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二年级,要知道物体长度用什么来量
刻度尺。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
(1)小学生长度正确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刻度尺使用时
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
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
刻度尺的误差
1、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
3、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由于方法不当、人为主观因素(读错、记错等)造成的,因此在实验中错误应该避免也能够避免。
4、减小误差的途径: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这种方法对偶然误差的减小有效)。
2. 二年级测量物体的方法
二年级测量物体的方法如下: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3. 小学直尺测量的口诀
刻度尺使用口诀
尺形未变刻度准,量程适合待测物,
看清分度知精度,零线磨损换整刻;
起刻起点对整齐,尺与测线要平行;
读数视线垂尺面,估读分度下一位;
准值估值和减初,记录数值带单位。
多次测量取平均,减小误差值更准。
测量纸厚和丝径,以多测少是办法。
1.认清刻度尺的量程(即测量范围)、分度值(即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数值)和零刻度线(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从能看得清楚的某一整刻度线开始测量)。2、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体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3、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或正对刻度线。
4. 小学数学 如何用手指测量长度
一分米:拇指和食指向左右张开
一米:胳膊向左右张开
一厘米:食指指甲盖那么大
同上,一臂约为55-65厘米
先量一量一指头的长度(大概)在看你量的有你的几指头,然后乘起来就可以了。一般是7厘米左右。
5. 长度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
长度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如下:
1、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2、累积法: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进行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得出被测量值;
3、替代法:测量某个与被测量相等的量,用以代替对被测量的直接测量;
4、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5、滚动法:先测出某个轮子的周长,让此轮子在被测曲线上滚动,记录滚动的圈数,然后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可得到曲线路径的长度。
6. 小学二年级,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什么来量
小学二年级,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来量。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
(6)小学生长度正确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7. 小学生测量长度的方法
当我们手边测量工具仅有直尺和三角尺时,而测量的对象却是不规则(或者非直线形)物体,用常规方法不能直接测出其长度,现举一些长度测量常见的特殊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展视野,提高兴趣,活跃思维。
1.化曲为直法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较短的曲线。
具体做法:把棉线的起点放在曲线的一端点处,让它顺着曲线弯曲,标出曲线另一端点在棉线处的记号作为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起点至终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长度。
实例:测圆形空碗的碗口边缘的长度、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硬币的周长、圆柱的周长、胸围、腰围等。
2.滚轮法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比较长的曲线。
具体做法:用一轮子,先测出其直径,后求出其周长,再将轮沿曲线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最后将轮的周长与轮滚动的圈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曲线的长度。
实例:测操场跑道的长度、测一个椭圆形花坛的周长。
3.辅助法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部分形状规则的物体,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
具体做法:用刻度尺将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如图所示(注意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夹住物体,并与刻度尺垂直)。
实例: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人的身高等。
4.累积法
适用范围: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
具体做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8. 小学二年级数学: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的标准去测量。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和零刻度线对准)的标准去测量。
零刻度线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如直尺,皮尺)、线段的刻度的起始点。测量长度工具、线段刻度标零的刻度线。在一般测量中,要将被测物的一端对准零刻度线以便更好的测量与读数。
方法如下:
1、估计被测物长度,选取适当的刻度尺。
2、将物体一端对准零刻度线,并将被测物靠紧直尺。(可垂直,也可平放)
3、读数。(要带单位)
从零刻度线开始量好处:
1、误差可能会比较小,如果读错了开头数值的话。
2、比较方便,不用再计算一遍了。
3、用有零刻度线的测量工具测量比没有零刻度线的测量工具测量更加好读数与使用。
9. 小学二年级直尺测量三个步骤
小学二年级直尺测量步骤:
1、首先认识一下测量尺子,最常用的有直尺与卷尺。
2、直尺的用法是将零点刻度移动到测量物体的边缘。
6、然后观察卷尺与被测量物体是否平行,如果不平行进行校正。
7、然后观察被测物体的另外一侧的刻度尺寸。就是测量物体的尺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