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角度和高差。
微生物的传统检测方法有哪些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温度以及培养时间),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因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特征对微生物种类进行判断。使用选择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或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
㈢ 常用的测量方法三种是什么
一、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为了满足各种工程对水准点密度和精度的需要,国家测绘部门对全国的水准测量级别作了统一的规定,分为四个等级。
二、三角高程测量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简称EDM 测高,是利用测得的垂直角和距离推算两点间高差的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它具有测定高差速度快、简便灵活、不受地形条件限制等优点,特别是在高差较大,水准测量困难的地区较有利。
三、GPS 高程测量
GPS 测量由于其高效性、经济性、实时性等特点已经在平面控制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迫切期望能够用GPS 高程测量代替传统水准测量,GPS 技术为确定正高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精度较高,能满足工程测量的要求。
观测误差包括:
整平误差、视差、水准尺的倾斜误差。整平误差是由于符合水准气泡未能做到严格居中,造成望远镜视准轴倾斜,产生误差。只要观测时符合水准管气泡能够认真仔细进行居中,且对视线长度加以限制,与中间法一致,此误差可以消除。
视差的影响是指当存在视差时,尺像不与十字丝平面重合,观测时眼睛所在的位置不同,读出的数也不同,因此,产生读数误差。所以在每次读数前,控制方法就是要仔细进行物镜对光,消除视差。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测量方法
㈣ 摄影测量与传统普通测量有哪些本质区别和共性
摄影测量相比传统测量,具有效率高,更新快省人工等优点。共性是有时都需要用到交汇法。区别是摄影测量需要照片判读,精度稍差。
1,测量的客体即测量对象:
主要指几何量,包括长度、面积、形状、高程、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误差等。由于几何量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形状又各式各样,因此对于他们的特性,被测参数的定义,以及标准等都必须加以研究和熟悉,以便进行测量。
2,计量单位:
我国国务院于1977年5月27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第三条规定中重申:“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是米制(即公制),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
1984年2月27日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在长度计量中单位为米(m),其他常用单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在角度测量中以度、分、秒为单位。
3,测量方法:
指在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叙述的一组操作逻辑次序。对几何量的测量而言,则是根据被测参数的特点,如公差值、大小、轻重、材质、数量等,并分析研究该参数与其他参数的关系,最后确定对该参数如何进行测量的操作方法。
4,测量的准确度:
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任何测量过程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误差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远,准确度低。因此,准确度和误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存在测量误差,任何测量结果都是以一近似值来表示。
㈤ 快速检验方法与传统常规检验方法的优缺点
快速检测的定义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
通常认为,理化检验方法一般在两个小时内能够出结果的即可视为快速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能够缩短1/2或1/3时间出具具有判断性意义结果的方法即可视为快速方法。
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一般在30min内能够出结果,如果能够在十几分钟内甚至几分钟内出具结果的即是较好的方法。
快速检测体现在三方面:
1、实验准备要简化。
2、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即可测试,后采用先进快速的样品处理方式。
3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类:
1、按分析地点: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
2、按定性定量:定性快速筛选检验,半定量检验,全量检验。
㈥ 传统大地测量都有哪些测量方法
通过精密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水准测量确定地球及地面的形状与位置;通过重力测量确定地球形状与重力场;最重要的是通过以上结论、地球椭球面计算与投影变换确定地球几何模型。
㈦ 三坐标 传统测量方法与数字测量方法相比较有何特点
1,传统为接触式测量检测。
2,数字是指快速扫描测量。
特点:1是普通速度,精度高,大概在1-2μ。2是快速扫描出点云,精度要差些,大概在10-25μ
㈧ GPS 的传统测量有哪些特点 .
GPS没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不管是静态动态、还是单频双频,在时间段上也没有之前之后,可以说说拿GPS做传统测量的特点,比如RTK,可以最方便的做控制测量,不用像传统方法需要从固定起算点测过来,也可以碎步测量成地形图,免去了观测的活
㈨ 传统和新型电线电缆测量长度测量方法的区别和比较
传统测量方法:轮式测量仪
1. 答:滑移 这种测量方式依赖于轮子和线缆的表面纹理,如果线缆和轮子的表面都很光滑,那么久容易出现线缆滑移,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然而,轮式测量仪的轮轴在长期使用后轮轴变光滑是不可避免的。
2. 轮子直径增加 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碎片/污物从产品上积累到轮子上,使轮子直径改变,成为改变其延误的因素。直径较大的轮式测量仪测量的数据会比实际大。
3. 轮子的磨损 为了减少打滑,轮式测量仪都是用柔软材料制作的,这就是他们极易磨损,导致轮子直径变小。这将导致测量仪的测量数据比实际产品长度要大,导致线缆的测量尺寸与实际尺寸不符。
1. 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轮轴挤压而造成的线材损伤,也保证了传感器的精度。
2. 新型测量方法;激光测长仪
3. 对任何表面都可以测量(如果是镜面的话,可将传感器倾斜,然后进行角度换算,得到位移长度。
4. 能测量被测体在X、Y两个方向上的位移、速度,保证线缆长度不受曲线前进的影响,保证长度的精确。
5. 多种输出方式,满足多种需要。包括数字输出口RS232、增量型输出口等。
㈩ RTK测量与传统测量的不同和优点
浅谈RTK测量技术在管线探测工程中应用的优点
1.序言
为了进一步验证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精度和可靠度,结合我们在三亚中法供水管线普查项目的实施情况,通过对比作业结果,总结出了RTK使用应采取的测量措施,以利于在确保工程精度的前提下,减轻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
2. RTK技术概述
实时动态(RTK)测量系统,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是GPS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新突破。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RTK测量系统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GPS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软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由基准站的发射电台与流动站的接收电台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设备。
3. RTK技术在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3.1 RTK图根控制测量及转换参数
根据RTK的原理,参考站和流动站直接采集的都为WGS84坐标,参考站一般以一个WGS84坐标作为起始值来发射,实时地计算点位误差并由电台发射出去,流动站同步接收WGS84坐标并通过电台来接收参考站的数据,条件满足后就可达到固定解,流动站就可实时得到高精度的相对于参考站的WGS84三维坐标,这样就保证了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的测量精度。如果要符合到已有的已知点上,需要把原坐标系统和现有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参数求出。三亚测区的坐标系统是海南平面坐标系统并且测区的面积很大,所以在参数设置上采用七参数设置(表示为△X、△Y、△Z、△α、△β、△γ、△K三维平移向量、三维旋转值和一个尺度因子)。三亚中法供水管线普查工程由甲方提供10个四等GPS点作为起算数据,我们首先对10个四等GPS点做静态观测测量求得七个参数,七参数的求解尽管复杂,但它不受作业范围的限制,有利于基准站的选择,使用过程中测量精度相对稳定,精度也相对较高。
4. RTK图根控制精度可靠性试验
我们在三亚测区内使用美国天宝5700的RTK进行了图根控制点采集这方面的验证和测试。在参数设定完成后,为了验证RTK的实测精度,首先利用拓普康GTS-602仪器布设了一条10个点的图根导线,并对10个点进行水准联测,两者进行对比(见表1,表2)。RTK图根控制观测时,基准站设于已知点上,流动站采用三脚架对中,观测时段在当天的基本允许时段,观测时间不少于1分钟,每点对观测到的2次有效的数据进行平均,作为该点的坐标值。每个观测时段观测的始末,都对原有的已知控制点进行重复观测现场对比结果以保证控制测量的精度。
表1
点号
RTK坐标X(m)
RTK坐标Y(m)
图根坐标X(m)
图根坐标Y(m)
较差(cm)
D294
21208.677
108273.651
21208.685
108273.654
0.9
D295
21125.435
108391.729
21125.430
108391.740
1.3
D296
20999.513
108522.904
20999.518
108522.921
1.8
D298
21117.248
108672.596
21117.236
108672.591
1.3
D299
21255.813
108812.525
21255.835
108812.523
2.3
D300
21345.424
108928.512
21345.399
108928.500
2.7
D301
21467.526
109066.434
21467.529
109066.432
0.4
D302
21612.428
109213.735
21612.432
109213.728
0.8
D303
21704.736
109333.853
21704.728
109333.851
0.8
D304
21861.812
109495.270
21861.818
109495.267
0.7
表2
点号
图根水准(m)
RTK高程(m)
较差(cm)
D294
7.550
7.544
0.6
D295
7.118
7.110
0.8
D296
6.521
6.536
1.5
D298
6.929
6.939
1.0
D299
7.488
7.461
2.8
D300
6.544
6.542
0.2
D301
5.536
5.518
1.8
D302
4.796
4.788
0.8
D303
3.979
3.968
1.1
D304
3.575
3.558
1.7
从以上表1中可以看到最大平面较差2.7 cm,最小平面较差0.4 cm,平面中误差1.1 cm。表2中可以看到高程最大较差2.8 cm,高程最小较差0.2cm,高程中误差1.0 cm。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都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5.RTK测量技术在管线探测工程中应用的优点
(1)RTK作业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测绘功能强大。RTK可胜任各种测绘内、外业。流动站利用内装式软件控制系统,无需人工干预便可自动实现多种测绘功能,使辅助测量工作极大减少,减少人为误差,保证了作业精度。
(2)降低了作业条件要求。RTK技术不要求两点间满足光学通视,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视”和对天基本通视,因此,和传统测量相比,RTK技术受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较小,在传统测量看来由于地形复杂、地物障碍而造成的难通视地区,只要满足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它也能轻松地进行快速的高精度定位作业。
(3)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没有误差积累。不同于全站仪等仪器,全站仪在多次搬站后,都存在误差累积的状况,搬的越多,累积越大,而RTK则没有,只要满足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RTK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
(4)作业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高质量的RTK设站一次即可测完5km半径左右的测区,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所需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的“搬站”次数,仅需一人操作,在一般的电磁波环境下几秒钟即得一点坐标,作业速度快,劳动强度低,节省了外业费用,提高了测量效率。
(5)操作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移动站就可以边走边获得测量结果坐标。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出能力强,能方便快捷地与计算机、其它测量仪器通信。
6. 结束语
RTK测量技术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操作方法会越来越简单,但是要更好的应用RTK技术,还是要测量人员亲身体会其原理及性能,对各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RTK测量精度,提高作业效率。我们也是在三亚工区的实际应用中,做了一些不算完全的验证和分析,难免有不妥之处。望大家指正,以促进城市地下管线测量工作向更高的层次迈进。