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佛居士可以收徒吗
居士不能随便收徒。因为要皈依佛、法、僧三宝,居士是代表不了的。但确实有一些修为很高的居士已经收徒,这可能是这个居士的修为已得到佛家的认可,有一定的资格,而且跟他学法的弟子早已皈依三宝或受过戒,所以就不存在违规的问题了。
⑵ 在家居士家中没地方供养佛怎么办
1、心中有佛,保持恭敬,处处可供养;
2、平日念圣号就好;择期去庙里供养,一样的精进。
3、个人认为,念佛诵经就是供养佛;不局限于香火、鲜果供养;
仁者三思。
⑶ 佛教居士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佛教徒是指皈依的居士。居士就是在家的佛教徒。一般来说,在家的佛教徒鼓励自己能够守几戒就守几戒,守一戒一份功德,但是不是强制要求。除非你自己发心要受五戒,你就必须做到。星云法师开示,皈依不等于出家,不等于受戒,只是愿意将身心皈依三宝,尽身命信奉三宝,护持三宝。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下面贴一篇皈依的意义给你参照:
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是指归投三宝、依靠佛、法、僧三宝,借着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止息无边的生死苦轮,以及能远离一切怖畏,而得呵护、解脱一切忧悲苦恼。
世间的人,依靠金银财“宝”,就能获得物质生活;若能依靠佛法僧“宝”,就能得到精神升华的安稳。
《成佛之道》一书说:“众生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在一生又一世的时间推移过程中,流转升沉于苦海中,亟需依靠三宝的舟航,才能到达彼岸。但众生愚痴,不知皈依,有的知道求皈依,却误信邪师外道,甚或迷恋世间的财宝、权位、眷属、生命……等,殊不知财产为五家所共有,逢到大水、大火,遇到盗贼、恶王,或生了不肖儿女,财富随即就转眼成空,而崇高的权位也将落空。如《顶生王经》记载:顶生转轮王统一四大洲,上升忉利天,与帝释共同治理天宫,终不免坠落人间,忧愁而死。亲爱的眷属,一旦无常来时,也要分离;再者,有生必有死,故生命不足恃,而国家、社会,也总在治乱之中,流转不已。因此,这一切均不是究竟的皈依处,故有‘皈依处处求,三宝最吉祥’之谓。”
《阿毘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载道:“众人怖所逼,多皈依诸山、园苑及丛林、孤树制多等。此皈依非胜,此皈依非尊,不因此皈依,能解脱众苦。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趣安隐涅盘。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皈依,能解脱众苦。”
此之皈依,即由深切之信心,深信佛、法、僧三宝确为真正的皈依处,能因之而得种种功德;既知三宝有此等功德,乃立愿做一名佛弟子,信受奉行,恳求三宝的威德加持摄受,将一己的身心归属于三宝,从此不再信奉天魔外道。
《大乘义章》卷十说:“归投依伏,故曰归依。归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
一般而言,皈依是信仰。希愿领受外在的助力,从他力而得到救助,这是他力的宗教,佛教皈依固然有此意义,而除此之外,更有不共外教的地方,因为皈依的最深意义、最终目的,乃是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即如佛陀在涅盘会上教诫弟子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的皈依真义。这明示了弟子应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学,依自己的佛性,自己能成佛故。因此自己身心之当体,即为正法涅盘。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这才是皈依的真正意义。
皈依三宝者,如得灵丹妙药,能够医治贪瞋痴的心病;如灯烛星月,能够指引我们的迷途;如苦海舟航,能够脱离生死的苦海;如贫人得宝,能够庄严我们的身心。
《俱舍论》卷十四说:“皈依三宝能究竟解脱众苦。”
《大乘义章》卷十也举出三点皈依三宝的旨趣:
1、为远离生死之恶、不善。
2、为求出世涅盘。
3、为利益众生。
《优婆塞戒经》说:“为破诸苦,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皈依三宝。”
《般若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无为即无漏之别因也。由此三宝常住在世,不为世法之所欺慢,因此称为宝,如世间的珍宝为众生所重。今此三宝为诸群生,三乘七众所归仰。”
《善生经》说:“若人受三自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全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皈依三宝者,其福过彼,不可胜计。”
《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假使满三千大千世界中,诸佛如来,譬如竹苇甘蔗稻麻,彼等诸佛世尊至真等正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二万岁中,常以一切娱乐之具,衣服饮食床卧汤药,种种奉施,乃至灭度之后,收其舍利起七宝塔,一一宝塔皆以香华伎乐缯盖幢幡香烛油灯,种种所须,悉皆供养,实得无量无边不可算不可数福德之聚。佛言:阿难!犹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净心作如是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所得功德胜前福德,百倍千倍万倍,不可算数,譬喻言辞所不能知及。”
《杂阿含经》云:“与须达令受三皈,终生天上。有怀妊者为其胎子,受三自归;生已后有知见,复教三皈。设有奴婢客人怀妊生子,亦如是教。若买奴婢,能受三皈、五戒者,然后买之,不能者不买。乃至乞贷举息,要受三皈,然后与之。若有施三宝物者,从世尊闻,称名咒愿乃得生天。佛言:善哉!如来有无上知见,审知方便,皆得生天,故知皈依三宝,功德最大,不得不受。”
《法句譬喻经》中有一段记载:“从前帝释天五德离身,五衰相现,自知命尽,当下要堕入畜生,在一个以冶陶为业的人家受驴胎。帝释天立刻驰往佛所,稽首作礼,伏地三自皈命佛法僧众。未起之间,其神识已至陶家驴腹之中。当时,驴因没有绳索系缚,行动之间,破坏坯器,主人用鞭责打,驴腹痛,即时伤胎,其神识即刻又还入原来身中,五德还备,复为天帝。当时,佛陀为其说法,帝释天即知无常之要,明白罪福的变化,了解兴衰的根本,从此欢喜信受三宝,故再进而得须陀洹道。
又,《旧杂譬喻》卷上记载:“从前佛陀至忉利天为母说法的时候,有一天人,寿命垂尽,他寿终之后,当下生拘夷那竭国,受疥癞母猪腹中作子。当时忉利天人愁忧无计可施,有另一天人告诉他,当往求救于佛陀,天人听后,即刻往佛所稽礼。佛告天人:‘欲脱猪身,应当皈依三宝。’如是三日,天人依从佛陀的指教,朝暮归依。七日之后,天人寿命已尽,因为已自皈的缘,生维耶离国作长者子。”
从以上所说,我们可以知道,皈依的功德其大无比,所以众生皆当皈依三宝。借由三宝的威德加持,净化身心,感召善因好缘,成办诸事,并且找回生命的价值,重新认识自我宝贵的清净本性,开发每个众生本具的如来佛性、平等的法性以及清净的真心。
三宝的呼唤
一、皈依三宝可以使人生更多彩多姿,更踏实安全。
二、你要丰富人生,必须先要皈依三宝。
三、人生不能没有信仰,踏出信仰的第一步-皈依三宝!
四、一生的转捩点,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恶为善,就是要皈依三宝。
五、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大事,就是皈依三宝。
六、皈依三宝是心灵的依靠;皈依三宝是永恒的宝藏。
七、皈依三宝是迈入幸福的捷径!
八、皈依三宝是走向真理的道路,是认识了自己。
九、皈依三宝,一入佛门即进入佛法的堂奥。
十、皈依三宝是受戒的基础,是成佛的根本。
十一、想不受苦报,便应皈依三宝,相信因果轮回之理,勿造恶业。
十二、好信仰,要向好朋友推荐-皈依三宝大家一起来。
十三、慎重推荐,究竟皈依处-三宝最吉祥。
十四、真正的故乡-来自三宝;真正的依靠-来自三宝。
十五、趋向真理大道-皈依三宝。
十六、打开心灵之窗-皈依三宝。
十七、重建幸福人生-皈依三宝。
十八、找回本来面目-皈依三宝。
十九、点亮一盏永恒的心灯-皈依三宝。
二十、人间净土的建立-人人皈依三宝。
二一、心灵起死回生的开始-皈依三宝。
二二、生命的导航-皈依三宝。
二三、放下人生的重担-现在正是皈依三宝的时候。
二四、佛陀亲切的呼唤,您还要犹豫多久?赶快回到三宝的怀抱里。
二五、一盏夜路明灯,一艘苦海慈航,一块上好福田,一位智慧明师。
二六、心灵的环保,生命的清流,病患的良医,那就要皈依三宝。
二七、来自两千五百年佛陀的诚挚呼唤-皈依三宝。
二八、以慈悲来代替怨恨,以般若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帮助吝啬,以皈依三宝来净化自我,净化社会。
二九、您皈依三宝,三宝就会与您同在!
三十、圆满人生,就要从皈依三宝开始!
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皈依三宝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七宝塔供养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宝所获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夫三宝者,千生难遇,万劫难逢,皈依者,福增无量;礼念者,罪灭河沙。譬如灵丹之妙药,疗百病而蠲除。冥冥黑夜中,三宝为灯烛;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宝为雨泽。”由此可知三宝的功德。
没有皈依三宝,即使拜佛烧香,也只能算是佛教的尊敬者,不能算做佛教徒,如果是佛教徒,第一具备的条件就是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究竟有什么功德利益呢?总结经典中的功德利益有下列十点:
第一、找到了宇宙间第一伟大的圣者释迦牟尼佛作为老师,成为正式的佛弟子。
第二、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畜生;皈依僧,不堕饿鬼。”故一旦皈依三宝以后,立刻可以恶道除名,人天有份。
第三、如顶戴宝冠,身着华服,人身立刻庄严;而皈依三宝,则道德、人格、信仰因而提升。
第四、佛陀指示护法龙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时代,要保护、加被所有皈依的三宝弟子。
第五、能够获得世间大众的尊敬,并以为模范。
第六、消灾免难,平安吉祥,一切好事,都会成就。
第七、能积集广大福德,得大富贵,如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第八、减少烦恼,得遇善人为友,到处都能得方便。
第九、有受戒的资格。皈依三宝的人可以受持五戒,参加八关斋戒等。
第十、终有一天,必定得度。即使没有修行,只要皈依三宝,将来弥勒菩萨龙华三会的时候,也能得度。
⑷ 在家居士如何供养佛
在家居士首先要对佛有信心,首先家人要团结,都同意你信佛,这样修行的过程不会有很多障碍,其次不能吃净素的话可以吃肉边菜,不要让家人因为你的信仰而升起烦脑,如果其它家人不信佛,而只有你一人信佛那不要搞好多佛相,让人觉得你迷信,一般一尊佛和一个香炉就可以了,修行主要是修心,而不是迷信,目的要明白,对佛法要清触,如果以迷信的角度供养佛,那佛也不会灵验的,人的福报都是修行所得到的,不是供佛就能得到的,所以要深信因果和对佛的绝对恭敬,平时要多研读佛经,开启自已的智慧,常行善多积累功德,不行任何恶事,多接触善知识,这样就算供养佛了,如果你迷信以为拜佛供佛就起作用会有好报,反过来你又去做坏事,想占别人的便易之类的,那样你供佛也不会灵的!
⑸ 带佛菩萨不能到什么地方
佛教禁止佩戴佛菩萨形象,对佛菩萨不恭敬
(印光法师文钞开示).前三日接到歧路指归二本,见后附之徽章,颇不谓然。民国二年北京法源寺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光绝不知其事。事后道阶来普陀,送光一徽章,光痛斥其亵渎。至十二年仍复如是。上海亦仿而行之,今居士亦仿而行之。作俑之罪,始于道阶。道阶尚能讲经,而于恭敬尊重,完全不讲,亦可叹也。彼会中所来之一切人员,各须身佩一徽章。若佩之拜佛,亦不合宜。佩之拜人,则彼此折福。然现在由道阶提倡,已成通规。光亦知此事不易收拾,然以居士过爱,不能不为一说耳。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邬崇音居书》
现今之善男信女及在家居士,多以玉制(或金银等)佛像、观音像挂件为护身符,不仅不带在衣服外,还紧贴皮肤,进厕所也不摘,洗澡也不摘,亵渎之罪绝非浅浅!还妄想依此植福消灾,岂有如愿之理?!
更有传言所谓‘男带观音女带佛’之说!印光大师乃近代高僧,于此弊端之始就极陈其过,鉴于此流弊之泛滥,唯愿大众惜福,莫造罪业!
⑹ 关于在家居士如何修佛
末法时期,居士一心发愿学佛,而不知怎样学佛的可能也不在少数。近日,偶到一寺,见卖学佛用具的商店内居士们在热烈的谈论着烧什么香好,供什么样的佛菩萨像好。也有很多的居士在没完没了的争论。不难看出,不少人已经把学佛的重点放在了表面现象上,远离了对佛法的认识和实修。友的一邻居,已经当上了奶奶,孙子年幼正需人看管,此居士却“学佛”的热情高涨,至孩子于不顾,每天天刚亮就坐公交车到寺里争做义工,天不擦黑不回家。搞得儿媳没法上班,儿子夹在中间为难,自己也失去了看守孙子的天伦之乐。不知这些居士到寺里给和尚们做义工,自己是否真能成佛。 释迦佛说:“末法时期,佛法在居士手中,不在和尚尼姑手中”。对此,佛陀讲得已经非常明白,何况现在早就进入了末法时期,佛法正在逐步的消失,人心陋劣,佛法也已经非常的难以得到。什么是佛法,佛法不离自性。离开自性就不是佛法?但是,现如今讲自性的传法人还真是不太多。我们不难看到,世上确实有一些法师在讲法,但讲得似乎和佛法关系不大,说是讲佛法,倒不如说是在讲怎么做一个好人,怎么做一个慈善的好人。但是,做一个好人和学修佛法好像不是一回事,我想学修佛法的居士是否应该把这个问题先搞清楚。做一个好人得到的只能是在六道轮回里的福报,而修佛法得到的则是脱生离死,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成菩萨,这两个结果大概是不一样。有的法师讲起经来,一句经文讲半天,着在经文这个相上。一着相,就难以理解武则天所作的开经偈中‘愿解如来真实意’的实意了,就只能在文字上下工夫了。佛讲的实质是人的“佛性”和能够修成佛的方法,并不是简单的做一个好人。佛讲的每一部经,目的都是想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自性”,也就是“佛性”,因为佛法讲的就是“自性”,不知自性,就一定往生不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决定不知道怎么往生。所以,要先知道什么是学修佛法,什么是学做一个好人,绝不能混淆。不学佛法,不知自性,也就到不了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不容置疑的,学佛的居士一定要搞清楚,不要走了弯路,走到其它地方去了,误入迷途。 末法时期,佛法逐渐消失,魔法自然就要占领佛法逐步退出来的舞台,这是大自然所安排的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所以,真正的佛法就更加难得,而真正的修佛者,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对佛法的实修上,尤其是现在的居士们,不静心实修,把烧香拜佛,为寺做义工当成了学佛,自己就应该想明白。劝别人如此学者,也应自悟。不可误人误己,自造业力。 那么,居士们到底应该怎样学佛?佛陀讲了49年的法,讲得已经够多的了,只是看你悟得怎样了。学佛者要想成佛,最需要达到的唯一条件,就是必须要“明心见性”,这是没有什么条件可讲的。如果不能“明心见性”,就没有佛法可言!讲法者就讲不出佛法,修炼佛法者就不知道什么是佛法!既然不知道什么是佛法,也就从根本上学不到佛法。因为佛法讲的是自性,也就是佛性。修法者不“明心见性”,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性,什么是佛性!既然自己都不知道,也就没法讲什么佛法了。我们学佛,首先要找对了路。路子不对,死路一条。对于和尚,尼姑,释迦佛已经讲了,末法时期,佛法不在和尚,尼姑手中,也就无需提了。有人说净土宗是末法时期的唯一法门,这种讲法是不正确的。禅宗,密宗,净土宗是不可分割的一家,佛在世时根本就没把佛法分成“密宗”“禅宗”“净土宗”,都是后人加以分别的,在东晋时期,内战动荡,人们避难到庐山东林寺,慧远大禅师因人太多,就给这些人找了个地方,让这些人念佛,这才有了这么个念佛法门,后人立为‘净土宗’。实际净土宗中原本就有密,有禅,缺一不可。学佛的居士为了“明心见性”,到西方极乐世界 ,刻苦打坐念佛号就是禅,念回向咒就是密,所以说,净,禅,密不分家,目的都是要达到明心见性。即所谓‘法门千千万,归路无二途’。佛陀说法八万四千个法门,只是开始的下手方法不同,当然,并不是真的有四万八千个法门,这只是个数字的形容词而已。佛陀讲的就是,虽然讲修炼成佛的方法无极其数,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也就是最终都归到了一个结果---“明心见性”,因为这才是修学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的唯一结果,所以说“归路无二途”。 既然这样,佛陀就为我们学修佛法的居士,指出了一条学佛的准确道路。路虽然指出来了,我们学修佛法的居士还一定要明白,在修法的过程中,切不可和一些自己不能够静下心来修佛法,却专爱和人去争论理论的对错,那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明白,佛法;不是理论,不是书本上的东西,更不是可以研究的课题!佛法是凭着自己的悟性“悟”出来的,是凭着自己的根性,自己的先天本性与自己的刻苦努力修出来的。不是有多么高的文凭,多么高的地位就起作用的,就是天底下地位最高的人,全世界的总统,没有用。学问最高的人,也没有用。我们知道,六组慧能,一个穷卖柴的,大字不识一个,佛经没看一句,更不用说是社会地位了,由于自己先天的根性好,悟性也高,就是自己开了“悟”,明心见性了,成了一代佛祖!所以,修佛,它是一个“自性”的问题,不是人世间的社会地位和文凭高低的问题。六祖慧能根本就没有文化,却能成为一代佛祖,社会上的博士硕士为什么就什么佛法也不懂?所以,真学佛的居士们,决不可误入迷途。要下苦心,精心学佛,刻苦修炼!更有一些居士,每到寺里,只要一见到被所谓的和尚“开了光”的物品,热心购买,痴迷的程度,简直令人咂舌!就不会想一想,那些所谓的会‘开光’的和尚,是否就真能够把自己度到西方极乐世界?然而,末法时期,就是这样,相当多的所谓的居士,就是这样迷魂颠倒,痴迷不悟。非常心甘情愿的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换回来这些自己认为是‘开了光’的东西,令人叹惜。一次偶遇两个穿着长袍,包着头的所谓“尼姑”,双手捧着精致的观音像叫卖,并极力鼓吹她们卖的观音像,是经过她们的师傅给开了光的,非常灵验。我问:“看来观音菩萨要灵验,必须要经过你们的师傅开光才行,我请观音菩萨是否就不如请你们的师傅好了?连观音菩萨都得听你师傅的,请你师傅多好啊”,二人闻听慌忙离去,旁观者哈哈大笑。真难以相信,佛和观世音菩萨都得听从和尚的命令和安排!今人,尤其是有一些个别居士,着相着得很厉害,一辈子好不容易挣点钱,在这方面花起来一点也不心痛,如谁花钱多谁就能成佛,六祖慧能以砍柴卖柴为生,能有他成佛的事吗?所以,真正的学佛居士一定不要相信什么“开光”的骗人把戏!珍惜自己好不容易挣来的这点辛苦钱,把它用在确实应该用的地方,发挥它更好的作用。 真心修佛的居士,不可到处乱跑,今天这里烧香,明天那里磕头,寺里的佛像是什么?不就是一个刷上颜色的大泥坨吗?朝着个泥坨磕头就磕成佛了?烧香就把自己烧成佛了?我想自己也不会相信。佛法是佛陀教给人们修炼成佛的方法,佛陀的心空一切,如如不动,是不会需要我们烧的香的。真心学佛的居士,不要着在相上,佛像,菩萨像,寺庙,都是人工做的,都是假象。佛菩萨有相吗?佛菩萨没有相,观音菩萨随缘显现,没有自己一定的色相,都是人的想象。泥的,瓷的,铜的不管什么的,都一样。我们供佛,供菩萨,礼拜佛菩萨,目的在于我们心中念念不忘佛菩萨的存在,时时提醒我们要按照佛菩萨的教导实心修炼,就是起这么个作用。再就是,寺里的佛菩萨像,是供人们纪念瞻仰的,深一层的意义,就是象征佛法的一个地方,给接触佛法的人们提供的一个方便平台,决不就是佛法!我们一定要明白‘愿解如来真实意’的实意,不能只看手指,而不看手指所指的乃是月。试看现今的少林寺,还是不是一个修炼佛法的净地?练武功与人比高低是否也是佛法?这一点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分辨了,末法时期,改革了嘛! 我们在佛菩萨面前烧香,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记住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让我们心里老是有着佛菩萨的印象,即所谓的念佛忆佛之义也,决不是佛要我们烧的香!烧香怎么烧?很多人也有争议,心中不忘佛者,一根不用烧,省得花钱又浪费念佛的时间。愿意烧香的,可以烧,但首先要明白烧香的真实意义,起到供佛敬佛的作用,不要心不静。心态好的,着相轻的,可以点三根。如果自己的心静不下来,点一根。有些人着相得很!点三根香,如果三根香烧的进度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女居士,总是放心不下,左边烧得慢了主着要发生什么事,右边烧得慢了又主着要发生什么事,烧支香也弄得一肚子的心事,心怎么也静不下来?心静不下来怎么能‘明心见性’?怎么上西方极乐世界?就点一根香,就什么心事也没有了,心还能静一点。从以上几点来看,我们学佛,不可着在相上下不来。要理解开经偈上“愿解如来真实义”的真实意义。 有一些居士,见了个和尚就忙不迭的供养,实际自己的经济也许还真就是并不宽裕。然而,供养和尚是否就能把自己供养成佛,还真得通过证实,当然,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这就没有必要我们来多讲了。我们学佛,要了解佛法的真实意思,不要去做一些和佛法毫不沾边的事情。尤其末法时期,佛法更加难得,魔法逐步登台,佛法逐渐就会毫无立足之地。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所以,我们对于佛法就更要珍惜。 学佛,到底应该怎么学,怎么修?首先要把自己的心静下来,修密宗,安心持咒,修净土宗,安心念佛,就这么简单。我们在学修佛法的道路上,不要走了弯路,尤其是末法时期,老老实实的在家打坐念佛,深入静界,自然就会开大智慧,就会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佛在《金刚经》上说:“谁若说我在说法,就是谤佛,若有人说我没有说法,我是在说法,若有人说我在说法,我没有说法”。佛在一部《金刚经》上,说的就是“离相”,所以说,我们不要着相,不要把心粘在相上,那就不能明心见性了,要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管什么事情,处理过了,没有了。不要老放不下,放不下就着相了。遇事情只要能放下,就得“大自在”了,人们学佛不都说学佛得“大自在”吗?这个“大自在”不是那么好得的,必须要明白佛法的更深的一层才能得到,要不,是得不到的,在这方面要写明白也是很不容易的,得写很大的篇幅,在此就不多写了。 末法时期,佛法逐渐灭绝,人们的悟性自然的就越来越低,痴迷心也越来越重。这是大自然的安排,不是人所能违背的。所以,学佛的居士们一定要个人修个人的,在修学佛法这方面,谁也代替不了谁,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的业力自己了。哪怕就是自己的亲老子,也是代替不了的。末法时期,佛法难得!安心修自己的吧,不在和尚不和尚,不在地位的大小,更不在有没有本事,而在“悟性”的高低和自己的努力。 “悟性”高,明心见性快,修炼成佛就快。“悟性”低,‘明心见性’就会慢,“悟性”低得厉害,一辈子也不能明心见性。历史上当了一辈子和尚,念了一辈子经也没修成佛菩萨的还少吗? 真修学佛法的人,千万不要在理论上下功夫,更不要在经文的文字上下工夫,没有用。也不要和人争论,佛法不是争论的东西,不是可以研究的东西,你就是全世界“佛教协会”的会长,也不见得明心见性,懂得佛法。所以,学佛最怕误入迷途!最怕着在相上。就说这“西方极乐世界”吧,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到底有没有?佛子们议论不休。人们不去理解佛为什么要讲这么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不去真正的按照佛陀所讲的去安心念阿弥陀佛,却在争论一些虚妄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在金刚经上讲得是多么清爽!我们不要把精力放在没有必要的相上,精进念佛,使自己能够明心见性,见到自己的本性,进入佛的大门,登上佛的边界!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请参阅《佛法的实修》)
⑺ 问:念佛堂绕佛由在家居士领众,请问是否如法
新加坡居士林的念佛堂,昨天换了新的地毯,我去看过非常的庄严,一切都很如法。今天是星期六,正好遇到二十四小时的念佛,悟全法师告诉我,现在念佛的人数,每天都有增加。我们没有做宣传的工作,自然增加的现象是最好的。将来我们新造的佛像运过来之后,供奉在佛堂的当中,接近佛像的区域是拜佛的处所。佛像供在佛堂当中,四面都可以拜佛。为了培养长时间念佛的愿望、毅力、还有体力,所以我们的作法要很灵活,不可以给同修任何的压力。因为有压力他就会有妄想,就起分别执着,这样念佛功夫就不得力了。所以还是要用自由的方式,佛堂里面依旧要划三个区域,拜佛的区域、绕佛的区域跟止静的区域。止静最好是面壁,他看不到人拜佛,也看不到绕佛,他心比较能定下来。
昨天我看到场所很好,两边都悬挂着阿弥陀佛的佛像,靠两边可以做止静的区域排蒲团。念佛一定是以绕佛为主,实在绕累了,你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以绕佛为主。睡眠时间尽量减少,因为睡眠是昏沈,不是一个好事情。睡眠的时间长,就表示这个人昏沈的时间长,昏沈是落在无明里面。不论是念佛,只要是做功夫,都会有两种障碍,在佛家叫掉举、昏沈这两类。掉举是心里不定,妄念非常多,所以叫妄念纷飞。平常没有觉得有妄念,想静下来的时候,就发现妄念很多很多。有些人说这是不是念佛念出来的?不是的,绝对不是念佛念出来的,是你平常就有这么多的妄念,你没有发现。到念佛的时候,要想把心收一下,这才发现有这么多妄念。妄念是心神不定,这是个障碍。
这两种障碍,佛在经上都教给我们对治的方法。如果是妄念多,用止静的方法,可以坐在那个地方的时间多。坐在那个地方,或者是专注佛号,心里默念也可以。不念,听大家念佛也可以,专心听,只要用心专一,妄念自然就没有了。千万不可照顾妄念,勉强的想把妄念消除,那是妄念上再加妄念。妄念起来怎么办?不理它,根本就不要理会,把精神意志集中在佛号上,或者集中在观想上。观想想什么?想佛,你们看着佛像,闭着眼睛想佛像。总而言之,要精神意志集中,才能够把妄想消除。所有一切用功的总纲领,就是消除妄想、杂念、昏沈,恢复自己的本觉。这是佛家无论用什么样的功夫,都是希望达到这三个目的。
如果是昏沈,最好起来拜佛,拜佛对治昏沈很有效果。拜佛跟经行、绕佛,都是对治昏沈的方法。拜佛特别着重在忏悔,知道自己业障习气很重。所以在念佛堂里,初学的人多拜佛是决定有好处的。每天在念佛堂,如果能够不少过三百拜,这是一个标准,每天能拜三百拜。现在我跟悟全说过了,拜佛的时候,由大家自由去拜佛,不必集体。自由,谁想去拜佛,谁就去拜佛,拜佛的速度,你想快拜,你就快拜,你想慢拜,你就慢拜。念佛堂里面法师领众,只领众绕佛。只有止静跟拜佛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觉得绕佛绕的时间太久累了,你想休息一下,可以,两旁边有蒲团给你去打坐。你想去拜佛,靠佛像中心的这个地区,你自己去拜。这样子,这个道场始终保持着庄严肃穆,念佛的人一点压力都没有。
绕佛要注意队伍整齐,这是庄严,不能够凌乱,步伐也要整齐,这要平时训练,将来这个道场真正是个庄严的道场。虽然是个念佛堂,身心都是清净的,真正做到一尘不染。道场里面听说通风设备欠佳,我们正在改良当中,虽然很多人在这儿念佛,也要保持空气的清新流畅。将来再研究,念佛堂的人数是不是需要控制,因为场所有限,人数也应该有限制。人太多,我们不妨再开第二个念佛堂。李居士曾经跟我讲过,人太多了,三楼也可以念佛,白天五楼也可以念佛,晚上人比较少一点,四楼念佛堂应该是够了。人再多,这个旧大殿也可以念佛。所以念佛的场所,现在有四个,这四个场所如果合起来的话,应该可以容纳八百人的样子,这个念佛堂就相当的殊胜。如果四个地方都念佛,出家法师比较辛苦一点,因为每一个堂口都需要有出家人领众。
在末法时期修行,念佛是最殊胜的。我们在大乘经典里面常常读到,所有一切的行门是以念佛为第一,念佛为最殊胜。由此可知,世尊开八万四千法门,开无量法门,不是他的本意,那是应机说法。如果照佛的意思来开法门,我想他只有一个念佛法门,不可能再开第二个法门。你要问为什么佛会开念佛法门?因为这个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个法门是平等法门,它的结果是可以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诸位想想,还有哪一个法门能够达到这个目标?能够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只有这个法门;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众生,都能够平等成佛,真正不可思议!而且这个法门修学容易,简单容易稳当,保证你一生成就。佛不说这个法门,说别的法门,那就没有意义了。由此可知,开其他法门是应机。这个法门正如经上讲的,度哪一种人?根熟众生。什么叫根熟?他这一生成佛的缘具足了,要用现在的话说,他这一生作佛的条件够了,遇到这个法门,他就去作佛去了。
这个条件并不是每个人都具足的,作佛的条件不具足,遇到佛了,佛看看你什么缘成熟,你菩萨的条件够了,就教你修菩萨法门;你声闻的条件够了,就教你修声闻法;你人天福报条件够了,就教你修人天法,佛是丝毫勉强都没有,真正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佛也这么做。楞严会上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佛决定没有加一点点意思在里头。所以才说佛不说法,你的愿望是什么,佛就帮助你满足你的愿望。在这里面只有一个原则,佛帮助你善的,不帮助你造恶。你是善愿,佛一定帮助你;你是恶愿,佛不帮助你,就这么一个原则,这才所谓“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不害人,不帮助你造业,不帮助你受苦;魔才干这个事情,魔帮助你造业,帮助你受苦,我们要明白这些道理。
所以选择念佛法门,信心坚定,信心清净,绝无改变,这个人就是他这一生成佛条件具足,作佛的缘具足,《弥陀经》上所讲的“善根、福德、因缘”,统统具足,这个条件具足非常不容易。三类的善根,善根是一类,福德是一类,因缘是一类,三个条件统统具足太难太难了。我们见到许多有善根,没有福德,这是哪一类?有善根的人,闻到佛法他相信,他也理解,他往生极乐世界的愿发不出来,对于这个世界难分难舍,这是福不够。善根有了,福不够。缘不足,遇不到善知识,遇不到好的同参道友,遇不到好的修学环境,这是缘不足。另外一类,在这世间有福德,没有善根。什么叫有福德?有福德是真正肯修,真正肯干,勇猛精进,有福!没有善根是遇到这个法门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他修其他的法门。这个法门真的一生成就,他那种勇猛精进,如果用在念佛上决定往生。如果用在其他法门上,实在讲到最后只能够修成世间有漏的福报而已。为什么?见思烦恼断不了,不能断见思烦恼,就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换句话说,还在轮回里面生死。纵然你修的功夫不错,你生到色界天,生到无色界天,依旧没有出离轮回。换句话说,不离轮回,你决定会堕三恶道。
佛在经典里面说得太多太多了,我们要觉悟、要醒悟过来,这个利害得失差别太大了。所以对于这世间,人间天上五欲六尘的享受要舍弃,这个东西不是好东西,用现在的比喻说,这是吸毒。你得乐的时间极其短暂,你受苦正如经上讲的是无数劫,何必贪图现在极短暂的享受,将来受长劫的苦报,这是愚痴。聪明人怎么肯干这种傻事情!所以一时的快意,招来生生世世的不如意,决定不能干这个事情。这是有福德,没有善根。善根是能信能解,福德是能愿能行,因缘是你这一生当中成功失败的关键。你有善根有福德,如果你遇不到这个缘,一生没有遇到佛法,那也是枉然!遇到佛法,佛法在末法时期,有真的佛法,有假的佛法,正如佛在《楞严经》上所讲的:“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说明一桩什么事情?正法少,邪法多。如果把邪法当作正法,错了!
所以正法道场的建立,实在讲是刻不容缓。可是这里面,如果这个地区四众同修要没有福报,这个道场建不起来。四众同修善根福德因缘都成熟了,那个福报就现前,道场就成就。所以这不是少数人,少数人的善根福德因缘,你能成就,不能形成一个道场。要能形成一个道场,是这一个地区的四众同修多数人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我们知道这个事实,这才晓得新加坡的缘殊胜,不可思议!这个地方能形成道场。我想“弥陀村”想了十六年,念佛道场也想了四十年,四十年走了许许多多地方,道场都没法子形成,都没办法建立,可见得这个事情不是一个人的愿力。如果是一个人的愿力,那佛菩萨愿力是圆满的,应当处处道场成就;否则的话,佛怎么叫慈悲?不是一个人的愿力,是这一个地区四众同修共同的愿力,再得佛菩萨加持,这道场成就了。所以希望有善根有福德的同修,都到这个道场来进修,那你就因缘具足,三个条件圆满具足了。把这一份福德因缘扩散到其他的地区,希望每一个地区同修们,善根福德因缘统统成就,将来这个道场在这世界上愈建愈多,这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凡事第一个难,第一个成就,将来就会有第二第三,普度苦难的众生。希望今天同修参加二十四小时的共修,要认真努力,把精神振奋起来。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⑻ 居士在外地怎么顶礼佛菩萨
说这话的是什么居士?大外行一个。诸佛菩萨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心中有佛,佛无处不在。没有像,可以心中观想开顶礼。居士每天做功课,随身携带功课本,而功课本中就有佛像供你顶礼,怎么会外地就不能顶礼啦?
⑼ 在家居士如何供养佛
很多注意事项······
客厅 阳台都行的 一般除不能面对北方 其他自愿就行了
自己就能开光加持 像身里必须有心经 念诵经文 咒语 加持才行
开光是念诵经文把神、佛的法身请来进入这个像里受众生供养,才是真正的开光不然都是空壳,除神、佛像以外,其他物品都是加持,不叫开光。
佩戴的神、佛像,图片等等,自己念诵佛号----阿弥陀佛 意念请佛加持一下就行了
烧香不看这个 看香谱才对
烧香一般要看香谱的而不是其他 24香谱很准 48香谱、72香谱的都是后人编写的不准!一般都是三根为一柱可以以3为基数6、9根就是2柱!3柱!更多
香灰不能随意扔掉的!要破财的!弄个大的容器留着,如果多了可以找个干净隐蔽的地方埋了最好!或入干净流动的水里。先要和神 佛说一声,后念诵佛号 或观音心咒同时埋香灰或入水。
可以用 瓶装水 不用打开 可以放半年一换就行 红茶、绿茶都行 !!这样干净 神佛都可以受用的!!就像水果不用打皮的!!西瓜、桔子都是这样一样供养 一样可以受用到的!!一般水果都行 梨不行
一切恭敬就好 烧香 摆供 磕头 有事求之 无事供养 一切真心 真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