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测量密度的方法
密度的测量
(1)常规法(天平量筒法)
测固体密度: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ρ=m/v天平测质量,排水法测体积;密度比水小,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
溶于水;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测液体密度:ρ=m/v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
注意事项:天平的使用(三点调节,法码、游码使用法则),m、v测量次序,量筒的选择。
(2)仅有天平测固体(溢水法)
m溢水=m1-m2、v溢水=(m1-m2)/ρ水、v物=v溢水=(m1-m2)/ρ水、ρ物=ρ水m物/(m1-m2)
测液体的密度(等体积法)
m液体=m2-m1(m2-m1)、m水=m3-m1、v液=v水=(m3-m1)/ρ水、ρ液=m液/v液=ρ水(m2-m1)/(m3-m1)
(3)仅有量筒
量筒只能测体积。而密度的问题是ρ=m/v,无法直接解决m的问题,间接解决的方法是漂浮法。
v排=v2-v3、v排=v3-v1、g=f浮、ρ物gv物=ρ液gv排
若ρ液已知,可测固体密度、ρ物=ρ液(v2-v1)/(v3-v1);
若ρ物已知,可测液体密度、ρ液=ρ物(v3-v1)/(v2-v1);
条件是:漂浮。
(4)仅有弹簧秤
m物=g/g、f浮=g-f、ρ液gv物=g-f;
若ρ液已知,可测固体密度、ρ物=ρ液g/(g-f);
若ρ物已知,可测液体密度、ρ液=ρ物(g-f)/g;
条件:浸没,即ρ物〉ρ液。
密度测量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如杠杆法、连通器法、压强法等。
⑵ 如何测量人的密度
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叫该物质的密度。
在一个盛满水的容器里,进入一个人。让这个人屏住呼吸完全浸没在水中。那么,进入人体被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人的体积。
男人和女人的密度是一样的。人在水中时密度;当你呼出一口气的时候,这时的密度要大于1,反之就小于1。我们知道: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
⑶ 怎样测量人体密度
将人体完全侵入圆柱形水容器中,水面升高值乘以圆柱底面积。得出人体体积,然后用适当的人体体重称称出人体质量。质量除以体积就可以。望采纳
⑷ 如何制作人体成分的测量方法
身体成分(Body Composition)是指组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其总重量就是体重。它包括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两大类。前者重量称体脂重,体脂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称体脂率(F%),后者包括内脏、骨骼、肌肉、水分、矿物盐等各种成分的重量,又叫瘦体重(Lean Body Weight)或去脂体重。身体成分能反映人体的体质状况、体型特征和身材大小,其中脂肪成分又能反映人体胖瘦程度。
身体成分可分化学、解剖和健康(两种组成类型)基础上的四种身体成分模型。
常用的间接测量脂肪成分的方法有水下称重法和人体测量法。可以通过皮褶厚度等的测量来预测人体密度和体脂率,从而计算出人体身体成分。
⑸ 密度测量的几种方法
方法一]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②用天平测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③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
④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⑤根据ρ=mv算出盐水的密度.
[方法二]器材:烧杯、天平和砝码、纯水、盐水、记号笔
分析: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借助于等体积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
②用烧杯取一定量的水,用记号笔在液面处记下记号,并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
③再用烧杯取与水等体积的盐水(盐水液面与记号处相平),并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
④因纯水和盐水体积相等,
有ρ盐水ρ水=m2-m0m1-m0,
得盐水密度ρ盐水=m2-m0m1-m0ρ水.
[方法三]器材:弹簧秤、小石块(或其它在盐水中下沉的物体)、细线、盐水、量筒
分析:在没有天平,液体质量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利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
实验步骤:①用弹簧秤测小石块的重力g,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读出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
②将小石块浸没到量筒的盐水中,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和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③由f浮=g—f算出浮力,由v=v2—v1算出石块的体积;
④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得ρ盐=f浮gv=g-fg(v2-v1)。
⑹ 密度的测量方式
我对物质结构不了解,没法给出更深层次的解释,只能简单的考虑,密度应该跟单位体积内的原子个数乘以单个原子的质量差不多,之所以各种物质密度不同,应该因为物质原子的质量和原子间的平均距离(或者单位体积内的原子个数)不同。比如一个极端的情况,重原子气化后,原子虽然很重,但以气体方式存在,单位体积内的原子个数相对于固体是很小的,它的密度相对于由轻的原子组成的固体也是小很多倍的。
密度的计算应该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会简单的就能得到结果。
找到一点东西,希望有用:
元素的结晶密度变化规律,从总体看,一般是以周期表中部的硼、铝以及铁、铂族元素,结晶时密度最大,向周期表的左侧或右侧,元素的结晶密度逐淅变小,但也存在着许多的例外,如氟、氯原子的有些结晶方法就密度增高,而还有些元素的某些结晶方法,则密度显着变小。
为什么会如此呢?其原因最主要与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化,以及与在结晶时成键结合方法有关。
由于元素的原子半径,不论是共价半径还是金属原子半径,一般都是以周期表最左边的,碱金属元素最高,向周期表右部原子半径不断减小,所以从铁、铂族元素与硼、铝元素,到周期表左侧的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结晶密度不断变小是必然的。
而从硼铝和铁铂族元素向右,结晶密度一般情况下变小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于这些元素,在其结晶过程,不同原子间的成键结合方式,会由前半周期金属元素的,一般形成紧密堆积性结晶键,改变为非紧密堆积的有间隙分子式结合,并且越向周期表右部的元素,结晶过程相互吸引形成结合键时,二相邻原子之间的平均间距越大。
原因是由于元素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数增多,会使的一原子结晶时,可发生偏心运动成键的外层成键电子轨道,与相邻内层电子距离变近,成键时不易于向相邻原子可与之吸引形成结晶性键的成键吸引位点,大幅度偏转接近所致(具体机制请看笔者关于元素化学结合成键方面论文)。
所以尽管从硼、铝及铁铂族元素向右,物质原子的质量不断增大,但其结晶时的密度,却由于成键距离变远,与成键结合方法不紧密堆积,堆积间隙大,从而使周期表内向右,元素结晶密度反而会不断变小。
至于碳原子在结晶形成金刚石时,密度会反常的变大,最主要是元素核外的4个外层电子或全部6个核外电子,在很高温度下相互接近与结晶时,运动轨道可能全都表现强烈偏心运动特征,以及不同电子轨道可能发生了内外互相穿插,这样在其结晶之后的冷却过程,由于所有电子轨道一起收缩造成原子半径显着变小所致。
而氟.氯.砷等元素以某种方法结晶后,密度反常提高,主要是由于其结晶时和相邻元素比起来结晶的结合方法比较紧密所致,而氮、砷等元素以外的方法结晶时的密度,之所以又变为显着偏低,则是由于其结晶凝结时,不同原子之间结合方法更为松散的原因造成。
http://www.daixian.ccoo.cn/blog/blogshow.asp?aid=10195
⑺ 测密度的方法
密度的测量(1)常规法(天平量筒法)
测固体密度: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ρ=m/v天平测质量,排水法测体积;密度比水小,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
溶于水;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测液体密度:ρ=m/v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
注意事项:天平的使用(三点调节,法码、游码使用法则),m、v测量次序,量筒的选择。
(2)仅有天平测固体(溢水法)
m溢水=m1-m2、v溢水=(m1-m2)/ρ水、v物=v溢水=(m1-m2)/ρ水、ρ物=ρ水m物/(m1-m2)
测液体的密度(等体积法)
m液体=m2-m1(m2-m1)、m水=m3-m1、v液=v水=(m3-m1)/ρ水、ρ液=m液/v液=ρ水(m2-m1)/(m3-m1)
(3)仅有量筒
量筒只能测体积。而密度的问题是ρ=m/v,无法直接解决m的问题,间接解决的方法是漂浮法。
v排=v2-v3、v排=v3-v1、g=f浮、ρ物gv物=ρ液gv排
若ρ液已知,可测固体密度、ρ物=ρ液(v2-v1)/(v3-v1);
若ρ物已知,可测液体密度、ρ液=ρ物(v3-v1)/(v2-v1);
条件是:漂浮。
(4)仅有弹簧秤
m物=g/g、f浮=g-f、ρ液gv物=g-f;
若ρ液已知,可测固体密度、ρ物=ρ液g/(g-f);
若ρ物已知,可测液体密度、ρ液=ρ物(g-f)/g;
条件:浸没,即ρ物〉ρ液。
密度测量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如杠杆法、连通器法、压强法等。
⑻ 怎么计算身体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比如水的密度=1吨/立方米。
质量就反过来,体积就多了,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计算方法。最简单的长*宽*高=立方体体积
密度的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T、压力p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气体的体积随它受到的压力和所处的温度而有显着的变化。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式中R为气体常数,等于287.14米2(秒2*开)。如果它的温度不变,则密度同压力成正比; 如果它的压力不变,则密度同温度成反比。对一般气体,如果密度不大,温度离液化点又较远,则其体积随压力的变化接近理想气体;对于髙密度的气体,还应适当修正上述状态方程。
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密度,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只发生很小的变化。例如在0℃附近,各种金属的温度系数(温度升高1℃时,物体体积的变化率)大多在10-9左右。深水中的压力和水下爆炸时的压力可达几百个大气压,甚至更高(1大气压=101325帕),此时必须考虑密度随压力的变化。R.H.科尔建议采用下列状态方程:
式中, p0是一个大气压下水的密度。若n和B取作7和3000大气压,则一直到105大气压,上述公式和实测数据的误差都在百分之几的范围内。
就整个自然界而言,特大的压力会使某些天体中物质的密度与常见密度相差悬殊,例如中子星的密度可以达到10克/厘米3。
⑼ 怎样测身体密度,请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器材和方法
密度=质量/体积。
质量用普通磅秤测量。
体积可以这样:
物理书上应该有一张“阿基米德,王冠,浴盆”那张图吧。同样的道理。
1.选用一个大盆(盆应该瘦高些,稍准确些),里面倒入大半的水,记下水位a。
2.之后整个人全浸入水中(水不能溢出,若溢出,调整第1步),记下水位b。
3.人出水,往盆里加水一直到水位b。
4.将水舀出,直至水位降至a。舀出的水称量质量,换算体积。
器材:磅秤,大盆,水,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