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乡村公路怎么测量,没坐标怎么放中线,边线,高程
中线采用交点法 ,从交点开始,直线拉尺子,曲线用偏角法,或者切线支距法。
边线容易,拉个垂直线即可。
公路测量,放样(放线)一般用全站仪,高程测量一般用水准仪,高速公路有些时候还会用到GPS(卫星定位),在要求比较严格的情况下还会用到电子水准仪。在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皮尺或者卷尺直接拉线或量距。
2. 路基施工测量要点有哪些,中线测量
1 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在距路床顶1.5m内,应按设计纵、横断面数据控制;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应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线,并将路基顶设计高程准确测设到中心及两侧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检,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 路基挖方段应按设计高程及边坡坡度计算并放出上口开槽线;每挖深一步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高程点应布设在两侧护壁处或其他稳定可靠的部位。挖至路床顶1m左右时,高程点应与附后的高级水准点联测。
3 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50m,平曲线上宜为20m;当地势平坦且曲线半径大于800m时,其中桩间距可为40m。当公路曲线半径为30~60m、缓和曲线长度为30~50m时,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10 。当公路曲线半径和缓各曲线长度小于30m或采用回头曲线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5m。
4 根据工作需要,可测设线路起终点桩、百米桩、平曲线控制桩的断链桩,并应根据竖曲线的变化情况加桩。
5 在桥台两侧台背回填范围内,应在台背上标出分层填筑标高线。
6 对于管涵等构筑物应首先测设其开槽中心线及边线;达到槽底高程后,检测高程并恢复中心线;管基础完成后,检测管基顶面高程,在管基顶面精确测设并弹出中心线或结构边线。
3. 公路定线测量和路线中线测量包括哪些内容
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工程测量,简称线路测量。
二、线路测量的任务和内容
线路测量是为各等级的公路和各种管道设计及施工服务的。它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是为线路工程的设计提供地形图和断面图,主要是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二是按设计位置要求将线路敷设于实地,其主要是施工放样的测量工作。整个线路测量工作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规划设计区域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平面图和断面图资料,收集沿线水文、地质以及控制点等有关资料。
2.根据工程要求,利用已有地形图,结合现场勘察,在中小比例尺图上确定规划路线走向,编制比较方案等初步设计。
3.根据设计方案在实地标出线路的基本走向,沿着基本走向进行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4.结合线路工程的需要,沿着基本走向测绘带状地形图或平面图,在指定地点测绘工地地形图(例如桥位平面图)。测图比例尺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要求参考相应的设计及施工规范选定。
5.根据设计图纸把线路中心线上的各类点位测设到地面上,称为中线测量。中线测量包括线路起止点、转折点、曲线主点和线路中心里程桩、加桩等。
6.根据工程需要测绘线路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比例尺则依据不同工程的实际要求选定。
7.根据线路工程的详细设计进行施工测量。
8.工程竣工后,按照工程实际现状测绘竣工平面图和断面图。
三、线路测量的基本特点
1.全线性
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线路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以公路工程为例,测量工作开始于工程之初,深入于施工的各个点位,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测量技术工作,当工程结束后,还要进行工程的竣工测量及运营阶段的稳定监测。
2.阶段性
这种阶段性既是测量技术本身的特点,也是线路设计过程的需要。体现了线路设计和测量之间的阶段性关系。反映了实地勘察、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与初测、定测、放样各阶段的对应关系。阶段性有测量工作反复进行的含义。
3.渐近性
线路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竣工经历了一个从粗到细的过程,线路工程的完美设计是逐步实现的。完美设计需要勘测与设计的完美结合,设计技术人员懂测量,测量技术人员懂设计,完美结合在线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四、线路测量的基本过程
1. 规划选线阶段
规划选线阶段是线路工程的开始阶段,一般内容包括图上选线、实地勘察和方案论证。
(1)图上选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建设基本思路,选用合适比例尺的地形图(1:5000~1:50000),在图上比较、选取线路方案。现实性好的地形图是规划选线的重要图件,为线路工程初步设计提供地形信息,可以依此测算线路长度、桥梁和涵洞数量、隧道长度等项目,估算选线方案的建设投资费用等。
(2)实地勘察
根据图上选线的多种方案,进行野外实地视察、踏勘、调查,进一步掌握线路沿途的实际情况,收集沿线的实际资料。特别注意以下信息:有关的控制点;沿途的工程地质情况;规划线路所经过的新建筑物及交叉位置;有关土、石建筑材料的来源。地形图的现势性往往跟不上经济建设的速度,地形图与实际地形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实地勘察获得的实际资料是图上选线的重要补充资料。
(3)方案论证
根据图上选线和实地勘察的全部资料,结合建设单位的意见进行方案论证,经比较后确定规划线路方案。
2. 线路工程的勘测阶段:
线路工程的勘测阶段通常分为初测和定测阶段。
(1)初测阶段
在确定的规划线路上进行勘测、设计工作。主要技术工作有:控制测量和带状地形图的测绘,为线路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完整的控制基准及详细的地形信息。进行图上定线设计,在带状地形图上确定线路中线直线段及其交点位置,标明直线段连接曲线的有关参数。
(2)定测阶段
定测阶段主要的技术工作内容是,将定线设计的公路中线(直线段及曲线)测设于实地;进行线路的纵、横断面测量,线路竖曲线设计等。
3. 线路工程的施工放样阶段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在实地放样线路工程的边桩、边坡及其它的有关点位,指导施工,保证线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4. 工程竣工运营阶段的监测
线路工程竣工后,对已竣工的工程,要进行竣工验收,测绘竣工平面图和断面图,为工程运营作准备。在运营阶段,还要监测工程的运营状况,评价工程的安全性。
4. 公路工程测量中线放样的方法有哪3种
直角坐标法(切线支距法)
直角坐标法放样是利用点位之间的坐标增量及其直角关系进行点位放样的方法,它是以
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以过原点的半径为y轴,根据曲线上各
点的坐标(x,y)进行测设。沿切线方向,由zy或yz开始用卷尺量取x值,得到垂足点;在各垂足点作垂线方向量取y值,即可定出曲线点。在测设时,可量所定各点弦长进行校核。
2 极坐标法(偏角法)
极坐标法放样是利用点位之间的边长和角度关系进行放样的方法,它是以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至曲线任一点pi的弦线与切线之间的弦切角△i和弦长ci来确定点pi的位置。此方法有校核、精度高、适用性较强,但是误差累积,所以在测设时要注意经常校核,因此使用于山区。
3 全站仪坐标法
高等级公路常用全站仪进行坐标中线放样,全站仪是现代高等级公路测量的主要仪器之
一,是一种将红外测距仪和电子经纬仪合为一体的仪器,具有测距和测角的双重功能,用它替代经纬仪进行测设放样可省时省工,且不受地形、地物障碍影响,而且测量精度高。用全站仪测设公路中线一般采用纸上定线,据此计算各中桩的坐标,然后进行实地放线。全站坐标法放样是利用点位设计坐标以全站测量技术进行点位放样的方法。全站坐标法的放样技术要点,即利用全站测量技术,测量初估点位,把直接得到的点位坐标与设计点位坐标比较,二者相等则定初估点位为测设的点位。一般全站仪或gps接收机都有全站坐标法测设功能。
5. 道路中线的测量
道路中线测量是公路设计的外业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公路的交点、转点、转唯掘裂角、直线和平曲线的测设,沿线测定路线的里程长度并没置里程桩,最终将公路中心线的平面散好位置用木桩具体地标定在现场。
道指闭路中线测量也是公路工程测量中关键性的工作,它是测绘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和平面图的基础,是公路设计、施工的依据。
在道路中线设置中,多常用全站仪,它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应用它首先要沿公路方向布设统一的测量控制点,编制中线逐一里程桩坐标表。
6. 道路中线测量任务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工作
中线测量的任务是把带状地形图上设计好的线路中线测试到地面上。
主要工作是:放线测量和中线测试。
放线测量的任务要求是把中线上直线部分的控制桩(JD、ZD)测设到地面以标定中线位置;
中线测试的任务要求是依据控制桩JD、ZD,将中线桩详细测设到地面上。
(6)道路中线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在路线交点、转点及转角测定之后,即可进行实地量距。设置里程桩、标定中线位置。里程桩的设置,是在中线丈量的基础上进行的,丈量工具视培消道路等级而定,等级高的公路,宜用测距仪或钢尺,简易公路,可用皮尺或绳尺。
整桩是由路线起点开始,每隔20m或50m设置--桩。加桩分为地形加桩、地物加桩、曲线加桩和关系加桩。
地形加桩,是指沿中线地面配者知起伏变化、横向坡度变化处,以及天然河沟处所设置的里程桩。
地物加桩,是指沿中线有人工构筑物的地方,如桥梁涵洞处。路线与其他公路、铁路、渠道、高压线等交叉处,拆迁建筑物处,以及土壤地质变化处加设的里程桩。
如遇局部地段改线或分段测量,以及事后发现丈量或计算错误等均会造成路线嫌旁里程桩号不连续叫断链。桩号重叠的叫长链,桩号间断的叫短链。发生断链时,应在测量成果和有关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在实地钉断链桩断链桩不要设在曲线内或构筑物上,桩上应注明路线来向、去向的里程和应增减的长度。
7. 市政道路工程如何做好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是市政道路工程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从施工前的准备,到施工过程,到施工结束以后的竣工验收,都离不开测量工作。如何把测量放线做得又快又好,是对技术人员一项基本技能的考验和基本要求。
一、做好开工前的测量交底
工程开工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由勘测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测量交底,按设计图认清现场水准基点、导线桩、交点桩等,做闷桐好桩位交接记录,对位于施工范围内的测量标志,必须采取妥善保护措施。关于测量交底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桩位的保护,即在设计单位交桩以后,应及时采用砌砖墩或浇筑水泥墩等方法予以保护,以免丢失。这些桩一般在于农田或居民区内,很容易被人为破坏,而一旦破坏,再让勘测设计单位来补测,则既耽误施工,又要增加一定的费用。二、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
中线测量是在定线测量的基础上,将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在地面上详细地标示出来。它与定线测量的区别在于:定线测量中,只是将道路交点和直线段的必要转点标示出来,而在中线测量中,要根据交点和转点用一系列的木桩将道路的直线段和曲线段在地面上详细标定出来。
定线测量一般由勘测设计单位蚂凳坦实施,然后把有关桩位和测量成果交与施工方,由施工单位进行中线及施工测量。
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边桩。关于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应注意各交点之间的距离、方向是否与图纸相符;如一个工程项目有几个标段,应注意与相邻标段的中心是否闭合,中线测量应深入相邻标段50~100 米;应注意与桥涵等结构物的中心是否闭合;应注意与房屋等建筑物的相对位置与图纸是否相符。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设计单位查明原因。
二是护桩的设置。道路中线桩护桩的设置,是路基施工的重要依据,但是在施工中这些桩又容易被破坏,所以在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中线桩的恢复和测设工作。为了能迅速而又准确地把中线桩恢复在原来的位置上,必须在施工前对道路上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桩点如交点、转点、曲线控制点等设置护桩。所谓护桩,就是在施工范围以外不易被破坏的地方钉设的一些木桩。根据这些护桩,用简单的方法(如交点、量距等),即可迅速地恢复原来的桩点。
设置护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道路的每一直线段上,至少应有三个控制桩要设置护桩,这样即使有一个控制桩不能恢复时,仍可用其他两点,把该直线段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两方向线的交角尽可能接近90°,不应采用小于30°的交角;护桩应选在施工范围之外,但不宜太远;护桩之间距离不能太远;所设护桩必须牢固可靠,桩位要便于架设测量仪器和观测。
曲线段边桩的护桩设置。对于曲线段,由于边桩的确定较麻烦,重新测设耗费时间较多,因此在一次精确放线以后,对曲线段的边桩中有代表性的桩位也应设置护桩,这样可减少重复测量工作,减少测量工作量。
三是里程桩的布设。中线桩定出以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好里程桩的控制布设。里程桩的布设原则是:在直线段,一般布设在每隔100米的整桩号的横断面上,类似于公路施工常见的百米桩的布设;在曲线段桩位要适当加密,在曲线段起讫点、中点的里程桩位必须布设;里程桩可采用大木桩,上面用油漆或墨汁标上里程桩号,打入道路两侧施工范围以外的地上,最好是每侧各打一个。在保证施工中不易被破坏的情况下,离路基边线应尽量近一些,以方便使用,一般为1~2米。
关于里程桩的布设,在大部分施工手册的测量放线章节中没有论述,在许多粗桥工地上不太重视。我在某些工地发现,有些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测量时,里程桩号的确定是从很远距离一尺一尺排过来,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现累积误差。如果里程桩号定不准,那么标高、坡度的质量控制也无从谈起。
三、校对及增设水准点
其一,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闭合差不得超限,如超出允许偏差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有关部门。设计单位交付的水准点一般是几个月前设置。这些点位处于野外很容易被人为撞动或因地面自然沉陷而发生变化,所以使用之前一定要认真复核;其二,水准点的增设原则:相隔距离一般为150~200 米,以测高不加转站为原则。增设水准点应与设计单位交的水准点闭合,如一个工程项目分几个标段,还要与相邻标段的水准点闭合,闭合差不得超限。
水准点位置,应设于坚实、不下沉、不碰动的地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亦可设置于外加保护的深埋木桩或混凝土桩上,并做出明显标志。水准点应每月复核一次,对怀疑被移动的水准点应在复测校核后方可使用。
四、纵横断面测量
通过中线复测、边桩放线和水准点的布设,就可进行纵横断面的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土方量的计算,所以纵横断面测量结束以后,测量结果应与设计图纸核对。凡是与原来的成果在允许偏差之内时,一律以原有成果为准,只有当与原有成果有较大差异时,才能报监理工程师验证后改动。需要说明的是:该项工作,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如果实测土方量与设计不符报请监理核准时也应在施工前进行。有些工地路基开挖以后才向监理提出实际土方量与设计不符,要求增加签证,但最后监理拒签。所以一定要注意该项工作的时效性。
五、施工测量
做好以上工作以后,就为施工中的测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于施工测量的具体方法,有关测量的书籍上讲得很多,不须我多讲。只就此项工作提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应根据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的要求及时将中线、边线撒灰线放出,如果被破坏掉时要及时恢复,应使施工始终能有“线”可依。道路的结构层均为大放脚式,每层结构层的宽度、边线与中线的距离不同,放出线以后又很容易被施工的材料覆盖或被施工机械碾压破坏掉,所以每道工序施工前应放出,如果被破坏应及时恢复。
第二,每层结构层的标高在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推算出来,实践证明:这样做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有效避免测量出现错误。看图纸一定要细致,推算的结果要注意复核。我在某些工地上见到,有些技术人员一边推算高程一边进行测量,工地上很多机械、人员、材料都在等着,在这种比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忙中出错。所以标高应提前推算。要尽量把能够做的工作在施工前就做好。要勤测、勤量、勤校核,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测量放线重点是主控制线的引测和定位放线:
一、平面轴线主控制线的布置
刚进场时,首先要根据测绘院提供的原始城市坐标点结合规划图和建筑平面图进行平面控制线的建立。一般将主控线的两端引测到固定的建筑物或坚实的混凝土地面上,两头必须通视。而且要避开基坑开挖位置。主控线一般设置纵横放向各3根,以方便闭合核对。验线时还是相对楼座和轴线的关系拉距离。
然后根据布置的主控制线撒出开挖线,这个工作要注意放坡尺寸和预留建筑物外墙的操作架距离。基槽开挖,在开挖线的位置是否留有工作面,还要考虑放坡,然后主要注意标高的控制,注意不要超挖,基槽较深就要一步一步传递,可以要求施工方在基坑边上测出标高,这样每次你可从此位置用钢尺检查(这里插一句就是关于传递时都最好以原始点为依据,防止误差积累),开挖还要注意的是就是积水坑和电梯井的控制,这里要求施工方报基槽开挖验收记录
垫层放线时必须要检查的,首先查四大角,其他细部用钢尺排,这里验线因为是插筋位置一道墙都不能少的,要求施工方把所有门口 、梁、轴线号都标注出来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进入楼层施工就是在基坑边投测,由于地下室变化大主要控制的就是变化部位,还有就是施工流水段之间比较看轴线和标高的衔接是否吻合。
二、标高控制网的建立
检查控制网的布置是否合理,要求其位置在每个施工段都能达到控制点相互通视,检查时仪器不动看四周的点的读数应该一致,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控制网的标高和测绘院给的之间关系还有和正负零之间的关系。
三、放线的经验
1、首先放线的目的就是为了施工控制,操作而用,主要是施工控制线,平面线主要控制模板的安装,防止墙体为宜,在合模时要以控制线为准,墙边线主要调整钢筋位置和保护层用。标高线一般采用建筑50线,主要控制层高,在支顶板时上层钢筋上要用,拉线检查模板高度和平整度,起拱范围,下层打好的墙面,拆模后要抄测建筑50线,也可以控制顶板模板,如果施工不紧张的话,可以弹出模板线(即在模板高度把多层板下皮线或20公分控制线弹出)比较直观。
2、用全站仪放超过100m的建筑物轴线,与经纬仪与钢尺配合放。他们之间在距离上有一定的差距,经纬仪与钢尺配合放一般要长3公分左右。例:当仪器在1#与2#个点之间的直线上3#点架镜时,用望远镜看1#点的铁钉,然后镜头倒置看前2#,这个时候发现2#铁钉可能出现偏差。先看远方铁钉在转镜头看近处铁钉,以控制三个点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要不偏差有时候很大。
3、放线前一定要检查国土局(城建办)给的控制点是否有错误。我刚去那天就因为没检查结果按图纸放出来的厂房位置离红线的距离偏差10cm,一直没发现原因。
4、建议房屋建筑放地面轴线还是用经纬仪配合钢尺,大家比较熟练,而且往楼上走钢尺快。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8. 道路施工如何测量
1、控制测量:根据道路工程的需要,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2、地形图测绘:根据设计需要,实地测量道路附近的带状地形图;
3、中线测量:按照设计要求将道路位置测设于实地;
4、纵、横断面图测绘:测定道路中心线方向和垂直于中心线方向的地面高低起伏情况,并绘制纵、横断面图;
5、施工测量: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及时放样各种桩点作为施工依据。
9. 道路测量怎么测
可以用全站仪或者RTK,全站仪设站(或者RTK基站设置完毕)后,直接测量道路中线或者边线点的坐标。
另外可以测量道路断面,每隔一段距离或者在道路变化处测量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