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谈常用的几种水稻测产方法
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根据自然生态区(畈、片),选取区域内分布均匀、有代表性的50个田块进行理论测产.每块田对角线3点取样.移栽稻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取21株,测定株距,计算每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直播和抛秧稻每点取1平方米以上调查有效穗数;取平均穗数左右的稻株2~3穴(不少于50穗)调查穗粒数、结实粒.千粒重以品种区试平均千粒重计算.
(二)计算公式.亩产(公斤)=有效穗(万/亩)×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6×85%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根据自然生态区(畈、片)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5~10个片,随机选择3个片,在每个片随机选取3块田进行实收测产,每块田实收1亩以上.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田间实收.用机械收获后装袋并称重,计算总重量(单位:公斤,用W表示);专家组对实收面积进行测量(单位:平方米,用S表示);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1/10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含量(单位:%,用I表示);取去杂后的稻谷1公斤测定水分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20%以下,剔出空瘪粒,测定空瘪率(单位:%,用E表示);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复10次取平均值(单位:%,用M表示).
(三)计算公式.Y=(666.7÷S)×W×(1-I)×(1-E)×[(1-M)÷(1-Mo)];平均产量=∑Y÷9;Mo为标准干重含水率:籼稻=13.5%,粳稻=14.5%.
❷ 如何测定水稻高峰苗数!
计算方法为:穴数(或蔸数)×每穴分蘖数,也就是全部蘖数。一般大田移植穴数1.5--2.5万穴,基本苗数为4—6万(不同品种,苗数不同)
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10公分(2∼4吋)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
耕种方式
稻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神农氏教导人们如何种稻。
目前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
整地:
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现在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
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
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
除草除虫:
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蘖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灌排水:
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份灌溉。
收成:
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干燥、删选:
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过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干燥。删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❸ 怎样测定水稻产量
水稻产量分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两种。生物产量是指水稻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干物质总量(不包括根系),其中有机物质占90%~95%,矿物质占5%~10%,故有机物质是形成产量的主要物质基础。经济产量是指人们收获的主产品稻谷的产量,通常所说的产量即是指经济产量。水稻的产量结构是指构成产量的各种因素,包括二因素结构、三因素结构和四因素结构。
二因素产量结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穗粒重。
三因素产量结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每穗实粒数×粒重。
四因素产量结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粒重。
其中三因素产量结构比较常用。在确定实粒数、结实率和粒重等因素时,通常涉及标准问题,不同测定目的往往标准不同。一般情况下可用1.05或1.06比重的盐水或泥浆水分离籽粒,沉底者即为“结实粒”。实粒数、结实率和粒重均以此“结实粒”测定、计算得出。在生产实践中,通常以达到饱满籽粒2/3程度者为“结实粒”。
一般来说,水稻产量结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特别是在高产水平下,一个因素的提高,总会引起其他因素不同程度的下降。只有正确地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彼此协调,乘积最大,才能实现高产。水稻估产有卫星遥感估产、气象估产和田间现场估产等多种形式。田间现场估产比较常用,是农民和专家在田间现场操作,根据理论公式和实践经验由小面积产量推测大面积产量的方法。这里主要介绍田间测产的基本方法:
(1)理论测产方法
取样方法,根据自然生态区(畈、片),选取区域内分布均匀、有代表性的50个田块进行理论测产。每块田对角线3点取样。移栽稻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
取21株,测定株距,计算每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直播和抛秧稻每点取1平方米以上调查有效穗数;取平均穗数左右的稻株2穴~3穴(不少于50穗)调查穗粒数、结实粒。千粒重以品种区试平均千粒重计算。计算公式:
亩产(公斤)=有效穗(万/亩)×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2×85%
(2)实收测产基本方法
取样方法,根据自然生态区(畈、片)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5个~10个片,随机选择3个片,在每个片随机选取3块田进行实收测产,每块田实收1亩以上。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田间实收,用机械收获后装袋并称重,计算总重量(单位:公斤,用W表示);专家组对实收面积进行测量(单位:平方米,用S表示);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1/10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含量(单位:%,用I表示);取去杂后的稻谷1公斤测定水分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20%以下,剔出空瘪粒,测定空瘪率(单位:%,用E表示);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复10次取平均值(单位:%,用M表示)。计算公式:
Y=
(667÷S)×W×
(1-I)×
(1-E)×[
(1-M)÷
(1-Mo)];
平均产量=ΣY÷9;Mo为标准干重含水率:粳稻=14.5%。
(3)田间现场估产方法
第一步,根据被测田块面积确定样点的数量、大小和取样方法。被测田块的面积大,则样点的数量就多些,大些。反之则少些,小些。一般每667平方米(每亩)可以取3点,面积再大时可取5点或7点。取点方法可用三角法或梅花五点法,再多时可采用棋盘法。
第二步,测量每个样点的准确面积,调查基本数据,如总穴数、平均每穴穗数等,然后取接近平均每穴穗数的植株2~3株进行产量结构调查。最后,将各样点植株分别收割,单独脱粒并称其鲜重。有测水仪时,测定鲜重含水量,无测水仪时,令其自然风干至标准含水量,再称其干重。
第三步,根据上述基本数据,估算被测田块产量和产量结构。被测田产量=各样点风干重之和×欲测田面积÷各样点面积之和,如果测得各样点的鲜重和当时的含水量,则先将鲜重换算成标准含水量(早粳14.5%,粳糯15%,晚粳15.5%)下的籽粒重量,然后再代入上式中,同样获得被测田的产量。干、鲜重的换算公式为:干重=(1-鲜重含水量)×鲜重÷(1-标准含水量)。如果想了解该品种的产量结构,根据上述基本数据可以分别获得二因素、三因素和四因素产量结构。
❹ 水稻理论测产公式
1.理论测产:(1)取样方法。根据自然生态区(畈、片),选取区域内分布均匀、有代表性的50个田块进行理论测产。每块田对角线3点取样。移栽稻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取21株,测定株距,计算每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直播和抛秧每点取1平方米以上调查有效穗数;取平均穗数左右的稻株2~3穴(不少于50穗)调查穗粒数、结实粒。千粒重以品种区试平均千粒重计算。(2)计算公式:亩产(公斤)=有效穗(万/亩)×穗粒数(粒)×结实粒(克)×千粒重(克)×85%/1000×1000。
2.实收测产:(1)取样方法。根据自然生态区(畈、片)将万亩高产攻关点划分为5~10个片,随机选择3个片,在每个片随机选取3块田进行实收测产,每块田实收1亩以上。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算重量。(2)田间实收:用机械收获后装袋并称重,计算总产量(单位:公斤,用W表示);专家组对实收面积进行测量(单位:平方米,用S表示);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1/10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含量(单位:%,用I表示);取去杂后的稻谷1公斤测定水份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20%以下,剔出空瘪粒,测定空瘪率(单位:%,用E表示);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复10次取平均值(单位:%,用M表示)。(3)计算公式:Y=(666.7÷S)×W×(1-I)×(1-E)×[(1-M)÷(1-MO)];平均产量=∑Y÷9;MO为标准干重含水率:籼稻=13.5%,粳稻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