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硬币是怎么制造的
整个硬币的制造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内容:选材和坯饼处理、设计制模、压印。
选材和坯饼处理
(一)选择材质
制造硬币可以采用不同的金属材质,比较常见且相对价格低廉的金属被用来铸造低面额硬币,而稀有金属如黄金、白银、铂则被用来铸造具有投资和收藏价值的纪念币。
好的铸币材质要求具有一定的物理特性,例如金属质地要软而易于加工成形,同时还要有相当的硬度以便能够经受流通过程中的磨损。由于兼具上述特性的金属极少,因此铸币材质通常是两种或多种金属熔为一体的合金。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常见使用的金属有铜、锌、镍、铁、铝等,其中铜无论本身还是构成合金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铸币材质。金银通常与其他金属合金来提高硬度,铜就是首选材料。平常所说的“纯”普制金银币其实都含有微量的其他金属成分,当然,其价值还主要是按币中贵金属的含量来估算。制造合金的具体过程是:(1)将所选择的金属放在熔炉中熔成液态合金,浇入铸锭(槽)冷却或被压制成条片(较厚);(2)在液压车间对铸锭或较厚的条片进行数次滚压,使之成为厚度符合坯饼要求的条片;(3)将条片冲压成半成品的坯饼,并等待进一步加工处理。
(二)坯饼处理
硬币是由坯饼压印而成的,坯饼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因此坯饼的处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从合金条片冲压下来的坯饼很粗糙,表面不光滑且四周有毛边,需要进一步精加工,具体步骤是:(l)将坯饼放入外形类似特制搅拌机的柱状退火炉中,退火炉旋转。高温对坯饼进行软化处理。(2)退火软化后的坯饼被置入稀释的酸或肥皂溶液中进行清洗。(3)用专门的机器设备对坯饼磨边、抛光。经过以上处理后的坯饼就可以直接用来压印硬币了。与此同时,在另外的制模车间,设计制模工作已经开始了。
设计制模(一)模具及其工作原理
对冶金学不甚了解的人很难想象硬金属还可以像液体一样四处流动,但这是客观事实,回为固体金属可以在压力下发生内部结构移动而变形,就如同在汽车制造厂里把一块(片)钢板变成有着各种曲线形状的汽车外形钢架一样。
使一块金属变成一枚有图案的硬币需要借助模具,而且是正面、背面两个模子,因为物理学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力量相等、方向相反,任何人不可能把金属坯饼置于空中来铸造硬币。实际操作的方法是,把其中的一个模子固定并将坯饼放在上面,用另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模子来冲压,这样就使坯饼的两个面在相互力的作用下同时压印上图案。模子一般由特种钢制成,其表面刻有图案且质地坚硬,可以在铸造过程中使硬币表面呈现镜面效果。原先的模子是手工制成的,雕刻师用特制工具在模子表面艰难地刻划出文字、数字及各种图案。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制模普遍采用了雕刻机、电镀、电脑辅助设计等设备和工艺来代替手工,效率和精确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硬币表面是浮雕镜面效果,因此工作模表面图案的每一部分都是凹进去的,即所说的“阴模”。为了便于理解,在此举例说明,将一片铝箔覆在一枚硬币上,用擦子反复刮压,然后取下铝箔,会发现铝箔与硬币接触的那一面出现了凹进去的图案,这是因为硬币表面的图案是凸出来的。同样道理,如果硬币表面的图案是凹进去的,则工作模表面图案相应是凸出来的。
(二)图案从平面到立体的制模过程
图案设计工作开始于艺术家的平面画稿,而使平面图案变成硬币上精美逼真的立体浮雕则需要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1)雕刻师用油土将画稿上的平面图案通过三维立体表现出来,然后翻成石膏模或树脂模;(2)将石膏模或树脂模放入电解液中,经过电镀制成图案凸出的铜质模坯,也称铜型或母模;(3)通过雕刻机上触针和雕刻刀的同步划动而把母模上的立体图案按既定的比例缩刻复制到另一个金属模坯上,这就形成了原模,也称子模,其表面的浮雕效果与实际硬币的完全相同;(4)把原模淬火增加硬度后,在大吨位液压机上对另外的模坯进行反复冲压,形成图案下凹、具有镜面效果的工作模,然后再将工作模淬火提高硬度,以备压印时用。
压印硬币以前的工作模可能只能压印几百枚硬币,而现在的工作模能够压印上百万枚硬币。现代的铸币机器是一种精确而高效的设备系统,集压印和自动传送为一体,它以极快的速度连续把坯饼准确地放到压印位置并且冲压可以瞬间完成,因此每分钟有多达几百枚的硬币喷涌而出。
在早期人们通过手工锤击方法铸币的时候,曾采用了金属垫圈技术,这一技术现在仍被利用,即在金属板上开凿一个与硬币直径相同的圆孔,将坯饼放入孔中,以防止在冲压过程中坯饼由于受压而延展变形。有齿边的硬币要求金属垫圈内侧四周要设计成齿状,机器冲压时,坯饼四周的齿状和正背面图案同时压印出来,成为有齿边的硬币;周边有字的硬币则要使用四周刻字的工作模和分割开的金属垫圈,然后通过液压机将文字压印上去。
现代铸币压印机充分将机械力学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常见的冲压机就是采用“曲杆动力”驱使冲压头上下移动(如同手指关节弯曲、伸直)来完成印压。利用原模通过冲压制成工作模需要几百吨的压力,压印硬币的吨位虽然小一些,但也需要相当大的压力,如一枚镍币需要30吨/平方英寸的压力,而一枚银币则需要150吨/平方英寸的压力,其他材质的硬币也基本在这个范围内。
就是通过上述的机械过程,坯饼被压印成可流通的硬币。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㈡ 硬币如何制造
整个硬币的制造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内容:选材和坯饼处理、设计制模、压印。
选材和坯饼处理
(一)选择材质
制造硬币可以采用不同的金属材质,比较常见且相对价格低廉的金属被用来铸造低面额硬币,而稀有金属如黄金、白银、铂则被用来铸造具有投资和收藏价值的纪念币。
好的铸币材质要求具有一定的物理特性,例如金属质地要软而易于加工成形,同时还要有相当的硬度以便能够经受流通过程中的磨损。由于兼具上述特性的金属极少,因此铸币材质通常是两种或多种金属熔为一体的合金。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常见使用的金属有铜、锌、镍、铁、铝等,其中铜无论本身还是构成合金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铸币材质。金银通常与其他金属合金来提高硬度,铜就是首选材料。平常所说的“纯”普制金银币其实都含有微量的其他金属成分,当然,其价值还主要是按币中贵金属的含量来估算。制造合金的具体过程是:(1)将所选择的金属放在熔炉中熔成液态合金,浇入铸锭(槽)冷却或被压制成条片(较厚);(2)在液压车间对铸锭或较厚的条片进行数次滚压,使之成为厚度符合坯饼要求的条片;(3)将条片冲压成半成品的坯饼,并等待进一步加工处理。
(二)坯饼处理
硬币是由坯饼压印而成的,坯饼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因此坯饼的处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从合金条片冲压下来的坯饼很粗糙,表面不光滑且四周有毛边,需要进一步精加工,具体步骤是:(l)将坯饼放入外形类似特制搅拌机的柱状退火炉中,退火炉旋转。高温对坯饼进行软化处理。(2)退火软化后的坯饼被置入稀释的酸或肥皂溶液中进行清洗。(3)用专门的机器设备对坯饼磨边、抛光。经过以上处理后的坯饼就可以直接用来压印硬币了。与此同时,在另外的制模车间,设计制模工作已经开始了。
设计制模
(一)模具及其工作原理
对冶金学不甚了解的人很难想象硬金属还可以像液体一样四处流动,但这是客观事实,回为固体金属可以在压力下发生内部结构移动而变形,就如同在汽车制造厂里把一块(片)钢板变成有着各种曲线形状的汽车外形钢架一样。
使一块金属变成一枚有图案的硬币需要借助模具,而且是正面、背面两个模子,因为物理学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力量相等、方向相反,任何人不可能把金属坯饼置于空中来铸造硬币。实际操作的方法是,把其中的一个模子固定并将坯饼放在上面,用另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模子来冲压,这样就使坯饼的两个面在相互力的作用下同时压印上图案。模子一般由特种钢制成,其表面刻有图案且质地坚硬,可以在铸造过程中使硬币表面呈现镜面效果。原先的模子是手工制成的,雕刻师用特制工具在模子表面艰难地刻划出文字、数字及各种图案。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制模普遍采用了雕刻机、电镀、电脑辅助设计等设备和工艺来代替手工,效率和精确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硬币表面是浮雕镜面效果,因此工作模表面图案的每一部分都是凹进去的,即所说的“阴模”。为了便于理解,在此举例说明,将一片铝箔覆在一枚硬币上,用擦子反复刮压,然后取下铝箔,会发现铝箔与硬币接触的那一面出现了凹进去的图案,这是因为硬币表面的图案是凸出来的。同样道理,如果硬币表面的图案是凹进去的,则工作模表面图案相应是凸出来的。
(二)图案从平面到立体的制模过程
图案设计工作开始于艺术家的平面画稿,而使平面图案变成硬币上精美逼真的立体浮雕则需要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1)雕刻师用油土将画稿上的平面图案通过三维立体表现出来,然后翻成石膏模或树脂模;(2)将石膏模或树脂模放入电解液中,经过电镀制成图案凸出的铜质模坯,也称铜型或母模;(3)通过雕刻机上触针和雕刻刀的同步划动而把母模上的立体图案按既定的比例缩刻复制到另一个金属模坯上,这就形成了原模,也称子模,其表面的浮雕效果与实际硬币的完全相同;(4)把原模淬火增加硬度后,在大吨位液压机上对另外的模坯进行反复冲压,形成图案下凹、具有镜面效果的工作模,然后再将工作模淬火提高硬度,以备压印时用。
一个原模可以反复使用、冲压翻制成很多图案完全一样的工作模,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图案不变的流通硬币可以常年生产而不间断的原因。应当说,新的制模工艺不仅更加规范,而且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它使得原来熟练的雕刻师需要花费一整天才能做完的工作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
压印硬币
以前的工作模可能只能压印几百枚硬币,而现在的工作模能够压印上百万枚硬币。现代的铸币机器是一种精确而高效的设备系统,集压印和自动传送为一体,它以极快的速度连续把坯饼准确地放到压印位置并且冲压可以瞬间完成,因此每分钟有多达几百枚的硬币喷涌而出。
在早期人们通过手工锤击方法铸币的时候,曾采用了金属垫圈技术,这一技术现在仍被利用,即在金属板上开凿一个与硬币直径相同的圆孔,将坯饼放入孔中,以防止在冲压过程中坯饼由于受压而延展变形。有齿边的硬币要求金属垫圈内侧四周要设计成齿状,机器冲压时,坯饼四周的齿状和正背面图案同时压印出来,成为有齿边的硬币;周边有字的硬币则要使用四周刻字的工作模和分割开的金属垫圈,然后通过液压机将文字压印上去。
现代铸币压印机充分将机械力学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常见的冲压机就是采用“曲杆动力”驱使冲压头上下移动(如同手指关节弯曲、伸直)来完成印压。利用原模通过冲压制成工作模需要几百吨的压力,压印硬币的吨位虽然小一些,但也需要相当大的压力,如一枚镍币需要30吨/平方英寸的压力,而一枚银币则需要150吨/平方英寸的压力,其他材质的硬币也基本在这个范围内。
就是通过上述的机械过程,坯饼被压印成可流通的硬币。
㈢ ps怎么制作硬币。详细步骤
圆形选区,填色,作为硬币的底图,然后选择渐变工具,填上金属色泽,金色或银色为多,然后设置该层的图层样式为描边,粗细自己看着定,然后找一个或画一个你想要的硬币图案,放在圆形渐变上,然后打上你要在硬币上写得文字,就差不多了。
㈣ 如何制作硬币项链
硬币不能做首饰。
市面上打制首饰的硬币一般都是是旧版的5角硬币,即第四套人民币的金属流通币,正面有梅花,背面是国徽,也就是现在常见5角硬币的前一套,因为梅花5角硬币的材质是铜的,而现在这套是铁的,铜的才可以熔化打制首饰,铁的不行。
理论上来看第四套人民币5角硬币打成首饰是可行的,因为材质为铜锌合金,这种材质熔点很低,在385℃熔化,容易压铸成型,颜色为黄铜色,类似于金色,外观也比较漂亮,加工也方便。
不过这种行为属于故意损毁人民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26条规定,故意损毁人民币属于违法行为,第43条规定,故意毁损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4)硬币的制作方法步骤图扩展阅读:
硬币的正反面区分
1、第一套硬币:正面图案均为国名和国徽,背面图案均为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
2、第二套硬币:正面图案均为国名和国徽,壹角、贰角、伍角面值,背面图案均为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壹元面值正面图案为国名、国徽和发行年份,背面图案为万里长城和面值。
3、第三套硬币:正面图案均以国徽为主景,国徽下边有国名和铸造年份,国徽上方增加汉语拼音国名。背面图案壹元币牡丹、伍角币梅花、壹角币菊花。图案以盛开的某一花卉为主,配以绿叶或少许花苞,在构图上采用非对称艺术手法。
4、第四套硬币:正面图案是面值,面值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下方为发行年份。背面图案壹元币为菊花及行名的汉语拼音字母、伍角币图案为荷花及行名的汉语拼音字母、壹角币图案为兰花及行名的汉语拼音字母
㈤ 硬币编绳方法图解
材料:72号玉线,6MM玛瑙珠,5毛硬币
使用的结有:雀头结,斜卷结,八字结,平结
制作方法:
1、两条1米的绳放两边做轴,中间1.8米的做雀头结。
㈥ 硬币的制造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在如今手机付款盛行的时代,里面很少的人会使用硬币进行付款。很多的人,他们认为手机付款比较方便,如果携带人民币的话会很麻烦,所以现在用纸币进行付款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纸币制造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制造硬币的材质是采用不同金属材质的,相比较那些稀有的金属,低廉价格的金属更适合制造硬币。
而那些比较稀有的金属,例如黄金或者是白银,适合去造那些具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币。许多的国家,他们的货币有的都是采用合金材质的,因为它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铸币材质,通过与其他金属进行混合来提高硬度。在制造硬币的开始就要进行选择材质,将那些选择的金属放在熔炉内进行铸熔。经过压车间的多次碾压,将它的厚度达到符合硬币的要求,做成半成品,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很多的制模机器,都成了雕刻机进行铸造来代替之前的手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精准度,之前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进行制造,而如今几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再制造模具。之后就可以压在硬币上面了,将制作好的硬币就是成为面上流通的货币。
㈦ 硬币生产全过程
我只知道银元的~不过应该跟其他硬币的制造方法~差不多~呵呵!
银币的制作步骤如下:
1、配料:银币生产的原料是贵金属银和普通金属铜,称量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原料、半成品、成品批量称重都由天平来完成。见上海博物馆中专用万两天平图(每次可称重300公斤,精度为0.01盎司)。早期熔炉的燃料主要是煤和焦碳,后改用柴油和煤气。每炉一次最大熔银量150公斤,厂家按照规定的配比将各种原料放入大型坩埚中融化充分准备浇铸胚料。
2、制造模具胚:雕刻机是造币厂制模的主要设备,利用几何学中相似原理,将工艺美术师设计制作的浮雕作品缩刻成模具,被称为原模或直雕模。原始的雕刻机由人工操作,下图为1936年法国TVR型原模自动雕刻机。造币用模具制作,由设计图稿、油土浮雕、石膏型、铜型再由雕刻机刻制原模。工作时雕刻机的右侧放置铜型,左侧放置需加工的模具坯。缩刻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现在收藏市场上零星能看到的号称模具的阳文模具实际上是铜制模具胚。
3、制造银币模具工作模:雕刻出的原模一般为阳文正字,不能直接用于生产,需翻制成工作模。生产流通币的工作模需要量大,在实际工艺中,由直雕原模翻制阴文原模,阴文原模再依次翻制二元模、工作模,再由工作模上压印机生产。展台上的人力螺旋压力机,是造币厂早期的翻模设备,它以四个工人为动力,翻制造币用模具。
4、浇铸,是将配完料的金属熔化后,注入浇铸模,铸成条片。浇铸后的条片,经过碾片机轧制成铸币所需要的标准厚度。碾片机又称轧片机或轧机,分粗轧和精轧。银条经过8道轧制工序后,由原长560毫米被碾成长2500毫米的银片。因轧制后的银片过长,不便于再加工,需经剪刀机分段后通过精轧工序,轧制到硬币所需的标准厚度。
5、制作胚饼:供印制银币用的坯饼由冲床(见下图)完成。标准厚度的条片通过专用冲床上的自动进料轧辊进入冲模,冲下坯饼,展出的冲床每分钟冲180枚。边屑由自动裁切成短片,过秤后退回熔炼处。
6、饼胚热处理:银材经过冷轧加工后,变得脆而硬,不利于压制花纹,需经烘饼炉退火后恢复原有软度,烘饼的温度达到700摄氏度。烘饼后坯饼的表面被氧化,去除氧化层需经酸溶液洗饼。
7、滚光边:印花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坯饼光边。光边机,又称轧边机。坯饼通过光边机的转盘和月牙形边板间的凹槽,使边缘凸起,便于压印时花纹成型,可降低流通时对花纹的磨损。示意图见下。
8、直齿银币冲压:压印机是硬币成形的专用设备,该机器将模具上的花纹印于坯饼上,同时将模圈上的丝齿印于硬币边缘。下图中的银圆压印机由美国沃特伯里法雷尔铸造及机器制造公司1921年制造,工作压力160吨,每台每分钟可生产105枚。每台机器由两名员工操作,一人负责加装坯饼,一人负责将坯饼整理成叠。下图中的中间那个内齿圈就是完成银圆齿边的。上下钢模中有一模圈垫套,用以保证印花时银元统一外径尺寸,边齿纹(光边币同)也在此同时完成。 机器压力30-200吨之间,以美金为例:一分(3.11g)与一角(2.5g) 40吨,五分(5g)60吨,二毛五(6.25g)110吨,五角(12.5g)110吨,一元合金新币(8.1g)80吨,早期一元银币(26.73g)140~160吨。当年上海中央造币厂生产船洋(26.7g)的机器压力是160吨,速度每分钟100枚。请注意钢模是上下同时动作,冲币光饼时只有上模往下动。说明一点内齿圈是用插齿刀加工出来的,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绝大多数真银圆的边齿底槽有两条细夹线这就是插齿刀在模具上留下的痕迹反映到银圆齿上了。内齿圈只能插齿机来加工,刀具是纵相从齿顶也就是直线条一条一条加工到齿根。然后内齿圈要沾火成硬齿面,这样内齿圈就成了刀具了。原来插齿刀在内齿顶上第一刀的痕迹就变成锋利的快口了,所以会在银币齿底槽上留下两条细线。请藏友仔细观察一下,这是鉴别真假银币比较重要的一点。
9、早期花边银币的齿边制作:花边银币的冲压是两步骤完成,上边步骤的内齿圈是平滑的,只负责饼胚的定位和限值大小,不负责印制花纹。然后再进行花边滚制。
10、成品检验:压印后的硬币必须经过检验剔除废品,银币需要经过称重、验面、验声。使用木架验饼机是人工检验硬币表面质量的机器,两人操作,硬币自动翻面,检验员每人检查一个面。使用的是银币自动校准机,这种机器每台内有10座自动小天平,用于剔除重量不合格的产品,其检验精度为78毫克,每分钟检验银币150枚。
㈧ 用Photoshop做硬币的步骤
1、 新建600*600,300分辨率,默认前背景色。复制背景层。再新建图层1,用椭圆选框工具按住SHIFT键拉出正圆,填充黑色。在收缩选区10像素,清除。用椭圆路径工具拉出正圆,沿路径输入文字(隶书)“中国人民银行”。输入其他需要输入的文字。注意字体和文字大小、位置。1元的1字是用路径勾出,再描边路径。完成后如图。 2、合并除背景图层以外的所有图层,并将合并后的图层命名为硬币。用魔棒工具点取在硬币图层黑圈以外的白色部分,按DELETE键清除,并复制硬币图层。 3、在硬币副本图层上执行滤镜―素描―基底凸现,细节15,平滑1,光照左上。 4、高斯模糊1像素。 5、在硬币图层中用魔棒工具点取白色区域(连续的选项前不要打勾)。得到选区后回到硬币副本图层。执行纹理化滤镜,纹理选择砂岩,缩放50%,凸现3,光照左上。 6、在硬币副本图层上建立曲线调整图层,如图设置。 7、合并调整图层后给硬币副本图层添加投影效果。这样硬币就算基本完工了,按各自喜好添加背景及自由发挥。 8、硬币的背面制作雷同。 http://www.6to23.com/tech/txtx/photoshop/35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