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下肢颈干角测量方法

下肢颈干角测量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16 05:23:07

Ⅰ 下肢骨的下肢带骨

下肢带骨即是髋骨(hip bone),成对,是形状不规则的扁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16岁以前由髂骨、坐骨及耻骨以软骨连结而组成,成年后软骨骨化,三骨在髋臼处互相愈合。髋臼底部中央粗糙,无关节软骨附着,称为髋臼。窝的周围骨面光滑,叫做月状面。髋臼的前下部骨缘凹入叫髋臼切迹。髓骨下份的大孔,称闭孔。 股骨(femur)为人体最祥州知粗大的长骨,其长度约为身高的1/4。可分为一体两端。
股骨上端朝向内上方,其末端膨大呈球形,叫股骨头。头的中央稍下方有一小凹,叫做股骨头凹,为股骨头韧带的附着处。头的外下方较细的部分称股骨颈。颈与体的夹角称颈干角,约为120~130°。颈体交界处的外侧,有一向上的隆起,叫做大转子,其中下方较小的隆起叫做小转子。大转子的内侧面有一凹陷称为转子窝。大、小转子间,前有转子间线,后有转子间嵴相连。大转子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可在体表扪到。
股骨体圆柱形,微向前凸。前面光滑,后面有一纵行的骨嵴,叫做粗线。粗线可分内侧、外侧两唇,两唇在体的中部靠近,而向上、下两端则逐渐分离。在粗线中点附近有向下开口的滋养孔。外侧唇向上外移行为臀肌粗隆,内侧唇向上前止于小转子。两唇向下形成两骨嵴,分别连于股骨下端的内上髁、外上髁,两唇在股骨体下端后面围成的三角形骨面,叫做腘平面。
股骨下端为两个膨大的隆起,向后方卷曲,分别叫做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的下面和后面都有关节面,前面的光滑关节面称髌面。在后方,两髁之间有一深凹陷叫做髁间窝。内侧髁的内侧面和外侧髁的外侧面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叫做内上髁和外上髁。内上髁的上方有一三角形突起,叫做骨收肌结节。 胫骨(tibia)为三棱状粗大的长骨,位于小腿内侧。分一体两端。
胫骨上端膨大,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与股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相关节,构成膝关节。两髁之间的骨面隆凸叫谨消做髁间隆起。隆起前后有髁间前窝和髁间后窝。上端的前面有胫骨粗隆,是髌韧带的附着处。外侧髁的后下面有腓关节面。
胫骨体呈三棱柱状,前缘和内侧面都直接位于皮下。其前缘锐利,在皮肤表面可以摸到。外侧缘为骨间嵴。内侧面表面无肌肉覆盖,在皮下可以触及。后面的上份有一斜向内下方的腘斜线。
胫骨下端膨大,下面有关节面,内侧的骨突叫做内踝(medial malleolus)。外侧有腓骨切迹。 腓骨(fibula)细长,位于胫骨外后方,分一体两端。
腓骨上端膨大叫做腓骨小头,由皮肤表面可以触及。小头内上面有关节面,小头下方缩细叫做腓骨颈。
腓骨体形状不规则,其骨间嵴与胫骨同名嵴相对。下端稍膨大,叫外踝(lateral malleolus),外踝的内面有呈三角形的关节面。 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
跗骨
跗骨(tarsus)属于短骨,位于足骨的近侧部,相当于手的腕骨,共7块。分前、中、后3排。后排有位于前上方的距骨和后下方的跟骨;中排为位于距骨前方、偏内侧的足舟骨;前排由内向外依次为内侧、中
间和外侧楔骨及骰骨。跟骨结节、舟骨粗隆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①距骨
距骨(talus)位于跟骨的上方,可分为头、颈、体三部。前部为距骨头,前面有关节面与舟骨相接。头后稍细部分为距骨颈。颈后较大的部分为距骨体,体上面及两侧面的上份均为关节面,称为距骨滑车,前宽后窄。体和头的下面,有前、中、后3个关节面,与跟骨上面的相应的关节面相关节。
②跟骨
跟骨(calcaneus)位于距骨的下方,前端为一鞍状关节面,与股骨相关节,后部膨大,叫做跟结节。上面的前分有前、中、后三个关节面,与距骨下面相应的关节面构成关节。内侧面的前上部有载距突。
③舟骨
舟骨(navicular bone)呈舟状,位于距骨头与三块楔骨之间。舟骨的后面凹陷接距骨头,前面隆凸与三块楔骨相关节。内侧面的隆起为舟骨粗隆。
④骰骨
骰骨(cuboid bone)呈立方形,位于跟骨与第4~5跖骨底之间,内侧面接第3楔骨及舟骨。
⑤楔骨
楔骨(cuneiform bones)共3块,由内向外分别称为第1~3楔骨,向前分别与第1~3跖骨底相关节。
跖骨
跖骨(metatarsal bone)位于足骨的中间部,为小型小骨,共5块,由内向外依次称第1~5跖骨。分为底、体和小头三部,第1~3跖骨底分别与第1~3楔骨相关节,第4~5跖骨底与股迹旅骨相关节。小头与第1节(近节)趾骨底相关节。第5跖骨底向后外伸出的骨突,叫做第5跖骨粗隆,在体表可扪到。
趾骨
趾骨(phalanges of toes)为长骨,共14块,形状和排列与指骨相似,但都较短小。?趾2节;其他趾各3节。

Ⅱ 关节活动度详细资料大全

关节活动度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 度。关节活动度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 关节活动度,前者是由肌肉主动收缩产生, 后者由外力产生,无肌肉的随意运动。法医 学鉴定时,测模链量关节的主动与被动ROM 时,应注意两侧比较,以关节起始位为中立 位0°法纪录,如肘关节活动度:伸0° (中立位),屈140°。(沈忆文)

基本介绍

测定方法,临床症状,评定标准,

测定方法

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是评定肌肉、骨骼、神经病损病人的基本步骤,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的指标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确定适宜的治疗目标,判定可能康复的程度;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依据;客观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进展情况旦橡孙,以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为病人及治疗师提供动力,为科研提供客观资料等 。

临床症状

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常见原因包括:关节、软组织、骨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水肿;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结构异常;各种病损所致的肌肉瘫痪或无力;运动控制障碍等。

评定标准

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具体内容 ROM评定的工具与规则 ROM的测量 一、测量工具: 量角器、脊柱活动测量(皮尺)。 二、测量方法 1、舒适 *** 2、暴露测量的关节 3、确定测量关节的骨性标志 4、专人测量 5、主动关节活动测量、被动关节活动测量(以划线方式定位)。 6、正确找准运动轴、固定臂、移动臂 三、测量结果的记录 内容:关节名称、左右、主动ROM、被动ROM、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挛缩、痉挛等 第三节 ROM的测量方法 一、脊柱如大 (一)颈椎ROM 1、颈前屈 0 ° -- 45° 2、颈后伸 0 ° -- 45° *** :端坐或直立 轴心:下颌角 固定臂:肩上 3、颈侧屈 0 ° -- 45° *** :端坐或直立 轴心:第七颈椎棘突 固定臂:双肩上 4、颈旋转 0 ° -- 45° *** :仰卧 轴心:头顶 固定臂:平床面 (二)胸和腰椎ROM 1、脊柱前屈0°-80° *** :直立位 轴心:L5棘突 固定臂:体侧中线 运动测量:角度、弯腰手指离地距离、弯腰时第七颈椎棘突之第一骶椎长度1.6CM 2、脊柱侧屈0°-40° *** :直立位 轴心:S1 固定臂:背中线 运动测量:角度、侧屈时指尖与膝关节的距离 3、脊柱后伸0°-30° *** :直立位 轴心:S1 固定臂:体侧中线 4、脊柱旋转0°-45° *** :仰卧或直立位 轴心:头顶 固定臂:平床面 二、上肢ROM (一)肩部关节 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肩部的骨骼包括肱骨、锁骨、肩胛骨、胸骨、胸壁,组成肩部六个关节:盂肱、肩锁、胸锁、喙锁、肩肱、肩胛胸壁关节。盂肱关节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一个关节,分别可在三个面围绕三个运动轴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运动。 肩部的运动主要是盂肱、胸锁、肩锁、肩胛胸壁四关节配合协调共同完成。 前屈60º、外展30º、由盂肱关节完成,以后的运动由肩胛胸壁关节参与,运动比例2:1。 1、肩关节屈0°-180° *** :坐或仰卧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体侧中线 2、肩关节后伸0°-60° 轴心:肩峰 固定臂:体侧中线 3、肩关节外展0°-180° *** :坐或俯卧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后上臂中线 4、肩关节水平外展0°-40° *** :坐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肩峰至颈后 5、肩关节水平内收0°-130° *** :坐或仰卧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肩峰至颈后 6、肩关节外展内旋0°-70° 7、肩关节外展旋外0°-90° 二)肘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 肱尺关节:肘关节的主要部分,完成屈伸运动。 肱桡关节:协助近端桡尺关节的运动。 桡尺近端关节:完成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2、肘关节伸展-屈曲0°-135°/150 ° *** :坐位 轴心:肱骨外上髁 固定臂:上臂中线 3、前臂旋后0°-80°/90 ° *** :坐位 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4、前臂旋前0°-80°/90 ° *** :坐位 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三)腕ROM 解剖及运动学 腕部关节是由桡、尺骨远端及8块腕骨组成。狭义:桡腕关节。广义:桡腕、腕骨间、桡尺远端关节。桡腕关节可行掌屈、背伸、尺、桡偏四种运动;桡尺近、远端关节共同完成旋前、旋后运动;腕骨间关节协助桡腕关节的屈伸运动,掌屈以桡腕为主,背伸以腕骨间关节为主。 1、腕关节掌屈0°-80° *** :坐位 轴心:桡骨茎突 固定臂:桡骨平行 2、腕关节背伸0°-80° *** :坐位 轴心:桡骨茎突 固定臂:桡骨 3、腕关节尺偏0°-30° *** :坐位 轴心:手背第三掌骨根部 固定臂:前臂中线 4、腕关节桡偏0°-20° (四)、手部关节 1)解剖:骨的构成 8个腕骨、5个掌骨、14个指骨(拇指2个指骨)数个籽骨。 A、腕间关节:腕骨间关节(相邻腕骨间)运动很小。腕横关节(两排腕骨间)运动大。 B、腕掌关节 拇指腕掌关节外展、对指活动大,其余小,4、5屈、伸15`20` C、掌骨间关节 3个(2-5间) D、掌指关节屈、伸、侧方运动,被动旋转。 E、指间关节 屈、伸运动。 2)运动学概要 拇指:掌腕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2--5指掌指关节屈、伸、外展、内收。 3)手的功能 3个功能轴;纵轴、前后轴、横轴 手的动作;握、捏、钩。 手的休息位与功能位;休息位 腕关节背伸曲10 ~15度,其余手指关节自然微屈 手的功能位;腕背伸20~25度,拇指掌侧外展。 4)活动范围测量; 手指ROM 1、掌指关节( MP)屈曲0°-90° *** :坐位 轴心: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2、掌指关节(MP)过伸0°-15 ° --45° *** :坐位 轴心: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3、掌指关节(MP)外展0°-15 ° --45° *** :坐位 轴心: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4、近端指间关节(PIP)屈曲0°-110° *** :坐位 轴心: PIP顶部 固定臂:近节指骨 5、远端指间关节(DIP)屈曲0°-90° *** :坐位 轴心: DIP顶部 固定臂:远节指骨 5)拇指ROM 1、拇指掌指关节(MP)屈曲0°-50° *** :坐位 轴心:拇指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2、拇指指间关节(IP)屈曲0°-90° *** :坐位 轴心:拇指指间关节顶部 固定臂:近节指骨 3、拇指桡侧外展0°-50° *** :坐位、手掌平桌面 轴心:拇指掌骨根部 固定臂:桡骨 4、拇指掌侧外展0°-50° *** :坐位、手背平桌面 轴心:拇指掌骨根部 固定臂:桡骨 5、拇指对指 用尺测量 三、下肢ROM 1、髋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 髋关节是球凹形关节。颈干角:110~140度,平均127度,〉140度为髋外翻,〈110度为髋内翻。前倾角20度,股骨内旋时前倾角消失,外旋时前倾角增大。 髋关节的运动轴:额状轴屈、伸。矢状轴内收、外展、垂直轴。 2)ROM测量 量前屈125度,后伸15度,内收35度,外展45度,内外旋各45度。 2、膝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构成。股胫关节、髌股关节、胫腓近端关节。膝关节屈伸运动,屈膝时轻度旋转 膝关节内半月板功能:保护、充填、制动、调节压力、滚珠作用、润滑作用、弹簧作用。 2)ROM测量 膝关节屈--伸0~130度。内旋0~30度,外旋0~40度。 3、踝及足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踝关节:下胫腓关节(上下、前后、旋转、侧方运动),距小腿关节(背伸、跖屈) 踝关节韧带:前、后韧带、三角韧带(内; 距胫前韧带、胫舟韧带、距胫后韧带、跟胫韧带)腓侧副韧带(外; 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足部:共26块骨组成;跗骨7、跖骨5、趾骨14。足部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重要关节;距下关节(距跟关节)、距舟关节、跟骰关节。前两个关节使足发生内、外翻,后两个关节称为跗横关节使足发生内收外展。 ROM测量 踝关节活动范围:跖屈45度、背伸45度,内翻40度,外翻40度,

Ⅲ 下肢骨简介

目录

1 拼音

xià zhī gǔ

2 简介

下肢骨与上肢骨相比较为粗大强壮,包括下肢带骨(髋骨)及游离下肢骨。后者由近及远依次排列,即股骨、髌骨、胫骨和腓骨,以及跗骨7块,跖骨5个和趾骨14个;跗骨、跖骨和趾骨合称足骨。它们左右对称;除髋骨、髌骨和跗骨以外,其余都是长骨。

3 下肢带骨

下肢带骨即髋骨,左右各一,组成骨盆的侧壁。游离下肢骨借此连于躯干。

髋骨 髋骨是不规则骨,上部宽扁,下部有大孔,中间窄厚;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约在17岁时长合构成。髋骨中间部分由髂、坐二骨的体和耻骨上支的一部分构成,其外面有深窝,即髋臼,容纳股骨头,臼中央有深陷的髋臼窝,是骨的薄弱处。窝的周围为关节面,即月状面。髋臼下缘缺如为髋臼切迹。

3.1 髂骨构成髋骨上部

分为髂骨体和髂骨翼。体内平外凹,构成髋臼的上2/5弱。髂骨翼的主要标志是肥厚的上缘,呈“~”形弯曲,称为髂嵴。髂嵴分外唇、中间线和内唇;前端终于髂前上棘,其下方有髂前下棘; 后端终于髂后上棘,其下方有髂后下棘,髂结节外唇中部向外侧突出小突起。髂骨翼内面前分是髂窝,借其下方的弓状线与髂骨体分界。耳状面位于髂骨翼内面后分的前下分,接骶骨耳状面;剩下粗糙的后上分是髂粗隆。髂骨翼外面即臀面,可见三条粗涩的线,即臀后线(最短)、臀中线(最长)和臀下线(最不明显),它们都是肌与筋膜附着处。在生活状态,髂嵴全长可在皮外扪得,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骨;髂后上棘位于臀部皮肤凹陷处,平第2骶椎棘突,距正中线约4cm。

3.2 坐骨构成髋骨下后部

分为坐骨体与坐骨支。坐骨体内平外凹构成髋臼后下2/5强。坐骨支由体伸向下,呈三棱柱状,继而转向前上,接耻骨下支;其转弯处特别粗壮,即坐骨结节。坐骨体后缘下分有尖的突起伸向后内,称坐骨棘;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的凹陷称坐骨大切迹; 坐骨棘与坐骨支后缘之间的凹陷是坐骨小差或枝切迹。

3.3 耻骨构成髋骨前部

分一体二支。耻骨体前后扁,分为三面一缘。前面朝下前,供股内侧肌组起;后面朝后上,是小骨盆前壁,内侧面即联合面,粗糙,与对侧者结为耻骨联合。上缘即耻骨嵴,钝,突向前,外侧端有明显的耻骨结节虚敏; 嵴与结节皆可在皮外扪得。耻骨上支自体伸向后上外方,构成髋臼的前1/5。其前缘钝名闭孔嵴,后缘锐即耻骨梳,二者之间的骨面光滑,自耻骨结节向外侧扩延至髂耻隆起与髂骨接连。下缘亦锐,与耻骨梳之间有平滑的盆面。下缘与闭孔嵴之间为朝向下后的闭孔面; 此面有自后方向下前斜行的闭孔沟。耻骨下支扁细,由体伸向后下外方并与坐骨支接连围成大的闭孔。

髂骨的血液供给来自髂腰动脉、旋髂深动脉、闭孔动脉及臀部动脉的分支; 坐骨的血液供给来自闭孔动脉和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耻骨动脉的来源与坐骨者同。

4 游离下肢骨

游离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

4.1 股骨

股骨是大腿的骨,其长度约为人体高的1/4,分为上、下端和体。上端包括具有球面的股骨头,其中央的小窝是股骨头凹;头的下外侧接股骨颈,颈的外侧为大转子,前下方团洞的突起是小转子。两转子之间,前面有转子间线,后面有转子间嵴。在活体大转子尖正对髋关节中心,并与耻骨联合上缘在同一水平面内; 大转子尖的内面有小窝,称为转子窝。股骨体略拱向前,呈圆柱形,作为人股骨的重要特征是后面的粗线。粗线中份有1~2个滋养孔,开口向下。粗线向上分为二唇,外侧的终于臀肌粗隆,内侧的终于耻骨肌线; 向下也分为二唇达股骨内侧髁及外侧髁,二唇之间的骨面称为腘面。股骨下端膨大为股骨内侧髁与外侧髁,两侧髁向两侧的最突出处是内上髁与外上髁。两髁的前面、下面和后面都是关节面,接胫骨。两髁的后分以髁间窝彼此分离;前面有髌面,与两髁前面的关节面相连,髌面的外侧界较内侧界更突向前。收肌结节是内侧髁后上方的小突起。股骨颈与体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称为颈干角,男性约为132°,女性约为127°,儿童约为151°。颈与体之间在水平面上有前倾角,约为12°~15°。

4.1.1 股骨的血液供给

上端主要来自闭孔动脉或旋股内侧动脉的股骨头韧带动脉、旋骨内外侧动脉的支持带动脉;干骺动脉不供给头或颈; 体接受发自股深动脉穿动脉的分支;下端主要接受膝最上、膝上内、上外和膝中动脉的分支。

4.2 髌骨

髌骨是全身最大的籽骨,居股四头肌腱内,上宽下尖。它后面的关节面被一纵行钝嵴分为外侧宽内侧窄的两部分,髌骨与股骨的髌面相接参与膝关节的构成。

4.3 胫骨

胫骨居小腿内侧,全长可在体表扪得,分上下端和体。上端膨大为内侧髁和外侧髁,其上面都有上关节面,与股骨两髁相对应。两个上关节面之间有髁间隆起,隆起的前方及后方为髁间前区和髁间后区。胫骨粗隆位于两髁之间的前面,有坚强的髌韧带附着。外侧髁的后 分下面有腓关节面。胫骨下端稍膨大,其内侧部分向下延伸为内踝。内踝后面有踝沟; 外侧面有踝关节面。胫骨下端的下面有下关节面,接距骨;外侧有腓切迹。胫骨体呈典型的三棱柱状,有前缘、骨间缘及内侧缘。其前缘与内侧面全居皮下。体的后面上段有斜位的比目鱼肌线,滋养孔在此线上。胫骨的血液由腘动脉的膝下外动脉、胫前、胫后和腓动脉及内踝动脉发支供给。

4.4 腓骨

腓骨居小腿外侧,较胫骨细甚,承重甚小;分上下端和体;上、下端可在体表扪得。上端为腓骨头,有关节面,下端膨大下突,成为外踝。外踝内侧有踝关节面,关节面的后下方有外踝窝。腓骨体略呈四棱柱状,有前缘、内侧嵴后缘及骨间缘,滋养孔位于后面中分。其动脉来自膝下外动脉、腓骨滋养动脉、外踝后动脉及腓动脉穿支等。

4.5 足骨

足骨由近侧(后)到远侧(前)依次为跗骨、跖骨和趾骨,都可在皮外扪得。①跗骨7块,位于足的后半,都是短骨,分为后、中、前三列:后列是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中列是足舟骨; 前列由内侧到外侧依次为内侧、中间和外侧楔骨及骰骨。距骨前端为头,头的前面有舟关节面;头后方为距骨颈,其余部分是距骨体。距骨体上面有距骨滑车,内侧和外侧有内踝关节面和外踝关节面,此三关节面与小腿骨的下端形成关节。体的下面有深的距骨沟,沟的前方和后方都有关节面与跟骨相接连。跟骨位于距骨下方,向后下突出的是大的跟结节; 向内侧的突为载距突,载距突的上面有关节面,接距骨, 下面有��长屈肌腱沟,关节面的前外侧有斜位的跟骨沟,与距骨沟相对应,合成跗骨窦。跟骨的上面与前端都有关节面,分别接连距骨和骰骨。足舟骨在足的中部,位于距骨头前方。其后面与前面都有关节面,分别接连距骨头与前方的三个楔骨。舟骨粗隆从足舟骨内侧突出。内侧、中间、外侧三个楔骨并列于舟骨前方。内侧者下宽上窄,其余两个上宽下窄,外侧楔骨的外侧邻接骰骨。骰骨居足外侧,前接跖骨,后接跟骨,其外侧有腓骨长肌腱沟。跖骨5个,并排于前为趾骨后为足舟骨和骰骨之间,由内侧至外侧按序号命名为第I~V跖骨。跖骨分近侧(后)的底、体和远侧(前) 的头三部分: 前后端都有关节面。第I跖骨最粗壮。第V跖骨底外侧分突向后,成为第V跖骨粗隆。跖骨底之间亦有相互连接的关节面。 趾骨14个,��趾两节,其余四趾各3节,命名为近侧趾骨、中间趾骨和远侧趾骨。各趾骨后端为底;远节趾骨前端有远节趾骨粗隆,其它趾前端皆为趾骨滑车。

4.5.1 血液供给

Ⅳ 怎样纠正颈干角变小的方法

通过局部截骨族袜植骨内固定治疗改变大小。
如果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发生在髋关节,形成牧羊拐,颈干角变小,要通过局部截骨植骨内固定治疗,改变髋余穗御关节的力线和干颈角,竖岩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颈干角角度变小不会影响双下肢的长度,卧床期间要保持下肢外展稍外旋位。

如何测量颈干角cour-brown法

可能需要检查下面2项:1、双下肢全长片(站立为,包括髋关节和踝关节)这样才能很好的测量!!
2、CT检查

(陈秋大夫郑燃御姿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拆稿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皮绝,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阅读全文

与下肢颈干角测量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星手机夜景拍摄方法 浏览:93
怎么做瘦肚子最快方法 浏览:7
考场查词典技巧和方法 浏览:637
魔芋水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49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方法分析 浏览:321
平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的教学方法 浏览:599
查询电脑图片有多张的方法 浏览:427
儿童口腔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340
七星漂走漂解决方法 浏览:978
医疗垃圾微生物杀灭率检测方法 浏览:124
汉服打结方法图片 浏览:259
花绳最简便的方法怎么样玩 浏览:519
宫颈糜烂最好的治疗方法 浏览:695
检测大分子蛋白质的方法 浏览:668
如何创建新的教学方法 浏览:897
痘印快速消除的方法 浏览:907
用白醋美白的正确方法 浏览:209
一楼楼顶漏水用什么方法解决 浏览:713
快速切红辣椒方法 浏览:704
格兰仕微电脑压力锅顶盖拆卸方法 浏览: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