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
3、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5、任务驱动法
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积极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② 现代化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现代化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1、演示的多媒体、全方位化;
2、个性化;
3、科学化;
4、数字化;
5、远程化;
③ 现代教育的特征有哪些
现代教育媒体的特点
了解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相比较所具有的特点,有助于人们在教育实验中扬其所长,充分发挥其作用。
现代教育媒体具有多样性。同时现代教育媒体,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又具有许多共性特点。从整体上看,与传统教育多媒体相比,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具有形声性、再现性、高效性、和先进性等特点。
1、形声性
形声性是指可同时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教育信息。形声性是除听觉媒体之外的所有现代教育媒体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正因为有形声性的特点,人们可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将客观事物抽象化,化教学内容的难为易。从而使人们接受知识时眼耳并用、视听并举。
2、再现性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有图有声地在课堂或在学习过程中再现,从而扩大学习者的感知范围,而且这里的“再现”,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出于原物,高于以原物。它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将所要表现的对化大为小,化小为大,化远为近,从而突破空间限制,又可以改变事物再现时的节奏,使所反映的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从而突破空间限制,还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人们由局部代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地观察。借助于这种再现性了解事物的事物的运动过程、变化发展、与直接视听事物的变化发展相比,在效果上更胜一筹,具有现象明显。重点突出引人入胜的特点,表现的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高效性
高效性是指有效传输信息的高效率。
教学的对象是人,信息传输的接受终端是学生,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提高信息的输出速率,提高终端对信息的接受效率,提高信息接受者对所机诶手只是的记忆效果,并有着大的信息的传送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信息传输的效率提高,现代教育媒体在这方面与传统教育媒体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1)信息的输出速率高
现代教育媒体可同时以图像和声音传递信息,而且可以动画、视屏的动态图像传递信息,教学信息的输出速率要高的多。信息输出量大、输出快是运用现代媒体教学的一大特点,但实际教学中,并非信息输出量越大越好,凡是都必须把握一个度,在教学中要注意使输出与学生接受相匹配,以免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堵塞。
2)传输的信息便于接受
现代教育媒体同时以图像和声音传递信息,便于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有效地接受信息,充分调动和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功能。
3)传输的知识便于记忆
关于记忆的研究表明,同样一份学习材料,让学生单独看单独听,或同时视听来学习,学习后的知识保持率各不相同。
4)信息有效传输范围广
采用传统教育媒体教学,一个教师最多只能同时向几百人授课,借助于现代教育媒体,一个教师可同时教成千上万的学生。我国的卫星教育电视、广播电视大学就是最好的例证。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在1978年创办的20年力里,累计培养了231.38万大专生。
4、先进性
先进性表现在现代教育媒体功能的先进和教学方法的先进两大方面。
功能先进表现在:现代教育媒体引入教学后,由于媒体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一改过去教学只限于教师口授的单一形式。多种方法的选择的使用可以扬长避短,使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加以表现。
教学方法的先进性,还在于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的介入,使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更加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传统教学一味重视知识的传授,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建立在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的所认识基础之上的教学方式,而知识经济时代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知识体系。轻松愉快的学习,将是发展学习者个性和自主学习的条件,尊重每个学习者的个性并让其自由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而采用现代教育媒体教与学,可向学生提供更好的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环境。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④ 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
正确答案:B,C,D
解析: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现代化、心理学化、个性化。因此,本题选择BCD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⑤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单一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巳经明确,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有必要深人到数学教学的内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研究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败。
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学生、未来的需求,回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感到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要想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正确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明确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每位教师都承认自己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了,然而这远远不是我们教学任务的全部。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要怎样去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更应该学会做人。
这一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每节课只是在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表现为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学中的教师中心化。一节课中教师的说话、活动时间占了课堂的一大半,为板书而板书、为演示而演示的现象也不少见。反映在教师的态度上就是生硬急躁,为教学而教学。上起课来就忘了自己的行为态度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殊不知教师在行为规范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要比所教的文化知识重要得多。教学中明显地反映出是学生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不明确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认知领域的目标而轻视情感领域的目标。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等等。
这些虽然都是一些表面上的事情且都是小事,但却反映出我们老师的教育思想不是在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
问题二:教学方法不得当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多年来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在这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反映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是在研究教而不是在研究学。学习需要一种情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内化的过程。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明显突出它的外化作用。本来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有时是不完全同步的,想得很好不一定能说得很好,会算不等于会说。但本来要求学生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能计算就可以了,可教师非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说上。本来学生学会分析解答应用题就可以了,可放着时间不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非得盯着几道抽象得很的应用题去练习说理。当然,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的初衷是好的,但因此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却是得不偿失的。特别是因此而大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意识,这就更不应该了。要知道,有多少学生对数学的厌学是从那枯燥的没完没了的说理开始的。而学生说理的能力要它对问题的理解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慢慢地形成。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想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只有思维处于低级阶段的时候才表现出必须要边做边说。只有达到有内容可说的时候才能很好地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才能形成思维与语言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种外化的形式反映在课堂上就是为了创造教学气氛而进行以说为主的教学,这往往又是一个人说大家听,使得数学所独有的缜密的抽象逻辑思维人为地外化。怎么想的要说、怎么做的要说,甚至连1+2为什么等于3还要说理,这是不是有点太难为学生了。
方法不当反映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就是完全由教师安排教学程序,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切准备,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茫然被动的状态,只为教师的教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比如学习应用题时,教师不是让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先自己给学生准备好解决问题要用到的知识。要学习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做两步的和一步的应用题,再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所学的应用题了。学生解答新的问题时根本就不用再去思考解答的方法了,留给学生的只有繁难的计算。整节课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反正老师叫怎样就怎样。这种方法很普遍,根本不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办法。
教学方法不得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反映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本来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在这方面出问题。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教学设备不断出现,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往往由于运用不当却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投影、微机的演示过多,减少了学生的操作时间,没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而真正应该发挥作用的时候却因为受技术水平的限制而不能演示。比如在进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只用微机演示几个静态的三角形和一些习题。而在学生理解任意三角形这个概念出现困难时却没有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其实,这时才是发挥计算机作用的时候。如果教师在屏幕上打出一个形状、位置、大小不断发生变化的三角形时,学生就会很好地理解什么是任意三角形了,这是用语言无法描述的,也是用其它教学手段解决不了的。而恰恰这时却没有发挥微机的作用,可见教学手段是流于形式。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真正发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对策一: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
教育观念是教师教学中的思想意识,它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快,人们已经没有办法掌握所有的知识。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学会终生学习、学会生存。每位数学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任务、明确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当己任,先育人后教书、边教书边育人。这样,教师就会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上好每一节课了。如果有了这种新的教育观,就不会因为学生学不好而发脾气;就不会非得为追求形式的完美而设计课堂教学;就不会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为教师服务;就不会只是为了答好试卷而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个很有人文意识的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再现在我们面前。
对策二: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与课堂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就是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因为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师的工作业绩。虽然提倡教师考核评估的量化,但教师的工作成果有时很难量化。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方面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实行百分制的时候,量化学生的分数就可似评价教师的成果。可是随着等级制的到来,这种本来能量化的东西也变得模糊了。这时就更要求教师用更好的心态、更高的境界来看待自己的工作。比如,开始实行等级制时,老师们讨论给学生的应用题评分的问题。如果一道应用题的解答正确,只是答语写错了,这题是否算过关。按常规这当然应该算,因为这不影响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但有的教师说如果这样,那以后干脆告诉学生一律不写答语,反正不影响成绩。这一个很小的问题反映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的新课题,要以更高的思想素质对待今天的改革。要自觉主动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并不是立即见成效的学生学习习惯、创新能力、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数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是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对小学数学教材的理解掌握程度。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从一定的高度来驾驭教材,才能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不至于出现和学生一个水平甚至跟不上学生的尴尬局面;也不至于出现总是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上绕圈圈,而对那些关键问题却一带而过的情况了,也就能从把握整个知识体系的高度来研究小学生的学习了。
比如,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看似很简单的习题,其实蕴涵着很深奥的道理。如果只是简单一做了之,就不会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如果没有高深的数学根底又很难解释清楚。如“抽屉原理”、“排列组合”、“奇偶性分析”、“数列求和”等等。这些问题也只有真正把握其本质时才能给学生解释得清楚。如只有明白了集合的理论才能弄清长方体和立方体间的子集关系;只有真正明白了分类的标准,才能解释清楚分数为什么只分成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只有明白了记时法的发展历史及原理,才能向学生说明为什么有的钟表上有三根针而有的钟表上有两根针,才敢说其实有一根针就可以了。
数学教学中新的信息的增加和教材中新的内容的出现也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关于利税问题、关于计算机问题、关于估算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必须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存,走在学生的前列,才能搞好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成长的摇篮。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追问:
在线哪里刘娟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⑥ 现代教学方法的特征
一、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
二、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为基本特征
三、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四、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
五、对待统教学方法适当保留并加以改造
⑦ 现代教学手段有哪些
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像、动画等功能,创设物理情境,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多媒体辅助科学教学的优越性表现在下列个方面:
一.通过使用多媒体,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幸福指数。 传统的教学工具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教学形式单一、枯燥,而多媒体的出现,利用文字、图像、影像、声音、视讯等不同的媒体信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的内容,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化动为静,化抽象为直观。
二. 多媒体应用于实验当中还能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可以进行静态的和动态的演示,增强演示实验有效性,从而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节约教师写板书的时间,增大课堂容量。对于一节新授课,我们通常是要先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然后再引出这节所要学习的内容,通常我们都是以口授的形式完成。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要复习的内容都做到一个CAI课件上去,在口授的同时再投影到大屏幕上去,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写板书的时间,还可以吸引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增大课堂的容量。而且做成的课件还可以长期保存,易于修改,并可反复使用。
三. 应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将抽象的,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形象化,模拟化 ,弥补实验中的不足 在科学课堂中,用实验来演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实验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影响,总有许多力不从心的地方,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我们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物理实验,就可以弥补其中不足。
四. 应用多媒体技术,师生间双向交流 传统的科学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应用CAI能够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位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从而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对某个科学现象有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教师提供解答。双向交流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 多媒体课程资源在高中物理课程中,也不是万能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教学过程若以课件为中心,偏离教学主体,影响实际的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核心特征应该是“辅助”,即辅助教师教学,辅助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中所有的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但在目前的教学软件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有很多的教学课件,不是教师本人制作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无法按照自己的上课思路去授课,他只能以课件为中心按部就班的操作,偏离教学的主体。所以这样的教学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学而不实,教师授而不深的结局,这样反而影响实际的教学。
2.信息量过大,滞留时间短,不利于记忆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大大节省了教师写板书、板图的时间,这是大家公认的。但对于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大多数课件为了操作方便,都将课件制成“流水型”模式,教师只要简单的操作,就会很顺利的“放映”。我们都知道,对于学生接受信息来说,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过快的更换屏幕内容,学生来不及记忆、理解,屏幕就被切换掉,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种课件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很难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灵活调度,导致教学信息一晃而过,起不到应有的辅助作用。
3.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科学实验,弱化了教师的示范作用。 对于一些受时间、空间影响而不能在课堂演示的实验来说,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可以让学生观察的更清楚,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如果什么实验都用课件来模拟,课件即使模拟得再逼真,但它毕竟是假的,这样就会使学生不尊重客观事实,不理解科学学本质。
因为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是探索科学知识的源泉,无论是科学概念的建立,还是科学规律的探索与验证,都离不开实验.它是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的基本途径。 总之,多媒体辅助科学教学优势很大,但只有恰当的利用CAI,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促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多媒体的发展对科学教学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还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和困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计算机辅助科学教学的软、硬件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我们要尽量利用现有条件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科学教学的巨大优越性,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⑧ 现代教育理念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
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
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更贯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
、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鉴于此,现
代教育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并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青睐与关注。
二、全面发展的理念
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现在宏观上,它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性教育,注重民族
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大力提高和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民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
为根本目标;表现在微观上,它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这就要求人们在教育观
念上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性教育的转变,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德、智、体、美、劳等几育并举、整体育人的教育方略。
三、素质教育的理念
现代教育扬弃了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吸纳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更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人们的良好素质,强调知
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针对传统教育重知识传递、轻实践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综合素质等弊端,现代教
育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主张能力与素质是比知识更重要、更稳定、更持久的要素,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
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人
的整体发展水准。
四、创造性理念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重要转型之一,就是实现由知识性教育向创造力教育转变。因为知识经济更加彰显了人的创造性作用,人的创造力潜能成为
最具有价值的不竭资源。现代教育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以点拨、启发、引导、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为基本目标。它主张
以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手段和优美的教育教学艺术来营造教育教学环境,以充分挖掘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培养创造性人才。现代教育主张,完整的创造力教
育是由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与创业教育(指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与创业人格)二者结成而形成的生
态链构成。因此,加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并促进二者的结合与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性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
五、主体性理念
现代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充分肯定并尊重人的主体价值,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并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使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
转换成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主体性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
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为此,
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
、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
、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
六、个性化理念
丰富的个性发展是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源泉,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它需要大批具有丰富而鲜明个性的个性化人才来支撑,因此它催
生出个性化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强调尊重个性,正视个性差异,张扬个性,鼓励个性发展,它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主张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
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它把培养完善个性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从而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特
别是人格素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个性化理念在教育实践中首先要求创设和营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搭筑个性化教育大平台;其次在教育观
念上它提倡平等观点、宽容精神与师生互动,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展示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和条件,鼓励学习者各显神通;
再次在教育方法上,注意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施行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从共性化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给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宽
松的生长空间。
七、开放性理念
当今时代是一个空前开放的时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的网络化,经济的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更加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传统的封闭
式教育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方位开放式的新型教育。它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开放性,教育资源的开放
性,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教育评价的开放性等等。教育观念的开放性即指民族教育要广泛吸取世界一切优秀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为我所用;教育方式
的开放性即教育要走国际化、产业化、社会化的道路;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即教育要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拓宽,从课堂教育向实践教育、信息网络化教育
延伸,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社会教育拓展;教育目标的开放性即指教育旨在不断开启人的心灵世界和创造潜能,不断提升人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拓
展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教育资源的开放性指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物质的、精神的、现实的、虚拟的等各种资源用于
教育活动,以激活教育实践;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设置教育教学环节和课程内容,使教材内容由封闭、僵化变得
开放、生动和更具现实包容性与新颖性;教育评价的开放性指打破传统的单一文本考试的教育评价模式,建立起多元化的更富有弹性的教育评价体系与机
制。
八、多样化理念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多样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和多变,以及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教育也呈现出多样化发
展的态势。这首先表现在教育需求多样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的规格、标准必然要求多样化;其次表现在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多样
化,管理体制多样化;再次还表现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衡量教育及人才质量的标准多样化等等。这些都为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管理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它要求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管理体制的教育机构与部门进行柔性设计与管理,它更推崇符合教育教学实践的弹性教学与
弹性管理模式,主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政策法规体系与舆论氛围,以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九、生态和谐理念
自然物的生长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才的健康成长同样也需要宽松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滋润。现代教育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个有机的
生态整体,这一整体既包括教育活动内部的教师、学生、课堂、实践、教育内容与方法诸要素的亲和、融洽与和谐统一,也包括教育活动与整个育人环境
设施和文化氛围的协同互动、和谐统一,把融洽、和谐的精神贯注于教育的每一个有机的要素和环节之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整体,使人才健康
成长所需的土壤、阳光、营养、水分、空气等各种因素产生和谐共振,达到生态和谐地育人。所以,现代教育倡导“和谐教育”,追求整体有机的“生态
性”教育环境建构,力求在整体上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营造出人才成长的最佳生态区,促进人才的健康和谐发展。
十、系统性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学习化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成为现实。教育成为伴随人的一生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因而,教育不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
事情,也不仅是个人成长的事情,而且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大事,是整个国民素质普遍提高的事情,是关乎精神文明建设及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全局性、
战略性大业,它是一项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行业和部门,所以需要全社会普遍参与、共同努力才能搞好。所以,与传统教
育不同,转型时期我国正在形成的是一种社会大教育体系,它需要在系统工程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一体化运作,以培养人们的学习能力,
提升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实现社会系统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运作、整体联动为基础,把健全教育社会化网络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中心
工作来抓,促进大教育系统工程的良性运行与有序发展,以满足学习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⑨ 从教学方面来说,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过程中无视了学生的存在,怎样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美博教育为你解答:
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要建立学生为主体的全新课堂教学格局。
1师生地位平等化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同处于平等地位,必须一改教师独立主宰整个课堂的局面。变主宰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2教学形式多样化 现代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场所,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体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要有机地结合,体现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体化学习的兼容并存,从而构建多边互动的课程教学结构。做到由“以教定学” 向“以学定教” 的方向转变才能真正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3教学方法个性化 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每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不同,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也有区别,因而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干篇一律,要树立特色意识。事实证明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是令学生反感的,不利于主动性的培养。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必须根据教师自身的优点来进行
4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传递信息的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格局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将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⑩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表现有哪些
根据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不同,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1.案例讲授法。教师运用案例,通过讲解来说明课程内容,使案例与课程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这种方法又可具体分为以讲案例为主来说明理论知识,或者以讲授基本理论为主,引用案例进行论证。
2.案例讨论法。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方法。
3.案例模拟法。它是事先编好案例的“脚本”,由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再现案例情境,如小品、模拟法庭等,给学生以真实、具体的情境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对模拟的案例进行评析。
4.案例练习法。在课上、课后和单元练习及考试时,引入典型案例,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和检测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