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直齿轮的测绘方法
直齿圆柱齿轮是实际生产和使用当中最常见齿轮之一,在使用过程当中损坏是难免的,这样就需要制作一件与原来一样的新齿轮,由于各种原因客户无法提供所需直齿圆柱齿轮的图纸,为了保证加工出的产品能正常使用,需对齿轮进行准确测绘,测绘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由于介绍直齿圆柱齿轮测绘的资料很少,查阅自然就不便了,通过实际操作归纳总结的几种实际生产当中对直齿圆柱齿轮测绘的工作经验及方法。介绍如下:
首先,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和尺寸虽多,但是各种齿轮的标准制度,都规定了以模数或径节,作为其它参数和各部尺寸的计算依据。因此测绘工作要尽全力准确判定模数或径节的大小,同时压力角是判定齿形的基本参数,准确判定同样重要。
其次,我们要了解所测绘齿轮的使用情况和生产国家,这样我们就可预估出这个齿轮所采用的标准制度。一般我国、日本、德国、法国、捷克、前苏联都是模数制,也可以观察齿轮的齿形,如果齿形轮廓弯曲且齿槽底部狭窄呈圆弧状,可初步判定为模数制,标准压力角多是20度;美国和英国采用径节制,标准压力角14.5度和20度两种,观察齿形轮廓较平直且齿槽底部较宽圆弧小,可初步判定为径节制,压力角14.5度,也可用齿轮滚刀或标准齿条样本进行比试来判定是哪种压力角,知道的以上情况,就可以进行实际测绘了:
(1) 测量齿顶圆直径Dm 法
首先数出齿轮齿数Z,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出齿顶圆直径Dm,如果判定了齿轮是模数制标准齿形,它的模数:
m= Dm/ Z+2
如果判定齿轮是径节制标准齿形,它的径节是
Dp=25.4*(Z+2)/ Dm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齿轮齿数为偶数时,才可直接测量;如果齿数为奇数,所测量的尺寸并不是齿顶圆直径Dm,而是一个齿的齿顶到对面的齿槽两齿面与齿顶圆交点的距离D,它比齿顶圆直径要小,通常将它Dm乘以校正系数k来得到齿顶圆直径D,即:
Dm=k*D
实际当中用奇数齿齿轮齿顶圆直径校正系数k (表1)算出的齿顶圆直径普遍偏小,用修正后的校正系数k(表2)按上边的公式计算出的齿顶圆直径更接近实值,表2比表1更精确,齿数分的更细,可参考。
表1 奇数齿齿轮齿顶圆直径校正系数k Z k Z k Z k Z k Z k Z k 7 1.0257 15 1.0055 23 1.0023 31 1.0013 39 1.0008 53~57 1.0004 9 1.0154 17 1.0042 25 1.0020 33 1.0011 41~43 1.0007 59~67 1.0003 11 1.0103 19 1.0034 27 1.0017 35 1.0010 45~47 1.0006 69~85 1.0002 13 1.0073 21 1.0028 29 1.0015 37 1.0009 49~51 1.0005 87~99 1.0001 表2 修正后的校正系数k Z k Z k Z k Z k Z k 7 1.0521 21 1.0056 35 1.0020 49 1.0010 85~99 1.0003 9 1.0311 23 1.0047 37 1.0018 51~53 1.0009 101~129 1.0002 11 1.0207 25 1.0040 39 1.0016 55~57 1.0008 131~221 1.0001 13 1.0147 27 1.0034 41 1.0015 59~61 1.0007 15 1.0110 29 1.0029 43 1.0013 63~65 1.0006 17 1.0086 31 1.0026 45 1.0012 67~73 1.0005 19 1.0067 33 1.0023 47 1.0011 75~83 1.0004 如果奇数齿齿轮不是齿轮轴而是带孔的,也可以测量内孔直径d和孔壁到齿顶的距离H,通过下式得出齿顶圆直径:
Dm=2*H+d
(2) 测量全齿高h 法
当齿轮因模数大、打牙等原因,不便于测量齿顶圆直径时,可测量齿全高h来确定模数或径节。齿全高h 可用游标卡尺的深度尾针来测量,其它的深度测量工具也行,按现场条件而定;如果齿轮带孔可以间接求出齿全高h,通过测量内孔壁到齿顶和齿根的距离相减即为齿全高h,模数或径节按下式求出:
m=h/2f+c Dp=25.4*(2f+c)/h
f::齿顶高系数 c:径向间隙系数
f、c可以查齿轮标准制度参数表得知
(3) 测量中心距 A 法
当齿轮牙形变尖、磨损严重、滚牙等情况时,以上两种方法就无法测量,此时我们可要求客户提供两配对齿轮的中心距A和两齿轮的齿数,这些很容易做到,再按下式计算模数或径节:
m=2*A/Z1+Z2 Dp=25.4*(Z1+Z2)/2*A
Z1、Z2:配对齿轮的齿数
三种方法中任何一种算出的模数或径节再与标准模数或径节系列相比较,取最接近的即可。
以上是实际工作当中常用到的直齿圆柱齿轮测绘方法,使用时最好用两种方法相互校核,这样判定出的模数或径节的更加准确,此时测绘工作基本完成。特别注意:以上测绘方法是在我们能够预先判定或调查出齿轮所采用的标准制度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齿轮的“一切情况不明”以上方法只能参考,再通过其它途径综合判定。相信以上几种测绘方法对刚参加工作不久或初次进行直齿圆柱齿轮测绘的同行有一定的帮助,值得参阅。
㈡ 齿轮的测绘方法
1、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
如图,这就是要测绘的直齿圆柱齿轮:
㈢ 齿轮的参数怎么测量如模数、压力角、分度圆弦齿厚等。
测量相邻跨齿数的公法线长度尺寸,相减,等于齿轮基节,可以计算齿轮模数、压力角。分度圆弦齿厚适用于大模数齿轮,一般常用齿轮,可以用公法线长度尺寸(控制齿厚)。
㈣ 齿轮检测方法
齿轮检验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范畴。一般的检验分两种,一种叫做单项检测(分析测量),一种叫做综合检验(功能性检测)。单项检验的项目一般包括:齿形、齿向、跳动、公法线、基节、周累等等。综合检验是用一个精度很高的标准齿轮(master gear)和被检测的零件啮合,一般检测的项目有:单齿、一周、中心距及变化量,再者可以对齿面着色,看接触斑点的位置和形状来判断它的啮合状况。所以不管单项还是综合都是要专门的仪器和量具来检测的。
㈤ 齿轮分度圆测量
齿轮分度圆测量,可以用分厘卡。
一、分厘卡简介。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micrometer)、螺旋测微仪、分厘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它的一部分加工成螺距为0.5mm的螺纹,当它在刻度杆的螺套中转动时,将前进或后退,刻度盘和微分筒连成一体,其周边等分成50个分格。微分筒转动的整圈数由刻度杆上间隔0.5mm的刻线去测量,不足一圈的部分由刻度盘周边的刻线去测量,最终测量结果需要估读一位小数。
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微分筒在螺母中旋转一周,微分筒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螺旋测微器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刻度盘有50个等分刻度,刻度盘旋转一周,微分筒前进或后退0.5mm,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微分筒前进或推后0.5/50=0.01mm。可见,刻度盘每一小分度表示0.01mm,通常称为一丝,所以螺旋测微器可准确到一丝。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
二、测量方法:
测量时,把齿轮放在分厘卡上。当两个平面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若恰好与固定刻度的零点重合,旋出微分筒,并使两个平面正好接触待测长度的两端,注意不可用力旋转否则测量不准确,马上接触到测量面时慢慢旋转左右面的棘轮转柄直至传出咔咔的响声,那么微分筒向右移动的距离就是所测的长度。这个距离的整毫米数由刻度杆上读出(刻度杆上的刻度是主刻度,横线上面的每一小格表示一毫米,横线下面的每一小格也是一毫米,它们是交错排列的),小数部分则由刻度盘读出(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一丝)。
测量时,注意要在可动平面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微分筒,而改用微动装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使测量结果精确,又能保护分厘卡。
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刻度杆上的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刻度盘上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
当两个平面并拢时,刻度盘的零点与刻度杆的零点不相重合,将出现零误差,应加以修正,即在最后测长度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
㈥ 我有一个齿轮,需要测它的参数,我只有卡尺和游标卡尺,怎么测
1、数出它的齿数,比如是28齿;
2、测量它的外径,比如是:74.8,注意,奇数齿要一半一半量再加起来,偶数齿可以直接量,要多量几个点取平均值;
3、利用:模数=齿顶圆/(齿数+2)计算:74.8/(28+2)≈2.49
查标准模数表可知有2.5这个模数,可以断定它的模数是2.5
注意:因为齿顶圆直径允差是负值,所以,实际齿顶圆直径要小于理论值;
4、算出下面数据:
分度圆直径=模数×齿数=2.5×28=70
周节=模数×π=2.5×3.14=7.85;
齿顶高=模数×1=2.5×1=2.5;
齿根高=1.25×模数=1.25×2.5=3.125
全齿高=齿顶高+齿根高=2.5+3.125=5.625
还有两项:跨齿数和公法线长度要稍微麻烦一点,等你熟练了再学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