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审计步骤和方法

审计步骤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29 11:03:45

如何运用审计程序的方法

按照审计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第36条至48条的具体规定,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实施项目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审计程序主要分审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审计组提出报告阶段和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做出处理、处罚阶段。
[编辑]

一、审计的准备阶段
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指审计机关从审计项目计划开始,到发出审计通知书为止的这一段时间。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过程的起点和基础,准备阶段的工作做得是否充分细致,对整个项目审计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准备阶段一般可分为审计机关的准备工作和审计组的准备工作两个方面。
(一)审计机关的准备工作
1.编制审计项目计划,确定审计事项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要求,确定年度审计工作重点,对审计对象进行预测和分类,科学地编制审计计划,并确定审计事项。审计项目计划一般是年度计划,也就是审计机关本年度对辖区内哪些部门、单位进行审计监督的统筹安排。审计事项就是指审计项目计划中确定的具体审计事项。
2.委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
审计组是审计机关特派的实施审计活动的基本单位。审计事项确定以后,审计机关应根据审计事项的特点和要求,组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审计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其他组员在组长领导和协调下开展工作,并对分担的工作各负其责。审计组长对审计组工作全面负责,包括制定审计方案和具体实施审计检查、组织撰写审计报告等。
3.签发审计通知书
审计机关签发的《审计通知书》是审计指令,不仅是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的书面通知,而且也是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任务,行使国家审计监督的凭据和证件。根据审计法和实施条例的规定,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机关发送审计通知书时,应附审计文书送达回证。被审计单位收到审计通知书后,填好审计文书送达回证送(寄)审计机关。直接送达的,以被审计单位在回执上注明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审计通知书的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的依据、审计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审计组长及其他成员的名单;对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审计机关公章及签发日期。审计机关认为需要被审计单位自查的,应当在审计通知书中写明自查内容、要求和期限。
审计通知书在发送被审计单位的同时,还应抄送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另外,审计机关发送审计通知书时附的审计文书送达回证,是为了适应审计法关于审计程序中有关时限的规定以及行政复议的要求而设的。它主要适用于审计机关发送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和复议决定等审计文书时使用。审计文书送达回证应写明受送达人、送达地点、发送单位、事由和文书名称。受送达人是指被审计单位、有关单位和个人;送达地点是指接受审计文书的地点;发送单位是指审计机关;事由是指发送文书的原因。
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当书面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要人员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作出承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还可以根据情况向被审计单位陆续提出书面承诺要求。审计组应将承诺书列入取证清单,作为证据编入工作底稿。
(二)审计组的准备工作
1.明确审计任务,学习法规,熟悉标准
审计负责人接到任务后,应召集全组审计人员,说明该次审计的主要任务、目的和要求,提出自己的认识和打算引导大家思考,集思广益。审计组成员还要组织学习完成审计任务可能涉及的财经法纪、审计法规及审计工作纪律,准确掌握审计法规标准,以便恰如其分地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
2.进行初步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审计组成员在其负责人的组织下,根据审计任务的要求,通过收集查阅被审计单位平时上报的资料,走访有关部门,如主管部门、财税部门、工商、银行、物价等部门,听取各方面情况介绍,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生产经营特点、组织机构设置等。如系再次审计,可以通过查阅原来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档案资料,了解被审计单位过去的经济情况,发生过哪些问题,是如何处理的。
3.拟定审计工作方案
审计工作方案是实施审计的总体安排,保证审计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有效措施,也是审计机关据以检查、控制审计工作质量、进度的依据。审计工作方案是在综合已经取得的资料和掌握的情况,以及明确审计的重要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审计项目名称、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目标;审计方式;编制依据;审计的范围和内容;审计要点、步骤和方法;时间进度和人员分工等。
编制审计方案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的范围、重点。审计工作方案在制定时还应留有适当余地,以便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审计工作方案经审计组所在部门领导或审计机关主要领导批准后,由审计组负责实施。
审计组成员需准备好审计时所必需的各种物品,如审计工作记录、计算工具等。
[编辑]

二、审计的实施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就地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并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以取得证明材料的过程。它是将审计工作方案付诸实施、化为实际行动的阶段,是审计全过程的最主要阶段。实施阶段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调查研究,调整审计方案
审计组实施审计时,首先应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职责或经营范围、业务规模、资产状况等。其次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审计范围和采用的方法。必要时,修改原来制订的审计方案。其主要步骤是:
1.听取被审计单位情况介绍。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后,应与被审计单位领导取得联系,说明本次审计的范围、内容与目的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约请被审计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确定工作部署,确定与审计组的联系人和提供必要的资料等问题,听取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及有关职能部门对单位情况的介绍;并采用适当方式,使单位职工了解审计目的、内容,以取得支持和协助。
2.索取、收集必要的资料。审计组应当根据情况介绍和审计工作需要,向被审计单位索取有关资料,要求其提供银行存款账户,进行必要的资料收集工作。常规审计一般需要索取、收集的资料主要是:被审计单位有关的规章、制度、文件、计划、合同文本;被查期间的各种审计资料、分析资料,上年度财务报表、分析资料以及以往接受各种检查、审计的资料;各种自制原始凭证的存根,未粘附在记账凭证上的各种支票、发票、收据等存根,以及银行账户、银行收账单、备查簿等相关的经济信息资料。
在索取,收集资料时,一定要做好登记、清点移交工作。收集的资料要当面清点,注意残缺页码,并列表登记,注明资料来源。移交与接收双方都要在移交表或调阅单上签名。
3.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内部控制状况。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的一些具体规定、手续以及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审计组在收集资料以后,应当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咨询等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特别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各项业务处理手续,有关财务会计业务处理和现金、物资管理方面的内控制度建立完善情况和实际贯彻执行情况。
4.必要时,调整原审计方案。在深入调查确定、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基础上,审计组应当重新审查原拟订的审计方案,如发现原方案确定的审计范围、重点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等与实际情况相差太远,必须修改审计方案时,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改,经派出审计组的审计机关主管领导同意后组织实施。
(二)进行符合性测试
现代审计的最大特征是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实行的是制度基础审计。因此,在审计实施阶段,首先必须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并进行评价。其目的是进一步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以及有效的方法。
评价内控制度,一是进行内控制度健全性调查,二是进行内控制度符合性测试,三是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从中发现内控制度的强点和弱点,并分析原因。根据内部控制的强弱点,对审计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将审查重点放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弱点上,面对强点则进行一般审查,以尽可能高效、高质量地取得审计证明材料,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实施实值性测试,搜集证明材料
1.分析经济业务特点
为了把有限的审计力量花在更有价值的审计内容上,审计人员先要对经济业务进行一般分析。
(1)经济业务的重要性分析。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了解,审计人员可以确定各类业务的重要程度,以便在审计中加强对重要业务的注意。
(2)业务处理复杂程度分析。一般情况下,业务处理比较复杂的环节更容易发生错误,审计人员应该更注意对业务处理比较复杂的环节的审查。
(3)业务发生频率分析。业务发生越频繁,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大,审计人员则应倍加注意。
(4)业务处理人员素质分析。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所经手的业务较易发生问题,它也应是审计人员审查的重点。
2.审查有关的会计资料和经济活动,收集、鉴定审计证明材料
《审计法》第38条规定:“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根据以上规定,审计人员应做以下各项工作:
(1)审查分析会计资料
对会计资料的审查分析,包括对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审查分析财务报表。一是要对其外观形式进行审查,看被审单位所编制的各种财务报表是否符合规定和要求,表页、表内项目、指标是否齐全;二是要审阅各报表之间勾稽关系;三是要审查各报表内相关数字间的勾稽关系。
第二,审查分析各类账户。一是判断容易发生差错或易于弄虚作假的账户;二是审查分析各类账户记录的增减变动情况,判断业务的真实性和数据的真实性,如果材料账户的记录长期无变动,则应考察材料是否确实存在或是否能利用;三是核实账户余额,包括总账和明细账,特别是结算类账户和跨期摊配账户。
第三,抽查有关凭证,以确定账簿记录的真实性,以及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
第四,复算。审计人员要对被审单位所计算的结果进行复算,以确定是否有故意歪曲计算结果的弊端或无意造成的计算差错。
第五,询证。审计人员在审查中,发现有疑点时,可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以函询或面询的方式进行调查。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时,应当出示审计人员的工作证件和审计通知书副本,审计人员不少于两人。
(2)实物盘点与资产清查
审计人员在审查分析有关书面资料后,还应对有关盘存的账户所记录的内容进行实物盘点,以取得实物证据。如库存现金盘点、库存材料盘点、低值易耗品盘点、在产品盘点、产成品盘点、固定资产盘点等。如实物较多,审计人员应按可能性、必要性、重要性的原则,有选择地进行重点盘点。
审计人员实施实值性测试时,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1)搜集、取证能够证明审计事项的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等;不能取得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的,可以采取复制拍照等方法取得证明材料。
(2)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和谈话内容要做出记录,或者根据审计工作需要,要求提供会议记录。
(3)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得的证明材料,应当有提供者的签名或者盖章。未取得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的,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
(四)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做出详细、准确的记录,并注明资料来源。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有详细的工作记录,以便反映出审计工作的全部过程。这些记录,有些可以直接作为正式的审计工作底稿,有些则要重新编写。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明材料的汇集,在汇集证明材料时,应注明证明材料的来源。审计工作底稿是撰写审计报告的基础,是检查审计工作质量的依据,也是行使复议乃至再度审计时需要审阅的重要资料。
审计组及其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可以利用经检察后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成果。审计组在利用社会审计组织审计成果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业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编辑]

三、审计的报告阶段
审计的报告阶段,也叫审计的终结阶段,是审计工作的总结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编制审计报告,做出审计决定,其主要步骤:
(一)整理和分析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组长应当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复核(对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质量和审计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工作就是不断搜集审计证据,整理分析证据,运用审计证据的过程人通过检查、复核和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对汇集的审计证据要进行认真审查。鉴定证明材料的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检查审计组是否已经收集到足以证明审计事实真相的证明材料,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审计组收集的证明材料的充分性。
(二)审计组编写审计报告
按照《审计法》第39条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审计组编写的审计报告应当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由审计组长签字后,连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等一同报送审计机关。
[编辑]

四、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阶段
按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四个方面:
一是审定报告,对审计事项做出评价;二是出具审计意见书;三是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做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四是提出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
在完成审计报告审定工作后,就要进行资料处理和审计小结工作。如全部归还借阅的资料,整理审计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应将永久保存的资料,长期保存的资料,短期保存的资料立卷归档,移交档案部门管理;将无保存价值的资料造册登记后销毁。
所有工作结束后,审计组应及时进行总结,以利于工作水平不断地提高。
[编辑]

五、审计行政复议
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送达后,被审计单位对地方审计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先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但对地方性法规规定或者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事项审计不服的,应当先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审计署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先向审计署申请复议。审计机关按照《行政复议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计复议事项。被审计单位、个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审计行政复议是指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职权做出具体审计行政行为时,与作为审计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发生争议,根据审计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由审计行政复议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审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决的活动。简单地说,审计行政复议就是审计行政复议机关根据审计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依法解决审计行政争议的活动。审计行政复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审计行政复议的对象是具体的审计行政行为;
(2)审计行政复议活动的引起是以审计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的;
(3)审计行政复议的审查权是由享有复议管辖权的审计行政复议机关来行使的;
(4)审计行政复议的核心内容是对有争议的具体审计行为是否合法或者适当进行审查;
(5)审计行政复议的结果是做出新的具体审计行政行为,即审计行政复议决定的;
(6)审计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多数是法人或其他组织;
(7)审计行政复议是按规章程序进行的。
按照《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审计行政复议大体上由四个步骤组成,即申请与受理、审理、决定、送达。这四个步骤是互相衔接的,各有自己的中心任务。这些步骤的先后顺序是不能逾越的。审计行政复议活动要由一个步骤转入另一个步骤,必须经过前一步骤,并完成前一步骤的任务,才能转入下一个步骤。
根据《行政复议条例》的有关规定,复议申请人(包括被审计单位、有关单位及个人)对审计机关做出的《行政复议条例》第9条所列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审计机关申请复议。对审计署做出的依法可以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向审计署申请复议。根据《行政复议条例》第34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10日内,认为复议申请符合规定的,应当受理,做出复议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复议受理通知书应写明受理的原因和日期。同时抄送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审计机关。如果审计机关认为复议申请不符合规定的,应裁定不予受理,做出不受理复议裁定书,送达申请人。不受理复议通知书应写明不受理的理由,同时抄送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审计机关。如果审计机关认为复议申请书需要补正的,应当把复议申请书发还申请人,限期补正,做出复议申请补正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复议申请补正通知书应写明补正的理由、内容和期限,同时抄送做
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审计机关。
复议机关按照《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办理审计行政复议,并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做出复议决定。复议决定应当写明下列事项。
(1)申请人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2)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3)申请复议的主要请求和理由;
(4)复议机关认定的事实、理由,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5)复议决定;
(6)不服复议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期限;
(7)做出复议决定的日期。
复议决定由复议机关的法定代表人署名,加盖复议机关的印章。复议决定应抄送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审计机关。

㈡ 审计流程是指什么

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步骤和方法。

㈢ 审计人员对库存现金盘点的步骤和方法有哪些

.库存现金盘点应在事先不通知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下进行。服务博成都审计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由于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了解到审计人员将要实施库存现金盘点,而早有防备,致使现金盘点达不到预期效果。
2.实施盘点最佳时间应选择在营业前或营业终了后,这样既可避免打扰被审计单位正常的经营业务,又可防止被审计单位对盘点出的问题有一些借口,影响现金盘点预期效果。
3.当现金存放在单位不同地点的保险柜时,应安排几个盘点小组同时对单位每一存放处的保险柜现金展开盘点,或将每一存放处保险柜先做封存,然后逐一盘点。这样就避免了被审计单位在现金实际盘点过程中,用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应付盘点,致使此次盘点失去原有的作用,达不到审计目的。
4.审计人员应邀请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主管、会计、出纳等会计人员一同到盘点现场参与盘点及监督工作,由被审计单位的出纳人员在现场清点现金并作记录,审计人员不直接参与盘点,只是现场监督。必要时审计人员可对盘点的结果进行复查,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审计人员单独或亲自盘点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5.库存现金清点工作结束后,被审计单位出纳填制“库存现金盘点表”,由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会计主管及出纳三方共同签字确认。避免由于“库存现金盘点表”未经被审计单位会计主管及出纳签字认证,影响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㈣ 工程财务决算审计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内容包括:
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是指审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施工(或建设)单位基建决(结)算进行审计,对其决(结)算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的目的是确定工程竣工决(结)算的编制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
基建工程决(结)算的审计内容是:1、施工图纸、补充合同和施工协议书;2、全套、补充合同和施工协议书;3、隐蔽工程量计算书及加盖送审单位,编制单位公章、决算员专用章的工程决(结)算审计书。
4、要材料分析表,材料,钢材耗用明细表、调价部分材料消耗计算明细表;5、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材料的原始凭证。
6,建设单位预付工程款、预付材料款及建设单位供料明细表;7、招投标工程变动项目的有关招头招投标文件。
8、施工单位企业资质等级证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9、其他有关影响工程造价、工期等的鉴证资料。
10、其他与建设工程有关的文件资料。

㈤ 审计过程常用基本方法

常用的审计方法,有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审计的一般方法是就审计工作的先后顺序和审计工作的范围或详简程度而进行划分的某种方法。审计的技术方法是指收集审计证据时应用的技术手段。
审计的一般方法:
一、顺查法与逆查法
审计的一般方法,按照审计工作的顺序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关系,有顺查法和逆查法之分。
(一) 顺查法。又叫正查法,它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分类审查的一种方法,即按照所有原始凭证的发生时间顺序进行检查,逐一核对。首先检查原始凭证,核对并检查记账凭证,再根据凭证核对,对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进行检查,最后以总账和明细账核对会计报表和进行报表分析,沿着“制证—过账—结账—试算”的账务处理程序,从头到尾进行的普遍检查。

此法由于审果工作细致、全面、完整,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审阅核对,不易发生疏忽、遗漏等弊病。所以,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账目比较混乱,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采用顺查法较为适宜。其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二) 逆查法。又叫倒查法,它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的相反程序既在检查过程中逆着记账程序进行检查的方法。通常先从记账程序的终端检查,从会计报表或账簿上发现线索、寻找疑点,然后逆着记账程序追根求源进行检查。如从会计报表查到会计账簿,再查到记账凭证,最后查到原始凭证,即从审阅、分析会计报表着手,根据发现的总是和疑点,确定审计重点,再来审查核对有关的账册和凭证,而不必对报表中所有项目,一个一个地进行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
一般说来,查帐伊始,宜先运用逆查法,通过反映全面、综合情况的会计报表的检查抓住会计错弊存在的重点环节,然后,根据确定的重点环节确定需要检查的会计帐簿并对其进行详查。在检查会计凭证和帐簿时,若为了证实某处记录是否存在会计错弊或错弊线索,可运用顺查法开始,从中再结合运用逆查法。总之,顺查和逆查可变换运用,顺查中有逆查,逆查中有顺查,顺查与逆查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二、 详查法与抽样法
审计方法按照审查经济业务资料的规模大小和收集审计证据的范围的大小不同,又有详查法和抽样法之分。
(一)详查法。又称详细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详细的审核检查,以判断评价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一种审计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容易查出问题,审计风险较小,审计结果比较正确。缺点是工作量较大,审计成本较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只对有严重问题的,非彻底检查不呆的专案审计,以及经济活动很少的小型企事业单位采用此法外,一般是不常采用的。
(二) 抽样法。又称抽样审计,是指从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出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审查,借以推断总体有无错误和舞弊的一种方法,进而判断评价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的效益性的一种审计方法。运用抽样审计,若在所抽查的样本中没有发现明显的错弊,则对未抽取的会计资料可不再进行审查。反之,则应扩大抽样的范围,或改用详查法。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审计的工作量,降低审计成本。缺点是有较大的局限性,如果样本选择不当,就会使审计人员作出错误的结论,审计风险较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采用这种方法时审计人员通常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使审计结论有较大的可靠性。
审计的技术方法:
一、 检查
检查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可靠程度的审阅与核对。
(一) 会计记录和书面文件的审阅
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凭证、账簿、报表以及其他的书面文件进行审阅。通过审阅,找出问题和疑点,作为审计线索,据以进一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审计程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会计凭证的审阅。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其中以审阅原始凭证为重点。
2、 账簿的审阅。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各种辅助账簿等。其中以审阅明细账和日记账为重点。总账除具有与明细账、日记账核对的作用外,其本身一般发现不了问题。因为总账的登记依据,主要是各种记账凭证汇总表,它所反映的是汇总数字,不容易发现问题。
3、报表的审阅。审阅报表应以审阅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为重点。
4、其他记录的审阅。其他记录虽然不是会计资料的重要部分,但有时也可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供作审计线索。例如,产品出厂证、质量检验记录,以及合同、协议等。
(二) 会计记录的核对
审计人员还要对账证、账账、账实和账表之间进行相互核对。通过核对证实双方记录是否相符,账实是否一致。如果发现有不符情况,应进一步采用其他审计方法进行跟踪审计。核对的内容如下:
1、账表核对。是指以报表项目与有关账簿记录进行核对,以查证报表指标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2、账账核对。是指以各种有关的账簿记录进行相互核对。如总账与明细账、日记账之间的核对。通过账账核对,查证双方记录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应进一步抽查凭证,进行凭证核对。有些账簿记录的本身也应进行核对。如核对总账各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等。如果不符,说明登账有错误,应进一步核对账证。
3、账证核对。是指以明细账和日记账的记录同记账凭证相核对。通过核对,证明所有凭证是否都已记入有关账簿,有关重记或漏记情况,以及账簿记录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与其作为记账依据的记账凭证相一致。一般说来,账账核对结果如属正常,可以不再进行账证核对。
4、账实核对。是指以明细账记录与实物相核对,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应以实存数为准,来调整账面记录。核对时,可以由两人配合进行,即由一人读账,另一人对账。这样,可以发现重登、漏登和差错等情况。对于已经核对无误的账目,审计人员应在原记录的右方作出一定的标记,以免以后重复核对。对于核对不符的账目也应作成标记,以便今后原审计人员或其他接替人员进一步加以审查。
二、 监盘
监盘是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对资产进行盘点是验证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重要方法。
盘点的方式有突击盘点和通知盘点。前者一般适用于现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等的盘点。后者适用于固定资产、在产品、产成品和其他财产物资等的盘点。盘点对象如果散放在几个地方的,应同时进行盘点,以防被审单位有足够的时间移东补西。对已经清点的对象应作好标记,以免重复盘点。
三、 观察
观察是审计人咒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所进行的实地察看。
四、 查询及函证
查询是审计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的书面或口头询问.
函证是审计人员为印证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载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如果没有回函或审计人员对回函结果不满意,审计人员应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
五、 计算
计算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原始凭证及会计记录中的数据所进行的验算或另行计算。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字重新计算,以验证其是否准确无误。计算工作虽较机械、繁琐,但意义重大,不可等闲视之,因为数字计算错误,或故意歪曲计算结果,将对会计资料的正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六、 分析性程序
分析性程序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一般而言,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都将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对于异常变动项目,审计人员应重新考虑其所采用的审计程序是否恰当,必要时应当追加审计程序,以获得必要的审计证据。

㈥ 审计流程的简介

关于审计方法概念的表达,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狭义的审计方法,即认为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取得充分有效 审计证据而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另一种是广义的审计方法,即认为审计方法不应只是用来收集审计证据的技术,而应将整个审计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方式、方法、手段、技术都包括在审计方法的范畴之内。

随着审计实践的丰富与审计理论的发展,审计方法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个别到群体的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有系统的方法体系。从 系统论的观点看,审计方法体系,是指为了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审计方法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这个整体,有人认为它只包括能搜集审计证据的各种技术,也有人认为它包括整个审计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一般认为后一种看法是正确的,因为要想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仅仅依靠搜集审计证据是不够的,还要运用规划的方法以科学地确定目标,组织证实目标;还要运用记录、评价、报告的方法来反映、衡量反馈目标被证实的过程与结果;同时还要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控制审计过程、审计效率和质量,否则就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制度的推行,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增加,人们对审计的要求提高,广大审计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总结经验、寻求科学的方法,努力提高 审计质量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借鉴、吸收与创新,审计方法走出了自己的一条发展道路。

㈦ 审计报告的编制步骤是什么

编制审计报告的主要步骤:

在审计报告阶段,为了编制和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遵循以下工作步骤,认真地完成每一步骤上的全部工作,最终出具一份合法的审计报告,以满足社会需要。

第一步,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包括: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分录汇总表、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等。

第二步,判断和运用重要性水平,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与会计报表层次或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据以确定未调整不符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

第三步,解决重要差异。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差异之后,一般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建议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那些重大差异,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改变审计意见和在审计报告中如何反映的问题。

第四步,进行审计小结。注册会计师应就有关审计事项进行小结,编制审计工作完成情况表,并明确地评价和说明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写入审计小结中。通常审计小结文书应包括审计概况、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情况、意见和建议、审计结论等内容。审计小结是一份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它是对审计工作中各种信息的综合提炼。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小结进行认真审核,并妥善保管。

第五步,编制试算平衡表。

第六步,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审核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其中,会计报表附注包括公司简介、会计政策、报表项目注释、分析情况以及重要事项揭示五个部分的内容。如果注册会计师代为编制会计报表及附注,不能将附注事项与应在审计报告揭示的事项混为一谈,即不能因为注册会计师代替被审计单位编制报表附注,而不在审计报告中揭示那些应予揭示的事项。

第七步,确定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根据对所取得各种审计证据的分析和评价结果,结合重要性水平,确定应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何种审计意见。

第八步,草拟审计报告。

第九步,复核审计工作底稿。这里主要指进行重点复核和全面复核,如果复核中发现存在遗漏问题,应返回到审计实施阶段补充审计,如果复核中发现问题处理不当,应返回至编制审计差异表这一步骤,对不正确的处理意见做出适当的修订。

第十步,出具审计报告。经复核确认后,注册会计师应将审计报告草拟稿送至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经确认后,再正式签发并出具审计报告。

㈧ 工程财务决算审计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工程财务决算审计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1、工程财务决算审计是:一个建设项目完工验收后,对各种投资进行审计(建设安装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转出投资、应核销投资),审查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公允性;
2、审计部骤:
(1)、建设安装投资审计、审查施工预算是否真实、可靠、有没有高估、冒算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增加取费系数、自行抬高材料、人工单价等个种多算工程造价情况;
(2)、设备投资审计、审查设备规格、型号是否与发票相符、并且与市场同类设备价格比较,是否有以次充好、设备的性能是否先进、等;
(3)、待摊投资、是指一个建设项目共同发生的投资(例如:土地征用费、青苗补偿费、设计费、建设单位管理费等),审查该项投资发生的是否合理、有没有乱摊乱占、虚列支出、无中生有、现象,是否有“不可告人”的费用在其中混绕;
(4)、转出投资的审计、该项审计业务是指有的建设项目,完工后要划拨给其他单位投资共建的项目(或统建单位),审查该项投资转出的是否合理、真实,有没有将投资额人为的少算,把“应摊销的投资留在原投资帐内留作他用”;
(5)、应核销投资审计,该项业务审计是指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税金、罚款等,
按规定,这部分投资不能计入工程成本,必须做核销处理,这部分审计主要审查投资的合规、真实、尤其罚款的票据是否属于本工程应该发生的,有没有其他罚款计入本投资内,有没有虚假因素等,
总之,工程决算审计的业务量大,涉及面广,它不像工程结算审计比较单一。

阅读全文

与审计步骤和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luna使用方法第一次 浏览:927
引火归元的简单方法 浏览:536
蔬菜架子种植方法视频 浏览:505
四季梅养护方法视频 浏览:320
快速祛皱纹方法 浏览:654
春夏脚气的治疗方法 浏览:135
实证研究方法不足怎么写 浏览:571
预制块一块一块的装车简便方法 浏览:229
感统教具的使用方法 浏览:213
电信网络5g慢怎么解决方法 浏览:768
自重街头训练方法 浏览:110
睡觉时的正确方法和方向 浏览:280
砜吡草酯分析方法 浏览:492
电脑的麦克风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50
鸡蛋泡醋食用方法 浏览:458
期货亏损最好的解决方法 浏览:869
脖子擦伤化脓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54
重组体筛选有哪些方法 浏览:967
蟹爪兰花的图片及养殖方法 浏览:148
dj12bd61sg的使用方法 浏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