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苹果手表要装“心电图”!双手一“碰”就能测,血压血糖也不远了
作者 JimmyMa
来源 极果编辑部
这几天,可能有不少小伙伴都刷到了这样一条新闻。Apple Watch 的心电图功能要来了?!#数码 科技 要闻#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份文件中显示,苹果公司获得了一项有关“移动心电图房颤提示软件”的批准。
虽然在文件中并未明确表示,但基本大家都猜到了,这说的是 Apple Watch 的心电图(ECG)功能。
其实从Apple Watch 4代开始(SE除外)的三款苹果手表都支持该功能,只不过只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开放,这功能都能做些啥?到底靠谱吗?未来的智能手表甚至能测血压、血糖?!极果君就给各位小伙伴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其实,用手表、手环测量心跳,倒不是什么新鲜功能。以 Apple Watch 为例,测量心率靠的是“光”。
采用“光体积描述法”(PPG)——简单来说,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光来测量血液的流通量,从而判断心跳。
血液是红色的,会吸收绿光,手表上的绿色LED灯发射绿光,传感器通过测量返回的绿光多少来判断血流量,心脏跳动时血流量会相应增加,因此心率就这样被测出来了。
不过平时手表并不会一直发出绿光来测心率,更多的则是利用红外线每十分钟左右测量一次心率,在红外线难以取得较为准确的结果时,才会用绿光LED。
因此,手表只是通过“光”来检测心率,你非要拿它测一些别的东西,可能也会有“读数”出现……当然,没什么参考价值,比如这根“心跳过速”的香蕉。
通过测量心率,可以提示心率的快慢、以及检测心律不齐。
而自 Apple Watch 4 (SE除外)以后的苹果手表则增加了 ECG ,也就是心电图功能。
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先要知道,心电图的原理。简单来说,每次心跳时,心肌细胞去极化会在皮肤表面引起很小的电学改变,如果在心脏的任意两面放置两个电极,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记录到两个电极间微小的电压变化,并可以在心电图纸或者监视器上显示出来。
去医院做过心电图的小伙伴都知道,完整的心电图需要在手腕、脚腕、胸部等地方放置多个电极,来测量心电图,为什么需要带这么多“传感器”呢?
一般而言,标准的心电图由“12导联”构成,所谓12导联,就是贴附在身上的电极可以构成12组回路,观测出12组心电图,这样需要在身上放置10个电极,可以从多个方向来“观测”心脏。
12导联与10个电极的所在位置示意图
除此之外,通常还会有“3导联”、“5导联”的心电图仪器,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来使用。
而 Apple Watch 的心电图功能只能测量“单导联”的心电图——即左臂与右臂所组成的导联Ⅰ(Lead Ⅰ)。在使用手表测量心电图时,需要将不佩戴手表的那只手的手指放在表冠上,形成回路。
极果君用 Apple Watch 测量的心电图
如果把 Apple Watch 放到身体其他位置来测量心电图,理论上还可以得到导联 II 与导联 III 的检测结果,从更多角度检测心脏,不过这种用法并未通过苹果的官方印证,因此苹果也不会对另外两种用法的结果负责,但有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
目前,ECG功能虽然已经过审,但还是尚未开通使用,想体验的小伙伴还是需要再等等,虽然一些电商平台上提供帮助开通该功能的服务,不过存在一定账号安全隐患,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为好。
通过使用手表测量心电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房颤的出现。不过万万要注意,它也不是万能的……。
刚刚提到的导联Ⅰ,主要观测的是心脏的高位侧壁,因此,在心脏其他部位出现问题时,只看这一个角度的心电图可能比较难以发现问题。
因此,Apple Watch 并不适用于已经患有心脏疾病的人用来日常监测。市场上几百块的便携式心电检测仪都三个导联(相当于从多个方向观测心脏),毕竟术业有专攻,Apple Watch 并不是一个专门用来测心电图的东西。
一款便携式心电监测设备
但 Apple Watch 的心电图功能就完全没用吗?并不是,它能通过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认证,就说明它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苹果手表通过检测心电图,可以有效地发现房颤等心脏问题,曾经也有报道中提到,有人因为利用 Apple Watch 的心电图功能发现了心脏问题,及时进行治疗,救回一命。
外媒报道称,一位女性的丈夫通过Apple Watch发现房颤并及时进行了治疗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2020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智能手表正确记录心脏病发作的准确率为 90%。因此,这类产品的正确用法到底是怎样的?
如果你是一个患有心脏疾病的人,那你需要做的事很简单——去看医生,而不是依靠什么手表。听取医生的建议,购买更专业的医疗器械,是你唯一的选择。
而如果你只是一个 健康 意识比较高,时刻注意自己身体的人,那市场上的智能手表就比较合适了,这类产品就像是“保险”一样,能一定概率发现你可能存在的心脏 健康 问题,对你进行预警。
很多心脏问题平时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旦发病,所引发的后果也很严重。今年的欧洲杯上,丹麦队核心选手埃里克森在比赛中突然自己倒地,就是因为突发的心脏问题,还好抢救及时,现在已经没有大碍。
埃里克森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自拍
当然,还是记住,有问题及时看医生,不要依靠一个小小的智能手表,它最多只能提醒你:要去看医生了!未来的 Apple Watch 还能做什么呢?血压甚至是血糖?
Apple Watch 还能拥有什么 健康 功能呢?苹果的一项专利让人“眼前一亮”。
平时我们在测血压时需要一个充放气的过程,如果照搬到智能手表上,对手表的体积、续航甚至是外观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不过,苹果一项名为“使用多功能腕戴式设备进行血压监测”的专利显示,只需要通过腕戴式设备上的三组电极就可感知左心室收缩的脉冲电信号,基于时间来确定血压的数值。
这项技术更大的突破在于,可以简单方便的对血压进行持续性监测,如果能具有持续监测的能力,那市面上的家用血压仪器可能都要“失业”了。
如果说测血压还没有那么厉害,那么测血糖的功能就更“神”了。通常来说,测血糖必须要抽血,非常麻烦且痛苦,特别是对于长期需要监测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真的是噩梦。
而苹果的这项有关血糖监测的专利显示,利用“太赫兹电磁辐射”来对血管进行“照射”,通过测量吸收量来检测血糖值。
利用太赫兹电磁辐射测量血糖的专利原理图
此外,利用近红外光也可能对血糖值进行监测,血糖浓度会影响光的吸收以及光路,目前相关研究也在持续进行中,除 Apple Watch 外的多款智能手表也打算将相关功能加上去。
不过可惜的是,血压或者血糖功能可能不会来的那么快。这两项测量值的读数必须准确,如果偏差过大,可能会影响患者对用药量的控制。例如摄入过多的胰岛素导致低血糖等。
目前来看,预计在今年秋季发布的新一代 Apple Watch 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外观方面,据预测称,可能将会采用 iPhone 12系列的方角设计,小伙伴们觉得哪种更好看?
续航方面,性能优化将会进一步降低能耗,预计续航时间将会从现在的18小时延长到20小时左右,两天一充其实还是有点困难。
在 健康 功能方面,可以说目前做的比较好的就是 Apple Watch 了,而其他厂商的智能手表也在追赶。小伙伴们最期待哪个功能呢?
2. ppg是什么意思 医学
对于糖尿病,临床认为这是一种个体化因素很高的疾病,每个病人都有不同的血糖谱。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高血糖分为两个部分:基础高血糖和进餐相关的高血糖,只是每个病人这两部分的组成和贡献比例不同。基础高血糖反映为空腹血糖FPG,进餐相关的高血糖反映为餐后血糖PPG,那么还有一个概念叫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概念自己查),反映一段时间内的整体血糖水平。那么这三项数值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在临床治疗中到底应该怎样去平衡FPG、PPG、A1c的重要性呢,今天让我们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首先来看看血糖的“构造”,左侧是糖人血糖,右侧是正常血糖。
来自Kikuchi K et al, Endocrine Journal, 57 (3): 259-266, 2010
多项研究的结论证实:FPG与A1c呈线性相关,而PPG与A1c没有线性关系。也就是说,FPG对A1c的贡献率更高,并且随着A1c的升高,FPG对整体血糖的贡献率随之升高。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来看FPG、PPG、A1c:
1、首先控制空腹血糖
FPG是全天血糖的基础,PPG依附于FPG,而且FPG对A1c的贡献率更高。FPG主要来源于肝糖原输出,PPG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饮食、餐时胰岛素分泌、外周抵抗、餐后运动等等。所以首先控制空腹比控制餐后更最简单更有效,也是个体化治疗的基础。
2、空腹血糖达标是A1c达标的基础,A1c是远离并发症的关键,也是我们控糖的目标。
3、空腹血糖达标之后,再根据A1c水平,酌情追加餐时方案。
A1c达标就已经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PPG在这时偶尔高一点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也是Basal-Plus基础追加策略的核心(在这里),先控制住空腹血糖,然后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案去针对餐后血糖,只要A1c达标即可,而不是一堆药物空腹餐后一起搞,费钱费力还混乱。
实际上,我们去就医,很多医生都是给你空腹餐后一起调整,这是因为我们的医疗现状问题,有多少人能做到定期复诊,检测糖化呢?对此,医生也很无奈,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所以良好的依从性,经常复诊监测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3. 餐后血糖怎么值
餐后血浆葡萄糖[PPG]
餐后血糖--进餐10分钟,随着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血糖开始升高。
正常人,进餐后0.5-1小时血糖达峰,<140mg/dl,2-3小时回复至餐前水平。虽血糖已恢复,碳水化合物在餐后5-6小时内继续被吸收
2型糖尿病餐后胰岛素分泌峰值延迟;胰升糖素不下降;肝糖产生及周围组织糖利用异常,致餐后血糖持续升高,2小时仍明显增高或达峰
餐后血糖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敏感性更高,空腹血糖是在糖尿病发病时升高,但是,OGTT(口服葡哗运誉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是在发病前约10年前已处于临界状态(IGT),为了早期诊断糖尿病,应乱段该重视OGTT2小时血糖也就是餐后血糖。
餐后高血糖升高对终末器官的损害主要表现在:餐后急性高峰引起甲基-己二醛等糖化产物的增多,引起急性毒性反应,持续的HbA1c升高,糖基化产物沉积于终末器官,引起大血管悄宴、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目前,有研究证实餐后高血糖的急性高峰或高位平台比持续中等水平的HbA1c具有更大的毒性作用,血糖浓度越高,与组织器官内的葡萄糖浓度差越大,对组织的损害越严重。
4. 餐后血糖简写
餐后血糖简写:PBG(空腹血糖(英文缩写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PBG)。FBG的正常值(以血浆为准)应<6.1mmol/L(110mg/l),≥7.0mmol/L(126mg/dl)为糖尿病,PBG<7.8mmol/L(140mg/dl)为正常,≥11.1mmol/码枯L(200mg/dl)为糖尿病。FBG值在110~125mg/轿拍dl之间,PBG值在140~闭模羡199mg/dl之间即为血糖增高)。
5. 自测血糖怎么测测几次
如何自我监测 将每天如何吃饭,如何用药,四段尿糖记录下来,将每1—2周完整地测一天4次或7次的血糖记录下来,将生活中特殊情况及其引起的血糖变化记录下来,这个监测记录反映的是您的病情最真实的情况,可以发现哪些事情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哪些事情可以使血糖降低,哪些事情对血糖无影响,从中可以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作为调整生活的依据,并为医生指导您正确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a.四段尿糖: 把一天分为四个阶段:睡觉——早餐,早餐——午餐,午餐——晚餐,晚餐——睡觉。分别将每个阶段的尿无论尿几次都留在一起,称为段尿,它体现每个阶段血糖从低→高→低的综合结果。 b.血糖: (1)早餐前血糖(指早晨6—7点的血糖,早8点以后抽的所谓“空腹糖”失去了早餐前血糖的意义) 临床意义:体现夜间基础状态的血糖,凌晨血糖升高的情况(黎明现象)及降糖药远期疗效的综合结果(如果降糖药的较远期疗效差,此时的血糖可能比最低值要高)。 (2)午餐前、晚餐前、睡觉前血糖 临床意义:体现正常人血糖的最低值及糖尿病病人良好控制血糖的最低值、降糖药的较远期疗效(远期疗效差,此时的血糖不是最低值)。 (3)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晚餐后2小时血糖。 临床意义:体现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也是筛选糖尿病的方法之一,若≥11.1mmol/L(≥200mg/dL)可诊断糖尿病,若小于此值,需要做糖耐量试验(OGTT)来确诊。 注意事项: ①餐后2小时指从吃第一口饭算时间。 ②既然体现治疗效果,故验血曰吃饭、运动、用药、生活中各种情况要与平常一样。 (4)夜间血糖 临床意义:若早餐前血糖高,是夜间血糖一直在高还是凌晨羡世时才高的,两种情况的治疗不一样,故可以自行设计测测夜间血糖,如:0点、2点、4点、6点的血糖。 (5)随机血糖 临床意义:轿派简捕捉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对血糖的影响,如多吃、少吃、吃特殊食品、饮酒、劳累、生病、情绪变化、月经期等。 及时捕捉低血糖的瞬间(约10分钟之内)。当低血糖后机体中升血糖的激素马上释放,10分钟左右血糖就会升高,甚至高出平时的水平(梭莫基反应),所以当怀疑有低血糖发生时要及时测血糖捕促低血糖的瞬间。若测血糖晚了,血糖正常或高血糖,则不能明确是低血糖后高血糖反应还是本来就没有低血糖,两种情况治疗完全相反。 (6)餐后1/2—1小时血糖 临床意义:如果吃了消化吸收特别快的食物,如粥、果汁、饮料、西瓜、葡萄,血糖可能升高得更快,故需要 测吃这些食品后短时间的血糖,如1/2小时的血糖。如果想了解吃普通食品或吃一般水果(如苹果、梨、桔子等)血糖最高时的情况,应测餐后1小时血糖。 c.怎样做监测记录: (1)最好每天都测四段尿糖并记录下来,在没有条件存放段尿的情况下,最好每次排尿都用试纸测测尿糖并记录下来,这样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①无论是否用口服降糖药,还是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当血糖未达标时,需至少每周正规测一天7次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觉有血糖)。 ②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病人,如果血糖已达标,生活有规律,无特殊情况,每2周最好正规测一天7次血糖,至少测一天4次血糖(即早餐前+三餐后2小时血糖)。 ③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如果血糖已达标,生活有规律,无特殊情况,每1—2周必须正规测一天7次血糖。因胰岛素剂量或种类的调整需依据一天7次血糖的结果甚至更多的结果,一天4次的血糖结果不够全面。 ④以前只测“空腹”血糖及午餐后2小时血糖(或早餐后2小时血糖)现在认为是不全面的,应当纠正。 ⑤医院门诊只能测早餐后2小时及午餐后2小时血糖,其他血糖的测试是满足不了的,需病人自闭裤己在家测试,故每个糖尿病病人必须自备一台血糖仪,并且随身携带,出门在外可按时测血糖,也可随时捕捉特殊情况下的血糖变化,及时捕捉低血糖的瞬间。 ⑥购买血糖仪时不要图便宜,要“买好不买坏”。因不同厂家生产的血糖仪与试条是配套的,互不通用,故要买保证试条供应的血糖仪。 血糖值是以静脉血的血糖为标准,有些血糖仪测试值低于静脉血测试值,需要增加适当的比例,使用血糖仪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最好选用将测试值已修正好与静脉血测试值一致的血糖仪。 (3)将每天如何吃主食(总量及分配),如何用降糖药,四段尿糖,定期测的血糖及生活中的特殊情况,血压、体重,按日期都填到本监测记录本上。看病时一定要携带此监测记录本。 (4)定期到医院做有关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 ①糖化血清蛋白(GSP)可每2—4周测一次。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每2—4个月测一次。 ②肾功能、血脂、肝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正常者,每6个月—1年检查一次。 ③眼睛病变的检查(如眼压、晶状体、视网膜的检查)正常者每6个月—1年检查一次。 ④其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心理障碍等)应定期到相应科室检查与治疗。 ⑤若有相关疾病,要遵医嘱按时检查治疗,不要因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医生而不找其他医生看病,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时机。 糖尿病监测治疗记录表示范(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亚太地区治疗糖尿病达标标准(2002年5月)插表 控制指标 正常人 糖尿病 血 糖 空腹血糖(FPG)mmol/L ≥3.3-<6.0 ≥4.4-<6.1 ≥6.1-<7.0 ≥7.0 餐后2小时血糖(PPG)mmol/L ≥3.3-<7.8 ≥4.4-<7.8 ≥7.8-<10.0 ≥10.0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4--6 <6.5 ≥6.5-<7.5 ≥7.5 血压mmHg <130/85 <130/80 ≥130/80-<140/90 ≥140/90 体重指数(BMI)公斤/米2 男 18.5--23 <25 ≥25-<27 ≥27 女 <24 ≥24-<26 ≥26
6. 人的血糖多少为标准
空腹握念晌:3.92~6.16mmol/L(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
餐后:5.1~7.0mmoi/L(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
监测空腹血糖前要保证空腹8小时以上,最好在高坦早晨6-8点测空腹血糖,不吃饭,不吃药。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前要保证正常饮食。血糖的异常也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的血糖升高及降低。生理性血糖升高常见于检查前食大量的含糖段锋量高的食物,饮酒或者压力过大等。
病理性的血糖升高见于糖尿病。生理性的血糖偏低见于长期饥饿、持续剧烈运动、恶性肿瘤等恶病质者。病理性血糖降低常见于肾上腺、垂体等内分泌疾病、胰岛细胞瘤等。
严重的低血糖会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现血糖异常,需要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尽早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案。
(6)血糖PPG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血糖浓度失调会导致多种疾病。如持续血糖浓度过高的高血糖和过低的低血糖。而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持续性高血糖就会引发糖尿病,这也是与血糖浓度相关的最显着的疾病;而低血糖则会出现头晕、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休克等症状。
除了葡萄糖外,血液中实际上还含有一定量的果糖和半乳糖,但只有葡萄糖的浓度水平可以作为代谢调节(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来调节)的信号。
人在极度紧张,恐惧,劳累的状态下,会使肾上腺激素激增,阻止胰岛素生成,从而影响血糖值。
7. 正常人的血糖值是多少
我们知道血糖是否处于正常值是判断是否得糖尿病的标准,根据这个数值可以准确判断和掌握糖尿病患者的动向,我们通常会根据这个数值来判断病人是属于高血糖还是低血糖。血糖正常值对于不同人群,不同状态下也有不同的标准。我们通常把血糖正常值分为三种,分别是空腹血糖正常值、餐后血糖正常值、孕妇血糖正常值。而平时凳拦我们听到别人常说的血燃唯糖正常值一般都是属于空腹时的人体血糖正常值,因为在饭后人体会因为摄入糖分而增加,而孕妇也属于特殊人群。
一、正常血糖值
1、空腹血糖正常值
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③: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④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着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餐后血糖正常值
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2]
3、孕妇血糖正常值
①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
②孕妇枣段胡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
③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8. 一天内血糖波动多少算正常的
血糖波动的范围
1、空腹时候的血糖
指从前一天晚上10点起禁食禁水,次日清早6~8点未进餐时所测得的血糖值。空腹血糖所反映的未进餐时血糖水平可用于判断降糖药物是否有效,降糖方案是否合理,同时它也是糖尿病的诊断指标之一。空腹高血糖的发生一般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是睡前用药不足或进食过多。第二是所谓的“黎明现象”,另外就是“苏木杰现象”,也叫做低血糖后高血糖反应。
2、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
一般指从进食第一口食物开始计时2小时测得的血糖值;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的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喝第一口葡萄糖水开始计时。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反映胰岛素分泌能力(尤其是进食后早期胰岛素分泌能力)是否良好、餐时胰岛素或口服药剂量是否合适。糖尿病早期患者中,70%~80%都是先有餐后血糖高,随后才开始空腹血糖高。这是由于糖友存在胰岛素抵抗的现象以及进食后早期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分泌高峰后延。
3、血糖的波动规律
血糖水平是受到饮食、运动等各种因素影响的,所以一天之中是在不停变化的。但是人体的调控系统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在3.5-5.6mmol/l,餐后两小时在3.5-7.8mmol/l之间。一般来讲人体血糖波动的规律是:三餐后形成3大高峰,黎明期间(4:00-8:00)形成一个小高峰,夜间(1;00-3:00)这个时间的血糖最低。当然在丛拍搜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过性升高,如应激状态、药物因素或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糖分等。
正常血糖值的变化规律
1、正常情况下,血糖在一天中是有轻微波动的。一般来说,人体血糖的变化规律是凌晨 3时血糖值为最低(一般不应低于3.8mmol/L),然后餐后血糖逐渐升高。正常人胰岛素分泌正常,这种波动是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即正常人的空腹静脉血浆血糖(FPG)浓度应小于6.1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2hPPG)略高,但是应该小于7.8 mmol/L。因此正常人的血糖相对的稳定,既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
2、正常人血糖值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水平较低,血糖受胰岛素抵抗激素影响明显,血糖值会逐渐升高。因此,患者一般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时-8时取血,8时以后血糖值会越来越高,不能真实反映治疗效果了。
血糖测试的意义及次数
1. 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自身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活动,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帮助患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医。
2. 血糖监测的结果可被用来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结果,并指导对治疗方案的调渗历整,改善治疗状况。
3. 实时血糖检测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身体状况。
4、血糖不稳定:每天测7次检测血糖的次数和血糖控制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近期血糖波动较大,或者血糖一直控制不理想,那么应该严格按照每天测7个时间点血糖的频率进行检测,即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如果早晨出现异常血糖波动,必要时还需加测凌晨2点或3点血糖。如果血糖控制已经比较稳定了,也不要以为血糖监测不需要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应该至少每个星期监测3个时间点,比如每周一三五监测餐后血糖,或者二四六监测餐前血糖。总之就是抽检,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应该及时就医。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而且近几年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所以大家总算真正地重视起了糖尿病,我接触过一些人,其实还蛮年轻的,十八十九岁的年纪,在向我进行咨询的时候,就特别担心自己会得糖尿病。然而在提到糖尿病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到血糖的波动,糖尿病患者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控制血糖的稳定,所以血糖的波动就成为了糖尿病患者首要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血糖波动呢
血糖波动是指血糖水平在其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正常人在生理状态下,血糖也有一定波动。由于人体有着非常精密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使得一天内的血糖波动幅度小于2-3毫摩尔/升。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导致血糖调节机制受损,再加上饮食控制不当、降糖药物使用不合理以及治疗依从性差等因素,使得血糖总体水平升高。尤其是餐后血糖会显着升高,全天24小时血糖曲贺纯线波动明显增加,一天内的血糖差可能数倍于正常人。
血糖波动的原因
运动影响:运动也会引起血糖的波动。糖尿病的病人需要强调运动,如果不运动的话,血糖水平就会波动,但是如果运动的太剧烈,血糖也会因为应激、体内激素的变化,引起血糖升高。
饮食不节:是血糖波动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当人在正常进餐后,血糖就会有较大的波动,有些城市市民特别喜欢吃糖醋排骨、油面筋、洋快餐等一些高油、 高脂的食品,有些人需要应酬,经常是烟酒不离身,这些都会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即血糖升高。
睡眠不好:睡觉睡得好不好,也会对血糖波动有很大影响。如果一个人失眠的话,那么他第二天的血糖可能就很高。
环境变化:长途旅行和出差、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天气变化、季节更替、怀孕等都是产生应激性血糖波动的重要因素。
细菌感染:糖尿病人抵抗力较弱,如果皮肤破了,很容易出现感染,而且感染很难较快得到控制,感染后,患者分泌比较多的应激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血糖波动的影响
有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短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症状方面,比如头晕、视力模糊、口干、多尿。长期来说,会对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造成影响。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细胞功能本身就比较差,如果血糖波动过大的话,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的程度就会加快,那么他将来的血糖控制就会更加的困难;第二个更长期的影响就是对他的并发症的影响,血糖的波动和血压的波动很类似,血压的波动能引起心、脑、肾等血管的硬化,甚至直接引起中风。血糖波动也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长时间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容易出现动脉硬化,血管功能下降,最后出现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慢性血管并发症。在很多的临床研究里面也得到证实,血糖波动大的话,患者的心血管和脑血管患病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
血糖波动怎么办
1、注意生活方式 要少吃高热量的食物,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BMI24),体重超重的患者要减肥。在食物构成上,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少吃高脂食品,可以适当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
2、要合理地进行运动 糖尿病患者如果尽量参加运动的话,血糖水平肯定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下降。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星期运动五天,每天运动半小时左右。因为运动时间一般是在餐后,所以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餐后血糖的高低。
3、情绪对血糖的影响 事实上,情绪对血糖的影响很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乐观一点,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莫要对疾病过于悲观,这样反而是雪上加霜。
4、不要过量饮酒 大量饮酒对糖尿病患者是非常有害的,有些患者大量饮酒后会由于酒精损害肝脏导致肝糖原储备下降而引起低血糖,还有些患者大量饮酒后由于糖代谢障碍引起高血糖,喝酒过多还可能导致酒精性肝损害。
对于血糖波动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血糖监测
1、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地掌控自身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活动、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帮助患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医。
2、血糖监测的结果可被用来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结果,并指导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改善治疗状况。
3、实时血糖检测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4、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身体状况。
结语:既然意识到了血糖波动的危害,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应该尽量减少血糖的大幅波动,提倡“平稳降糖”,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使一天内的血糖波动控制在5毫摩尔/升以内。
通过指尖血评估血糖波动有三种方式,为了用公式表达,我们用字母标注各点血糖值
1.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
三餐后2小时的血糖与其相应餐前血糖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正常范围为 2.2mmol/L
计算时至少有同一天内的一组餐前餐后血糖值,有三组餐前餐后血糖值更好;如果餐前比餐后高,则用餐后血糖值减餐前血糖值。
2.日内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LAGE)
正常范围是 4.4mmol/L
计算时至少有同一天内的2个点的血糖值。
3.一日内多点血糖的标准差(SDBG)
正常范围 2.0mmol/L
计算时至少有同一天内的4个点的血糖值,有7个点的血糖值更好。
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欢迎阅读更多内容:
胰岛素注射问题-简答篇
注射针头那些事,别怪我没告诉你!
人体一天中的血糖是怎样变化的?
这个问题是一天的血糖波动不宜超过多少?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人的一天血糖主要是吃三顿饭而定,人为什么会血糖高会得二型糖尿病,主要毛病出在每天三顿饭上,人往往这些食物好吃他们会无节制地吃,比如说;大米饭好吃就拼命吃,我们从前不懂,老法人家,中饭,晚饭,菜没有多少,饭要吃饱,大米饭一顿吃八两,早上三个包子,3两粥,吃下去全部是葡萄糖它要人体胰岛素细胞来分解,长此下去到中老年负担超重胰岛素细胞逐渐损伤,到了中老年形成了2型糖尿病。所以说;早上吃的好,(吃一个馒头或二片面包主食够了)那么血糖值二个小时测一下在8以内所正常,超过8以上胰岛素细胞损伤,中午吃的饱(大米饭2两至3两之间,晚饭吃的少(大米饭2两),以此类推,每天的血糖值饭后二小时测得手指全血血糖值不要超过8血糖值正常。
正常情况下,一天内血糖是有轻微波动的,空腹大约在1.5个左右-2.8个值。饭后血糖也不能超过3.3个值。(这个波动值也是以正常值最大范围来说得)而且血糖的波动主要是受饥饿、运动、进食的影响。
来看看控制、调节血糖水平是受什么影响的?
胰腺中的胰岛具有外分泌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胰岛中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其他细胞承担分泌与消化有关的几种激素。在整个代谢过程中,胰岛素起着合成代谢的作用,起着调节糖代谢、脂代谢,促进肝糖原、抑制糖异生,促进葡糖糖转化为脂肪,抑制脂肪酶活性,减少脂肪分解等来实现降血糖。而胰高血糖素是抗胰岛素,与胰岛素想对抗,起着增加血糖的作用。
也就是说,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是一对作用相反的激素,它们与血糖水平构成了负反馈调节环路。所以,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中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摩尔比值也是不同的,一般在隔夜空腹下,比值在2.3,当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比值可降到0.5以下。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的分泌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怼斥状态,这样就有利于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维持一个正常的血糖水平来适应心、脑对葡糖糖的需求。在摄食和糖负荷后,比值升至10以上。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所致。
一天当中,血糖是如何变动的?
正常人,一天当中血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个最低峰值和最高峰值。但是无论是空腹还是进食后,血糖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这个幅度并不大,一般都是凌晨三四点最低,但大都不低于3.3毫摩尔/升,以后,由于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逐渐升高,血糖值也会逐渐升高。而且也在一个正常范围内,(3.3-6.1毫摩尔/升)。三餐内一小时达到最高峰,但一般在10毫摩尔/升以下,最多不能超过1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又降至7.8毫摩尔/升。所以说:
正常人的血糖,空腹血糖 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2小时) 7.8毫摩尔/升。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出现胰岛素抵抗时,也就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各自的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引起胰岛素代谢功能紊乱,长期高血糖,导致糖尿病。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要做好一定的血糖监测。
一天中血糖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但是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于一个糖代谢正常并且生活规律的人来说,凌晨2-3点血糖水平处于最低值,凌晨4-5时由于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水平升高从而使血糖水平也逐渐升高,这是一种生物钟现象。因此即便是不进食血糖也会昼夜波动,但是波动的幅度不大。此外,血糖与进餐也密切相关,这个大家都知道,进餐后血糖相比于餐前血糖升高,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血糖达到最高,之后血糖水平就慢慢下降,到第二餐前降到最低,如此日日往复,因此,血糖是波动的,即便是血糖调节功能正常的人每天每时的血糖值也略有不同,就像潮水一样涨涨落落,但是数年下来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血糖的黎明现象
血糖的黎明现象指的是血糖在黎明时候显着升高的现象,黎明时血糖的升高与黎明时升血糖激素的升高和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的增加有关。黎明时体内的升血糖激素分泌为什么会明显增多呢?这是一种生物钟现象,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不可改变。黎明时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升血糖激素分泌逐渐增多,血糖有升高的趋势。 健康 人当血糖轻度升高时可迅速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使血糖不再升高,但是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障碍或存在胰岛素抵抗时血糖不能被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就会出现黎明现象。
血糖的黄昏现象
血糖的升高出现在黄昏时候,可能与胰岛素拮抗激素在黄昏时有一个小的分泌高峰有关,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比如进食较多、运动少、全天工作后疲劳有关,对于黄昏现象医学界并非十分认可。
美好生活源于 健康 之初, 健康 之初, 健康 科普专业媒体。
血糖在空腹的时候不超过6.1才算是正常状态,是指空腹12小时以上的血糖结果。如果是饭后的,最高不超过11,就算是正常水平的。一次血糖的异常并不能说明什么,需要多次检测,或者一个糖化血红蛋白,该指标反映的是近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一般不会波动。
饭后2小时测血糖不超过10点
几个数值就能说明问题的,一是空腹血糖值在三点九到五点九之间不能达到六点一达到就是糖尿病,然后是餐后一小时,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食物才吃下去一个小时会达到一个峰值,这时一般中不要大于十一,十以内就可以了,餐后两小时在糖得到代谢后就会减少,一般是七点八,也就是不要大于八就可以了,
就是这样的几组数值,最重要的是空腹血糖值,是指早上起来滴水未尽,离上次饮食时间十小时以上,所以如果晚上吃太晚了,时间不足这时的空腹血糖值就不准有的半夜吃了半夜的更不准了,所以是有限制地离上次饮食十小时,早上起来空腹滴水未进的一个状态这样的检查才有意义,然后餐后的就可以知道
身体运行代谢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会不会一下就很高,然后时间长,这就说明血糖不稳定,特别像电器的稳压器坏了才会有超过正常的电压出现,所以这些就是一天内血糖波动的一个上下降,上限是餐后一小时不要大于十一,餐后两小时不要大于八,下限是空腹时不要低于三点九,全天都不能低于三点九的。空腹时不要达到六点了。这样就很清楚了,三个高度,一个三点九的底线。
9. 正常人的血糖值是多少
(1)早餐前血糖(指盯绝早晨6—7点的血糖,早8点以后抽的所谓“空腹糖”失去了早餐前血糖的意义)
临床意义:体现夜间基础状态的血糖,凌晨血糖升高的情况(黎明现象)及降糖药远期疗效的综合结果(如果降糖药的较远期疗效差,此时的血糖可能比最低值要高)。
(2)午餐前、晚餐前、睡觉前血糖
临床意义:凯岁姿体现正常人血糖的最低值及糖尿病病人良好控制血糖的最低值、降糖药的较远期疗效(远期疗效差,此雀此时的血糖不是最低值)。
(3)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晚餐后2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FPG)mmol/L ≥3.3-<6.0 ≥4.4-<6.1 ≥6.1-<7.0 ≥7.0
餐后2小时血糖(PPG)mmol/L ≥3.3-<7.8 ≥4.4-<7.8 ≥7.8-<10.0 ≥10.0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4--6 <6.5 ≥6.5-<7.5 ≥7.5
血压mmHg <130/85 <130/80 ≥130/80-<140/90 ≥140/90
体重指数(BMI)公斤/米2 男 18.5--23 <25 ≥25-<27 ≥27
女 <24 ≥24-<26 ≥26
血
脂 总胆固醇mmol/L <5.7 <4.5 ≥4.5-<6.0 ≥6.0
高密度胆固醇mmol/L >1.03 >1.1 ≤1.1-<0.9 ≤0.9
低密度胆固醇mmol/L <3.62 <3.0 ≥3.0-<4.0 ≥4.0
甘油三脂mmol/L <1.69 <1.5 ≥1.5-<2.2 ≥2.2
注: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是国际上衡量体重的标准。
血糖和血脂的达标首先是把饮食搞好,科学化,如果还未达标说明代谢不正常,才需要用药物治疗达标。饮食不控制,不科学化,用药是没有用的。达标是很不容易的,只要努力了,有进步就会有很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