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体观察和测量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头型的测量
(一)实验原理
人的形态体形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但是环境因素也影响着形态体形的多样化。根据人类学的研究,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短头化现象,头型有逐步园头化的趋势。研究表明,头型具有同血缘家族和同民族的类似性,但是同民族不同居住环境其头型也有所不同,而营养水平的高低对头型的园头化也有一定影响。根据人体测量的标准测量点表,收集我国大学生头型数据,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对头型形成的影响。
(二)测量工具
弯角测径规,数码相机。
(三)测量方法和指标
1、头长的测量
测量部位:眉间点到枕后点之间的距离
测量方法:受测者取坐姿,身体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测量者站在受测者的侧面进行测量。
2、头宽的测量
测量器具:弯角测径规
测量部位:左右头侧点之间的距离
测量方法:受测者姿势同山。测量者站在受测者前面进行测量。
3、头长宽指数
头长宽指数=头宽/头长×100
4、马丁四分法
长头型 X ——75.4
中头型 75.5——80.9
园头型 81.0——85.4
超园头型 85.5——X
2、头型测量:采用马丁四分法,详见测量办法。
3、数据分析:将数据根据性别、民族、居住地分为不同的组,采用t检验对比男女之间、不同民族之间、南北不同温度条件下头型是否有区别。(t检验属统计学方法,将在卫生统计学中详细讲授,目前统计方法学部分由教师统一来做)
二、的性别差异观察与测量
(一)实验原理
骨骼性别的鉴定,无论在人体测量学上或是法医学上,都是重要的事情。现代人的两性差别在骨骼上表现得不如化石人那样明显。对于性别特征显着得骨骼进行鉴定,并不是难事。但是对于一些特征不显得骨骼,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在大量得骨骼材料中,总有一部分骨骼的特征处于男女两性变异范围得重迭部分而难于辨认。单就颅骨(缺下颌骨)决定性别,一般有80%的标本可以确定,有下颌骨时可达90%,如再有其他的骨骼,特别是骨盆来帮助鉴定,则可以确定的标本可达95%以上。未成年骨骼的性别鉴定比成年骨骼为困难。所有的性别差异几乎都是相对的,很难用绝对值来表示。一般来说,男性颅骨比女性颅骨较为粗壮。男女主要骨的性别差异见表1、2、3。通过对颅骨、骨盆等标本的观察,判断标本的性别,加深对骨学标本的认识,并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表1、男女性颅骨的性别差异
男性 女性
较大而重,骨壁较厚 小而轻,骨壁较薄
颅腔较大 较小
肌嵴及肌线强烈发育 发育较弱
脑颅欠膨隆 较膨隆
颅骨较向后倾斜,凸度较均匀 额鳞下部较陡直,上部突然向后上弯曲
额结节、顶结节均欠明显 显着
颅面宽指数大 指数小
面骨较大 较小
面高宽指数大,即面部较狭长 面部较低矮
眉间和眉弓强烈发育 较弱
眶上缘较厚 较薄
犁状孔较高、较狭 较低、较宽
上齿槽突较高 较低矮
牙齿较大 较小
颧骨较高、较粗壮 较低,较薄弱
颧弓较粗 较细
颞骨鼓部较大 较小
颞骨乳突较大,乳突上嵴显着 颞骨乳突较小,乳突上嵴发育较弱
茎突、蝶骨嵴、翼突、枕髁均较粗壮 都较细弱
枕外隆凸、项上线等均粗大 都不明显
枕大孔较大 较小
鼻后孔相对较小 较大
表2、男女下颌骨的性别差异
男性 女性
较大、较厚、较重 较小、较薄、较轻
下颌体较高、尤以联合区为明显 较低
下颌支较宽 较狭
下颌角区较粗糙,往往外翻 较细致
下颌角角度较小 较大
关节突较壮实 较细弱
颏突较重,往往近于方形 较小而欠凸出
表3、男女骨盆的性别差异
性状 男性 女性
耻骨弓 夹角较小 较大
坐骨耻骨支 稍向外翻 显着外翻
联合部 高 较矮
闭孔 大,较近卵圆形 较小,较近三角形,相对较宽
髋臼 大,较朝外侧方 较小,较朝前方
坐骨大切迹 窄而深 宽而浅
髂骨 高,较为陡直 较低,上部较向外张开
骶髂关节 大 较小和较斜
耳前沟 不常有 较常见和发达
骶骨 较高而窄,可有五节以上 较短而宽,上部曲度较小,骶岬较显,一般为五节
整体骨盆 粗壮,肌嵴明显 较细致
骨盆缘 心形 约呈圆形或椭圆形
真骨盆 较小 较斜、较浅和较大
(二)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弯角测径规,数码相机。
(三)观察测量方法与指标
1、颅骨及下颌骨的观察:将颅骨置于法兰克福平面(简称FH平面,又称为眼耳平面,由三点组成,即两侧外耳门上缘点和左侧眶下缘点构成的平面。如果左侧眶下缘点损坏,可用右侧眶下缘点),然后进行观察及测量,对各项指标进行记录。
2、骨盆的观察测量:将骨盆置于解剖学标准姿势,然后进行观察及测量,对各项指标进行记录
3、对于各项指标,应尽量采用定量数据进行描述,对于描述性数据应采用基本统一的标准。
B. 147到底能不能顺产
病情分析: 我觉得最后一项不太横径不太长.如果孩子大些就不太容易生. 下面有正规的骨盆数值,您看一下. 指导意见: 骨盆测量 骨盆大小及其形状对分娩有直接影响,是决定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因素,故骨盆测量是产前检查时必不可少的项目.临床测量骨盆的方法有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两种: (1)骨盆外测量:虽不能测出骨盆内径.但从外测量的各径线中能对骨盆大小及其形状作出间接判断.由于操作简便,临床至今仍广泛应用,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 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以上两径线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长度. 3)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Ocm.第5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此径线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相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挠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4)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紧抱双膝,使确关节和膝关节全屈.用柯氏骨盆出口测量器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也可用检查者的拳头测量,若其间能容纳成人手拳,则大于8.5cm,属正常.此径线直接测出骨盆出口横径长度.若此径值小于8cm时,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
C. nbna评分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法:包括27项行为能力和20项神经反射 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 1、 NBNA检查要求:要求在光线半暗、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应先将欲测试的新生儿放在上述环境中30分钟后测试,在两次喂奶中间,睡眠状态开始。室温要求24-28℃。全部检查在10分钟内完成。检查工具:手电筒1个(1号电池两节)、长方形红色塑料盒1个,红球(直径6-8cm)1个,秒表1个,检查人员经过2周训练,每人至少检测过20个新生儿并经过鉴定合格方可达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2、 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见表)。 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分5个部分: 第一部分: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共6项(1-6项)检查对外界环境和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 (1) 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小时的照射次数。评分:0分为≥11次,1分微-10次,2分≤6次。 (2) 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睡眠状态,距其25-28cm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盒。最多重复12次,观察评分同 (1)。 (3) 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外(约10cm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评分:0分为头和眼球不转向声源;1分为头和眼球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角;2分为转向格格声≥60°角。 (4) 生物性视、听定向反应(对说话人的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cm,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移向左右两侧,移动时连续发生,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评分方法同(3)。 (5) 非生物视定向能力(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cm。观察评分同(3)。 (6) 安慰:是指哭闹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评分:0分为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1分为哭吵停止非常困难;2分为较容易停止哭闹。 第二部分:被动肌张力共4项(7-11项)必须在觉醒状态下检查,受检新生儿应处在正中位,以免引出不对称的错误检查结果。 (7) 围巾征:检查者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保持正中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评分:0分为上肢环绕颈部;1分为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2分为肘部未达或接近中线。 (8) 前臂回缩:只有新生儿上肢呈屈曲姿势时才进行,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的双上肢然后松开使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的速度。评分:0分为无弹回;1分为弹回的速度慢(3秒以上)或弱;2分为双上肢弹回活跃,并能重复进行。 (9) 下肢弹回:只有当髋关节呈屈曲位时才能检查,新生儿仰卧,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伸展,然后松开,观察弹回的速度。评分同(8)。 (10) 腘窝角:新生儿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呈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小腿测量腘窝的角度。评分:0分为>110°;1分为110-90°;2分为≤90°。 第三部分:主动肌张力共4项(11-14项) (1 1) 颈屈、伸肌的主动收缩(头竖立反应):检查者抓住新生儿的肩部,检查从仰卧到坐位姿势观察颈部曲伸肌收缩将头抬起,记录拖和躯干维持在一个轴线上几秒钟。然后往前垂下或后仰。评分:0分为无反应或异常;1分为有头竖立动作即可;2分为头和躯干保持平衡1-2秒钟以上。 (1 2) 手握持:仰卧位,检查者的食指从尺侧插入其手掌,观察起抓握的情况。评分:0分为无抓握;1分为抓握力弱;2分非常容易抓握并能重复。 (1 3) 牵拉反应:新生儿手应是干的。检查者的食指从尺侧伸进手内时,正常时会得到有力的抓握反射,这时检查者抬自己的双食指约30cm(时刻准备用大拇指在必要时去抓握住新生儿手)。一般新生儿屈曲自己的双上肢使其身体完全离开桌面。评分:0分为无反应;1分为提起部分身体;2分为提起全部身体。 (1 4) 支持反应:检查者用手抓握住新生儿的前胸,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别在两腋下,支持新生儿呈直立姿势,观察新生儿下肢和躯干是否主动收缩以支撑身体的重量,并维持几秒钟。评分:0分为无反应;1分为不完全或短暂直立时头不能竖立;2分为能有力地支撑全部身体,头竖立。此项评分主要观察头和躯干是否直立,下肢可屈曲。也可伸直。 第四部分:原始反射共三项(15-17项) (1 5) 自动踏步:上面的支持反应得到时,新生儿躯干在直立位置或稍微往前倾,当足接触到硬的平面即可引出迈步动作。放置反应:取其直立位,使新生的足背碰到桌子边缘,该足有迈上桌子的动作。自动踏步和放置反应意义相同,没有自动踏步,有放置反应同样得分。0分为无踏步也无放置;1分为踏一步或有放置反应;2分为踏2步或在同足有2次放置反应。或两足各有一次放置反应。 (1 6) 拥抱反射:新生儿呈仰卧位,检查者将小儿双手上提,使小儿颈部离开桌面约2-3cm,但小儿头仍后垂在桌面上,突然放下小儿双手,恢复其仰卧位。由于颈部位置的位置的突然变动引出拥抱反射。表现为双上肢向两侧伸展,双手开,然后屈曲上肢似拥抱状回收上肢至胸前。可伴有哭叫,评分定结果主要根据上肢的反应。评分:0分为无反应;1分为拥抱反射不完全,上臂仅伸展,无屈曲回收;2分为拥抱反射完全,上臂伸展后屈曲回收到胸前。 (1 7) 吸吮反射:将乳头或手指放在新生儿两唇间或口内,则引起吸吮动作。注意吸吮里、节律、与吞咽是否同步。评分为:0分为无吸吮动作;1分为吸吮力弱;2分为吸吮力好和吞咽同步。 第五部分:一般反应共3项(18-20)。包括: (1 8) 觉醒度:在检查过程中能否觉醒和觉醒程度。评分:0分为昏迷;1分为嗜睡;2分为觉醒好。 (1 9) 哭声:在检查过程中哭声情况。评分:0分为不会哭;1分为哭声微弱,过多或高调;2分为哭声正常。 (20) 活动度:在检查过程中观察新顺呢感儿活动情况。评分:0分为活动缺少或过度,1分为活动减少或增多;2分为活动正常。 本检查只适用于足月新生儿。早产儿孕周纠正至40周时评估20项NBNA总分40分于生后2-3天,12-14天,26-28天3次测定,以一周内新生儿获37分以上为正常,37分以下尤在2周内≤37分者需长期随访。
D. 人体测量的方法有哪些
最简单的人体测量内容包括︰头颅的长与宽之比,即所谓头骨指数;鼻的长宽之比;上臂和下臂的比例等等。这些数据可以用人们所熟悉的器物如公尺测量计、测径器、卷尺等来测得。只要选好可靠的测量点,亦即人体上的所谓陆标,同时把测量方法标准化,所得结果可以非常精确。
通过这类调查方法所得大量数据,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由一些体质人类学者们用来描述不同的种族的、民族的、乃至国民的各种群体的特征,就是以他们所独有的或是具有典型性的体质和外貌作基础的。
(4)骨盆外测量的检查方法扩展阅读:
作用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其测量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人体特征进行数量分析。人体测量学以对人类大量个体各部位的测量、记录和描述为基础,研究人类个体发育、体质特征,进而通过复数测量所得到的各种数据资料。
主要有活体测量和骨骼测量两种类型。人类测量学要求建立标准化的方法和技术,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从而使解释和检验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