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杂交育种的常用方法和人工诱育种
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杂交、自交、再自交,不断选种。(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后,筛选所需纯合子)
(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四分体时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
人工诱变育种
(1)原理:基因突变
(2)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3)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4)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多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晚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
㈡ 什么是杂交育种举一例并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
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杂交可以使双亲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为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基因重组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正确选择亲本并予以合理组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根据育种目标要求,一般应按照下列原则进行:①亲本应有较多优点和较少缺点,亲本间优缺点力求达到互补。②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在条件严酷的地区,双亲最好都是适应的品种。③亲本之一的目标性状应有足够的遗传强度,并无难以克服的不良性状。④生态类型、亲缘关系上存在一定差异,或在地理上相距较远。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较好,主要表现在加性效应的配合力高。
杂交育种是培育家畜新品种的主要途径。通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品系以至个体进行杂交,繁殖出符合育种要求的杂种群。在扩大杂种数量的同时要适当进行近交,加强选择,分化和培育出高产而遗传性稳定,并符合选育要求的各小群,综合为新品种。
所谓杂交育种,一般指种内不同品种间的杂交育种。杂交技术因不同作物特点而异,其共同要点为:调节开花期,通过分期播种、调节温度、光照及施肥管理等措施,使父母本花期相遇;控制授粉,在母本雌蕊成熟前进行人工去雄,并套袋隔离,避免自交和天然异交,然后适期授以纯净新鲜花粉,作好标志并套袋隔离和保护。用于杂交的父本和母本分别用P1和P2表示,其代表符号分别为♂和♀;×表示杂交。杂交所得种子种植而成的个体群称杂种一代(子一代),用F1表示。F1群体内个体间交配或自交所得的子代为F2、F3、F4等表示随后各世代。安排亲本或杂种成对使之交配的杂交方式有:成对杂交(单交)即两个不同品种或系统间的杂交,两亲可互为父母本(正反交);复合杂交,即几个品种分别先后进行多次杂交。回交是以杂种后代与亲本之一再交配的杂交方式。
杂交创造的变异材料要进一步加以培育选择,才能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培育选择的方法主要有系谱法和混合法 。 系谱法是自杂种分离世代开始连续进行个体选择,并予以编号记载直至选获性状表现一致且符合要求的单株后裔(系统),按系统混合收获,进而育成品种。这种方法要求对历代材料所属杂交组合、单株、系统、系统群等均有按亲缘关系的编号和性状记录,使各代育种材料都有家谱可查,故称系谱法。典型的混合法是从杂种分离世代F2开始各代都按组合取样混合种植,不予选择,直至一定世代才进行一次个体选择,进而选拔优良系统以育成品种。在典型的系谱法和混合法之间又有各种变通方法,主要有:改良系谱法、混合-系谱法、改良混合法、衍生系统法、一粒传法。不同性状的遗传力高低不同。在杂种早期世代往往又针对遗传力高的性状进行选择,而对遗传力中等或较低的性状则留待较晚世代进行 。选择的可靠性以个体选择最低,系统选择略高,F3或F4衍生系统以及系统群选择为最高。选择的注意力也最高。因此随杂种世代的进展,选择的注意力也从单株进而扩大到系统以至系统群和衍生系统的评定。试验条件一致性对提高选择效果十分重要。为此须设对照区,并采取科学和客观的方法进行鉴定,包括直接鉴定、间接鉴定、自然鉴定或田间鉴定、诱发鉴定或异地鉴定。杂种早代材料多,一般采取感官鉴定。晚代材料少,再作精确的全面鉴定。
作物育种程序在中国一般包括以下环节:原始材料观察、亲本圃、选种圃、产量比较试验。杂交育种一般需7~9年时间才可能育成优良品种 ,现代育种都采取加速世代的做法,结合多点试验、稀播繁殖等措施,尽可能缩短育种年限。
㈢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的原理、方法和优缺点
杂交育种的原理: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方法:
杂交创造的变异材料要进一步加以培育选择,才能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培育选择的方法主要有系谱法和混合法。
优缺点:
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但是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
基因突变:
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gene mutation)。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突变基因。于是后代的表现中也就突然地出现祖先从未有的新性状。
㈣ 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
这个就是要根据“品种”定义和特点了,其一是稳定性,如果是杂合体,则自交后代会出现形状分离,所以,至少是子四代~
建议多看看教材!
㈤ 杂交种具有什么优势,杂交育种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1.优势:杂交可以使双亲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为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基因重组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
2.过程:下图最左边那一列
㈥ 杂交育种过程 要有图解
点击[http://pinyin.cn/1USZtLZEqF0] 查看这张图片。 这是我的笔记,字不太好,见谅
㈦ 五种育种方法比较
http://wenku..com/link?url=pdoUc9Eny6lveh6mle5C-V--lDkTjw3F6vAEB0jdpRO1-ifDfhQzmwHb-TC3VqGRLez_jWFpwW
㈧ 操作最简便的育种方法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D为杂交育种,ABC为单倍体育种,E为诱变育种,F为多倍体育种,GHIJ是基因工程育种,这五种育种方法的原理都是可遗传变异.其中杂交育种操作最简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2)图中A→B→C的途径表示单倍体育种方式,常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植株,C、F为诱导染色体加倍的过程,最常采用的药剂是秋水仙素.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培育抗虫棉一般是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能定向的改变生物性状.
(4)基因工程所需要的三种基本工具分别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它们被形象地比喻为分子手术刀、分子针线、分子运输车.
故答案是:
(1)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2)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基因工程 能定向的改变生物性状
(4)分子手术刀、分子针线、分子运输车
㈨ 杂交育种怎样进行
以基因型不同的果树种或品种进行交配或结合长成杂种,通过培育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杂交育种是选育新品种主要途径,是近代育种工作最重要的方法。由于杂交引起基因重组,后代会出现组合双亲控制的优良性状基因型,产生加性效应,并利用某些基因互作,形成具超亲类型新个体,为培育选择提供了物质基础。杂种后代群体,通过培育、鉴定、选择等步骤,获得优良单系,再经过无性繁殖就形成新品种。
英国园艺学家奈特(T.A.Knight,1759~1838)在发现植物性别与父本对后代的遗传影响后,开始对苹果、梨、桃、李、樱桃、草莓等果树进行杂交育种,使果树品种选育由仅仅利用自然产生的变异,发展到人工创造变异的育种阶段。之后,达尔文、伯班克和米丘林等,对杂交亲本选配中,广泛利用生态地理上、分类上远缘及野生资源方面;对杂种进行预选和连续若干有性世代积累选择效果等方面都留下了宝贵经验。中国杂交育种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已开始,60年代起迅速开展,目前中国许多单位进行了果树杂交育种工作,特别是在苹果、梨、桃、葡萄上进行了主要以高产、优质为目标的杂交育种。已选育出的如辽伏、玫瑰红、胜利、秦冠等苹果新品种;早酥、锦丰、黄花、晋酥等梨新品种;京玉、雨花露、春蕾等桃新品种;北醇、公醇1号、早红等葡萄新品种,并都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除选出新品种外,在杂交育种技术工作研究,理论研究上也取得进展,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果树品种资源调查、保存和利用研究。不同果树性状的遗传规律,杂种培育条件和技术,性状鉴定和预先选择,童期发育及控制等研究。在提高良种繁育技术,确立繁育制度等方面都比其他育种方法研究深入。
杂交育种按性质可分为有性杂交育种和无性杂交育种。在有性杂交育种中,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又可分为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一般杂交育种是指品种间杂交育种。按育种不同要求可采用简单杂交,回交和复式杂交等方式(见有性杂交)。
确定杂交育种目标和制订育种计划
目标的确定一方面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培育黄肉罐藏桃以适应中国对外贸易需要,培育大果、抗病葡萄以适应南方鲜食需要;另一方面还应根据当地果树品种存在的问题,如北部寒冷地区,不能栽培品质优良的大苹果,可以把培育抗寒性强、品质优良的中型苹果作为育种目标。育种目标确定后,要制订实现目标的详细计划。按目标要求不同,计划长短不同,有的不但要考虑1代,还必须考虑2代、3代,选择不同的杂交方式,在每代中都要经过亲本选配,杂交方法设计、杂种培育、鉴定和选择过程。
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和选配
主要考虑亲本应具有重要目标性状的基因,选择育种值大的性状。考虑亲本间优良性状基因互补,选生态地理上相距远的双亲配合力高的作亲本并配制组合等(见亲本选配)。
杂交方法
杂交前要熟悉开花习性和花器构造,便于确定花粉采集和授粉时间。去雄和授粉方法。对自交结实品种要了解有无闭花受精现象。对父本花期迟于母本的类型,可以采用父本的隔年贮藏花粉授粉,也可以采用采集父本带花芽枝提早插于瓶中、薄膜复盖植株,温室盆栽,或上年末提早低温处理,通过休眠等促使父本提早开花的措施。也可采用延迟修剪,早春灌溉、树冠遮阴或激素处理等延迟母树开花,从而来调节授粉期,使父母本花期相遇。
在授粉前要准备好杂交用具,包括去雄器具、贮粉瓶、授粉器、70%酒精,隔离袋和标签,缚扎材料等。采集父本将要开放的发育良好的花蕾,在室内取下花药,在室温下干燥,待花药开裂、花粉散出后收集于小瓶中,贴上标签、注明品种,立即置于干燥器内保存。苹果、梨、桃的花粉在室温干燥条件下可保存2~3周;葡萄和枇杷可保存2个月;而柿子的花粉在同样条件下只能维持2天的生活力。经长期贮存和从外地寄来的花粉,在杂交前要先检查花粉的生活力。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定花粉发芽力。用1%的琼脂与5~10%的蔗糖配制成培养基,把花粉播种在培养基上,在25℃下使其发芽,在显微镜下观察发芽情况,已失去发芽力的不能再用来授粉。
杂交要在生长健壮、开花结果正常的母本树上进行,选生长健壮的结果枝上发育充实的花蕾,授粉花朵要保持一定间距,以保证以后养分供给充分。杂交应选晴朗无风的天气,对两性花,为了防止自交,在花药成熟开裂前去雄。去雄后可立即授粉、套袋;套袋后挂标签,写上杂交亲本和授粉日期,7~10天后去袋。每一组合授粉结束,杂交工具要用70%酒精浸泡,杀死花粉,以免把此组合花粉带给另一组合。
杂交种子处理和杂种培育
杂交果实应适当晚采,使种子能充分成熟。采收后要放在冷凉地方后熟。落叶果树的种子在播种前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层积处理,层积处理通常用一份种子混4~5份湿润的河沙,在盒内分层均匀放置,放在2~4℃的阴处,2个月左右即可播种。杂种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需经过一段童期。在实生苗生长前期,采取加强肥水,轻剪等措施,促进迅速扩大树冠,加速营养和其它物质积累,后期采用控制肥水、弯枝、扭枝和喷布生长延缓剂等措施,控制营养生长促使其向生殖生长转化,从而提早开花结果(见后代培育)。
杂种的选择鉴定
在杂种培育过程中进行杂种鉴定和选择。结果前可在田间、温室或实验室,对植物学特征、抗性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相关鉴定,并以此为根据大量淘汰不合要求的杂种苗,从而节省土地、人力和物力。在结果期对果实等主要经济生物学性状进行连续3~5年鉴定,从而选出优良单株(见性状鉴定),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最后选出新品种。
㈩ 六种育种方法.名称.原理.过程.优缺点
六种育种方法包括植物的四种(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诱变育种、分子育种)和动物的两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一、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2、过程:
2.1杂交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熟悉各种鱼类的生殖习性;
2.2选择适当的受精方法进行杂交杂交前期在临近性成熟和生殖季节到来之时,一定要将雌雄两种鱼分池饲养,避免自群交配;
2.3记载、挂牌和管理用不同品种(或种)的鱼类进行杂交;
2.4加速育种进程从杂交到新品种育成推广;
2.5杂交后代的选择采用个体选择法时,选择一般从子二代开始,因子二代变异范围最大,可望从中选出合意的变异体。
3、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缺点: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
二:远缘杂交
1、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2、优缺点:可以把不同种、属的特征、特性结合起来,突破种属界限,扩大遗传变异,从而创造新的变异类型或新物种。产生的后代为远缘杂种。由于远缘杂交往往重演物种的进化的历程,故也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实验手段。远缘杂交一般不易结实,即使结实,杂种也通常不育或夭亡,杂种后代分离幅度大,分离世代长且不易稳定。
三:诱变育种
1、原理:在人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种。
2、优缺点:诱变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益突变频率仍然较低,变异的方向和性质尚难控制。因此提高诱变效率,迅速鉴定和筛选突变体以及探索定向诱变的途径,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分子育种
1、原理:将基因工程应用于育种工作中,通过基因导入,从而培育出一定要求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2、优缺点:传统育种方法属于杂交育种,品种改良主要受种原变异之限制,而不同物种(species) 间之杂交颇为困难,育种成果难有大突破,“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 很难再发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作物品种改良,系指以遗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技术,将特定基因或性状导入缺乏此基因或特性之目标作物(target crop) 的育种方法;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作物品种改良,可以突破种原之限制及种间杂交之瓶颈,创造新性状或新品种,亦即未来“基因革命”(gene revolution) 很可能迅速取代“绿色革命”。
五、基因工程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或异源DNA重组)。
2、优缺点:不受种属限制,可根据人类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