的
白布将线芯及绝缘表面擦干净,塑料电缆宜采用自粘带、粘胶带、胶粘剂、收缩管等材料
密封,塑料护套表面应打毛,粘接表面应用溶剂除去油污,粘接应良好。
3.1.10 电缆芯线的连接宜采用压接方式,压接面应满足电气和机械强度要求。
3.1.11 在有多路电缆通过的地段及电缆井内应有明显的标示牌。
3.1.12 采用架空的电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架空电缆承力钢绞线截面不宜小于 35mm2
,线路两端应有良好接地和重复接地,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4Ω;
2 电缆在承力钢绞线上固定应自然松弛,在每一电杆处应留一定的余量,长度不应小
于 0.5m;
3 承力钢绞线上电缆固定点的间距应小于 0.75m,电缆固定件应进行热镀锌处理,并
应加软垫保护。
3.1.13 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应加保护管,保护管的长度不得小于 2.5m,并应
采用抱箍固定,固定点不得小于 2 处;电缆上杆应加固定支架,支架间距不得大于 2m。
3.2 电缆敷设
3.2.1 电缆直埋敷设时,沿电缆全长上下应铺厚度不小于 100mm 的细土或砂层,沿电缆全
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 50mm 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保护板上宜铺以
醒目的标志。
3.2.2 直埋电缆宜采用聚氯乙烯护套铠装电缆。
3.2.3 直埋敷设的电缆穿越铁路、道路、道口等机动车通行的地段时应穿管敷设。
3.2.4 在含有酸、碱强腐蚀或杂散电流电化学腐蚀严重影响的地段,电缆不宜采取直埋敷
设。
3.2.5 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 3.2.5 的规定。
表 3.2.5 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之间平行和交叉的最小净距
最小净距(m)
项 目
平行 交叉
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 0.5 0.5
电缆与地下管道间 0.5 0.5
电缆与油管道、可燃气体管道间 1.0 0.5
电缆与热管道及热力设备间 2.0 0.5
3.2.6 直埋电缆沟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3.2.7 电缆保护管不应有孔洞、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无毛刺。金属电缆管
应采用热镀锌管或铸铁管,其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
水泥管其内径不宜小于 100mm。
3.2.8 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明显的凹凸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
10%。
3.2.9 硬质塑料管连接应采用插接,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 1.1~1.8 倍,在插接面
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
3.2.10 金属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当采用套接时,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
接头长度不应小于外径的 2.2 倍,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
3.2.11 电缆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3.2.12 敷设混凝土管、陶土管时,地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降。
3.2.13 交流单相电缆单根穿管时,不得用钢管或铁管。
3.2.14 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人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3.2.15 横穿道路及有机动车辆通行地段的管道应满足所需的承压强度。
3.2.16 桥梁上敷设电缆应采取防振措施,伸缩缝处的电缆应留有松弛部分。
3.2.17 电缆管应安装牢固;当设计无规定时,支持点间距不宜大于 3m。
3.2.18 所有支持夹具的铁制零部件除预埋螺栓外均应采用热镀锌处理。
3.2.19 过街管道、绿地与绿地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工作井,超过 50m 时应增设工作井,
灯杆处宜设置工作井。工作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盖应有防盗措施;
2 井深不得小于 1m,并应有渗水孔;
3 井宽不应小于 700mm。
㈢ 桥架中的电缆如何安装
电缆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30米、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15米设有伸缩节,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设置补偿装置。
2,电缆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10D。
3,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桥架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为1.5~3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大于2M,
4,桥架与支架间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固定紧固无遗漏,螺母位于桥架外侧;当铝合金桥架与钢支架固定时,又相互间绝缘的防电化腐蚀措施;
5,
电缆桥架敷设在易燃易爆的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下方,当设计无要求时,与管道的最小净距。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1832年,沙俄退伍军官许林格将电报线路埋在地下,六根导线之间彼此用橡胶绝缘后同放在玻璃管内,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下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电线心置于密封护套中构成的绝缘导线。其外可加保护覆盖层,用于传输、分配电能或传送电信号。它与普通电线的差别主要是电缆尺寸较大,结构较复杂。
㈣ 电线怎么固定到墙上
电线固定工具有线卡、线夹、电缆固定头、固线器等,这几种固定工具的使用方法都比较简单,拿到说明书就能立即操作起来。
由于电线自身并没有站粘性,不具备胶水那样的工能,想要靠它自己固定在墙上的概率是零。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乖乖被固定在墙上的电线借助一些工具才能实现的。
另外,在将电线固定在墙上前,大家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选择合适的墙面;二是要注意电线的横平竖直。并不是什么墙壁都适合固定电线的,
如果墙面处于朝阴面,经常见不到太阳,墙面容易发霉,这种情况并不是和固定电线,否则容易造成电线短路或漏电;
另外,电线的固定一定要保持横平竖直,避免弯曲。
一些正规的建筑人员在固定后穿的电线的时候都是用线槽和膨胀螺丝来固定在墙面上的,需要在墙上打眼然后将膨胀螺丝放在里面,最后在放上线槽固定。
在没有专业工具的时候就需要想到简便可行的方法,用海绵双面胶(一定要那种有厚厚的海绵的双面胶,一般五金店有卖的)来实现固定。
根据你的需要将线槽剪成你需要的长度(用剪刀就可以剪断)然后将线槽的平面粘好海绵双面胶并按牢,然后将墙面擦净将双面胶粘贴上并按牢靠即可。
㈤ 施工现场主电缆的正确架设方法
施工现场电缆不得架在栏杆上。
施工现场电缆可采用架空、直埋、沿支架等方式进行敷设;不应敷设在树木上或直接绑挂在金属构架和金属脚手架、栏杆上;
电缆线路宜敷设在人不易触及的地方;沿构、建筑物水平敷设的电缆线路,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2.5m;且应有醒目的警告标识。
㈥ 电缆安装规范要求有哪些
1 一般规定适用于电压为10KV及以下新建扩建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缆、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
2 电缆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应按已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
3 由支、吊、托架支撑的托盘(槽)或梯架直线段、弯通非直线段组合而成,敷设电缆具有连续性的刚性结构系统,为电缆桥架。
4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电缆桥架及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
2.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线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
3.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5 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6 电缆桥架处如有防火要求的场所,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
上述为桥架安装的标准。但愿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望采纳。
㈦ 室外电缆施工注意什么
主要包括:
1、电缆敷设前对电缆进行外观检查,并用摇表进行绝缘检测,同时作好记录。
2、电缆敷设到位后挂上统一规格的标志牌,标志牌上均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路径。
3、直埋敷设电缆的路径选择,应避开含有酸、碱强腐蚀或杂散电流电化学腐蚀严重影响的地段。另外,直埋敷设电缆方式,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电缆应敷设在壕沟里,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2)沿电缆全长覆盖宽度≥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
3)位于城镇道路等开挖较频繁的地方,可在保护板上层铺以醒目的标志带。
4)位于城郊或空地旷带,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约100m、转弯处或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㈧ 建筑人防过墙电缆怎样安装
要看是否是穿越人防临空墙(包括人防口部墙体),如果人防临空墙(包括人防口部墙体)则可参07FD02图集第22页做法。如果不是人防临空墙(包括人防口部墙体)则套用常规做法
㈨ 电缆施工安装规范汇总
电缆桥架应尽可能在建筑物、构筑物(如墙柱梁、楼板等)上安装。
电缆桥架的总平面布置应做到距离最短又满足施工安装、电缆敷 设的要求。
梯架或有孔托盘水平敷设时距地高度不低于2.5m;线槽、无孔托 盘距地高度不低于2.2m。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如配电室、电气竖井、技术层)内除外。
桥架垂直敷设时,在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保护,但敷设在 电气专用房间内时可除外。
电缆桥架多层敷设时其层间距离一般为: ① 桥架上部距顶板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m;② 电力电缆桥架间不应小于0.3m; ③ 控制电缆桥架间不应小于0.2m; ④ 弱电电缆桥架与电力电缆桥架间不应小于0.5m,如有屏蔽盖板可 减至0.3m。
下列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除因条件限制只能安装在同一层桥 架上并采用隔板隔开外,均不应敷设在同一层桥架上:① 1kⅤ以上和1kⅤ以下的电缆;② 强电、弱电、控制电缆; ③ 应急照明和其他照明电缆; ④ 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双路电源电缆。
几组电缆在同一高度敷设时,各相邻电缆桥架间应考虑维护、检修 的需要,一般不宜小于0.6m。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跨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 点间距不大于2m。桥架弯曲半径小于300mm时,应在距弯曲段与直线段接合处300~600mm的直线段侧设一个支撑,当弯曲半径大于300mm时,还应在弯曲段中部增设一个支吊架。在进出箱、柜和变形缝及丁字接头的三端500mm内设支撑。
电缆桥架可采用胀管螺栓或在预埋铁件上焊接的方法固定。
电缆桥架在穿过墙及楼板时,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
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超过 15m时,应有伸缩节,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缝或伸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